一种车辆360°全景监控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9194发布日期:2018-07-13 17:4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360°全景监控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360°全景监控系统又称360°全景行车可视辅助系统,360°全景倒车影像监控系统,是一种车载装置,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主要通过可视监控车身周边的情况方便车主行车泊车,避免盲区给车主带来不便,360度全景监控系统的三大功能:1、四路摄像头监控2、行车记录仪3、熄火震动防盗监控,360°全景监控系统可通过位于车头、两侧、车后四个摄像头来实现无盲区可视的。

但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在高速上,由于速度较快,而且速度持续较快,摄像头受到持续震动易损坏,尤其是车辆在路面不平的公路上行驶时,同时还会有石子或者飞溅的土渣对摄像头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360°全景监控安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摄像头因为震动易损坏以及没有对摄像头进行保护易被外物碰击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360°全景监控安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与安装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座与车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部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与固定套上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与固定套之间填充有第一橡胶垫,所述外壳的内部一端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内部与第二橡胶垫固定连接,且固定套的一端与底盖铰接,所述底盖的另一端与固定套卡接,所述底盖上与第二弹簧和海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垫与摄像头套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上开设有至少不低于四组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端部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线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处在海绵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以及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存在,对震动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了摄像头本身的震动,避免了摄像头的损坏。

2.固定套和外盒滑动连接,且二者之间填充有橡胶垫,而且摄像头与固定套之间也填充有橡胶垫,使得摄像头的安放较为牢靠,且外壳的存在保护了摄像头不受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板、2外壳、3安装底座、4第一橡胶垫、5第一弹簧、6固定套、7第二橡胶垫、8摄像头、9第二弹簧、10海绵、11底盖、12滑杆、13 通孔、14螺纹孔、15滑槽、16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辆360°全景监控安全装置,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的底部与安装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座3与车板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内部与滑杆12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2 与固定套6上开设的滑槽15滑动连接,所述外壳2与固定套6之间填充有第一橡胶垫4,所述外壳2的内部一端与第一弹簧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 的另一端与固定套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6的内部与第二橡胶垫7 固定连接,且固定套6的一端与底盖11铰接,所述底盖11的另一端与固定套6卡接,所述底盖11上与第二弹簧9和海绵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垫7与摄像头8套接。

具体的,所述安装底座3上开设有至少不低于四组的螺纹孔14,安装底座3通过螺纹孔14与车板1螺纹连接。

具体的,所述外壳2的端部开设有通孔13,通孔13用以摄像头8的端部观察外部的情况。

具体的,所述底盖11上开设有线孔16,摄像头8通过线孔16与电源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弹簧9处在海绵10的内部,在震动时,海绵10与第二弹簧9共同对震动进行减震。

工作原理:工作时,将摄像头8安装在固定套6内,然后底盖11与固定套6卡接,此时底盖11将摄像头8牢牢地固定在了固定套6内部,摄像头8 与固定套6之间填充有第二橡胶垫7,而且摄像头8的底部与海绵10以及第二弹簧9相连接,因此摄像头8在固定套6内实现了减震,固定套6与外壳2 之间填充有第一橡胶垫4,实现了对固定套6的减震,因为固定套6与外壳滑动连接,所以固定套6在安装摄像头8时可以拿出来操作,比较简单,同时第一弹簧5的存在,对固定套6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起到了缓冲的效果,起到减震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