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1868发布日期:2018-09-29 04:3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通过对刀槽花纹的倒角形状下功夫,能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中,在由多个主槽划分的条状花纹形成有多条刀槽花纹。

通过设置这样的刀槽花纹,确保排水性,发挥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但是,在为了改善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而在胎面部配置有许多刀槽花纹的情况下,存在由于条状花纹的刚性降低,使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耐不均匀磨耗性能降低的缺点。

此外,提出了各种方案:在充气轮胎中,在胎面花纹形成刀槽花纹且施加其倒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形成刀槽花纹且施加其倒角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倒角的形状而丧失边缘效应,此外,有时由于倒角的尺寸使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或者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变得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3-53713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刀槽花纹的倒角形状下功夫,能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的充气轮胎。

技术方案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有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主槽,在由该主槽划分的条状花纹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刀槽花纹,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刀槽花纹具有踏入侧的边缘和踢出侧的边缘,在这些踏入侧的边缘和踢出侧的边缘分别形成有比所述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长度短的倒角部,所述刀槽花纹的两端部在所述条状花纹内终止,在与所述刀槽花纹的各倒角部对置的部位具有不存在其他倒角部的非倒角区域,所述刀槽花纹的最大深度x(mm)与所述倒角部的最大深度y(mm)满足下述算式(1)的关系,从所述倒角部的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至所述刀槽花纹的槽底的范围内,所述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宽度是固定的。

x×0.1≤y≤x×0.3+1.0(1)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由主槽划分的条状花纹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刀槽花纹的充气轮胎中,通过在刀槽花纹的踏入侧的边缘和踢出侧的边缘分别设置比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长度短的倒角部,而在与该刀槽花纹的各倒角部对置的部位具有不存在其他倒角部的非倒角区域,能基于倒角部改善排水效果的同时,在非倒角区域中通过边缘效应有效地去除水膜。

因此,能大幅提高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并且,在踏入侧的边缘和踢出侧的边缘分别使倒角部与非倒角区域混在一起,因此,能在制动时以及驱动时最大限度地享受上述那样的湿地性能的改善效果。

此外,与施加了倒角的以往的刀槽花纹相比,能将施加倒角的面积设为最小限度,因此能提高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其结果是,能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特别是,通过使刀槽花纹的两端部在条状花纹内终止,与刀槽花纹的两端部或者一方的端部与主槽连通的情况相比,能抑制花纹块刚性的降低,能更进一步提高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在本发明中,优选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长度是条状花纹的条状花纹宽度的45%~90%。如此一来,通过相对于条状花纹宽度适度地设定刀槽花纹长度,能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更优选60%~70%为好。

在本发明中,优选充气轮胎是指定相对于车辆的装接方向的充气轮胎,在刀槽花纹的两端部中,从位于车辆外侧的端部至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d与从位于车辆内侧的端部至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d′为d>d′。由此,能提高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更优选d与d′之比d/d′是1.1~2.0为好。

在本发明中,优选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

如此一来,通过使刀槽花纹倾斜,能提高花纹刚性,能更进一步提高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在本发明中,优选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周向的锐角侧的倾斜角度为40°~80°。如此一来,通过设定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周向的锐角侧的倾斜角度,能更有效地提高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更优选是50°~70°为好。

在本发明中,优选倒角部配置于刀槽花纹的锐角侧。由此,能更进一步改善耐不均匀磨耗性能。或者,优选倒角部配置于刀槽花纹的钝角侧。由此,边缘效应变大,能更进一步提高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在本发明中,优选刀槽花纹的至少一部分在俯视视角下弯曲或者弯折。如此一来,通过形成有刀槽花纹的至少一部分,各刀槽花纹中的边缘的总量增大,能提高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整个刀槽花纹也可以为弧状。

在本发明中,优选形成于刀槽花纹的踏入侧的边缘的倒角部与形成于刀槽花纹的踢出侧的边缘的倒角部的重叠长度为刀槽花纹长度的-30%~30%。如此一来,通过相对于刀槽花纹长度适度地设定倒角部的重叠长度,能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更优选是-15%~15%为好。

在本发明中,优选倒角部分别在刀槽花纹的踏入侧的边缘和踢出侧的边缘各配置一处。如此一来,通过配置倒角部,能提高耐不均匀磨耗性能。

在本发明中,优选将倒角部的最大宽度设为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宽度的0.8~5.0倍。如此一来,通过相对于刀槽花纹宽度适度地设定倒角部的最大宽度,能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更优选是1.2倍~3.0倍为好。

在本发明中,优选倒角部与刀槽花纹平行地延伸。由此,能提高耐不均匀磨耗性能,并且能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局部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形成于图3的胎面部的刀槽花纹以及其倒角部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x-x向视剖面图。

图6是表示形成于本发明的胎面部的刀槽花纹以及其倒角部的改进例的俯视图。

图7(a)、7(b)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刀槽花纹以及其倒角部的其他改进例,图7(a)、7(b)是各改进例的俯视图。

图8(a)、8(e)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刀槽花纹以及其倒角部的其他改进例,图8(a)~8(e)是各改进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cl是轮胎中心线。

如图1所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周向延伸并呈环状的胎面部1、配置于该胎面部1的两侧的一对侧壁部2、2以及配置于这些侧壁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3、3。

在一对胎圈部3、3之间装架有胎体层4。该胎体层4包含在轮胎径向延伸的多条增强帘线,所述增强帘线绕配置于各胎圈部3的胎圈芯5从轮胎内侧向外侧折回。在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有剖面为三角形的由橡胶组合物构成的胎边芯6。

另一方面,在胎面部1的胎体层4的外周侧埋设有多层带束层7。这些带束层7包含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条增强帘线,且配置为增强帘线在层间相互交叉。在带束层7,增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例如设定于10°~40°的范围内。作为带束层7的增强帘线,优选使用钢帘线。以提高高速耐久性为目的,在带束层7的外周侧配置有将增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例如以5°以下的角度排列而成的至少一层带束覆盖层(beltcoverlayer)8。作为带束覆盖层8的增强帘线,优选使用尼龙、芳纶等有机纤维帘线。

此外,在胎面部1形成有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主槽9,通过这些主槽9,在胎面部1划分有多列条状花纹(rib)1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轮胎内部构造表示充气轮胎的代表性示例,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图2是表示胎面部1的局部的立体图,图2所示的tc是轮胎周向,tw是轮胎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条状花纹10包含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刀槽花纹11和由多条刀槽花纹11划分的花纹块101。多个花纹块101配置为在轮胎周向排列。

刀槽花纹11是指槽宽为1.5mm以下的细槽。

如图3所示,刀槽花纹11具有端部11c、11d,其是此两端部11c、11d都未与位于条状花纹10的两侧的主槽9连通的封闭式刀槽花纹。

即,刀槽花纹11的两端部11c、11d在条状花纹10内终止。如此一来,通过形成有刀槽花纹11,与刀槽花纹的两端部或者一方的端部与主槽连通的情况相比,能抑制花纹块刚性的降低,能提高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此外,刀槽花纹11的整个形状具有弯曲状,在条状花纹10内以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此外,刀槽花纹11具有相对于旋转方向r成为踏入侧的边缘11a和相对于旋转方向r成为踢出侧的边缘11b。

在踏入侧的边缘11a和踢出侧的边缘11b分别形成有倒角部12。

倒角部12具有相对于旋转方向r成为踏入侧的倒角部12a和相对于旋转方向r成为踢出侧的倒角部12b。在与这些倒角部12对置的部位具有不存在其他倒角部的非倒角区域13。

即,在与倒角部12a对置的部位存在相对于旋转方向r成为踢出侧的非倒角区域13b,在与倒角部12b对置的部位存在相对于旋转方向r成为踏入侧的非倒角区域13a。

如此一来,在刀槽花纹11的踏入侧的边缘11a和踢出侧的边缘11b,分别将倒角部12与不存在其他倒角部的非倒角区域13邻接地配置。

如图4所示,在刀槽花纹11以及倒角部12a、12b中,将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分别设为刀槽花纹长度l、倒角长度la、lb。

这些刀槽花纹长度l、倒角长度la、lb是从刀槽花纹11或者倒角部12a、12b的各自的一方的端部至另一方的端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

倒角部12a、12b的倒角长度la、lb都形成为比刀槽花纹11的刀槽花纹长度l短。

图5是与刀槽花纹11正交且在铅垂方向对胎面部1进行开槽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在将刀槽花纹11的最大深度设为x(mm)、倒角部12的最大深度设为y(mm)时,以最大深度x(mm)与最大深度y(mm)满足下述算式(1)的关系的方式形成有刀槽花纹11和倒角部12。刀槽花纹11的最大深度x优选3mm~8mm。从倒角部12的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121至刀槽花纹11的槽底的范围内,刀槽花纹11的刀槽花纹宽度w实质上是固定的。该刀槽花纹宽度w为,例如在刀槽花纹11的槽壁存在突条的情况下设为此突条的高度不包含于刀槽花纹宽度,或者在刀槽花纹11的刀槽花纹宽度随着朝向槽底慢慢地变窄的情况下设为变窄的部分不包含于刀槽花纹宽度,设为实质上测定的刀槽花纹11的宽度。

x×0.1≤y≤x×0.3+1.0(1)

在上述的充气轮胎中,在刀槽花纹11的踏入侧的边缘11a和踢出侧的边缘11b分别设置比刀槽花纹11的刀槽花纹长度l短的倒角部12,在与刀槽花纹11的各倒角部12对置的部位具有不存在其他倒角部的非倒角区域13,由此能基于倒角部12改善排水效果的同时,在未设置倒角部12的非倒角区域13中通过边缘效应有效地去除水膜。因此,能大幅提高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并且,在踏入侧的边缘11a和踢出侧的边缘11b分别使倒角部12与不存在倒角部的非倒角区域13混在一起,因此能在制动时以及驱动时最大限度地享受上述那样的湿地性能的改善效果。

特别是,通过使刀槽花纹11的两端部11c、11d在条状花纹10内终止,与刀槽花纹的两端部或者一方的端部与主槽连通的情况相比,能抑制花纹块刚性的降低,能更进一步提高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此外,在上述充气轮胎中,最大深度x(mm)与最大深度y(mm)需要满足上述算式(1)的关系。

通过以满足上述的算式(1)的关系的方式设置刀槽花纹11和倒角部12,与施加倒角的以往的刀槽花纹相比,能将施加倒角的面积设为最小限度,因此能提高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其结果是,能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在此,当y<x×0.1时,基于倒角部12的排水效果变得不充分,相反,当y>x×0.3+1.0时,由于条状花纹10的刚性降低,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降低。

特别是,满足y≤x×0.3+0.5的关系为好。

如图4所示,条状花纹10在轮胎宽度方向具有固定的宽度,将条状花纹10的宽度设为条状花纹宽度l0。

此时,刀槽花纹11的刀槽花纹长度l优选为条状花纹10的条状花纹宽度l0的45%~90%,更优选60%~70%为好。如此一来,通过相对于条状花纹宽度l0将刀槽花纹11的刀槽花纹长度l设定为适度的长度,能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在此,当刀槽花纹11的刀槽花纹长度l小于条状花纹10的条状花纹宽度l0的45%时,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改善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当超过90%时,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改善变得不充分。

如图4所示,刀槽花纹11形成为相对于轮胎周向具有倾斜角度θ。

该倾斜角度θ称作连结刀槽花纹11的两端部的假想线(图4所示的虚线)与花纹块101的侧面所成的角度,倾斜角度θ存在锐角侧的倾斜角度和钝角侧的倾斜角度,在图4中表示锐角侧的倾斜角度θ。

此外,倾斜角度θ将条状花纹10内的中间间距处的刀槽花纹11的倾斜角度作为对象。

此时,锐角侧的倾斜角度θ优选为40°~80°,更优选50°~70°为好。如此一来,通过使刀槽花纹11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能提高花纹刚性,能更进一步提高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在此,当倾斜角度θ小于40°时,耐不均匀磨耗性能恶化,当超过80°时,无法充分地提高花纹刚性。

在本发明中,将刀槽花纹11的具有锐角侧的倾斜角度θ的一侧设为锐角侧,将刀槽花纹11的具有钝角侧的倾斜角度θ的一侧设为钝角侧。

分别形成于刀槽花纹11的边缘11a、11b的倒角部12a、12b形成于刀槽花纹11的锐角侧。

如此一来,通过在刀槽花纹11的锐角侧施加倒角,能更进一步改善耐不均匀磨耗性能。

或者,倒角部12a、12b也可以形成于刀槽花纹11的钝角侧。如此一来,通过使倒角部12a、12b形成于刀槽花纹11的钝角侧,边缘效应变大,能更进一步提高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上述的整个刀槽花纹11的形状为弯曲状,能提高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但是进一步地也可以,刀槽花纹11的一部分具有俯视视角下弯曲或者弯折的形状。

如此一来,通过形成有刀槽花纹11,各刀槽花纹11的边缘11a、11b的总量增大,能提高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如图3所示,倒角部12分别在刀槽花纹11的踏入侧的边缘11a和踢出侧的边缘11b各配置一处。

如此一来,通过配置倒角部12,能提高耐不均匀磨耗性能。

在此,当倒角部12在刀槽花纹11的踏入侧的边缘11a和踢出侧的边缘11b各形成两处以上时,节点变多,存在使耐不均匀磨耗性能恶化的倾向。

此外,将沿与刀槽花纹11正交的方向测定出的倒角部12的宽度的最大值设为宽度w1。

此时,优选将倒角部12的最大宽度w1设为刀槽花纹11的刀槽花纹宽度w的0.8~5.0倍,更优选1.2倍~3.0倍为好。

如此一来,通过相对于刀槽花纹宽度w适度地设定倒角部12的最大宽度w1,能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

在此,当倒角部12的最大宽度w1小于刀槽花纹11的刀槽花纹宽度w的0.8倍时,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变得不充分,当大于5.0倍时,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变得不充分。

而且,倒角部12的长尺寸方向的外缘部与刀槽花纹11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形成。如此一来,通过使倒角部12与刀槽花纹11平行地延伸,能提高耐不均匀磨耗性能,并且能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

如图7(a)所示,倒角部12a与倒角部12b形成为在刀槽花纹11的中央部处倒角部12a、12b的双方的一部分彼此重叠。

在此,将倒角部12a与倒角部12b彼此重叠的部分、即重叠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设为重叠长度l1。另一方面,如图7(b)所示,在倒角部12a和倒角部12b的双方的一部分不重叠而隔开固定的间隔地分离的情况下,通过负值表示重叠长度l1相对于刀槽花纹长度l的比例。重叠部的重叠长度l1优选为刀槽花纹长度l的-30%~30%,更优选-15%~15%为好。如此一来,通过相对于刀槽花纹长度l适度地设定倒角部12a、12b的重叠长度l1,能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在此,当重叠长度l1大于30%时,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变得不充分,当小于-30%时,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提高变得不充分。

图6是表示形成于胎面部1的刀槽花纹11以及其倒角部12a、12b的改进例的俯视图,in表示车辆内侧,out表示车辆外侧。

图6所示的充气轮胎指定相对于车辆的装接方向。在刀槽花纹11的两端部11c、11d中,将从位于车辆外侧的端部11d至主槽9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设为距离d,将从位于车辆内侧的端部11c至主槽9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设为距离d′。

在指定相对于车辆的装接方向的充气轮胎中,距离d与距离d′满足d>d′的关系。

即,刀槽花纹11相对于条状花纹10的轮胎周向的中心线配置于靠车辆内侧的主槽9侧。更优选d与d′之比d/d′是1.1~2.0为好。如此一来,通过配置有刀槽花纹11,能提高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作为刀槽花纹11的倒角部12a、12b,除了图2~图4、图6、图7(a)、图7(b)所示以外,还能举例示出如图8(a)所示在刀槽花纹11的钝角侧施加有倒角的情况,如图8(b)所示刀槽花纹11的一部分弯折的情况,如图8(c)所示倒角部12a、12b的各自的靠主槽9侧的端部在条状花纹10内终止而不在主槽9开口的情况。

此外,也能举例示出如图8(d)所示刀槽花纹11以及倒角部12a、12b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地形成的情况,如图8(e)所示倒角部12a与倒角部12b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界线从刀槽花纹11的中心大幅偏移的情况。实例

在轮胎尺寸245/40r19、在胎面部具有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主槽、在由主槽划分的条状花纹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刀槽花纹的充气轮胎中,制作如表1以及表2设定以下的以往例1、2、比较例1、2以及实例1~12的轮胎:倒角的配置(两侧或者单侧)、刀槽花纹长度l和倒角长度la、lb的长短、有无与倒角部对置的部位的倒角、刀槽花纹的最大深度x(mm)、倒角部的最大深度y(mm)、刀槽花纹长度l相对于条状花纹宽度l0的比例、刀槽花纹的端部与主槽的距离(d与d′的长短)、刀槽花纹相对于轮胎周向的锐角侧的倾斜角度、刀槽花纹的倒角部位(钝角侧或者锐角侧)、整个刀槽花纹的形状(直线或者弯曲)、倒角部的重叠长度l1相对于刀槽花纹长度l的比例、倒角部位的个数(一处或者两处)、倒角部的最大宽度w1与刀槽花纹宽度w之比(w1/w)以及倒角的形状(平行或者不平行)。

针对这些试验轮胎,实施由试驾员进行的针对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以及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感官评价以及针对耐不均匀磨耗性能的视觉评价,将其结果在表1以及表2一并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所有试验轮胎的刀槽花纹的构造是刀槽花纹的两端部在条状花纹内终止而未与主槽连通的封闭式刀槽花纹。

此外,在以往例1、比较例1、2以及实例1~12的轮胎中,在从倒角部的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至刀槽花纹的槽底的范围内,刀槽花纹宽度是固定的。

针对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以及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感官评价,将各试验轮胎组装于轮辋尺寸19×8.5j车轮并装接于车辆,在气压260kpa的条件下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将以往例1设为100的指数表示。该指数值越大,意味着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以及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越优异。

针对耐不均匀磨耗性能的视觉评价,将各试验轮胎组装于轮辋尺寸19×8.5j车轮并装接于车辆,在气压260kpa的条件下行驶4000km之后对轮胎的外观进行视觉上的评价。评价结果通过将以往例1设为100的指数表示。该指数值越大,意味着耐不均匀磨耗性能越优异。

[表1]

[表2]

根据这些表1以及表2判断可知,通过对形成于刀槽花纹的倒角部的形状下功夫,会改善实例1~12的轮胎的耐不均匀磨耗性能,并且会同时改善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和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将倒角部的最大深度y设置得非常浅,因此无法得到潮湿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改善效果。

此外,在比较例2中,将倒角部的最大深度y设置得非常深,因此无法得到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改善效果。

符号说明

1胎面部

2侧壁部

3胎圈部

9主槽

10条状花纹

101花纹块

11刀槽花纹

11a踏入侧的边缘

11b踢出侧的边缘

11c、11d在条状花纹内终止的端部

12倒角部

12a踏入侧的倒角部

12b踢出侧的倒角部

13非倒角区域

13a踏入侧的非倒角区域

13b踢出侧的非倒角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