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防尘篷用动力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9903发布日期:2018-10-13 00:3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车车厢覆盖装置,尤其是车厢防尘篷用动力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 2013208260737的自动重叠式车厢防尘篷,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覆盖系统和电控系统四大系统组成,车厢两侧板焊接有C型导轨,每根C型导轨上设置有若干个篷杆导轮支座,弧形篷杆与篷杆导轮支座连接,篷杆导轮支座的上部装有垂直套管,用作插入篷杆,篷杆导轮支座的下部装有两个轴承组用作导轮,所述C型导轨的槽口向下;在C型导轨下方焊接有穿链条的护管,车厢前端装有减速电机及与减速电机连接的驱动轴,驱动轴的两端和两导轨的后端分别装有链轮,链轮的链条上方卡在轴承组之间,下方穿过护管而形成封闭链环;在车厢尾部设有有一套遮挡装置;驾驶室内装有顺逆开关盒和收放开关盒,两个开关盒分别与减速电机和车载电瓶相连,构成两套电路控制系统。尾部遮挡装置,包括后尾升降架和后尾遮挡物,后尾升降架由焊接在翻转支座上的支点轴和形似角尺的杠杆组成;后尾遮挡物的下方固定在后车厢板的上沿,上方与后尾升降架顶端的套管连接,遮挡物的高度略低于弧形篷杆的高度;当篷布向后伸展时,最后一个篷杆导轮支座触及后尾升降架的下部,利用杠杆原理将后尾遮挡物轻巧平整拉起;当篷布向前收拢时,最后一个篷杆导轮支座离开升降架,连接在遮挡物套管上的遮挡物借助其自重弧形折叠落下。

经过实际使用,发现存在以下不足:1、导轮和导轮支座位于C型导轨内,不便于维修;链条没有张紧装置,不易调整,容易脱落;3、尾部遮挡装置与传动系统没有连动关系,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专利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车厢防尘篷用动力传动系统,把动力系统与传动系统合二为一,不但整体结构变得更为简单,性能更可靠,而且使动力系统的配件减少、装配容易、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车厢防尘篷用动力传动系统,包括两个C型导轨、后尾同步遮挡架,C型导轨焊接在两个车厢侧板上,C型导轨的槽口向下;每根C型导轨上设置有若干个导轮支座和1个动力导轮支座,导轮支座、动力导轮支座的上部装有用作插入弧形篷杆的垂直套管,弧形篷杆与导轮支座、与动力导轮支座连接,动力导轮支座及导轮支座的下部装有用作导轮的轴承组;在C型导轨下方焊接有穿链条的护管,车厢前端装有减速电机及与减速电机连接的驱动轴,驱动轴通过轴承座支撑,其特征在于:车厢前端的两侧装有传动链轮盒,驱动轴的两端与传动链轮盒传动连接, C型导轨的前端、后端分别装有前从动链轮盒、后从动链轮盒,链条的下方穿过穿链条的护管,链条并与主动链轮盒、前从动链轮盒、后从动链轮盒传动连接,链条上方卡在轴承组之间,链条的两端再与动力导轮支座固定连接,形成封闭链环;

在两个C型导轨的后段位置设有维修口,维修口上通过螺钉连接有盖板;

后从动链轮盒是能调整后从动链轮前后位置的装置,包括后安装盒体、后从动链轮,后安装盒体两侧开设有U形槽,后从动链轮滚动支撑在一个销轴上,销轴两端支撑在U形槽中,U形槽作为销轴运动的导向,通过后安装盒体的后端设置的螺栓调整装置来调节后从动链轮前后距离,实现链条的张紧;

所述后尾同步遮挡架的结构:包括一个后篷杆,在两侧的动力导轮支座上固定有向后延伸的连接臂,后篷杆的下部铰接在连接臂上,后篷杆的下部一体伸出杠杆臂,在两个车厢侧板的后部相应设有限位挡销;后篷杆上焊接有套管,套管内安装有拉伸弹簧,后篷杆固定有导向轮装置,钢丝绳的一端绕过导向轮装置与拉伸弹簧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后篷杆连接,形成后篷杆的复位装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前从动链轮盒,包括前安装盒体、前从动链轮,前从动链轮通过前销轴支撑在在前安装盒体内,前从动链轮与前销轴转动连接;把前从动链轮设置在一个单独的前安装盒体内,便于布局、制造和安装,也方便维护。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传动链轮盒,包括传动安装盒体、主动链轮、转轴、两个过渡链轮,转轴转动支撑在传动安装盒体上,主动链轮与转轴固定连接,两个过渡链轮对称设置在主动链轮两侧,过渡链轮通过销轴转动支撑,销轴的两端与传动安装盒体固定连接;把主动链轮及过渡链轮设置在一个单独的传动安装盒体内,便于布局、制造和安装,也方便维护;另外,在主动链轮两侧对称安装过渡链轮,链条与主动链轮、过渡链轮同时传动连接,链条不会脱开,传动可靠,主动链轮的两侧受力分布均匀,主动链轮传动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进行改造,在两个C型导轨的后段位置设有维修口,能把导轮支座及动力导轮支座从此取出或安装,便于维修;通过单独设置传动链轮盒、前从动链轮盒、后从动链轮盒,便于制造、安装和维护;在后从动链轮盒内设置螺栓调整装置来调节后从动链轮前后距离,实现链条的张紧,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把后尾同步遮挡架与动力导轮支座连接,实现与动力导轮支座同步运动,传动可靠,非工作状态下(防尘篷收起状态)后尾同步遮挡架的后翻倒篷杆能运行到车厢前端位置,便于装货和卸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前从动链轮盒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前从动链轮盒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链轮盒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后从动链轮盒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后从动链轮盒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导轮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轮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1中,1.车厢侧板,2.C型导轨,3.穿链条的护管,4.链条,5.导轮支座,6.维修口,7.动力导轮支座,8.后从动链轮盒,9.弧形篷杆,10.前从动链轮盒,11.传动链轮盒,12.驱动轴,13.减速电机,14.盖板;15.限位挡销,16. 后篷杆,17. 钢丝绳,18.导向轮装置,19.套管,20.拉伸弹簧,21.连接臂,D.后尾同步遮挡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4,并结合图8-图11所示,车厢防尘篷用动力传动系统,包括两个C型导轨2、后尾同步遮挡架,C型导轨2焊接在两个车厢侧板1上,C型导轨2的槽口向下;每根C型导轨上设置有若干个导轮支座5和1个动力导轮支座7,导轮支座5、动力导轮支座7的上部装有用作插入弧形篷杆的垂直套管,弧形篷杆9与导轮支座、与动力导轮支座连接,动力导轮支座及导轮支座的下部装有用作导轮的轴承组;在C型导轨下方焊接有穿链条的护,3,车厢前端装有减速电机13及与减速电机连接的驱动轴12,驱动轴12通过轴承座支撑,车厢前端的两侧装有传动链轮盒11,驱动轴的两端与传动链轮盒11传动连接, C型导轨的前端、后端分别装有前从动链轮盒10、后从动链轮盒8,链条4的下方穿过穿链条的护管3,链条4并与主动链轮盒、前从动链轮盒、后从动链轮盒传动连接,链条上方卡在(导轮支座5及动力导轮支座7的)轴承组之间,链条的两端再与动力导轮支座7固定连接,形成封闭链环;

在两个C型导轨的后段位置设有维修口6,维修口上通过螺钉连接有盖板14;

后从动链轮盒8是能调整后从动链轮前后位置的装置,包括后安装盒体8-1、后从动链轮8-7,后安装盒体两侧开设有U形槽8-8,后从动链轮8-7滚动支撑在一个销轴8-2上,销轴8-2两端支撑在U形槽8-8中,U形槽8-8作为销轴8-2运动的导向,通过后安装盒体的后端设置的螺栓调整装置来调节后从动链轮前后距离,实现链条的张紧;螺栓调整装置是现有常规技术,包括U形连接板8-6、调整螺栓8-3,U形连接板的前端通过安装孔与销轴8-2滑动连接(空套),调整螺栓8-3与U形连接板8-6的后端固定连接,调整螺栓8-3上安装有调整螺母8-5,并通过被紧螺母8-4锁紧。

所述后尾同步遮挡架的结构:包括一个后篷杆16,在两侧的动力导轮支座7上固定有向后延伸的连接臂21,后篷杆16的下部(通过轴)铰接在连接臂21上,后篷杆的下部一体伸出杠杆臂16-1,在两个车厢侧板的后部相应设有限位挡销15;后篷杆16上焊接有套管19,套管19内安装有拉伸弹簧20,后篷杆16固定有导向轮装置18,钢丝绳的一端绕过导向轮装置18与拉伸弹簧20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后篷杆16连接,形成后篷杆16的复位装置。

如图5、图6所示,前从动链轮盒,包括前安装盒体10-1、前从动链轮10-2,前从动链轮10-2通过前销轴10-3支撑在在前安装盒体10-1内,前从动链轮10-2与前销轴10-3转动连接;把前从动链轮设置在一个单独的前安装盒体内,便于布局、制造和安装,也方便维护。

如图7所示的传动链轮盒,包括传动安装盒体11-1、主动链轮11-4、转轴11-3、两个过渡链轮11-2,转轴11-3转动支撑在传动安装盒体11-1上,主动链轮11-4与转轴11-3固定连接,两个过渡链轮11-2对称设置在主动链轮两侧,过渡链轮11-2通过销轴转动支撑,销轴的两端与传动安装盒体固定连接;把主动链轮及过渡链轮设置在一个单独的传动安装盒体内,便于布局、制造和安装,也方便维护;另外,在主动链轮两侧对称安装过渡链轮,链条与主动链轮、过渡链轮同时传动连接,链条不会脱开,传动可靠,主动链轮的两侧受力分布均匀,主动链轮传动灵活。

如图10所示,在动力导轮支座7上装配有8个轴承22,动力导轮支座的位于C型导轨内部的支架两侧分别设置4个轴承22,动力导轮支座7上设有链条连接孔23。

如图11所示,在导轮支座5上各装配有8个轴承10,动力导轮支座的位于C型导轨内部的支架两侧分别设置4个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系统是现有常规技术,与专利号为ZL 2013208260737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电路控制系统相同或相似,参见专利号为ZL 2013208260737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轮支座和动力导轮支座”与专利号为ZL 2016202653083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导轮支座和动力导轮支座”类似,属于现有常规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