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9196发布日期:2018-11-16 23:22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是一种用于放置在各类型车辆的车厢内进行各种危机状况处理辅助的设备,也为提高汽车使用的安全性达到较为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放置盒和安全锤,安全锤放置在放置盒内;这种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只能在车辆的门窗无法打开时通过安全锤锤击玻璃进行逃生使用,功能非常单一,使用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时可对车厢内湿气进行干燥,并同时对车厢内进行氧气供给,功能更为全面,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放置盒和安全锤,安全锤放置在第一放置盒内;还包括外壳、第二放置盒、第三放置盒和第四放置盒,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外壳的顶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第一放置盒、第二放置盒、第三放置盒和第四放置盒均安装在放置腔内,所述第二放置盒内设置有活性炭颗粒,还包括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的输出端和输出管的输入端均与第二放置盒内部连通,并在输入管和输出管上均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三放置盒内设置有氧气瓶和连通管,还包括喷头,所述连通管的输入端与氧气瓶的输出端连通,连通管的输出端穿过第三放置盒和外壳并伸入至外壳的外部与喷头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电控阀,所述第四放置盒内设置有处理模块,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含氧量探测器和湿度探测器,所述含氧量探测器和湿度探测器均与处理模块电连接,处理模块与风机和电控阀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所述第三放置盒内设置有前连接板、前螺纹管、前螺纹杆、前卡板、后连接板、后螺纹管、后螺纹杆和后卡板,所述前连接板前端与第三放置盒内前侧壁连接,前连接板后端设置有前放置槽,并在前放置槽内设置有前滚珠轴承,所述前螺纹管前端插入至前滚珠轴承内,前螺纹杆前端插入并螺装至前螺纹管后端内部,前螺纹杆后端与前卡板连接,所述后连接板后端与第三放置盒内后侧壁连接,后连接板前端设置有后放置槽,并在后放置槽内设置有后滚珠轴承,所述后螺纹管后端插入至后滚珠轴承内,后螺纹杆后端插入并螺装至后螺纹管前端内部,后螺纹杆前端与后卡板连接,所述氧气瓶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卡板和后卡板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还包括左弹簧、左卡板、右弹簧和右卡板,所述左弹簧左端与第一放置盒内左侧壁连接,左弹簧右端与左卡板连接,右弹簧右端与第一放置盒内右侧壁连接,右弹簧左端与右卡板连接,所述安全锤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卡板和右卡板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活性炭颗粒对车厢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通过氧气瓶对车厢内部进行氧气供给,进一步提高使用可靠性,而含氧量探测器和湿度探测器分别对车厢内的含氧量和湿度进行探测,并将探测结果发送至处理模块,由处理模块根据探测结果决定是否开启风机和电控阀进行操作,更为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放置盒1和安全锤2,安全锤放置在第一放置盒内;还包括外壳3、第二放置盒4、第三放置盒5和第四放置盒6,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外壳的顶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第一放置盒、第二放置盒、第三放置盒和第四放置盒均安装在放置腔内,第二放置盒内设置有活性炭颗粒7,还包括输入管8和输出管9,输入管的输出端和输出管的输入端均与第二放置盒内部连通,并在输入管和输出管上均设置有风机10,第三放置盒内设置有氧气瓶11和连通管12,还包括喷头13,连通管的输入端与氧气瓶的输出端连通,连通管的输出端穿过第三放置盒和外壳并伸入至外壳的外部与喷头连通,连通管上设置有电控阀14,第四放置盒内设置有处理模块15,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含氧量探测器16和湿度探测器17,含氧量探测器和湿度探测器均与处理模块电连接,处理模块与风机和电控阀电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活性炭颗粒对车厢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通过氧气瓶对车厢内部进行氧气供给,进一步提高使用可靠性,而含氧量探测器和湿度探测器分别对车厢内的含氧量和湿度进行探测,并将探测结果发送至处理模块,由处理模块根据探测结果决定是否开启风机和电控阀进行操作,更为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第三放置盒内设置有前连接板、前螺纹管、前螺纹杆、前卡板、后连接板18、后螺纹管19、后螺纹杆20和后卡板21,前连接板前端与第三放置盒内前侧壁连接,前连接板后端设置有前放置槽,并在前放置槽内设置有前滚珠轴承22,前螺纹管前端插入至前滚珠轴承内,前螺纹杆前端插入并螺装至前螺纹管后端内部,前螺纹杆后端与前卡板连接,后连接板后端与第三放置盒内后侧壁连接,后连接板前端设置有后放置槽,并在后放置槽内设置有后滚珠轴承,后螺纹管后端插入至后滚珠轴承内,后螺纹杆后端插入并螺装至后螺纹管前端内部,后螺纹杆前端与后卡板连接,氧气瓶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卡板和后卡板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根据不同氧气瓶的直径在手动旋转前螺纹管和后螺纹管的同时控制前卡板和后卡板进行夹紧,提高适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安全防护装置,还包括左弹簧、左卡板、右弹簧23和右卡板24,左弹簧左端与第一放置盒内左侧壁连接,左弹簧右端与左卡板连接,右弹簧右端与第一放置盒内右侧壁连接,右弹簧左端与右卡板连接,安全锤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卡板和右卡板接触;可更好的对安全锤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