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比例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8091发布日期:2019-05-15 22:51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比例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前后联动液压制动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比例阀装置。



背景技术:

前后联动液压制动系统(简称 CBS)在日本早已应用在大排量摩托车上,国内该技术尚在起步阶段。国内目前已有的几乎都是机械联动装置,无法应用在大排量高档次的前后液压制动系统中,这主要受限于没有性能可靠的CBS 核心部件比例阀。

国内车辆制动现有技术基本上都是采用拉索式制动系统,无法应用液压制动系统。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比例阀装置,利用该比例阀装置,使液体压力按比例在后制动分泵与前制动分泵之间有效传递,车辆制动时,前后制动分泵在比例阀的介入下产生制动,车辆所得到的制动力为前制动力与后制动力之和,因此有效缩短了车辆制动距离,车辆停止制动时,前制动联动活塞的残余压强通过阀芯、钢球、弹簧得到有效释放,消除前制动分泵的拖滞力矩,以此改善车辆制动性能,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比例阀装置,比例阀壳体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空心螺栓,比例阀壳体的油流通道内设有钢球、阀芯和弹簧,两个空心螺栓分别与前联动油管和后联动油管相连通,油流通道内的钢球、阀芯和弹簧在前联动油管与后联动油管的油压作用下,使液体压力按比例在后制动分泵与前制动分泵之间有效传递,车辆制动时,前后制动分泵在比例阀的介入下产生制动,车辆所得到的制动力为前制动力与后制动力之和,因此有效缩短了车辆制动距离,车辆停止制动时,前制动联动活塞的残余压强通过阀芯、钢球、弹簧得到有效释放,消除前制动分泵的拖滞力矩;该比例阀装置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可以显著改善车辆制动性能,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比例阀装置,包括比例阀壳体、空心螺栓、钢球、阀芯和弹簧;所述比例阀壳体的内部设有异径的油流通道,比例阀壳体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空心螺栓;钢球和阀芯安装于油流通道内;钢球与位于比例阀壳体一端的空心螺栓之间和阀芯与位于比例阀壳体另一端的空心螺栓之间分别设有弹簧;阀芯的内部设有贯穿的回油通道,外壁设有溢流槽,阀芯与钢球接触一端设有球面密封槽,钢球可以密封回油通道;阀芯外壁设有用于密封阀芯在油流通道变径处形成的间隙的密封圈;

该比例阀装置应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时,比例阀壳体两端的空心螺栓分别与后联动油管和前联动油管相连通,液压油在后联动油管、比例阀装置和前联动油管之间来回转换流动;当油流通道内的油压为标准大气压时,钢球和阀芯两端的弹簧弹性伸展,在油流通道的变径段,钢球封堵阀芯的回油通道,密封圈密封阀芯在油流通道变径处形成的间隙,使比例阀壳体两端的液压油不能流动;当车辆制动时,后联动油管油压上升,与后联动油管相连通的空心螺栓一端油压大于阀芯所受弹簧的弹性力时,液压油推动阀芯压缩弹簧,密封垫圈失去密封作用,液压油通过阀芯的溢流槽向另一个空心螺栓流动,该空心螺栓内油压上升,并导致与该空心螺栓相连通的前联动油管油压上升,前联动油管将油压传递至前制动分泵,使前制动分泵开始起制动作用;当车辆停止制动时,后联动油管油压恢复至标准大气压,且前制动联动活塞内的液体在活塞自主回位的功能下,使前联动油管和与其相连通的一个空心螺栓内油压高于标准大气压,该油压对钢球所产生的压力大于弹簧对钢球的弹性力时,液压油从回油通道推动钢球并压缩弹簧,前联动油管内部油压得到释放,前制动分泵的拖滞力矩瞬间下降至标准值;在车辆制动过程中,前后制动分泵在比例阀的介入下产生制动,车辆所得到的制动力为前制动力与后制动力之和,因此可有效缩短车辆制动距离;利用该比例阀装置,车辆制动时,液体压力能按比例在后制动分泵与前制动分泵之间有效传递,车辆停止制动时,前制动联动活塞的残余压强能通过阀芯、钢球、弹簧得到有效释放,消除前制动分泵的拖滞力矩。

进一步的,所述油流通道包括通道一段、通道二段、通道三段和通道四段,通道二段的孔径小于通道三段,通道三段的孔径小于通道一段和通道四段;钢球和阀芯分别受弹性力作用,在通道二段与通道三段之间进行接触密封,密封垫圈能够密封阀芯在通道三段与通道四段连接处形成的间隙,以阻止油流通道内的液压油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螺栓包括空心螺栓A和空心螺栓B,空心螺栓A和空心螺栓B分别与通道一段和通道四段相连通;弹簧包括弹簧A和弹簧B,弹簧A的一端连接空心螺栓A,另一端连接钢球,弹簧B一端连接空心螺栓B,另一端连接阀芯;根据弹性力和液压油的油压,钢球和阀芯能够分别在油流通道内移动,从而隔断或连通油流通道,使油压在比例阀装置的两端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A直径小于弹簧B,弹簧A51的一端安装于空心螺栓A21的内部;弹簧A和弹簧B能够根据需要定制尺寸和弹性力。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上靠近球面密封槽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台阶,当台阶的一端伸入通道三段时,密封垫圈能够密封阀芯的台阶在通道三段与通道四段连接处形成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A和钢球的直径小于通道二段孔径,阀芯的台阶直径小于通道三段的孔径;当钢球和阀芯分别受弹性力作用时,弹簧A和钢球能够伸入通道二段,阀芯的台阶伸入通道三段,钢球和阀芯在通道二段与通道三段之间进行接触密封,密封垫圈能够密封阀芯的台阶在通道三段与通道四段连接处形成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为三元乙丙O型圈,当弹簧对阀芯施加弹性力时,密封圈能够严密的密封阀芯在油流通道变径处形成的间隙,使液压油从阀芯的回流通道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钢球带有磁性,钢球与弹簧磁性连接,弹簧伸缩时带动钢球一起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比例阀壳体上设有放气嘴,放气嘴与比例阀壳体内部的油流通道相连通,当安装或检修比例阀和连接液压制动系统油路时,能通过放气嘴排出油路中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比例阀装置,该比例阀装置应用于液压制动系统中时,比例阀壳体油流通道内的钢球、阀芯和弹簧在前联动油管与后联动油管的油压作用下,使液压油在后联动油管、比例阀装置和前联动油管之间来回转换流动,从而使液体压力按比例在后制动分泵与前制动分泵之间有效传递;车辆制动时,前后制动分泵在比例阀的介入下产生制动,车辆所得到的制动力为前制动力与后制动力之和,因此可有效缩短车辆制动距离;车辆停止制动时,前制动联动活塞的残余压强能通过阀芯、钢球、弹簧得到有效释放,消除前制动分泵的拖滞力矩;该比例阀装置能够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以显著改善车辆制动性能,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阀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后联动液压制动系统示意图。

附图中:1-比例阀壳体,11-油流通道,111-通道一段,112-通道二段,113-通道三段,114-通道四段,21-空心螺栓A,22-空心螺栓B,3-钢球,4-阀芯,41-回油通道,42-溢流槽,43-球面密封槽,44-台阶,51-弹簧A,52-弹簧B,6-密封圈,7-放气嘴,8-后联动油管,9-前联动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比例阀装置,包括比例阀壳体1、空心螺栓、钢球3、阀芯4和弹簧;所述比例阀壳体1的内部设有异径的油流通道11,油流通道11包括通道一段111、通道二段112、通道三段113和通道四段114,通道二段112的孔径小于通道三段113,通道三段113的孔径小于通道一段111和通道四段114;空心螺栓包括空心螺栓A21和空心螺栓B22,空心螺栓A21和空心螺栓B22分别与比例阀壳体1的两端螺纹连接,空心螺栓A21和空心螺栓B22分别与通道一段111和通道四段114相连通;弹簧、钢球3和阀芯4安装于油流通道11内;弹簧包括弹簧A51和弹簧B52,弹簧A51直径小于弹簧B52,弹簧A51的一端安装于空心螺栓A21的内部,另一端连接钢球3,弹簧B52一端连接空心螺栓B22,另一端连接阀芯4;阀芯4的内部设有贯穿的回油通道41,外壁设有溢流槽42,阀芯4与钢球3接触一端设有球面密封槽43,钢球3可以密封回油通道41,阀芯4上靠近球面密封槽43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6的台阶44;所述弹簧A51和钢球3的直径小于通道二段112孔径,阀芯4安装密封圈6的台阶44的直径小于通道三段113的孔径;当钢球3和阀芯4分别受弹性力作用时,弹簧A51和钢球3能够伸入通道二段112,阀芯4的台阶44伸入通道三段113,钢球3和阀芯4在通道二段112与通道三段113之间进行接触密封,密封垫圈能够密封阀芯4的台阶44在通道三段113与通道四段114连接处形成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6为三元乙丙O型圈,当弹簧B52对阀芯4施加弹性力时,密封圈6能够严密的密封阀芯4在油流通道11变径处形成的间隙,使液压油从阀芯4的回流通道流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球3带有磁性,钢球3与弹簧A51磁性连接,弹簧A51伸缩时带动钢球3一起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比例阀壳体1上设有放气嘴7,放气嘴7与比例阀壳体1内部的油流通道11相连通,当安装或检修比例阀和连接液压制动系统油路时,能通过放气嘴7排出油路中的空气。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该比例阀装置应用于车辆液压制动系统中时,所述空心螺栓A21与后联动油管8相连通,空心螺栓B22与前联动油管9相连通;当油流通道11内的油压为标准大气压时,弹簧A51和弹簧B52弹性伸展,钢球3封堵阀芯4的回油通道41,密封圈6密封阀芯4在通道三段113与通道四段114连接处形成的间隙;当车辆制动时,后联动油管8油压上升,与后联动油管8相连通的空心螺栓A21一端油压大于弹簧B52的弹性力时,液压油推动阀芯4压缩弹簧B52,密封垫圈随阀芯4移动,密封垫圈失去密封作用,钢球3封堵着阀芯4的回油通道41,液压油通过阀芯4的溢流槽42向空心螺栓B22流动,空心螺栓B22内油压上升,并导致与空心螺栓B22相连通的前联动油管9油压上升,前联动油管9将油压传递至前制动分泵,使前制动分泵开始起制动作用;当车辆停止制动时,后联动油管8油压恢复至标准大气压,且前制动联动活塞内的液体在活塞自主回位的功能下,使前联动油管9和空心螺栓B22内油压高于标准大气压,该油压对钢球3所产生的压力大于弹簧A51的弹性力时,液压油从回油通道41推动钢球3并压缩弹簧A51,前联动油管9内部油压得到释放,前制动分泵的拖滞力矩瞬间下降至标准值。利用该比例阀装置,液体压力能按比例在后制动分泵与前制动分泵之间有效传递,车辆制动时,前后制动分泵在比例阀的介入下产生制动,车辆所得到的制动力为前制动力与后制动力之和,因此可有效缩短车辆制动距离;车辆停止制动时,前制动联动活塞的残余压强能通过阀芯4、钢球3、弹簧得到有效释放,消除前制动分泵的拖滞力矩。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