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池换热系统的电动客车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6754发布日期:2019-10-28 22:1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电池换热系统的电动客车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客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电池换热系统的电动客车空调。



背景技术:

电动客车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公共运输领域,目前一般使用单独的冷却装置对电池进行散热,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安装冷却装置,浪费空间,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电池进行冷却的空调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池换热系统的电动客车空调,包括空调系统和换热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干燥瓶以及第一膨胀阀,压缩机输出的冷媒依次经过冷凝器、干燥瓶以及第一膨胀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后返回压缩机;所述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干燥瓶以及第一膨胀阀之间通过冷媒管路连接;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竖直设置的板式换热器、进水管、出水管、冷媒输入管、冷媒输出管以及第二膨胀阀,所述板式换热器前侧上方设有进水口和冷媒输出口,所述板式换热器前侧下方设有出水口和冷媒输入口,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冷媒输入管以及冷媒输出管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冷媒输入口以及冷媒输出口连接;所述冷媒输入管与干燥瓶和第一膨胀阀之间的冷媒管路连接,所述冷媒输出管与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冷媒管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设在冷媒输入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内部为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内部设有螺旋上升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底部端口与所述冷媒输入口连接,所述换热管的顶部端口与所述冷媒输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壳体、蒸发风机、冷凝风机以及电控箱,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第三安装区以及第四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分别设于壳体内的两端,所述第三安装区和第四安装区设在壳体内的中间位置;所述换热系统、干燥瓶以及第一膨胀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区的中间位置,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外侧设有若干台所述蒸发风机;所述冷凝器和冷凝风机设在第二安装区,所述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设在第三安装区,所述电控箱设在第四安装区。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以及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与板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第三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与板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出水管以及第三出水管连接;位于板式换热器两侧的两蒸发风机之间分别设有与电池冷却系统连接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端部和第二出水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三进水管的端部和第三出水管的端部与第二连接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基座和连接板,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基座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板式换热器的背面,所述基座安装在空调的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设在第一连接板底部并与第一连接板垂直的第二连接板、分别设在第一连接板左右两侧以及顶部的三块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一加强板通过钢板折弯而成;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折弯处的内侧焊接有第二加强板;所述基座包括座板、分别设在所述座板前后两侧并与座板垂直的两块第一限位板以及分别设在所述座板左右两侧并与座板垂直的两块第二限位板,所述座板、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通过钢板折弯而成;所述壳体的第一安装区的中间位置设有两条长条形的定位座,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板的内侧形成与所述定位座匹配的定位卡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板式换热器的背面,所述第二连接板与座板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所述座板与壳体的定位座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动客车空调中将空调系统和换热系统集成在一起,从冷凝器出来的低温冷媒和从电池组出来的热水在板式换热器中与进行换热,进而对热水进行降温,冷却后的水再次通过电池并对其进行降温,防止电池温度过高。因此不用再单独设置电池冷却装置即可完成对电池的降温,节约空间和成本。

另外,板式换热器内部采用螺旋上升的换热管,与冷却水箱接触充分,且冷媒沿换热管螺旋向上流动,冷却水在冷却水箱中向下流动,两者流动方向相反,提高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换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电动客车空调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板式换热器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电池换热系统的电动客车空调,包括空调系统和换热系统。

如图2所示,空调系统包括蒸发器1、气液分离器2、压缩机3、冷凝器4、干燥瓶5、第一膨胀阀6、蒸发风机7、冷凝风机8、电控箱9以及壳体10,压缩机3输出的冷媒依次经过冷凝器4、干燥瓶5以及第一膨胀阀6、蒸发器1、气液分离器2后返回压缩机3;蒸发器1、气液分离器2、压缩机3、冷凝器4、干燥瓶5以及第一膨胀阀6之间通过冷媒管路连接;

如图1、2、3所示,换热系统包括竖直设置的板式换热器11、基座12、连接板13、进水管14、出水管15、冷媒输入管16、冷媒输出管17以及第二膨胀阀18。板式换热器11通过连接板13固定在基座12上,连接板13固定在板式换热器11的背面,基座12安装在空调的壳体10上。板式换热器11前侧上方设有进水口和冷媒输出口,板式换热器11前侧下方设有出水口和冷媒输入口,进水管14、出水管15、冷媒输入管16以及冷媒输出管17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冷媒输入口以及冷媒输出口连接;如图4所示,板式换热器11的内部为冷却水箱,冷却水箱内部设有螺旋上升的换热管19,换热管19的底部端口与冷媒输入口连接,换热管19的顶部端口与冷媒输出口连接。冷媒输入管16与干燥瓶5和第一膨胀阀6之间的冷媒管路连接,冷媒输出管17与蒸发器1和气液分离器2之间的冷媒管路连接。第二膨胀阀18设在冷媒输入管16上。

进水管14包括第一进水管141、第二进水管142以及第三进水管143,第一进水管141的一端与板式换热器11连接,第一进水管14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进水管142以及第三进水管143连接;出水管15包括第一出水管151、第二出水管152以及第三出水管153,第一出水管151的一端与板式换热器11连接,第一出水管15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出水管152以及第三出水管153连接。

上述空调系统和换热系统在壳体10中具体安装位置如下:

如图2所示,壳体10内设有第一安装区101、第二安装区102、第三安装区103以及第四安装区104,第一安装区101和第二安装区102分别设于壳体10内的两端,第三安装区103和第四安装区104设在壳体10内的中间位置;换热系统、干燥瓶5以及第一膨胀阀6设在第一安装区101的中间位置,板式换热器11的两侧分别设有蒸发器1,蒸发器1的外侧设有若干台蒸发风机7;冷凝器4和冷凝风机8设在第二安装区102,压缩机3和气液分离器2设在第三安装区103,电控箱9设在第四安装区104。

位于板式换热器11两侧的两蒸发风机7之间分别设有与电池冷却系统连接的第一连接座20和第二连接座21,第二进水管142的端部和第二出水管152的端部与第一连接座20连接,第三进水管143的端部和第三出水管153的端部与第二连接座21连接。

如图3所示,连接板13和基座12的具体结构如下:

连接板13包括第一连接板131、设在第一连接板131底部并与第一连接板131垂直的第二连接板132、分别设在第一连接板131左右两侧以及顶部的三块第一加强板133,第一连接板131、第二连接板132以及第一加强板133通过钢板折弯而成;第一连接板131和第二连接板132之间的折弯处的内侧焊接有第二加强板134;

基座12包括座板121、分别设在座板121前后两侧并与座板121垂直的两块第一限位板122以及分别设在座板121左右两侧并与座板121垂直的两块第二限位板123,座板121、第一限位板122以及第二限位板123通过钢板折弯而成;第一安装区101的中间位置设有两条长条形的定位座22,第一限位板122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板123的内侧形成与定位座22匹配的定位卡槽124;第一连接板131固定在板式换热器11的背面,第二连接板132与座板121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座板121与壳体10的定位座22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板式换热器11采用上述方式固定在空调的壳体10上,定位精确,拆装方便,且结构稳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动客车空调中将空调系统和换热系统集成在一起,从冷凝器4出来的低温冷媒和从电池组出来的热水在板式换热器11中与进行换热,进而对热水进行降温,冷却后的水通过电池并对其进行降温,防止电池温度过高。因此不用再单独设置电池冷却装置即可完成对电池的降温,节约空间和成本。

另外,板式换热器11内部采用螺旋上升的换热管19,与冷却水箱中待冷却的热水接触充分,且冷媒沿换热管19螺旋向上流动,待冷却的热水在冷却水箱中向下流动,两者流动方向相反,提高冷却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