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9149发布日期:2020-02-18 10: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机动车(1)的具有多个电池模块(7)的蓄电池装置(2),

-其中,蓄电池装置(2)具有蓄电池壳体(5),所述蓄电池壳体(5)具有用于容纳相应的电池模块(7)的容纳空间(6),

-其中,蓄电池壳体(5)具有底座(9)和壁(10),所述壁(10)沿壁方向从底座(9)垂直地突出,

其特征在于,

-蓄电池装置(2)具有用于在撞击的情况下吸收撞击能量的至少一个能量吸收装置(12),能量吸收装置(12)具有壁部(13)和梁部(14),其中壁部(13)固定在蓄电池壳体(5)的壁(10)上或形成蓄电池壳体(5)的壁(10),并且梁部(14)能够固定在机动车(1)的梁(4)上,并且

-壁部(13)具有横向于壁方向对齐的多个第一夹持元件(16a),并且梁部(14)具有横向于壁方向对齐的多个第二夹持元件(16b),所述多个第一夹持元件和多个第二夹持元件沿重叠方向接合到彼此,使得在撞击的情况下,撞击能量能够在重叠方向上由能量吸收装置(12)的夹持元件(16a、16b)吸收,并且蓄电池壳体(5)中的电池模块(7)能够得到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夹持元件(16a)固定到所述壁部(13)的承载板(15),该承载板沿壁方向在整个高度上延伸,并且横向于壁方向在蓄电池装置(2)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

-第一夹持元件(16a)沿重叠方向从承载板(15)突出并在承载板(15)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彼此以相等或不规则的距离沿壁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承载板(15)由z形或l形或c形或i形型材(15a)形成,其中第一夹持元件(16a)固定在其横档(15b)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蓄电池装置,

其特征在于,

-相应的第一夹持元件(16a)分别由板条(18)形成,板条(18)沿重叠方向从承载板(15)突出并且以材料结合的方式固定在承载板(15)上,

-相邻布置的第一夹持元件(16a)中的相应两个由u形型材(19)的凸缘(19a)形成,所述凸缘(19a)与其横档(19b)以材料结合的方式固定在承载板(15)上,或者

-相应的第一夹持元件(16a)由折板(20)形成,折板(20)以材料结合的方式在一侧固定在承载板(15)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梁部(14)的第二夹持元件(16b)被布置为横向于壁方向彼此相邻布置的多个夹持组(26),其中,相应的夹持组(26)沿壁方向从第二夹持元件(16b)在蓄电池装置(2)的整个高度上延伸,并且

-相应的夹持组(26)的第二夹持元件(16b)沿壁方向彼此以相等或不规则的距离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装置,

其特征在于,

-相应的夹持组(26)由ω形型材(26b)形成,其中ω形型材(26b)的成角度的端部(30)能够固定在机动车(1)的梁(4)上,并且其中第二夹持元件(16b)形成在ω形型材(26b)的u形中心区域(31)中,或者

-相应的夹持组(26)由具有框架(28)和沿重叠方向与框架(28)成角度的中心区域(29)的格栅板(26b)形成,其中框架(28)能够固定在机动车(1)的梁(4)上,并且其中第二夹持元件(16b)形成在成角度的中心区域(29)中,或者

-相应的夹持组(26)由承载板(17)和形成相应的第二夹持元件(16b)的折板(25)形成,所述折板(25)以材料结合的方式固定在承载板(1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二夹持元件(16b)由沿重叠方向对齐的贯穿切口(27)分开或分别通过贯穿切口(27)形成,第一夹持元件(16a)沿重叠方向接合到贯穿切口(27)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夹持元件(16a)在壁方向上的高度对应于第二夹持元件(16b)在壁方向上的距离,或者

-第二夹持元件(16b)在壁方向上的高度对应于第一夹持元件(16a)在壁方向上的距离。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二夹持元件(16b)分别具有朝向第一夹持元件(16a)的至少一个倾斜区域(23),用于将梁部(14)引入到壁部(13)中,和/或

-第一夹持元件(16a)和/或第二夹持元件(16b)分别具有用于向后接合的齿状区域(24),使得第一夹持元件(16a)和第二夹持元件(16b)在梁部(14)和壁部(13)相互结合时不会向后彼此接合,并且在梁部(14)和壁部(13)沿重叠方向分离时向后彼此接合。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装置,

其特征在于,

用于张拉锚固件(22)的、在壁方向上彼此叠置的张拉锚固开口(21)布置在第一夹持元件(16a)和/或第二夹持元件(16b)中。

11.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装置(2)的机动车(1),蓄电池装置(2)在机动车(1)的下方固定到机动车(1)的车身底板(3),其中能量吸收装置(12)的梁部(14)固定到机动车(1)的梁(4),并且其中蓄电池装置(2)的壁方向对应于车辆z方向,并且蓄电池装置(2)的重叠方向对应于车辆x方向或者车辆y方向。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