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顶棚拉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9602发布日期:2020-10-28 11:3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顶棚拉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用顶棚拉手。



背景技术:

顶棚拉手是车辆顶棚上的拉手,一般情况下,乘员可以直接拉住顶棚拉手从而支撑其身体,而目前的顶棚拉手一般为转动类型,当辅助拉手处于非使用状态时,其拉手贴靠在顶棚壁面上,需要使用该顶棚拉手时,转动该顶棚拉手,从而使乘员能够握持。

这种可转动的顶棚拉手一般呈u形,其两端设置有销轴,通过销轴铰接在车辆顶棚上,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18001999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辅助拉手,包括铰链、簧盒和卷簧。铰链设置有由轴状突起和销钉构成的转动轴。轴状突起与铰链一体方式形成。独立于铰链形成销钉。簧盒分别保持在设置于铰链的凹部中。卷簧介由簧盒在用于将铰链容纳进铰链保持凹部的方向驱策铰链,铰链保持凹部设置于辅助拉手。

上述的拉手,实际上是在铰链(安装支架)的端部设置销轴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在安装时非常的麻烦,由于铰链的侧部存在凸出的销轴结构,所以很难装入到拉手的安装腔中;此外,由于这种拉手的结构原因,导致现有的顶棚拉手在装配时费时费力,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用顶棚拉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包括:

拉手,其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侧部形成有支撑孔;

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并且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对准所述支撑孔;

销轴,其穿过所述铰接孔以及所述支撑孔,并且所述拉手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固定座铰接。

较佳的,所述支撑孔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凹槽的两侧部上,所述固定座上形成有两个铰接支架,所述铰接孔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铰接支架上,两个所述铰接支架分别靠近所述安装凹槽的两侧壁,所述销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销轴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铰接孔以及两个所述支撑孔。

较佳的,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与车身连接从而使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车身上。

较佳的,所述销轴上设置有锁定键,所述铰接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铰接孔连通的键槽,当所述销轴穿设到所述铰接孔内时所述锁定键嵌设到所述键槽内从而使所述销轴与所述铰接支架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销轴的端面上设置有嵌设块,所述铰接支架呈板状结构并且内侧壁上开设有嵌设槽,所述嵌设块嵌设在所述嵌设槽内。

较佳的,所述销轴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支撑孔内设置有定位轴,当所述销轴穿设至所述支撑孔内时所述定位轴穿设至所述定位孔内。

较佳的,两个所述铰接支架之间设置有簧盒,所述簧盒包括盒盖、盒体以及扭簧,所述盒盖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并且所述扭簧的两端与所述盒体以及所述盒盖连接,所述盒盖以及所述盒体的末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销轴连接。

较佳的,两个所述销轴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槽以及弧形限位块,所述盒盖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环形槽以及联动块,所述安装凹槽内开设有联动槽,所述连接块嵌设在所述连接槽从而使所述盒盖与所述销轴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从而使所述盒体可转动的与另一所述销轴连接,所述联动块嵌设在所述联动槽内从而使所述盒体与所述拉手联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这种结构的顶棚拉手,结构非常的巧妙,将销轴与固定座分离,先将固定座安装到安装凹槽内,然后再装入销轴使得两者铰接,从而使顶棚拉手在装配时难度更低,更加的省力方便,并且这种顶棚拉手在装配时效率更高,装配时不会引起产品损伤。

2、采用两个销轴进行活动装配的结构,其并不是简单的将铰接位置设定成两个相同的结构,而是根本性的改变拉手与固定座的连接方式以及安装方式,固定座与安装凹槽只需要保留很小的间隙就能够装配,并且这种结构能够使固定座很方便的装配到安装凹槽内,所以具备自动化装配的基础,不仅大幅度降低人工装配的难度,还能够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并且装配精度高,能够先将固定座装配到位,然后再通过两个销轴进行铰接,非常的合理巧妙。

3、通过在销轴的内端面设置嵌设块,并在铰接支架的内侧面开设嵌设槽的结构,能够在没有连接件的基础上实现销轴的固定,只需要将销轴彻底顶入到铰接孔内,就能够防止销轴滑出,整个过程非常的简单方便,大大降低顶棚拉手的装配难度,使得整个装配过程可以通过自动化来实现。

4、装配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装配效率,并且装配效果与装配精度都很好,不仅可以利用人工操作来实现上述装配方法,还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来实现这种装配方法,所以该装配方法的适用性很强,操作也很简单。

5、销轴与固定座形成的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制造问题,其将轴销设置成可拆卸的独立式结构,使得销轴的设计尺寸可以做到6-8mm,大大提升了结构强度并可以承受2000n的拉力和使用寿命可达10万次以上不损坏和变形。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完全可以一个强壮成人的单体重量。

6、结构零件设计精巧,不会造成变形、弯曲,而且都是单独销轴和装配孔位配合类似于独立悬挂的设计概念,大大提升了零件的合格率和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顶棚拉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顶棚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与簧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销轴与铰接支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销轴与簧盒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簧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棚拉手的装配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中,100、拉手;110、安装凹槽;120、支撑孔;130、定位轴;140、联动槽;200、固定座;210、铰接孔;220、铰接支架;221、键槽;222、嵌设槽;230、固定支架;300、销轴;310、锁定键;320、嵌设块;330、定位孔;340、连接槽;350、弧形限位块;400、簧盒;410、盒盖;411、连接块;420、盒体;421、环形槽;422、联动块;430、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车用顶棚拉手,包括:拉手100、固定座200以及销轴300,其相对于现有的车用顶棚拉手而言,具有便于装配的优点。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现有的车用顶棚拉手,实际上也具有拉手本体以及固定基座,其中,固定基座上具有轴状凸起,该轴状凸起与固定基座是一体连接的,两者无法拆卸。

而要将固定基座与拉手本体铰接在一起,则需要使固定基座的两侧形成轴状凸起,然后通过轴状凸起穿设到拉手本体的轴孔中,但是因为轴状凸起的原因,固定基座是很难装配进拉手本体内的,现有的装配方法也仅仅是通过强行挤压才能够将固定基座装配到拉手本体内,这样不仅容易损坏产品,在装配时也非常的麻烦。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结构原因导致装配难度较大的问题,特地提供了一种将销轴300与固定座200分离,然后在装配时将销轴300装入到固定座200上,从而大大将其装配难度。

优选的,拉手100实际上就是供乘员握持的部件,其类似于长条形或者u形结构,在拉手100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凹槽110,所述安装凹槽110的侧部形成有支撑孔120。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支撑孔120优选为盲孔结构,其用于供销轴300穿设,并且在安装凹槽110的两侧具有对应的侧槽壁,支撑孔120开设在该侧槽壁上,并且,从整体结构上来说,可以看作是在安装凹槽110的侧壁上设置支撑孔120,或者说是在安装凹槽110的侧部形成有开设在槽壁上的支撑孔120。

固定座200相当于铰链或者固定基座,并且固定座200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所以固定座200是保持不动的,拉手100能够相对于固定座200转动。

优选的,固定座200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110内,并且所述固定座200上设置有铰接孔210,所述铰接孔210对准所述支撑孔120;安装凹槽110用于安装固定座200,而铰接孔210为通孔结构,当固定座200安装到安装凹槽110内时,铰接孔210正好对准支撑孔120。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传统的固定基座(相当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座200)的两侧具有一体连接的轴状凸起,而安装腔的宽度小于两个轴状凸起的宽度,导致传统的固定基座是无法装入到安装腔。

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座200的两侧是不存在轴状凸起的,所以固定座200的尺寸正好能够装配到安装凹槽110内,这样就不会因为强行挤压安装而损坏产品。

销轴300其穿过所述铰接孔210以及所述支撑孔120,并且所述拉手100通过所述销轴300与所述固定座200铰接。

优选的,销轴300的长度比较短,在车用顶棚拉手未装配前,销轴300与固定座200为两个分开独立的零部件,当铰接孔210对准支撑孔120后,能够从固定座200的内侧穿入销轴300,使销轴300依次穿过铰接孔210以及支撑孔120,所以能够将固定座200与拉手100铰接在一起,并且,这种结构的顶棚拉手,结构非常的巧妙,将销轴300与固定座200分离,先将固定座200安装到安装凹槽110内,然后再装入销轴300使得两者铰接,从而使顶棚拉手在装配时难度更低,更加的省力方便,并且这种顶棚拉手在装配时效率更高,装配时不会引起产品损伤。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部分车上运用的拉手都需要销轴固定,这种固定销轴一般直径都在4mm,超出4mm会造成零件注塑缺陷,变形、中间有气孔等缺陷,这些都限制了拉手使用的强度,对使用安全不利。

本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有效的解决了上述的制造问题,其将轴销设置成可拆卸的独立式结构,使得销轴的设计尺寸可以做到6-8mm,大大提升了结构强度并可以承受2000n的拉力和使用寿命可达10万次以上不损坏和变形。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完全可以一个强壮成人的单体重量。

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铰接轴结构因轴体长度较长容易造成零件注塑变形、弯曲,且装配时要同时通过不同零件的四个孔,对零件的同心度要求较高,稍有偏差就会造成零件质量问题和使用舒适性。

而本实施方式中结构零件设计精巧,不会造成变形、弯曲,而且都是单独销轴和装配孔位配合类似于独立悬挂的设计概念,大大提升了零件的合格率和使用舒适性。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支撑孔120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凹槽110的两侧部上,所述固定座200上形成有两个铰接支架220,所述铰接孔210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铰接支架220上,两个所述铰接支架220分别靠近所述安装凹槽110的两侧部,所述销轴3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销轴300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铰接孔210以及两个所述支撑孔120。

简单来说,要将固定座200与拉手100铰接在一起,需要两个稳定的铰接点,即固定座200上设置有两个铰接支架220,然后使两个铰接支架220与安装凹槽110的两侧壁铰接在一起。

所以,在实际的车用顶棚拉手中,一个安装凹槽110与一个固定座200的连接结构中,具有两个销轴300、两个铰接孔210以及两个支撑孔120,两个支撑孔120位于安装凹槽110的两侧,或者说,两个支撑孔120实际上开设在拉手对应安装凹槽110的两个侧壁上,且两个支撑孔120与安装凹槽110的两侧连通。

两个铰接孔210位于两个安装支架上,所以固定座200的两侧是不存在向外凸出的轴体结构的,也就是说,固定座20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安装凹槽110的宽度,使得固定座200能够装入到安装凹槽110内,然后将两个销轴300分别安装到对应的铰接孔210以及支撑孔120内,从而使拉手100与固定座200铰接。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在部分现有技术中,在固定基座的一侧上存在单个的一体式轴状凸起,所以这种现有的固定基座在调整角度后,能够使一个轴状凸起先穿入到拉手本体的轴孔内,然后再将固定基座装入到拉手本体内,接着在固定基座的另一侧装入活动销子。

但是这种结构的辅助拉手100,还是需要先将固定基座上的轴状凸起穿入到拉手本体内,才能够将固定基座装入到拉手本体内,这样虽然降低了一定的装配难度,但是装配时依然很复杂,并且在将轴状凸起装入到拉手本体的轴孔内的过程比较复杂,机器人无法操作,导致这种结构辅助拉手100不具备自动化装配的可能性,并且还会导致固定基座与拉手本体内的间隙过大从而产生窜动或者脱落的情况,所以会引起装配效果较差的缺点。

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两个销轴300进行活动装配的结构,其并不是简单的将铰接位置设定成两个相同的结构,而是根本性的改变拉手100与固定座200的连接方式以及安装方式,固定座200与安装凹槽110只需要保留很小的间隙就能够装配,并且这种结构能够使固定座200很方便的装配到安装凹槽110内,所以具备自动化装配的基础,不仅大幅度降低人工装配的难度,还能够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并且装配精度高,能够先将固定座200装配到位,然后再通过两个销轴300进行铰接,非常的合理巧妙。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座200内设置有固定支架230,所述固定支架230用于与车身连接从而使所述固定座200固定在车身上。

优选的,固定座200的功能类似于铰链,并且固定座200通过固定支架230与车身连接,简单来说,固定座200是通过固定支架230来实现与车身连接的效果。

在具体结构中,固定座200包括一个框体结构以及设置在框体结构两侧的铰接支架220,而固定支架230从下至上穿过固定座200的框架结构并与框架结构抵触连接,而固定支架230穿过框架结构的一部分形成有卡接结构,固定支架230能够通过卡接结构穿入到车身内并与车身固定连接,此时固定座200的两端被固定支架230以及车身限制住,使得固定座200与车身可靠的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这种固定座200与固定支架230可拆卸的结构,其无需固定组装,只需要简单的将固定支架230穿过固定座200,就能够通过框架结构实现定位以及固定效果,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先将固定支架230装入到固定座200上,无需螺钉或者卡接,仅仅是将固定支架230穿过固定座200上的框体结构即可,然后将整体安装到安装凹槽110内,最终实现安装固定效果,整个过程非常的方便可靠。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销轴300上设置有锁定键310,所述铰接支架220上开设有与所述铰接孔210连通的键槽221,当所述销轴300穿设到所述铰接孔210内时所述锁定键310嵌设到所述键槽221内从而使所述销轴300与所述铰接支架220固定连接。

优选的,销轴300与铰接支架220联动连接,具体来说,两者是通过锁定键310与键槽221实现联动的,在实际的结构中,销轴300的表面具有凸起状的锁定键310,而在铰接支架220上开设有开口槽结构的键槽221,键槽221与铰接孔210连通,当销轴300穿入到铰接孔210内时,锁定键310与键槽221配合在一起,使得销轴300被锁定键310锁住。

具体来说,由于固定座200上的铰接支架220是无法转动的,转动的只有拉手100,所以销轴300也需要被固定在铰接支架220上,通过锁定键310与键槽221的设计,能够避免销轴300转动。

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销轴300的端面上设置有嵌设块320,所述铰接支架220呈板状结构并且内侧壁上开设有嵌设槽222,所述嵌设块320嵌设在所述嵌设槽222内。

优选的,销轴300是通过轴向穿设的方式穿入至铰接孔210以及支撑孔120内的,所以其也可以从铰接孔210以及支撑孔120内滑出,为了避免销轴300滑出,所以需要限制销轴300的轴向自由度。

从结构上来说,销轴300的一端穿设至支撑孔120内,并且另一端上具有嵌设块320,铰接支架220呈板状结构,其外侧面朝向支撑孔120且内侧面开设有嵌设槽222,此处值得说明的是,随着销轴300穿入至支撑孔120后,嵌设块320能够嵌设到嵌设槽222内,此时嵌设块320与嵌设槽222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类似于卡接或者过盈配合的效果,从而限制销轴300的轴向自由度,所以很难拔出销轴300。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嵌设块320与嵌设槽222的形状相互配合,并且嵌设块320与嵌设槽222限制销轴300轴向自由度的原理,实际上是通过嵌设槽222来夹住嵌设块320进而实现的,所以在实际的结构中,可以将嵌设槽222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嵌设块320的尺寸,使得嵌设块320嵌设到嵌设槽222内后,由于摩擦力等原因无法从铰接孔210中滑出。

这种通过在销轴300的内端面设置嵌设块320,并在铰接支架220的内侧面开设嵌设槽222的结构,能够在没有连接件的基础上实现销轴300的固定,只需要将销轴300彻底顶入到铰接孔210内,就能够防止销轴300滑出,整个过程非常的简单方便,大大降低顶棚拉手的装配难度,使得整个装配过程可以通过自动化来实现。

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销轴300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孔330,所述支撑孔120内设置有定位轴130,当所述销轴300穿设至所述支撑孔120内时所述定位轴130穿设至所述定位孔330内。

优选的,销轴300实际上为轴套结构,其端部开设有盲孔状的定位孔330,而在支撑孔120内则具有定位轴130,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定位孔330沿销轴300的轴向设置,而定位轴130沿支撑孔120的轴向设置,使得销轴300穿设到支撑孔120内时,能够通过定位轴130与定位孔330进行引导以及定位。

定位孔330与定位轴130能够辅助销轴300穿设,并且起到定位的效果,此外,在实际的结构中,还可以使定位孔330与定位轴130之间形成过盈配合,这样能够让销轴300无法从支撑孔120中滑出,保证销轴300与支撑孔120之间的轴向锁定效果。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两个所述铰接支架220之间设置有簧盒400;此处值得说明的是,拉手100相对于固定座200转动后,还需要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所以特地设置了簧盒400来驱动拉手100转动,在乘员放手的情况下,使得拉手100转动并重新贴合到车身上。

所述簧盒400包括盒盖410、盒体420以及扭簧430,所述盒盖410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盒体420上,所述扭簧430设置在所述盒体420内,并且所述扭簧430的两端与所述盒体420以及所述盒盖410连接,所述盒盖410以及所述盒体420的末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销轴300连接。

优选的,簧盒400为轴状结构,其具有杯状的盒体420以及圆盖状的盒盖410,盒盖410与盒体420能够相对转动,而扭簧430设置在盒体420内;当拉手100转动时,盒盖410与盒体42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扭簧430被扭动,此时扭簧430能够带动拉手100反向转动。

优选的,盒盖410与盒体420分别与两个销轴300连接,在实际结构中,扭簧430除了能够扭动外,还能够被轴向压缩,所以盒盖410能够与盒体420之间能够被压紧,所以此时簧盒400的长度小于两个铰接支架220的间距,当其安装到两个铰接支架220之间,扭簧430能够推动盒盖410与盒体420轴向移动并抵触到两个销轴300上,从而保持簧盒400可靠的与两个销轴300连接。

这种结构,能够使扭簧430更加的隐蔽,保证了整体外观上的美观性。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两个所述销轴300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槽340以及弧形限位块350,所述盒盖410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块411,所述盒体420上设置有环形槽421以及联动块422,所述安装凹槽110内开设有联动槽140,所述连接块411嵌设在所述连接槽340从而使所述盒盖410与所述销轴300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限位块350设置在所述环形槽421内从而使所述盒体420可转动的与另一所述销轴300连接,所述联动块422嵌设在所述联动槽140内从而使所述盒体420与所述拉手100联动连接。

优选的,簧盒400能够带动拉手100自动复位,其工作原理为,通过盒体420上的联动块422与拉手100上的联动槽140连接,当拉手100转动时,能够带动盒体420相对于盒盖410转动,而盒盖410通过连接块411与销轴300的连接槽340固定连接,使得盒盖410无法转动,这样保证了盒体420转动时能够扭动扭簧430,而弧形限位块350位于环形槽421内,所以盒体420能够相对于销轴300转动,并且不会与销轴300分离。

在实际的结构中,盒盖410上的连接块411为一字形凸起,而连接槽340实际上是由销轴300以及铰接支架220共同形成的,并且连接槽340为一字形槽体结构,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盒盖410能够沿着一字型的连接槽340装入到销轴300上。

环形槽421位于盒体420的末端,弧形限位块350的数量为两个,两联动块422呈环形排列,并且联动块422位于环形槽421内,使得盒体420能够转动,但是因为限位原因,无法与销轴300分离,这样能够保证盒体420转动时的流畅性,并且不会提高盒体420的安装难度。

联动块422设置在盒体420的周面上,其也可以为一字型凸起,并且联动块422嵌设在联动槽140内,使得盒体420与拉手100联动连接。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在上述弧形限位块350以及环形凹槽421这种实施方式之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对盒体420进行限位,也可以在盒体420的末端设置圆形凹陷部,然后在销轴300上设置圆形突起部,并且使圆形突起部顶入到圆形凹槽部内,从而起到限位效果,并且使盒体420相对于销轴300转动。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其次,还提供了一种顶棚拉手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固定座200放置到所述安装凹槽110内,并使两个所述铰接支架220分别靠近所述安装凹槽110的两侧壁,从而使两个所述铰接孔210分别对准两个所述支撑孔120;

步骤2:将两个所述销轴300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铰接孔210以及两个所述支撑孔120,从而使所述拉手100相对所述固定座200转动;

步骤3:将所述簧盒400装入至两个所述铰接支架220之间,并且使所述盒盖410与所述盒体420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销轴300上。

在现有的装配方法中,销子往往与固定基座一体设置,使得固定基座难以安装到拉手100上,或者需要调整角度,使得固定基座上一体成型的销子先穿设到拉手100上,然后再进行装配,这样就导致装配难度很高,而且无法利用自动化设备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拉手100、固定座200、销轴300以及固定支架230分别通过模具成型出来,然后需要进行安装,首先将固定支架230保持在固定座200上,然后通过步骤1进行安装,优选的,可以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手的方式,由于两个铰接支架220的间距小于安装凹槽110的宽度,所以固定座200可以毫无难度的装入到安装凹槽110内,此时两个铰接支架220靠近并对应安装凹槽110的两侧。

接着,通过步骤2设置销轴300,具体来说,就是将两个销轴300先移动至安装凹槽110内,并且位于两个铰接支架220之间,使得两个销轴300对准两个铰接孔210,接着带动销轴300轴向移动,并穿设至铰接孔210内,由于销轴300的端部穿设到安装凹槽110内的支撑孔120中,所以拉手100与固定座200铰接在一起。

安装完销轴300后,还需要通过步骤3安装簧盒400,簧盒400在安装时,需要先将盒盖410与盒体420压紧,然后装入到两个铰接支架220之间,并且使盒盖410上的连接块411穿入至连接槽340内,使得盒体420上的联动块422嵌入到拉手100的联动槽140内,并且还需要使盒体420末端的环形槽421与弧形限位块350连接在一起。

这种装配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装配效率,并且装配效果与装配精度都很好,不仅可以利用人工操作来实现上述装配方法,还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来实现这种装配方法,所以该装配方法的适用性很强,操作也很简单。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步骤2中,将所述销轴300穿入至所述支撑孔120内时,先使所述定位轴130穿设至所述定位孔330内,然后将所述嵌设块320嵌入到所述嵌设槽222内,从而使两个所述销轴300分别与两个所述铰接支架220固定连接。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在步骤2中,销轴300的安装与定位还需要通过定位孔330、嵌设块320以及锁定键310,当销轴300穿设到铰接孔210内时,需要调整销轴300,使得锁定键310能够穿过铰接支架220上的锁定槽,然后使定位轴130穿设到销轴300的定位孔330内,使整个销轴300穿入到支撑孔120内,最后使嵌设块320嵌设到嵌设槽222内,从而简单快捷的完成销轴300的安装,并且无需其他连接件就能够通过嵌设块320以及嵌设槽222锁定销轴300的轴向自由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