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624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
现有的汽车防盗装置主要分为防盗铃、方向盘锁和排挡杆锁三种,这三种装置各有其缺点,如防盗铃是利用平衡原理使汽车受到震动时触动开关发出铃声,用以惊吓歹徒,这种装置容易因触动车体或受震动而发声,同时因防盗铃直接利用汽车电瓶启动,容易在汽车停放时漏电;方向盘锁虽可限制方向盘旋转但使用时相当麻烦,驾驶人在临时停车时不愿耗费太多时间使用;排挡杆锁是在排档杆座侧边装有锁头,锁头上的枢接孔朝向排挡杆,并借一U形锁钩与枢接孔对合,将排挡杆锁固不动,这种装置在开、闭锁具时,驾驶人必须在狭小的空间内,转身双手操作,使用十分不便。
为此,曾有一种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产生,其结构原理是通过一杆锁阻挡片偏转,阻挡控制连杆移动,达到锁固的目的。这种装置虽然操作方便,容易安装,但如图26所示,换挡控制杆4’在正常排换档而下压后,其底端侧向延伸的限位杆41,将向下位移而脱离导引板5’内的导槽51’限位,使排挡杆5’得以自由前后位移换挡,因此,只要使限位杆4’脱离导槽51’的限位,即可使排挡杆6’动作;所以这种结构,若有熟悉其锁固方式的不良分子,利用排挡杆6’与排挡座61’之间的间隙,用一铁片插入、撬压,只要按压到限位杆41’,令换档控制杆4’向下位移,即可使排挡杆6’动作打挡,则该锁固方式即失去作用,故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锁固后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的主要结构是在内缘具有凸沿的套筒内,设有杆锁、轴管及限位块,通过杆锁、轴管及限位块,控制连杆,使其固定不动,开启时用钥匙旋锁锁心,带动轴管及其外缘的凸块随之位移转动,当凸块转离套筒的凸沿而与凸沿之间隙相对时,则形成开放状态,控制连杆即可下压换档,从而达到使用方便,锁固时牢固可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不必另外添设U形锁钩及锁头,只是利用安装在汽车排挡杆上方的杆锁、轴管、套筒及限位块,构成锁固结构,使用时借由杆锁的旋转而使轴管旋转一固定角度时,恰可使轴管外缘闪开套筒的限位而将限位块及控制连杆向下压,使排挡杆得以正常排挡,锁固时,除使轴管及其顶端按钮无法下压外,控制连杆顶端的限位块因轴管的限位也动弹不得,即使从旁撬挖也无济于事,故锁固后万无一失,安全可靠。同时,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可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实施例1组合完成后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A-A剖示图;图4、是实施例1在锁固状态下轴管3与套筒4横切面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解除锁固状态后轴管3与套筒4横切面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在锁固状态后促使控制连杆动作纵剖面示意图;图7、是护套8与排挡杆a横断面示意图;图8、是护套8、挡片81及支撑架b纵向关系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组合完成后立体图;
图11、是
图10在按压前B-B截面示意图;
图12、是
图10在按压后B-B截面示意图;
图13、是图2的C-C截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断头螺丝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套筒与护套固定结构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16、是
图15中固定机构组合完成后的D-D剖视图;
图17、是
图15中固定机构用螺杆302退出时剖视图;
图18、是
图15中钥匙定位后恰于析出孔处示意图;
图19、是
图15中钥匙定位后超过析出孔示意图;图20、是
图15中钥匙回转至附近析出孔而抽出的示意图;图2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保护装置立体分解图;图22、是图21保护装置组合完成并锁固时的横截面示意图23、是图21保护装置组合完成并锁固时的纵剖面示意图;图24、是图21保护装置组合完成且在开放状态下横截面示意图;图25、是图21保护装置组合完成且在开放状态下纵剖面示意图;图26、是一般汽车自动排挡杆结构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参见
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是由外管1、杆锁2、轴管3、套筒4、限位块5所构成,外管1设于汽车排挡杆上方,顶部设有容置孔11、底部设有接合部12;杆锁2设于外管1的容置孔11内,顶端凸露形成按钮21,中心设有可供钥匙插入开启的锁心22,锁心22向下延伸至杆锁2底部设有凸出的卡持件23;轴管3设于容置孔11内,顶端设有与卡持件23相互嵌合的卡持孔31,底部外缘两侧各设有凸块32,内部则设有空心槽33;套筒4顶部与外管1底部的接合部12相接合,套筒4内缘在接合部12下方两侧各设有凸沿41,组装后轴管3的凸块位于凸沿41的上方;限位块5设于轴管3的空心槽33内,底端与自动排挡杆的控制连杆a以螺纹相连接。
限位块5底端设有以螺纹连接在控制连杆a上,以固定限位块5位置的固定件6。
轴管3的空心槽33顶部,设有固定螺钉34与卡持件23相连接;在外管1和套筒4的外缘套有握柄7,握柄7顶端设有使杆锁2顶部按钮21露出的通孔71。
在按钮21顶部设有防尘用盖板72和一掀盖73,盖板72上设有与锁心22相对应的锁孔721,盖板72两侧设有旋转锁心22用施力部722,掀盖73则铰接于盖板72的一侧。
套筒4底端向下延伸有一椭园长管形护套8,护套8底端抵靠在自动排挡杆支撑架b上,护套8底部两侧延伸有卡在支撑架b内的挡片81。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固状态,其中位于外管1的容置孔11底端的轴管3,用其两侧的凸块32卡持于凸沿41上方,使杆锁2及轴管3均无法下压,即无法按压自动排挡杆的控制连杆a,使自动排挡杆无法正常排挡;这时由于限位块5嵌设于轴管3内的空心槽33槽内借空心槽33的基部限位,而限位块5又借固定件6而顶起,固定于控制连杆a上方,故即使有外力下拉控制连杆a时也无法拉动,从而达到牢固的防盗效果。参见图4、5,当开锁时,以钥匙使锁心22旋转,因锁心22之卡持件22嵌入卡持孔31内,轴管3也随之旋转,于是凸块32产生旋转、位移,当凸块32转至凸沿41之间的空隙时,杆锁2及轴管3即可由按钮21下压而下移,见图6,于是可同步压迫限位块5及排挡杆控制连杆a,达到正常排挡。欲锁固时,松开按钮21,借弹性元件使杆锁2、轴管3、限位块5及控制连杆a恢复到原来高度,以钥匙或借施力部722直接旋转锁心22并带动轴管3,使凸块32回到凸沿41上方即可。
为使本实施例进一步完善,参见
图1、7、8,所示之椭园形护套8,该护套8套设于套筒4下部,护套8底部设有卡持于支撑架b之间的挡片81,使护套8无法旋转,这样,也即是套筒4无法旋转,并且护套8抵靠于支撑架b的上方,可防止整组机构向下位移而成为开放换挡状态,使本锁固装置更加牢固可靠。
图9-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其主要结构,大体上是在实施例1内部装置外侧,套有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其中上壳体10顶端设有带有锁孔102的上盖101,锁心22以螺纹与壳体10顶部相连接,固定于上壳体10内,锁孔102与锁心22上的插入孔相对应,上壳体10侧缘设有一对固定销103,该固定销103穿过外管1上的形导槽104后固定在轴管3的侧壁上,上壳体10内缘与形导槽104相对称处设有一对形环槽105,顶持在L形槽环105内,并使上壳体10与外管1保持固定间距的导引件106设于外管1的外缘;下壳体20顶部与上壳体10相衔接,在原结构套筒4的凸沿41上方添设有与其平行的上凸沿42。
该装置中固定销103前后端均具有外螺纹,分别与轴管3和外管1相连接,其中的导引件106是由一弹簧、一凹套和一钢珠所构成,此外,在上、下壳体外缘套有握柄7,在握柄7上设有通孔。
实施例2在未锁固排挡状态时,如
图11、12所示,上壳体10借上盖101与锁心22固定,固定销103穿过外管1与轴管3固定,加上原结构锁心22底部与轴管3相嵌合,使上壳体10、外管1、锁心22及轴管3成环扣状态,这时,固定销103恰位于上壳体10上的形导槽104的弯角处,由于内缘形环槽105的弯角处与导引件106对位,故上壳体10为可按压状态。按压时,固定销103与环槽105向下位移,其中,固定销103在形导槽104中纵向移动,而环槽105则由纵向槽使导引件106的钢珠在原地滚动,而按压上壳体10使锁心22向下移动,继而带动轴管3,控制连杆a而达到可换挡的状态。
当锁固时,如
图13所示上壳体10处于未按压状态,固定销103及导引件106分别在导槽104与环槽105的弯角处,使用者可直接旋转上壳体10,同时必带动锁心22及轴管3转动,使轴管3两侧的凸块32偏位,并嵌入凸沿41与添设的上凸沿42之间,同时,固定销103滑移到导槽104的横向槽部,导引件106也于导槽105的横槽部相对位移,锁心22旋转到一定角度即成锁扣状态,这时整组锁具的外部有固定销103及导槽104上、下限位,内部则有凸沿41、上凸沿42与凸块32相互嵌持,再加上原有的各个锁扣机构,即使上壳体10遭到重击锁具也不易破坏,从而达到安全可靠和使用方便的目的。此外,上述由弹簧及钢珠所组成的导引件106,主要功能是在未锁固时具有定点卡持作用,只要令形环槽106三个角端凹陷略深即可。
另外,参见
图11、12,在实施例2中下壳体20可设窗口201,使窗口201位于套筒4固定用螺丝C上方,当上壳体10下压后,窗口201与螺丝C相对,使螺丝C成可拆卸状态,当上壳体10放松后,螺丝C又藏于下壳体20内侧,可防止坏人将螺丝C拆下,破坏整组机构,并便于维修。
为增加美观,在上、下壳体外缘套设握柄7。

图14所示,为加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效果,在套筒4与护套8间以断头螺丝C来固定,即螺头C1连同衔柱C2于螺丝C固定后一并脱离挡缘C3,使挡缘C3顶面呈光滑的扁平状,且周缘未形成任何角度,一经螺固持,任何人均无法于短时间内拆下套筒4。
图15所示,是套筒4与护套8或排档杆的固定装置,包括有一嵌入套筒4厚壁内的限位孔43、表面有防旋面303、304的锁体30,置入锁体30内的锁闩301,设置在锁闩301中央的螺杆302,另在护套8上设有与螺杆302相对应的固定螺孔83,及一可嵌入锁体30令锁闩301及螺杆302旋进或旋出的钥匙40;使用时,参见
图16、17、18、19、20、21,将钥匙40插入锁孔305,随钥匙40旋转将锁闩301转动,继而螺杆302随之转动,并沿护套8的固定螺孔83的螺旋方向前进或退出,达到将护套8随时固定在套筒4上的目的,本装置的外表,当抽出钥匙后,除了留下锁孔外并无任何间隙,而且螺固机构隐藏在锁孔305内部,不用钥匙40则无法打开的。
另外,当钥匙40旋转螺杆302至固定螺孔83下死点时,为了让钥匙40容易脱离锁孔305,在锁孔305周边设有钥匙取出孔306、307、308,当钥匙40旋转螺杆302至固定螺孔83的下死点,钥匙定位缘401如恰好正位于析出孔306,则钥匙40即可直接取出,如果钥匙40旋转后螺杆302至固定螺孔83的下死点,此时钥匙40定位缘401已超过析出孔306时,则可就近转至另一析出孔308而将钥匙40从锁孔305取出。
图15中431、432为锁孔43与锁具主体30防旋面303,304相对应的侧边。
图21-2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固定方式,即在套筒4外缘设有一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包括壳体50,固定于套筒4外缘,相对于固定套筒4与护套8用螺钉c’处的钉孔c1’处设有窗口501;金属护板60嵌穿壳体50内,遮掩窗口501,顶端延伸穿过套筒4顶持于轴管3的底部侧边;导槽35设于轴管3一侧,其宽度可使护板60穿过。
这种装置,当螺丝c’安装完成后,锁固时,护板60嵌设于壳体50内,其前后左右均受壳体50的限制,顶端又顶在轴管3底部,故护板60无法移动,并将螺丝c’完全遮蔽,可防止螺丝c’遭人拆卸。开启时,轴管3转动到完全开启杆锁时,导槽35恰位移到护板60上方,这时,护板60顶端60阻挡已解除,故只要由窗口501拨动护板60,使其向上移动则螺丝c’即可显露,这种方式既可保证安全又维修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由外管(1)、杆锁(2)、轴管(3)、套筒(4)、限位块(5)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外管(1)设于汽车排挡杆上方,顶部设有容置孔(11)、底部设有接合部(12);杆锁(2)设于外管(1)的容置孔(11)内,顶端凸露形成按钮(21),中心设有可供钥匙插入开启的锁心(22),锁心(22)向下延伸至杆锁(2)底部设有凸出的卡持件(23);轴管(3)设于容置孔(11)内,顶端设有与卡持件(23)相互嵌合的卡持孔(31),底部外缘两侧各设有凸块(32),内部则设有空心槽(33);套筒(4)顶部与外管(1)底部的接合部(12)相接合,套筒(4)内缘在接合部(12)下方两侧各设有凸沿(41),组装后轴管(3)的凸块位于凸沿(41)的上方;限位块(5)设于轴管(3)的空心槽(33)内,底端与自动排挡杆的控制连杆a以螺纹相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块(5)底端设有以螺纹连接在控制连杆a上,以固定限位块(5)位置的固定件(6)。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轴管(3)的空心槽(33)顶部,设有固定螺钉(34)与卡持件(23)相连接;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管(1)和套筒(4)的外缘套有握柄(7),握柄(7)顶端设有使杆锁(2)顶部按钮(21)露出的通孔(71)。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按钮(21)顶部设有防尘用盖板(72)和一掀盖(73),盖板(72)上设有与锁心(22)相对应的锁孔(721),盖板(72)两侧设有旋转锁心(22)用施力部(722),掀盖(73)则铰接于盖板(72)的一侧。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4)底端向下延伸有一椭园长管形护套(8),护套(8)底端抵靠在自动排挡杆支撑架b上,护套(8)底部两侧延伸有卡在支撑架b内的挡片(81)。
7.按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4)与护套(8)间是以断头螺丝c来固定,即螺头c1连同衔柱c2于螺丝c固定后一并脱离档缘c3,而档缘c3.顶面光滑扁平。
8.按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4)与护套(8)或排档杆的固定装置,包括有一嵌入套筒(4)厚壁内的限位孔(43)、表面有防旋面(303)、(304)的锁体(30),置入锁体(30)内的锁闩(301),设置在锁闩(301)中央的螺杆(302),另在护套(8)上设有与螺杆(302)相对应的固定螺孔(83),及一可嵌入锁体(30)令锁闩(301)及螺杆(302)旋进或旋出的钥匙(40);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4)外缘设有一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包括壳体(50),固定于套筒(4)外缘,相对于固定套筒(4)与护套(8)用螺钉c’处的钉孔C1’处设有窗口(501);金属护板(60)嵌穿壳体(50)内,遮掩窗口(501),顶端延伸穿过套筒(4)顶持于轴管(3)的底部侧边;导槽(35)设于轴管(3)一侧,其宽度可使护板(60)穿过。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装置外侧,套有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其中上壳体(10)顶端设有带有锁孔(102)的上盖(101),锁心(22)以螺纹与壳体(10)顶部相连接,固定于上壳体(10)内,锁孔(102)与锁心(22)上的插入孔相对应,上壳体(10)侧缘设有一对固定销(103),该固定销(103)穿过外管(1)上的形导槽(104)后固定在轴管(3)的侧壁上,上壳体(10)内缘与形导槽(104)相对称处设有一对L形环槽(105),顶持在形槽环(105)内,并使上壳体(10)与外管(1)保持固定间距的导引件(106)设于外管(1)的外缘;下壳体(20)顶部与上壳体(10)相衔接,在原结构套筒(4)的凸沿(41)上方添设有与其平行的上凸沿(42)。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销(103)前后端均具有外螺纹分别与轴管(3)与外管(1)相连接。
12.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的导引件(106)是由一弹簧、一凹套和一钢珠所构成。
13.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自动排档杆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壳体外缘套有握柄(7),在握柄(7)上设有通孔。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用来防止汽车自动排挡杆的控制连杆及按钮不正当下压换挡,其主要结构是在内缘具有凸沿的套筒内,设有杆锁、轴管及限位块,通过杆锁、轴管及限位块,控制连杆,使其固定不动,开启时用钥匙旋转锁心,带动轴管及其外缘的凸块随之位移转动,当凸块转离套筒的凸沿而与凸沿之间隙相对时,则形成开放状态,控制连杆即可下压换挡,从而达到使用方便,锁固时牢固可靠的目的。
文档编号B60R25/02GK2222094SQ9520262
公开日1996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14日
发明者李吉源 申请人:李吉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