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气室防刺防漏内胎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403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重气室防刺防漏内胎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
已申请专利的一种“轮胎多重气室防剌防漏之内胎结构”确实具有防剌、防曝的保证行车安全的功效,但据多次实际使用发现仍有下列值得改进之处1、此结构设有多个弧形大槽与弧形小槽环绕于中心,组合时极耗人力与工时;2、该圆弧形防剌片是单一片体,因各种轮胎于车辆行驶时,其弧形内壁受力时会变形、波动,会影响使用的可靠性;3、其内、外盘内侧装置有一层包覆橡胶的闪电形防剌片,该防剌片在组装、使用时亦有上述二项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使用更可靠的多重气室防剌防漏内胎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多重气室防剌防漏内胎轮胎,其包括一多重气室、一内胎本体及一防刺体,其特征是该多重气室由气室小球体结合而成,并环设相邻相互重叠排列的闪电形槽孔,且于外围设一供置入补胎剂用的环槽孔;内胎本体是由气室小球体相互结合而成的两对外盘与内盘,外盘外缘环设有相邻相互重叠排列的闪电形槽孔,并另设有主气室;防剌体是由气室小球体相互结合而成的闪电形防剌垫,防剌垫上面部贴设有间隔排列的闪电形防剌片,在该贴设处,即闪电形防剌片之间隔处下方形成防剌垫上面部与下面部的防剌片两侧缘相互重叠。
上述设计,藉由防剌垫柔软的弹性与防剌片高强度的挠性相互配合,可因应各种轮胎内壁面的弧度及车辆于行驶中,轮胎受力变化与跳动时,胎形可随之适应,且可使防剌片具有全方位的防剌,达到使于组装、使用更可靠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实施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多重气室构造剖视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内胎本体立体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防剌体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防剌体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防剌体构造剖视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防剌体受力剖视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防剌体多重气室结构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防剌体立体示意图;图9本实用新型内胎本体与防剌体组合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多重气室受主气室胎压前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多重气室受主气室胎压后示意图。

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多重气室10、一内胎本体20及一防剌体30,其特征是该多重气室10由气室小球体103、204结合而成,并环设相邻相互重叠排列的闪电形槽孔102、210a且于外围设一供置入补胎剂用的环槽孔101;内胎本体20是由气室小球体103、204相互结合而成的两对外盘201与内盘202,外盘201外缘环设有相邻相互重叠排列的闪电形槽孔210a,并另设有主气室203;防剌体30是由气室小球体103、204相互结合而成的闪电形防剌垫302,防剌垫302上面部贴设有间隔排列的闪电形防剌片301,在该贴设处,即闪电形防剌片301之间隔处下方形成防剌垫302上面部与下面部的防剌片301两侧缘相互重叠。
如图2-12所示其中,于闪电形槽孔102内嵌入防剌体30;另于内胎本体20外盘201外缘的闪电形槽孔201嵌入防剌体30,多重气室10与内胎本体20结合后,置入外胎400内,再框入一轮胎金属框500,即可对主气室203直接充气;轮胎受压前,主气室203保持原有体积,受压后主气室203向外顶张而顶迫气室小球体,造成体厚变薄,使多重气室10与防剌片301贴合更密,且可随外胎内壁的形状而形成环状防剌体,达到全方位防剌、防漏效果,组合快速简便,节省成本,满足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1.多重气室防剌防漏内胎轮胎,其包括一多重气室、一内胎本体及一防剌体,其特征是该多重气室由气室小球体结合而成,并环设相邻相互重叠排列的闪电形槽孔,且于外围设一供置入补胎剂用的环槽孔;内胎本体是由气室小球体相互结合而成的两对外盘与内盘,外盘外缘环设有相邻相互重叠排列的闪电形槽孔,并另设有主气室;防剌体是由气室小球体相互结合而成的闪电形防刺垫,防剌垫上面部贴设有间隔排列的闪电形防剌片,在该贴设处,即闪电形防剌片之间隔处下方形成防剌垫上面部与下面部的防剌片两侧缘相互重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使之更加方便组装和使用可靠。该多重气室由气室小球体结合而成,并环设相邻相互重叠排列的闪电形槽孔,且于外围设一供置入补胎剂用的环槽孔;内胎本体是由气室小球体相互结合而成的两对外盘与内盘,外盘外缘环设有相邻相互重叠排列的闪电形槽孔,并另设有主气室。防刺体是由气室小球体相互结合而成的闪电形防刺垫,防刺垫上面部贴设有间隔排列的闪电形防刺片。用于车辆。
文档编号B60C19/00GK2384797SQ9921655
公开日2000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7日
发明者许水镇 申请人:许水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