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536462阅读:来源:国知局
HV1 ”或“HV2”向所述EV行驶模式“EV1 ”或“EV2”的切换的情况下,在所述蓄电池48的蓄电量未达到规定的阈值α的情况、以及要求驱动力未达到规定的阈值β的情况中的至少一方成立的情况下,使所述EV行驶模式“EV1”成立。在此,所述蓄电池48的蓄电量例如相当于由所述蓄电池SOC传感器42检测出的所述蓄电池48的充电电容(充电状态)SOCo所述要求驱动力为在应用了所述驱动装置10的车辆中应该向未图示的驱动轮传递的驱动力的目标值、即目标驱动力关系值,例如与由所述加速器开度传感器32检测出的加速器开度Acc、或者未图示的电子节气门的开度ΘΤΗ等相对应。
[0054]换言之,虽然所述行驶模式切换部60在被判断为例如随着车速V下降而实施从所述混合动力行驶模式“HV1”或“HV2”向所述EV行驶模式“EV1”、或“EV2”的切换的情况下,在所述蓄电池48的蓄电量未达到所述阈值α或要求驱动力未达到所述阈值β的情况下,使所述离合器CL2释放并且使所述制动器ΒΚ2卡合,从而使仅通过第二电动机MG2来产生行驶用的驱动力的所述EV行驶模式“EV1 ”成立,但在所述蓄电池48的蓄电量在所述阈值α以上且要求驱动力在所述阈值β以上的情况下,则使所述离合器CL2以及所述制动器ΒΚ2—起卡合,从而使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机MGl以及所述第二电动机MG2—起工作而产生行驶用的驱动力的所述EV行驶模式“EV2”成立。
[0055]优选为,所述离合器卡合控制部62在通过所述行驶模式切换部60而实施从所述混合动力行驶模式“HV1”或“HV2”向所述EV行驶模式“EV1”或“EV2”的切换的情况下,在所述蓄电池48的蓄电量在所述阈值α以上的情况下,使所述离合器CL2卡合。S卩,实施优先使所述EV行驶模式“EV2”成立,而经由所述液压控制电路来增加所述离合器CL2的转矩容量增加的控制。
[0056]图5为对由所述电子控制装置30实施的本实施例的行驶模式切换控制的一个示例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该流程以预定的周期而被反复执行。
[0057]首先,在步骤(以下,省略步骤二字)STl中,对是否为在所述驱动装置10中使所述EV行驶模式成立的状态进行判断。在该STl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根据其结果而结束本程序,而在STl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则在ST2中对由所述蓄电池SOC传感器42检测出的所述蓄电池48的充电电容SOC是否大于规定的阈值α进行判断。在该ST2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将执行ST6以下的处理,但在ST2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则在ST3中实施使从所述发动机12起至所述输出齿轮28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所具备的所述离合器CL2的转矩容量增加的控制。接下来,在ST4中,对由所述加速器开度传感器32检测出的加速器开度Acc是否在规定的阈值β以上进行判断。在该ST4的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将在ST5中使所述离合器CL2以及所述制动器ΒΚ2被卡合,从而在所述驱动装置10中使所述EV行驶模式“EV2”成立,但在ST4的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则在ST6中使所述离合器CL2被释放并且使所述制动器ΒΚ2被卡合,并在所述驱动装置10中使所述EV行驶模式“EV1”成立之后,结束本程序。在以上的控制中,分别为ST1、ST2、ST4?ST6对应于所述行驶模式切换部60的动作,ST3、ST5、以及ST6对应于所述离合器卡合控制部62的动作,ST5以及ST6对应于所述制动器卡合控制部64的动作。
[0058]接下来,根据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其他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实施例互相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59]实施例2
[0060]图6为对优选应用了本发明的其他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100(以下,仅称为驱动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的框架图。在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00中,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装置14的太阳齿轮SI上连结有所述第一电动机MGl的转子20。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装置14的行星齿轮架Cl上连结有所述发动机12的曲轴12a。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装置14的内啮合齿轮Rl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的内啮合齿轮R2相互连结。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的太阳齿轮S2与所述第二电动机MG2的转子24连结。与所述内啮合齿轮Rl连结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的内啮合齿轮R2与作为输出部件的所述输出齿轮28连结。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装置14的行星齿轮架Cl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的行星齿轮架C2经由离合器CL而被选择性地连结在一起。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的行星齿轮架C2与作为非旋转部件的所述外壳26经由制动器BK而被选择性地连结在一起。
[0061]优选为,所述离合器CL以及所述制动器BK均为根据从液压控制电路54被供给的液压来对卡合状态进行控制(使之卡合或释放)的液压式卡合装置,例如,虽然优选使用湿式多板型的摩擦卡合装置等,但也可以为啮合式的卡合装置即所谓犬牙式离合器(啮合离合器)。而且,也可以为,电磁式离合器与磁粉式离合器等的、根据从电子控制装置30被供给的电指令来对卡合状态进行控制(使之卡合或释放)的离合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器CL相当于选择性地使作为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装置14的旋转元件的行星齿轮架Cl与作为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的旋转元件的行星齿轮架C2连结的离合器。所述制动器BK相当于使成为由所述离合器CL卡合的卡合对象的作为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的旋转元件的C2选择性地连结于作为非旋转部件的所述外壳26上的制动器。
[0062]在应用了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驱动装置100的混合动力车辆中,根据所述发动机
12、第一电动机MGl以及第二电动机MG2的驱动状态、以及所述离合器CL、制动器BK的卡合状态等而选择性地使多个行驶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成立。图7为表示在所述驱动装置100中使之被成立的四种行驶模式中的各个模式的所述离合器CL、制动器BK的卡合状态的卡合表,且分别以“〇”来表示卡合,以空栏来表示释放。该图7所示的行驶模式“EV-l”、“EV-2”均为使所述发动机12的运转停止并且将所述第一电动机MGl以及第二电动机MG2中的至少一方作为行驶用的驱动源而使用的EV行驶模式。“HV-l”、“HV-2”均为将所述发动机12例如作为行驶用的驱动源而驱动,并且根据需要而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机MGl以及第二电动机MG2来实施驱动或发电的混合动力行驶模式。在该混合动力行驶模式中,既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机MGl以及第二电动机MG2中的至少一方来产生反力,也可以在无载荷的状态下进行空转。
[0063]如图7所示那样,在所述驱动装置100中,在使所述发动机12的运转停止并且将所述第一电动机MGl以及第二电动机MG2中的至少一方作为行驶用的驱动源而使用的EV行驶模式中,分别通过使所述制动器BK被卡合并且使所述离合器CL被释放从而使作为模式I (行驶模式I)的“EV-1”成立,通过使所述制动器BK以及离合器CL均卡合从而使作为模式2 (行驶模式2)的“EV2”成立。在将所述发动机12例如作为行驶用的驱动源而驱动,并且根据需要而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机MGl以及第二电动机MG2来实施驱动或发电的混合动力行驶模式中,分别通过使所述制动器BK被卡合并且使所述离合器CL被释放从而使作为模式3 (行驶模式3)的“HV-1 ”成立,通过使所述制动器BK被释放并且使所述离合器被卡合从而使作为模式4 (行驶模式4)的“HV-2”成立。
[0064]在图7所示的行驶模式“EV-1”中,被设为通过使所述离合器CL被释放从而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装置14的行星齿轮架Cl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的行星齿轮架C2能够进行相对旋转。通过使所述制动器BK被卡合从而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的行星齿轮架C2被连结(固定)于作为非旋转部件的所述外壳26上,由此使其转速被设为零。在该行驶模式“EV-1”中,当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中,所述太阳齿轮S2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啮合齿轮R2的旋转方向成为反向,并且通过所述第二电动机MG2而输出负转矩(负方向的转矩)时,通过该转矩而使所述内啮合齿轮R2、即输出齿轮28向正方向旋转。S卩,能够通过由所述第二电动机MG2输出负转矩,从而使应用了所述驱动装置100的混合动力车辆前进行驶。在该情况下,优选为,使所述第一电动机MGl空转。在该行驶模式“EV-1”中,能够实施与搭载了容许所述行星齿轮架Cl以及C2的相对旋转并且该行星齿轮架C2被连结于非旋转部件上的所谓的THS(Toyota Hybrid System:丰田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中的EV行驶相同的EV行驶控制。
[0065]在图7所示的行驶模式“EV-2”中,被设为通过使所述离合器CL被卡合从而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装置14的行星齿轮架Cl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的行星齿轮架C2不能进行相对旋转。而且,通过使所述制动器BK卡合从而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的行星齿轮架C2以及与该行星齿轮架C2卡合了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装置14的行星齿轮架Cl被连结(固定)于作为非旋转部件的所述外壳26上,由此使其转速被设为零。在该行驶模式“EV-2”中,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装置14中所述太阳齿轮SI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啮合齿轮Rl的旋转方向成为反向,并且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中所述太阳齿轮S2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啮合齿轮R2的旋转方向成为反向。即,当通过所述第一电动机MGl或所述第二电动机MG2而输出负转矩(负方向的转矩)时,通过该转矩而使所述内啮合齿轮Rl以及R2、即输出齿轮28向正方向旋转。即,通过由所述第一电动机MGl以及第二电动机MG2中的至少一方输出负转矩,从而能够使应用了所述驱动装置100的混合动力车辆前进行驶。
[0066]在图7所示的行驶模式“HV-1”中,被设为通过使所述离合器CL被释放从而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装置14的行星齿轮架Cl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的行星齿轮架C2能够进行相对旋转。通过使所述制动器BK卡合从而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装置16的行星齿轮架C2被连结(固定)于作为非旋转部件的所述外壳26上,由此使其转速被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