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97725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螺母锁紧,从而将所述软垫本体a、所述限位套管b、所述上限位盖c和所述下限位盖d连接在一起。
[0040]另一种方式为在所述上限位盖c和所述下限位盖d上均设有与所述限位套管b间隙配合的通孔f,并且所述限位套管b为中空套管,采用螺栓依次穿过上限位盖C、所述限位套管b和所述下限位盖d并在两端分别借助螺母锁紧固定,也可将所述软垫本体a、所述限位套管b、所述上限位盖c和所述下限位盖d紧固连接。
[0041]参考图5和图6,为了防止软垫发生形变时,所述限位套管b或螺栓对所述通孔f的周边造成破坏,所述通孔f的周向边缘还设有内限位翻边g,以加强所述通孔f周向的强度。
[0042]由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固定为刚性固定,四个安装点中有两个采用上述限位结构,即可对此发动机悬置系统进行有效的限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前悬置软垫总成11为矩形块软垫,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为所述限位软垫总成,这样设计可节省成本,方便连接。
[0043]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后悬置2中包括上下串连布置的两组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两组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均为所述限位软垫总成,固定支架22中的第一连接板221被固定连接在两组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之间,可采用一根限位套管b依次穿过上方的限位软垫总成、所述第一连接板221和下方的限位软垫总成,然后可采用上述两种限位软垫总成连接方式中的任一种进行锁紧固定。采用串连的两组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结构,有效提高了后悬置2的工作性能和工作可靠性。
[0044]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盖c上的所述内限位翻边g和所述外限位翻边e的翻折方向相同,装配时,所述上限位盖c上的所述内限位翻边g翻折到所述软垫本体a中,与所述限位套管b的外壁贴合,使得上限位盖c的上表面平整,方便使用螺母锁紧固定;所述下限位盖d上的所述内限位翻边g和所述外限位翻边e的翻折方向相反,且所述下限位盖d上的所述内限位翻边g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21上固定孔的内壁贴合,所述内限位翻边g折入所述第一连接板221上的固定孔中,可提高后悬置软垫总成21与所述固定支架22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晃动。
[0045]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悬置系统中的前悬置一般布置在发动机缸体前端两侧,后悬置布置在变速箱壳体后端两侧,这种布置方式在后悬置中要求较大的变速箱支架,可参考图1中变速箱支架总成6’,不方便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后悬置2中的两组所述安装点分别布置在了发动机飞轮壳的两侧,从而可简化所述固定支架23的结构,在两个安装点处分别使用独立的支架,使得结构更加紧凑,方便布置。
[0046]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固定支架22包括第一连接板221,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1上的第一固定板22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21和第一固定板222之间的第一加强板223。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上设有安装孔,用于与发动机飞轮壳侧螺栓连接。
[0047]参考图8,所述后悬置支架23包括与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31、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1上的第二固定板232以及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之间的第二加强板233。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板231与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的顶端固定连接,可借助长螺栓和螺母锁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32上设有安装孔,可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
[004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前悬置I中与发动机连接的发动机支架12和与车架连接的前悬置支架13也可选择与上述支架相同的支架结构。
[0049]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悬置系统,包括前悬置(I)和后悬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置(I)中的前悬置软垫总成(11)和/或所述后悬置(2)中的后悬置软垫总成(21)为限位软垫总成,所述限位软垫总成包括软垫本体(a)、嵌套在所述软垫本体(a)中并在上下端面连线方向贯穿所述软垫本体(a)的限位套管(b)、设于所述软垫本体(a)上端面处的上限位盖(C)和设于所述软垫本体(a)下端面处的下限位盖(d);所述限位套管(b)、所述上限位盖(C)和所述下限位盖⑷均为刚性件;所述上限位盖(C)和所述下限位盖⑷的周向边缘均设有外限位翻边(e),且所述外限位翻边(e)均向靠近所述软垫本体(a)的方向翻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盖(C)和所述下限位盖⑷上均设有与所述限位套管(b)间隙配合的通孔(f),所述限位套管(b)的两端分别伸出对应的所述通孔(f),且所述限位套管(b)的伸出段均设有外螺纹并配合螺母锁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盖(c)和所述下限位盖⑷上均设有与所述限位套管(b)间隙配合的通孔(f),所述限位套管(b)为中空套管,螺栓依次穿过上限位盖(C)、所述限位套管(b)和所述下限位盖(d)并在两端分别借助螺母锁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f)的周向边缘设有内限位翻边(g)。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置软垫总成(11)为矩形块软垫总成,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为所述限位软垫总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2)中包括上下串联布置的两组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固定支架(22)中的第一连接板(221)被固定连接在两组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盖(c)上的所述内限位翻边(g)和所述外限位翻边(e)的翻折方向相同;所述下限位盖⑷上的所述内限位翻边(g)和所述外限位翻边(e)的翻折方向相反,且所述下限位盖(d)上的所述内限位翻边(g)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21)上固定孔的内壁贴合。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2)包括两组由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所述固定支架(22)和后悬置支架(23)装配形成的安装点,且两组所述安装点分别布置固定在发动机飞轮壳的两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2)还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1)上的第一固定板(22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21)和第一固定板(222)之间的第一加强板(22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支架(23)包括与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31)、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1)上的第二固定板(232)以及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之间的第二加强板(233)。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悬置系统,包括前悬置和后悬置,所述前悬置中的前悬置软垫总成和/或所述后悬置中的后悬置软垫总成为限位软垫总成,所述限位软垫总成包括软垫本体、嵌套在所述软垫本体中并在上下端面连线方向贯穿所述软垫本体的限位套管、设于所述软垫本体上端面处的上限位盖和设于所述软垫本体下端面处的下限位盖;所述限位套管、所述上限位盖和所述下限位盖均为刚性件;所述上限位盖和所述下限位盖的周向边缘均设有外限位翻边,且所述外限位翻边均向靠近所述软垫本体的方向翻折。该发动机悬置系统可对软垫在各个方向上的移动或扭转进行有效限位,防止软垫位移过大,提高了软垫寿命,避免了动力总成干涉。
【IPC分类】B60K5/12
【公开号】CN105015315
【申请号】CN201510434735
【发明人】杨华波, 陈小平, 冯东亚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