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82264阅读:来源:国知局
口 41朝驾驶员上半身吹出来自驾驶座侧混合室32的空气。驾驶座侧脚部吹出口 42将空气从驾驶座侧混合室32吹出至驾驶员的下半身。驾驶座侧除霜吹出口 43将空气从驾驶座侧混合室32吹出至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中的驾驶座侧区域。
[0031]在空调壳体14内的驾驶座侧面部吹出口 41的空气上游侧设置有对驾驶座侧面部吹出口 41进行开闭的驾驶座侧面部吹出口切换门41a。在空调壳体14内的驾驶座侧脚部吹出口 42的空气上游侧设置有对驾驶座侧脚部吹出口 42进行开闭的驾驶座侧脚部吹出口切换门42a。在空调壳体14内的驾驶座侧除霜吹出口 43的空气上游侧设置有对驾驶座侧除霜吹出口 43进行开闭的驾驶座侧除霜吹出口切换门43a。
[0032]同样地,在副驾座侧的空调壳体14上也设置有副驾座侧面部吹出口 44、副驾座侧脚部吹出口 45及副驾座侧除霜吹出口 46。在空调壳体14上设置有用以分别对副驾座侧面部吹出口 44、副驾座侧脚部吹出口 45及副驾座侧除霜吹出口 46进行开闭的吹出口切换门44a ?46a0
[0033]各吹出口切换门41a?46a经由联杆机构(未图示)与第2直流马达22连接。各吹出口切换门41a?46a利用经由联杆机构的第2直流马达22的驱动来分别独立地进行开闭。因而,第2直流马达(第2马达)22驱动对供空气流动的各吹出口(第2通道)41?46进行开闭的各吹出口切换门(第2门)。
[0034]接着,对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电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车辆用空调装置10包括马达控制装置60及电子控制装置(图1中记作A/CE⑶)70。马达控制装置60构成空调装置用控制装置,包括第I直流马达21、第2直流马达22、第3直流马达23、第4直流马达24、第I半桥电路61、第2半桥电路62、第3半桥电路63、第4半桥电路64、第5半桥电路65、第6半桥电路66、控制部67、LIN驱动器68及调节器69。下面,有时会将第I半桥电路61?第6半桥电路66分别简称为第I电路61?第6电路66。
[0035]第I电路61包括正极端子侧开关元件即高侧晶体管61a和负极端子侧开关元件即低侧晶体管61b作为一对开关元件。高侧晶体管61a及低侧晶体管61b串联于电池25的正极电极(图1中记作Vcc)与电池25的负极电极(图中表示为接地符号)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场效应型晶体管作为高侧晶体管61a及低侧晶体管61b。第2电路62?第6电路66与第I电路61相同,包括串联于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电池25的负极电极之间的一对高侧晶体管62a?66a及低侧晶体管62b?66b。下面,有时会将高侧晶体管61a?66a简称为高侧管61a?66a。此外,有时会将低侧晶体管61b?66b简称为低侧管61b?
66b ο
[0036]第I电路61的高侧管61a与低侧管61b利用第I共接点61c加以连接。第I共接点61c是在第I电路61中连接有高侧管61a的源极端子和低侧管61b的漏极端子的部位。同样地,第2电路62?第6电路66的高侧管62a?66a与低侧管62b?66b利用第2共接点62c?第6共接点66c分别加以连接。并且,在第I共接点61c与第2共接点62c之间连接有作为第I马达的第I直流马达21。第I电路61与第2电路62 —起像后文叙述那样实施第I直流马达21的转动方向的切换。
[0037]在第2电路62的第2共接点62c与第3电路63的第3共接点63c之间连接有作为第2马达的第2直流马达22。第2电路62与第3电路63 —起像后文叙述那样实施第2直流马达22的转动方向的切换。
[0038]第4电路64?第6电路66以与第I电路61?第3电路63相同的方式构成,实施第3直流马达23及第4直流马达24而非第I直流马达21及第2直流马达22的转动方向的切换。
[0039]控制部67根据从电子控制装置70中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第I电路61?第6电路66,并且将对应于各马达21?24的电位计21a?24a的输出信号经由LIN驱动器68而输出至电子控制装置70。
[0040]第I电位计21a是检测第I直流马达21的转轴的转动角度的传感器。第2电位计22a?第4电位计24a是分别检测所对应的各马达21?24的转轴的转动角度的传感器。第2电位计22a对应于第2直流马达22,第3电位计23a对应于第3直流马达23,第4电位计24a对应于第4直流马达24。
[0041 ] LIN驱动器68经由车载LAN与电子控制装置70之间进行通信,构成电子控制装置70与控制部67之间的接口电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车载LAN的通信协议,使用LIN(LocalInterconnect Network)。调节器69根据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的电压而将一定的电源电压(例如5V)输出至控制部67等,以对控制部67等供给电力。
[0042]电子控制装置70为由存储器及微型计算机等构成的公知的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70根据开关的输出信号、多个传感器(图示省略)的输出信号以及第I?第4电位计21a?24a的输出信号来执行用以控制第I?第4直流马达21?24的控制处理。多个传感器例如为检测车室外的空气温度的外部空气温传感器、检测车室内的日照强度的日照传感器、以及检测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0043]此外,车辆用空调装置10包括操作各部的开关(未图示)。开关例如为用以设定对吹出至车室内的空气温度进行自动控制的自动空调模式的开关。此外,开关例如为用以设定吹出模式及独立温度控制模式的开关。独立温度控制模式是分别独立地控制来自驾驶座侧吹出口 41?43的吹出空气温度和来自副驾座侧吹出口 44?46的吹出空气温度的一种模式。
[0044]接着,对第I电路61?第6电路66的动作进行说明。第I电路61?第6电路66由控制部67控制。首先,对控制部67将空气模式从内部空气模式切换至外部空气模式时的控制进行说明。内部空气模式是利用内外部空气切换门15来关闭外部空气导入口 13并打开内部空气导入口 12,从而导入车室内的空气的一种模式。外部空气模式是利用内外部空气切换门15来关闭内部空气导入口 12并打开外部空气导入口 13,从而导入车室外的空气的一种模式。
[0045]在该情况下,控制部67使第I电路61的高侧管61a导通以及使低侧管61b断开、使第2电路62的高侧管62a断开以及使低侧管62b导通、使第3电路63的高侧管63a及低侧管63b断开。伴随于此,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电流像图2中箭头A那样从第I电路61的高侧管61a通过第I直流马达21而流至第2电路62的低侧管62b。此时,在第2直流马达22停止的状态下,第I直流马达21的转轴沿一方向转动。转轴的转动力经由联杆机构传递至内外部空气切换门15而使得内外部空气切换门15转动,从而从内部空气模式切换至外部空气模式。
[0046]接着,对控制部67将空气模式从外部空气模式切换至内部空气模式时的控制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控制部67使第2电路62的高侧管62a导通以及使低侧管62b断开、使第I电路61的高侧管61a断开以及使低侧管61b导通、使第3电路63的高侧管63a及低侧管63b断开。
[0047]伴随于此,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电流像图2中箭头B那样从第2电路62的高侧管62a通过第I直流马达21而流至第I电路61的低侧管61b。此时,第I直流马达21的转轴的转动方向变为相反方向,使得转轴沿另一方向转动。转轴的转动力经由联杆机构传递至内外部空气切换门15而使得内外部空气切换门15转动,从而从外部空气模式切换至内部空气模式。
[0048]接着,对吹出口模式的切换时的控制进行说明。吹出口模式是通过控制第2直流马达22来进行切换。在第2直流马达22的转轴沿一方向转动时,第2直流马达22及联杆机构以面部模式一双层模式一脚部模式一脚部/除霜模式一除霜模式的顺序切换吹出口模式。此外,在第2直流马达22的转轴沿另一方向转动时,以除霜模式一脚部/除霜模式—脚部模式一双层模式一面部模式的顺序切换吹出口模式。
[0049]再者,面部模式是打开面部吹出口 41、44,关闭脚部吹出口 42、45,并且关闭除霜吹出口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