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82264阅读:来源:国知局
43、46的一种模式。双层模式是打开面部吹出口 41、44,打开脚部吹出口 42、45,并且关闭除霜吹出口 43、46的一种模式。脚部模式是关闭面部吹出口 41、44,打开脚部吹出口 42、45,并且部分打开除霜吹出口 43、46的一种模式。脚部/除霜模式是关闭面部吹出口 41、44,打开脚部吹出口 42、45,并且打开除霜吹出口 43、46的一种模式。除霜模式是关闭面部吹出口 41、44,关闭脚部吹出口 42、45,并且打开除霜吹出口 43、46的一种模式。
[0050]控制部67使第I电路61的高侧管61a及低侧管61b断开、使第3电路63的高侧管63a导通以及使低侧管63b断开、使第2电路62的高侧管62a断开以及使低侧管62b导通。伴随于此,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电流像图2中箭头D那样从第3电路63的高侧管63a通过第2直流马达22而流至第2电路62的低侧管62b。此时,在第I直流马达21停止的状态下,第2直流马达22的转轴沿一方向转动。转轴的转动力经由联杆机构传递至吹出口切换门41a?46a。伴随于此,吹出口切换门41a?46a进行动作而按正序进行切换,实施面部模式、双层模式、脚部模式、脚部/除霜模式及除霜模式中的任一种吹出口模式。
[0051]同样地,控制部67使第I电路61的高侧管61a及低侧管61b断开、使第2电路62的高侧管62a导通以及使低侧管62b断开、使第3电路63的高侧管63a断开以及使低侧管63b导通。伴随于此,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电流像图2中箭头C那样从第2电路62的高侧管62a通过第2直流马达22而流至第3电路63的低侧管63b。此时,第2直流马达22的转轴的转动方向变为相反方向,使得转轴沿另一方向转动。伴随于此,吹出口切换门41a?46a进行动作而按反序切换吹出口模式。
[0052]接着,对控制部67将空气模式从内部空气模式切换至外部空气模式、同时切换吹出口模式的控制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控制部67使第I电路61的高侧管61a导通以及使低侧管61b断开、使第2电路62的高侧管62a断开以及使低侧管62b导通、使第3电路63的高侧管63a导通以及使低侧管63b断开。
[0053]伴随于此,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电流像图2中箭头A那样从第I电路61的高侧管61a通过第I直流马达21而流至第2电路62的低侧管62b。因此,第I直流马达21经由联杆机构而驱动内外部空气切换门15,转变为外部空气模式。进而,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来自第3电路63的高侧管63a的电流像图2中箭头D那样通过第2直流马达22而流至第2电路62的低侧管62b。因此,第2直流马达22经由联杆机构而像所述那样驱动吹出口切换门41a?46a,按正序转变吹出模式。
[0054]接着,对控制部67将空气模式从外部空气模式切换至内部空气模式、同时切换吹出口模式的控制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控制部67使第I电路61的高侧管61a断开以及使低侧管61b导通、使第2电路62的高侧管62a导通以及使低侧管62b断开、使第3电路63的高侧管63a断开以及使低侧管63b导通。
[0055]伴随于此,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电流像图2中箭头B那样从第2电路62的高侧管62a通过第I直流马达21而流至第I电路61的低侧管61b。因此,第I直流马达21经由联杆机构而驱动内外部空气切换门15,转变为内部空气模式。进而,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电流像图2中箭头C那样从第2电路62的高侧管62a通过第2直流马达22而流至第3电路63的低侧管63b。因此,第2直流马达22经由联杆机构而驱动吹出口切换门41a?46a,按反序转变吹出模式。
[0056]接着,对空气混合门31a、31b的控制进行说明。空气混合门31a、31b有从最冷位置侧到最热位置侧的动作、以及与其相反的从最热位置侧到最冷位置侧的动作。最冷位置是空气混合门31a、31b将加热器芯18的空气引入口全闭、并且将旁路通道20全开时的空气混合门31a、31b的位置。最热位置是空气混合门31a、31b将加热器芯18的空气引入口全开、并且将旁路通道20全闭时的空气混合门31a、31b的位置。
[0057]如上所述,第4电路64、第5电路65及第6电路66以与第I电路61、第2电路62及第3电路63相同的方式构成,并且像第I电路61、第2电路62及第3电路63进行驱动那样驱动第3直流马达23及第4直流马达24而非第I直流马达21及第2直流马达22。
[0058]首先,对第3直流马达23的控制进行说明。通过控制第3直流马达23来控制驾驶座侧通道34的空气混合门31a。控制部67以如下方式控制第4电路64?第6电路66:像所述那样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使电流像图2中箭头E那样流至第3直流马达23。在该情况下,在停止了第4直流马达24的状态下,第3直流马达23的转轴沿一方向转动。转轴的转动力经由联杆机构传递至空气混合门31a。继而,驾驶座侧通道34的空气混合门31a从最冷位置侧转移至最热位置侧。
[0059]此外,控制部67以如下方式控制第4电路64?第6电路66: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使电流像图2中箭头F那样流至第3直流马达23。在该情况下,在停止了第4直流马达24的状态下,第3直流马达23的转轴沿另一方向转动。伴随于此,驾驶座侧通道34的空气混合门31a从最热位置侧转移至最冷位置侧。
[0060]接着,对第4直流马达24的控制进行说明。通过控制第4直流马达24来控制副驾座侧通道35的空气混合门31b。控制部67以如下方式控制第4电路64?第6电路66: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使电流沿图2中H方向流至第4直流马达24。在该情况下,在停止了第3直流马达23的状态下,第4直流马达24的转轴沿一方向转动。因此,副驾座侧通道35的空气混合门31b从最冷位置侧转移至最热位置侧。
[0061]此外,控制部67以如下方式控制第4电路64?第6电路66: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使电流像图2箭头G那样流至第4直流马达24。在该情况下,在停止了第3直流马达23的状态下,第4直流马达24的转轴沿另一方向转动。伴随于此,副驾座侧通道35的空气混合门31b从最热位置侧转移至最冷位置侧。
[0062]接着,对控制部67同时控制各空气混合门31a、31b的情况进行说明。控制部67以如下方式控制第4电路64?第6电路66: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使电流沿A方向流至第3直流马达23,并且使电流沿D方向流至第4直流马达24。于是,第3直流马达23及第4直流马达24同时沿一方向转动,从而使各空气混合门31a、31b同时转动。因此,各空气混合门31a、31b同时从最冷位置侧转移至最热位置侧。
[0063]此外,控制部67以如下方式控制第4电路64?第6电路66:在电池25的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使电流沿B方向流至第3直流马达23,并且使电流沿C方向流至第4直流马达24。于是,第3直流马达23及第4直流马达24同时使各空气混合门31a、31b沿另一方向转动。因此,各空气混合门31a、31b同时从最热位置侧转移至最冷位置侧。
[0064]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控制装置70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首先,在利用开关而设定为自动空调模式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70执行使从各吹出口 41?46吹出至车室内的空气温度接近目标温度的自动空调控制处理。在执行自动空调控制处理时,电子控制装置70将用以控制第I直流马达21?第4直流马达24的控制信号经由LIN驱动器68而输出至控制部67。
[0065]伴随于此,控制部67控制第I电路61?第3电路63。由此,第I直流马达21驱动内外部空气切换门15,第2直流马达22驱动吹出口切换门41a?46a。因此,利用内外部空气切换门15而实施任一种内外部空气模式。此外,利用吹出口切换门41a?46a而实施任一种吹出口模式。
[0066]此外,在利用开关而设定为除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67通过控制第I电路61?第3电路63而使第I直流马达21及第2直流马达22同时沿一方向驱动。伴随于此,利用内外部空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