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1228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为克服现有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的不足、解决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机械真空泵,还包括三通接头、真空助力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发动机上的进气歧管通过软管和第一单向阀的出气口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三通接头的第一出气口连通;机械真空泵的抽气口通过软管与第二单向阀的出气口连通,第二单向阀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三通接头的第二出气口连通;三通接头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第三单向阀的出气口连通,第三单向阀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真空助力器的出气口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抽真空能力远大于普通机械真空泵的真空系统。
【专利说明】
一种増压发动机真空助力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专利属于汽车增压发动机真空系统的技术领域,是为各种乘用车、微型汽车设计的一种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制动系统真空助力系统真空都是由发动机进气歧管内产生,并通过真空管路连接到真空助力器。随着当今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增压发动机技术的采用,发动机进气歧管内在大部分工况下均为正压(大于大气压),进气歧管内虽然仍能产生真空度,但远远达不到真空助力器的需要,使汽车的制动带来困难,也使部分真空控制阀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设计一种新的真空系统保证好制动系统正常工作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的不足之处,解决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不足的问题。为整车制动系统、真空控制阀等正常工作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一种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系统。
[000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种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机械真空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接头、真空助力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发动机上的进气歧管通过软管和第一单向阀的出气口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三通接头的第一出气口连通;机械真空栗的抽气口通过软管与第二单向阀的出气口连通,第二单向阀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三通接头的第二出气口连通;三通接头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第三单向阀的出气口连通,第三单向阀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真空助力器的出气口连通。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07]由于保留了发动进气歧管抽取真空助力器中的空气这种功能,当发动机怠速或者低转速时,发动机进气歧管与机械真空栗同时抽真空,并且发动机有排量大转速高的特点,使得抽真空能力远远大于只采用机械真空栗抽真空的真空系统,这就保证了真空助力器真空度的响应时间比单纯使用机械真空栗的真空系统短。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系统示意图。
[0009]图中:1.发动机,2.机械真空栗,3.三通接头,4.真空助力器,5.第一单向阀,6.第二单向阀,7.第三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案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1]在图1中,发动机I上的进气歧管通过软管和第一单向阀5的出气口连通,第一单向阀5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三通接头3的第一出气口连通,控制空气由三通向发动机进气歧管单向流动。机械真空栗2由发动机驱动,发动机I上的进气歧管通过软管和第一单向阀5的出气口连通,第一单向阀5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三通接头3的第一出气口连通,控制气体由三通向真空栗单向流动。三通接头3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第三单向阀7的出气口连通,第三单向阀7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真空助力器4的出气口连通,控制空气由真空助力器向三通单向流动。图1中箭头指向的方向为空气流动方向。
[001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发动增压器工作前,发动机I的进气歧管处为负压,真空助力器4中的空气经过第三单向阀7流向三通接头3,再由三通接头3流向进气发动机I的进气歧管,同时机械真空栗2由发动机带动,也会产生负压,真空助力器4中的空气也有一部分流向机械真空栗2;当发动机I的增压器工作时,发动机I的进气歧管处由负压转变为正压,发动机I的进气歧管与三通接头3之间的第一单向阀5关闭,真空助力器4中的空气经过三通接头3流向机械真空栗2。
【主权项】
1.一种增压发动机真空助力系统,包括发动机(I)、机械真空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接头(3)、真空助力器(4)、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和第三单向阀(7),发动机(I)上的进气歧管通过软管和第一单向阀(5)的出气口连通,第一单向阀(5)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三通接头(3)的第一出气口连通;机械真空栗(2)的抽气口通过软管与第二单向阀(6)的出气口连通,第二单向阀(6)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三通接头(3)的第二出气口连通;三通接头(3)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第三单向阀(7)的出气口连通,第三单向阀(7)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真空助力器(4)的出气口连通。
【文档编号】B60T13/46GK105835860SQ201610279813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张海军, 李王宇辰, 戴广辉, 郝占武
【申请人】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