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泡棉、防滚梁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9984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泡棉、防滚梁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泡棉、防滚梁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装有防滚梁的汽车发生侧面碰撞、翻滚等事故时,汽车内部的驾驶员、乘员头部易与防滚梁发生碰撞而导致人员头受伤甚至死亡。因此,需要在防滚梁外侧面包裹防撞材料来减轻头部与防滚梁发生撞击造成的伤害。然而,现有的包裹材料均采用实心结构不利于对汽车内人员头部碰撞冲击的缓冲,容易对驾驶员、乘员头部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泡棉、防滚梁结构及汽车,可以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翻滚等事故时减轻驾驶员、乘员头部与防滚梁发生碰撞造成的伤害,从而有效保护驾驶员、乘员的生命安全。
[0004]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撞泡棉,设置于车顶的防滚梁上,包括:
[0005]泡棉主体,所述泡棉主体为与所述防滚梁的外侧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泡棉主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3个凹槽,3个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泡棉主体内侧面的竖直方向的中部且呈一字排列,3个所述凹槽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泡棉主体内侧面的竖直方向垂直;所述泡棉主体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紧固件和所述防滚梁上的定位孔配合,所述泡棉主体固定在所述防滚梁的外侧面上。
[0006]可选的,3个所述凹槽的形状均为矩形,且位于中间的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两侧的所述凹槽的尺寸。
[0007]可选的,位于中间的所述凹槽的尺寸为120x20mm,位于两侧的所述凹槽的尺寸均为 40x20mm。
[0008]可选的,所述泡棉主体的厚度为25mm至30mm ;所述凹槽的深度为7mm至10mm。
[0009]可选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之间。
[0010]可选的,所述泡棉主体由发泡聚丙烯材料制成。
[00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滚梁结构,包括防滚梁,所述防滚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上述的防撞泡棉。
[00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防滚梁结构。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防滚梁外侧面设置防撞泡棉,且在防撞泡棉的内侧面设置不同尺寸的凹槽,可以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翻滚等事故时减轻驾驶员、乘员头部与防滚梁发生碰撞造成的伤害,从而有效保护驾驶员、乘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0014]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撞泡棉与防滚梁装配示意图;
[0015]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泡棉主体的内侧面示意图;
[0016]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撞泡棉侧视图。
[0017]其中图中:1、泡棉主体;2、防滚梁;3、凹槽;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19]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撞泡棉,设置于车顶的防滚梁2上,包括:泡棉主体1,泡棉主体I为与防滚梁2的外侧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泡棉主体I的内侧面上设置有3个凹槽3,3个凹槽3位于泡棉主体I内侧面的竖直方向的中部且呈一字排列,3个凹槽3的排列方向与泡棉主体I内侧面的竖直方向垂直;泡棉主体I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安装孔4,安装孔4与紧固件和防滚梁2上的定位孔配合,泡棉主体I固定在防滚梁2的外侧面上。
[0020]具体的,将泡棉主体I设计成与防滚梁2的外侧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结构,便于泡棉主体I与防滚梁2的连接。泡棉主体I的内侧面的竖直方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字排列的3个凹槽3,且3个凹槽3的排列方向与泡棉主体I和防滚梁2的连接方向一致。其中泡棉主体I和防滚梁2的连接方向与泡棉主体I的内侧面的竖直方向相垂直。凹槽3的设计有利于泡棉主体I对汽车内人员头部碰撞冲击进行缓冲,进而对驾驶员、乘员头部进行保护。
[0021]在泡棉主体I的内侧面上设置安装孔4,在防滚梁2上设置定位孔,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设过安装孔4和定位孔,实现泡棉主体I内侧面与防滚梁2外侧面的连接。然后在紧固件的两端安装限位部件,实现泡棉主体I与防滚梁2的固定。
[0022]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3个凹槽3的形状均为矩形,且位于中间的凹槽3的尺寸大于两侧的凹槽3的尺寸,位于中间的凹槽3的尺寸为120x20mm,位于两侧的凹槽3的尺寸均为40x20mm。
[0023]凹槽3的数量、形状和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所给出的具体数值和形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分析计算得到的较优值,在制作时可选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值,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
[0024]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泡棉主体I的厚度为25mm至30mm ;凹槽3的深度为7mm 至 10mnin
[0025]将泡棉主体I的厚度设置在25mm至30mm之间,可以减轻头部与防滚梁2发生撞击时造成的伤害。泡棉主体I的厚度是指:与防滚梁2接触的第一弧面与远离防滚梁2的第二弧面之间的距离,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为泡棉主体I上相互平行的两个面。在泡棉主体I的厚度方向上设置凹槽3的深度,将凹槽3的深度设置在7mm至1mm之间,可以避免实心结构的泡棉主体I不利于对汽车内人员头部碰撞冲击进行缓冲的问题,进而对驾驶员、乘员头部进行保护。需要说明的是,泡棉主体I的厚度和凹槽3的深度的范围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经分析计算得到的较优的范围值,在制作时可在25mm至30mm的范围内选择泡棉主体I的厚度,在7mm至1mm范围内选择凹槽3的深度,从而保障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翻滚等事故时进一步减轻驾驶员、乘员头部与防滚梁2发生碰撞造成的伤害,有效保护驾驶员、乘员的生命安全。
[0026]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安装孔4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凹槽3之间。设置安装孔4的数量为两个,保证了泡棉主体I和防滚梁2连接的牢固性和平稳性。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孔4的数量不局限于2个,仅需要可以实现泡棉主体I和防滚梁2的可靠性连接即可。
[0027]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泡棉主体I由发泡聚丙烯材料通过发泡成型加工方式制成。
[00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滚梁结构,包括防滚梁2,防滚梁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上述的防撞泡棉。
[00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防滚梁结构。
[0030]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防撞泡棉,设置于车顶的防滚梁(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泡棉主体(I),所述泡棉主体(I)为与所述防滚梁(2)的外侧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泡棉主体(I)的内侧面上设置有3个凹槽(3),3个所述凹槽(3)位于所述泡棉主体⑴内侧面的竖直方向的中部且呈一字排列,3个所述凹槽(3)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泡棉主体(I)内侧面的竖直方向垂直;所述泡棉主体(I)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与紧固件和所述防滚梁(2)上的定位孔配合,所述泡棉主体(I)固定在所述防滚梁(2)的外侧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泡棉,其特征在于,3个所述凹槽(3)的形状均为矩形,且位于中间的所述凹槽(3)的尺寸大于两侧的所述凹槽(3)的尺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泡棉,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间的所述凹槽(3)的尺寸为120x20mm,位于两侧的所述凹槽(3)的尺寸均为40x2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主体(I)的厚度为25mm至30mm ;所述凹槽(3)的深度为7mm至1mm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⑷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⑶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主体(I)由发泡聚丙烯材料制成。7.—种防滚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滚梁(2),所述防滚梁(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泡棉。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滚梁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泡棉、防滚梁结构及汽车,其中防撞泡棉设置于车顶的防滚梁上,包括:泡棉主体,泡棉主体为与防滚梁的外侧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泡棉主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3个凹槽,3个凹槽位于泡棉主体内侧面的竖直方向的中部且呈一字排列,3个凹槽的排列方向与泡棉主体内侧面的竖直方向垂直;泡棉主体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与紧固件和防滚梁上的定位孔配合,泡棉主体固定在防滚梁的外侧面上。通过在防滚梁外侧面设置防撞泡棉,且在防撞泡棉的内侧面设置凹槽,可以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翻滚等事故时减轻驾驶员、乘员头部与防滚梁发生碰撞造成的伤害,从而有效保护驾驶员、乘员的生命安全。
【IPC分类】B60R19/22
【公开号】CN204641634
【申请号】CN201520276194
【发明人】刘伟, 周宏伟, 王元博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