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12199阅读:来源:国知局
态时导通对车载充电机进行冷却,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用于高压负载运行状态下导通对电源转换器等其他运行的设备如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等进行冷却。本实施例中的高压负载运行状态下一般是指车辆行驶过程中,或驻车等候时、或空调等设备打开的未行驶的状态下,这些情况下都有高压负载运行,都需要电源转换器工作。高压负载可以包括电源转换器、电机控制器、电机等其他电器设备。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切换控制阀与所述水箱的循环输入端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冷却回路为车载充电机冷却管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电源转换器、电机控制器冷却管路和电机冷却管路,所述车载充电机冷却管路的输出端形成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机冷却管路的输出端形成第二冷却回路的输出端。当车载充电机5工作时,第一冷却回路导通,冷却水经散热装置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切换控制阀(可选择换向电磁阀1)的控制进入车载充电机冷却回路,为车载充电机5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第二切换控制阀(也可选用换向电磁阀2)进入水箱1,然后经冷却栗2栗如散热装置3进行散热,如此进行循环冷却。当车载充电机5不工作,也就是说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时,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冷却水通过散热装置3的输出端经过第一切换控制阀7的换向控制流入第二冷却回路,冷却水依次流入电源转换器冷却管路、电机控制器冷却管路和电机冷却管路,分别为电源转换器、电机控制器和电机进行冷却,冷却作用后的出水通过第二切换控制阀9的换向控制流回水箱1中,通过冷却栗2的作用栗入散热装置3中冷却后再进行循环。
[0026]本实施例中的冷却系统,在充电状态下,冷却栗由车载充电机供电,在高压负载运行状态下,冷却栗由整车控制器通过电源转换器供电。充电状态时,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导通对车载充电机进行冷却,高压负载运行状态下,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对高压负载如电源转换器、电机控制器及电机等进行冷却。这样,慢充时的冷却,只由车载充电机提供电源驱动水栗对慢充的系统进行冷却,此时需冷却的主要为车载充电机,在充电状态下无需整车控制器工作,充电时无需激活整车控制器,实现了对电池包的独立充电,实现了充电时对整车高压用电系统的隔离,可以有效避免因车载充电机故障而导致的高压直流母线端电压或电流的异常导致电机控制器等其他附件受冲击甚至损坏的问题。此外,该方案中设置了第一冷却回路和第二冷却回路,可以单独控制,缩短冷却管路,提高冷却效率。
[0027]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冷却栗供电电源之间通过正向导通的二极管电连接。由于在行车模式下,水栗由整车控制器控制,此时车载充电机不工作,无外充电源引入,同时车载充电机外充电源接口或线上设置二极管(图中未体现)起到防反作用。以此,实现不同模式下的功能区分。
[0028]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散热装置为低温散热器,该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却风扇,靠近所述低温散热器设置。所述冷却风扇与所述电源转换器电连接。只有车载充电机工作的充电状态下,产生的热量较少,此时冷却风扇可以不用启动。此外,还可以在所述冷却管路中的冷却液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却液的温度,或由车载充电机提供自身温度,便于不同情况下进行不同的冷却控制方案。在车载充电模式下,由车载充电机0BC为水栗提供电源并控制其工作,此处水栗控制采用PWM脉宽调制或采用间歇供电的供电控制方式,从而实现车载充电机根据自身温度变化或冷却液温度变化来闭环控制水栗的输出。在充电状态时,车载充电机与所述冷却栗的电源连接提供外充低压电源来驱动冷却栗为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冷却。由于慢充电时只有车载充电机0BC需冷却,系统冷却需求较小,此时无需开启冷却风扇,水栗可单独满足车载充电机散热需求。该方案实现慢充电时,对电池包的独立充电,隔离整车高压用电系统。
[0029]本实施方案针对非集成电动车动力系统提出的并联冷却管路的设计方案,在常规模式下冷却管路沿整车系统进行冷却;充电模式下,车载充电机通过外充电源控制转向电磁阀吸合,从而实现管路切换,充电时冷却回路中只有车载充电机(0BC),如此减短了冷却管路,降低流阻,提高了冷却效率。
[0030]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包括通过冷却管路依次连接的水箱(1)、冷却栗(2)和散热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栗(2)的电源通过可控开关⑷与车载充电机(5)和电源装置分别电连接,充电状态下车载充电机(5)为所述冷却栗(2)供电;高压负载运行状态下由所述电源装置为所述冷却栗(2)供电;所述散热装置(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切换控制阀(7)分别连接第一冷却回路⑶的输入端和第二冷却回路(9)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8)用于充电状态下导通对车载充电机(5)进行冷却,所述第二冷却回路(9)用于高压负载运行状态下导通对高压负载进行冷却;所述第一冷却回路(8)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9)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切换控制阀(10)与所述水箱⑴的循环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8)包括车载充电机冷却管路,所述车载充电机冷却管路的输出端形成所述第一冷却回路(8)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转换器(6),所述电源转换器(6)与动力电池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回路(9)包括依次连通的电源转换器冷却管路、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冷却管路,所述电机冷却管路的输出端形成第二冷却回路(9)的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机(5)与所述冷却栗(2)的电源之间通过正向导通的二极管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控制阀(7)和/或所述第二切换控制阀(10)为换向电磁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低温散热器,所述散热装置(3)还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靠近所述低温散热器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与所述电源转换器(6)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中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充电状态时,所述高压负载包括电源转换器(6)、和/或电机控制器、和/或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冷却泵的电源通过可控开关与所述车载充电机和电源装置分别电连接,电源装置可包括电源转换器,该电源转换器与动力电池连接,为所述冷却泵提供所需电能。这样,在充电状态下,冷却泵由车载充电机供电,在高压负载运行状态下,冷却泵通过电源转换器供电。这样,慢充时的冷却,只由车载充电机提供电源驱动水泵对慢充的系统进行冷却,此时需冷却的主要为车载充电机。此外,在充电状态下无需整车控制器工作,充电时无需激活整车控制器,实现了对电池包的独立充电,实现了充电时对整车高压用电系统的隔离,可以有效避免因车载充电机故障而导致的高压直流母线端电压或电流的异常导致电机控制器等其他附件受冲击甚至损坏的问题。
【IPC分类】B60L11/18, B60K11/02
【公开号】CN205022357
【申请号】CN201520655133
【发明人】张艳超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