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前悬置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2195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前悬置横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装配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前悬置横梁。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发动机前悬置包括U型横梁和悬置胶垫,该发动机前悬置通过U型横梁连接到车架左右纵梁之间,悬置胶垫分别设置在U型横梁的两翼板内侧。如果悬置胶垫的安装点较高,则不能与前述U型横梁匹配,因为若抬高U型横梁则其两端的连接孔超出车架连接板,不能与车架进行有效的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与悬置胶垫相匹配、且结构简单、造件成本低的发动机前悬置横梁。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发动机前悬置横梁包括:
[0006]U型上支撑板,其两翼板的端部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0007]U型下支撑板,其内侧与所述U型上支撑板的外侧相连接,该U型上支撑板的宽边向所述U型下支撑板的两侧延伸,所述U型下支撑板的宽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U型上支撑板;
[0008]连接板,其分别设置在所述U型下支撑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与车架相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0009]优选地,所述U型下支撑板位于所述U型上支撑板的宽边中线上。
[0010]优选地,所述U型上支撑板中两翼板的端部向外弯折,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在所述两翼板端部向外弯折的部分。
[0011]优选地,所述U型上支撑板、所述U型下支撑板和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均设置有金属致密层。
[0012]优选地,所述金属致密层的厚度在10 μ m — 40 μ m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金属致密层上密布有孔洞。
[0014]优选地,所述孔洞的直径在0.1 μ m — 1 μ m之间。
[00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前悬置横梁,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悬置胶垫通过第一安装孔装配在U型上支撑板上,U型下支撑板的结构设计决定了悬置胶垫的安装面及安装角度,可以保证悬置胶垫支撑点抬高后的准确安装。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前悬置横梁的轴测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前悬置横梁的主视图。
[0018]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为:l-u型上支撑板、11-第一安装孔、2-U型下支撑板、3-连接板、31-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发动机前悬置横梁包括U型上支撑板1、U型下支撑板2和连接板3,U型上支撑板1中两翼板的端部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悬置胶垫通过第一安装孔11装配在两翼板的内侧。为了便于悬置胶垫的安装,于是,U型上支撑板1中两翼板的端部向外弯折,第一安装孔11开设在两翼板端部向外弯折的部分。U型下支撑板2的内侧与U型上支撑板1的外侧焊接,该U型上支撑板1的宽边向U型下支撑板2的两侧延伸,U型下支撑板2的宽度延伸方向垂直于U型上支撑板1。连接板3分别焊接在U型下支撑板2的两端,连接板3上均开设有与车架相连接的第二安装孔31。为了保证发动机前悬置横梁的强度,优选地,U型下支撑板2位于U型上支撑板1的宽度的中部。
[0021]—种实施例,U型上支撑板1、U型下支撑板2和连接板3的表面均设置有金属致密层。从而提升了发动机前悬置横梁的表面强度。金属致密层的厚度在ΙΟμπι — 40μπι之间。金属致密层上密布有孔洞,孔洞的直径在0.Ιμπι — Ιμπι之间。上述零件表面的金属致密层通过热喷丸方法利用细密的合金钢珠撞击零件的外表面形成密布的孔洞,通过改变零件的表面金相组织,来达到减少外应力,提高强度的目的。
[0022]上述发动机前悬置横梁,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悬置胶垫通过第一安装孔11装配在U型上支撑板1上,U型下支撑板2的结构设计决定了悬置胶垫的安装面及安装角度,可以保证悬置胶垫支撑点抬高后的准确安装。
[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指导思想轻易提出其它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前悬置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U型上支撑板,其两翼板的端部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U型下支撑板,其内侧与所述U型上支撑板的外侧相连接,该U型上支撑板的宽边向所述U型下支撑板的两侧延伸,所述U型下支撑板的宽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U型上支撑板; 连接板,其分别设置在所述U型下支撑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与车架相连接的第二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悬置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下支撑板位于所述U型上支撑板的宽边中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悬置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上支撑板中两翼板的端部向外弯折,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在所述两翼板端部向外弯折的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悬置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上支撑板、所述U型下支撑板和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均设置有金属致密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前悬置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致密层的厚度在.10 μ m — 40 μ m 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前悬置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致密层上密布有孔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前悬置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直径在.0.Ιμπι — Ιμπι 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前悬置横梁,其包括U型上支撑板、U型下支撑板和连接板,U型上支撑板中两翼板的端部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U型下支撑板的内侧与U型上支撑板的外侧相连接,该U型上支撑板的宽边向U型下支撑板的两侧延伸,U型下支撑板的宽度延伸向垂直于U型上支撑板;连接板分别设置在U型下支撑板的两端,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与车架相连接的第二安装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前悬置横梁,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悬置胶垫通过第一安装孔装配在U型上支撑板上,U型下支撑板的结构设计决定了悬置胶垫的安装面及安装角度,可以保证悬置胶垫支撑点抬高后的准确安装。
【IPC分类】B60K5/12
【公开号】CN205022353
【申请号】CN201520813078
【发明人】高艳军, 谢杰, 曹凤明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