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操纵选挡软轴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34243阅读:来源:国知局
31,第四板4的前端向着第四板4的左侧延伸有弧形的第二延伸臂,第二延伸臂的前端开设有第四孔41,第三板3的长度方向与第四板4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90°,变速操纵选档软轴固定支架通过第三孔31、第四孔41固定于变速箱的壳体上;
[0025]第一板1、第二板2及第三板3为一体折弯成型。
[0026]其通过在第二板的两端朝同一方向折弯有第一板和第三板,利用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形成凹形结构,并在第一板和第三板之间设置加强筋,使得整个结构强度高,再利用第一板设置为梯形形状,在第一板的梯形的斜边沿线开设第一孔和第二孔,并且第一孔和第二孔设置在加强筋的两侧,从而保证受力分布均匀,而利用第一孔和第二孔实现选挡软轴的连接,而且第一孔的中心与第二孔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二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30°,因而选档软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60°,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很好地与换挡软轴实现配合;另外,在加强筋的左侧下部连接第四板,第四板的前端向自身左侧弯折有第二延伸臂,而第三板的前端向自身左侧弯折有第一延伸板,利用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之间存在的夹角,使得第三孔和第四孔之间位于不同平面且不同轴,因而在与变速箱的壳体连接时能够在不同的角度起到安装固定,从而适应特定的变速箱的结构,因而这种连接形式稳定可靠,不仅能够在变速箱上实现可靠装配,而且还能够保证选挡平顺性和固定可靠性,使得安装操作更加便利,连接稳定,可靠性高,极大地提高重卡的性能,另外,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为一体式结构,在加工时,采用一整块板进行裁切折弯即可,加工容易成本低,而且一体式结构,强度高,连接可靠稳定。
[0027]具体地,骑马螺栓的两端通过设置于第一板1的底面并对应于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的第一螺母13和第二螺母14固定。利用骑马螺栓的特殊结构,就可以方便地跨设于选挡软轴的外侧,从而实现选挡软轴的固定,连接简单,容易实现。
[0028]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1与第二板2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三板3与第二板2之间的夹角为90°。这种直角的折弯结构在折弯加工时容易实现,而且其对角度的限定也比较规整,因而更加容易把控选档软轴安装后的方向和角度,保证安装需求,降低安装难度;并且可以实现较好的角度配置,从而保证选档软轴的安装可以较好地与换挡软轴的安装相适应,避免两者相互影响,又能够方便安装,提高安装固定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0029]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板4与加强筋5的连接处位于加强筋5在高度方向上的1/3位置处。第三孔31和第四孔41均位于加强筋5的同一侧。第三孔31和第四孔41均与第一孔11设置于同一侧。从而满足与变速箱的壳体的安装方位的需求,在有限空间内,实现两者的连接,减少占用空间,降低安装难度,合理利用空间。
[0030]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材料可以为铝合金等各种金属材料,也可以为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树脂材料等。
[0031]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为了区分相同名称的不同结构,仅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种顺序,更不应理解为任何限定。
[0032]本实用新型的变速操纵选挡软轴固定支架,不仅避开了离合油管的走向,同时也良好的利用了变速箱自身孔位,实现与变速箱本身很好地连接。
[0033]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变速操纵选挡软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板(2),所述第二板(2)的底端和顶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二板(2)的同一侧折弯形成有第一板(1)和第三板(3),所述第一板(1)和所述第三板(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的左侧下部连接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板(1)和所述第三板(3)的第四板(4),其中, 所述第一板(1)投影在所述第三板(3)上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板(1)开设有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且所述第一孔(11)和所述第二孔(12)分别位于所述加强筋(5)的两侧,所述第一孔(11)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孔(12)的中心的连线与所述第二板(2)所在平面的夹角为30°,选挡软轴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孔(11)和所述第二孔(12)的骑马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一板(1)的顶部; 所述第三板(3)的前端向着所述第四板(4)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开设有第三孔(31),所述第四板(4)的前端向着所述第四板(4)的左侧延伸有弧形的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前端开设有第四孔(41),所述第三板(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四板(4)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90°,所述变速操纵选挡软轴固定支架通过所述第三孔(31)、所述第四孔(41)固定于变速箱的壳体上; 所述第一板(1)、所述第二板(2)及所述第三板(3)为一体折弯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选挡软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骑马螺栓的两端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板(1)的底面并对应于所述第一孔(11)和所述第二孔(12)的第一螺母(13)和第二螺母(14)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选挡软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与所述第二板(2)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三板(3)与所述第二板(2)之间的夹角为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选挡软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板(4)与所述加强筋(5)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加强筋(5)在高度方向上的1/3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选挡软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孔(31)和所述第四孔(41)均位于所述加强筋(5)的同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操纵选挡软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孔(31)和所述第四孔(41)均与所述第一孔(11)设置于同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操纵选挡软轴固定支架,包括第二板,第二板的底端和顶端分别朝向第二板的同一侧折弯形成有第一板和第三板,第一板和第三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左侧下部连接有平行于第一板和第三板的第四板,第一板开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选挡软轴通过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的骑马螺栓安装于第一板的顶部;第三板的前端向着第四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一延伸臂,第一延伸臂开设有第三孔,第四板的前端向着第四板的左侧延伸有弧形的第二延伸臂,第二延伸臂的前端开设有第四孔,变速操纵选档软轴固定支架通过第三孔、第四孔固定于变速箱的壳体上;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为一体折弯成型;其能够保证选挡平顺性和固定可靠性,提高重卡的性能。
【IPC分类】B60K20/02
【公开号】CN205044537
【申请号】CN201520824911
【发明人】张翔, 柯何俊, 李喜鹏, 梁丽娟, 李林, 张纬苏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