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前照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761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向上靠近地面的一端。在第二齿轮55与第一齿轮53的嗤合作用下,通过旋转传动杆54可以带动驱动杆51旋转,进而实现支撑架40沿车长方向A往复移动。由于在车身高度B方向上传动杆54位于驱动杆51的上方,故在拆卸前照灯时,相比于驱动杆51,维修人员更靠近传动杆54,使得维修人员能够很容易地通过直接驱动传动杆54来带动驱动杆51旋转,进而使得前照灯的拆卸更为容易。
[0043]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杆54的轴向上端设有能与螺丝刀配合的槽(未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传动杆54的轴向上端是指传动杆54在车身高度B方向上远离地面的一端。在拆卸前照灯时,将螺丝刀插入传动杆54的所述槽内,利用螺丝刀驱动传动杆54旋转,使得前照灯的拆卸更为容易。
[0044]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50的构造并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只要其能够驱动支撑架40沿车长方向A往复移动即可。
[0045]结合图3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杆51的侧面(即圆周面)设有两个沿轴向间隔排列的环形凸块55,外螺纹52在驱动杆51的轴向上位于两个凸块55之间。支撑架40上的所述收容空间为槽,支撑架40在所述槽沿车高方向B面向灯体20的开口位置设有挡块42,挡块42在驱动杆51的轴向上位于两个凸块55之间。支撑架40能沿车长方向A往复移动至挡块42在车长方向A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凸块55沿车长方向A相抵,使得支撑架40停止移动。
[0046]当支撑架40在车长方向A上向后(即沿方向A2)移动至挡块42与驱动杆51上的更靠近基座60的凸块55相抵时,支撑架40停止向后移动。当支撑架40在车长方向A上向前(即沿方向A1)移动至挡块42与驱动杆51上的更远离基座60的凸块55相抵时,支撑架40停止向前移动。因此,通过设置凸块55和挡块42能够限制支撑架40在车长方向A上移动的极限位置。
[0047]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托架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托架30沿车宽方向C间隔排列。支撑架40包括:两个平行的支脚43,两个支脚43沿车宽方向C间隔排列,并分别位于两个托架30的滑动槽内;连接杆44,与两个支脚43在车长方向A上的后端(即靠近车尾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得支撑架40大致呈U字型。支撑架40上的所述收容空间设置在连接杆44上,驱动杆51的轴向前端位于连接杆44内。在驱动杆51旋转时,支撑架40的两个支脚43分别沿着两个托架30的滑动槽移动。保险杠的一端可以搭接在两个支脚43沿车长方向A的前端(即在车长方向A上远离车尾的一端)上,实现了对保险杠更佳的支撑。
[0048]在本实施例中,托架30上的所述滑动槽为矩形槽,支脚43大致呈矩形板状。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所述滑动槽可以为三角形槽、五边形槽、六边形槽等,所述支脚43也可以大致呈三棱柱状、五棱柱状、六棱柱状等。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槽和支脚43的形状并不应局限于此,只要两者能抗相对转动地配合即可。
[0049]另外,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托架30的数量并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其可以设置为任意个。另外,支撑架40的形状并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只要能供保险杠搭接即可。
[0050]需着重强调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车长方向A是指车头指向车尾的方向或车尾指向车头的方向,并不要求车长方向A与车身的中心线绝对平行,还可以是车长方向A与车身的中心线呈一定角度(非90度),所述车身的中心线是指车辆上左前轮的中心与左后轮的中心的连线。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自左前轮指向右后轮的方向也认为是车长方向A。
[0051]当车长方向A与车身的中心线不平行时,仍能实现:支撑架40向后移动,使得保险杠的一端不再搭接支撑架40的前端41上;支撑架40向前移动,使得保险杠的一端搭接支撑架40的前端41上。
[005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前照灯和保险杠,所述保险杠搭接在所述支撑架沿所述车长方向的前端上。
[0053]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保险杠,所述前照灯包括: 固定连接的配光镜和灯体; 固定在所述灯体底部的托架,所述托架设有滑动槽; 位于所述滑动槽内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在所述滑动槽内沿车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保险杠的一端用于搭接在所述支撑架沿所述车长方向的前端上; 支撑在所述灯体上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架沿所述车长方向的后端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架沿车长方向往复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的底部固定有基座;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在所述基座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车长方向平行并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架的后端设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设有内螺纹,所述驱动杆的轴向前端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收容空间螺纹配合; 所述支撑架与滑动槽抗相对转动地配合,旋转所述驱动杆时,所述支撑架沿车长方向往复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的轴向后端设有第一齿轮;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支撑在所述基座上并垂直于所述驱动杆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轴向下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二齿轮啮合,且所述传动杆在车高方向上位于驱动杆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的轴向上端设有能与螺丝刀配合的槽。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的侧面设有两个沿轴向间隔排列的环形凸块,所述外螺纹在驱动杆的轴向上位于两个环形凸块之间; 所述收容空间为槽,所述支撑架在所述槽沿车高方向面向灯体的开口位置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在驱动杆的轴向上位于两个环形凸块之间; 所述支撑架能沿车长方向往复移动至挡块在所述车长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环形凸块沿所述车长方向相抵,使得所述支撑架停止移动。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托架沿车宽方向间隔排列; 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平行的支脚,两个所述支脚沿车宽方向间隔排列,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托架的滑动槽内,所述保险杠的一端用于搭接在所有所述支脚沿所述车长方向的前端上;连接杆,与两个所述支脚沿车长方向的后端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为矩形槽。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 保险杠,搭接在所述支撑架沿所述车长方向的前端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前照灯,该前照灯包括:固定连接的配光镜和灯体;固定在灯体底部的托架,托架设有滑动槽;位于滑动槽内的支撑架,支撑架可在滑动槽内沿车长方向往复移动,保险杠的一端用于搭接在支撑架沿车长方向的前端上;支撑在灯体上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支撑架沿车长方向的后端连接,以驱动支撑架沿车长方向往复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拆卸前照灯之前无需拆卸保险杠,使得前照灯的售后维修非常方便,不仅不费时,还减少了维修成本。
【IPC分类】B60Q1/04
【公开号】CN205086769
【申请号】CN201520905536
【发明人】王红菊, 邹伟, 罗思蓉, 崔巍, 凡婷, 张华 , 甘志常, 王琼
【申请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