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座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327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鞍座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鞍座减震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安装在列车、罐车鞍座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知技术中,用于载重车辆的鞍座减震装置,主要包括机座I和支座3,在支座3上没有减震件。2009年6月29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0920028396. 5)公开了一种鞍座可举升牵引车,包括整车前悬挂、整车后悬挂,整车后悬挂连着鞍座举升系统。该牵引车在中驱动桥和后驱动桥桥壳下分别连接油气弹簧,当车辆行驶时,中驱动桥和后驱动桥将动力通过上、下推力杆传递给车架,油气弹簧起减震作用,但是,该结构适用于重型载重车,且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目前罐车型半挂车本身设计没有减震装置,而罐车通常是用于运输汽油、液化气等易燃易爆物质,当汽车在路况较差的 情况下行驶时,由于路途颠簸,存在罐内液体震荡而爆炸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减震效果好、使用可靠的鞍座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鞍座减震装置,包括橡胶减震垫、支座、橡胶垫、支座压板,所述支座通过所述支座压板固定于机座内,在所述支座与所述机座之间增加所述橡胶减震垫,所述支座与所述支座压板之间增加所述橡胶垫。所述橡胶减震垫设计为与支座形状相适配的内凹槽。所述支座的表面全部被所述橡胶减震垫和所述橡胶垫包围。所述支座支板将所述橡胶减震垫和所述橡胶垫固定于所述机座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鞍座减震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减震效果好、使用可靠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列车、罐车上。

图I是本实用新型鞍座减震装置爆炸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鞍座减震装置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鞍座减震装置A部放大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鞍座减震装置,包括机座I、橡胶减震垫2、支座3、橡胶垫4、支座压板5。支座3通过支座压板5固定于机座I内。在支座3与机座I之间增加橡胶减震垫2,橡胶减震垫2设计为与支座3形状相适配的内凹槽,使整个支座3嵌入橡胶减震垫2内。支座3与支座压板5之间增加橡胶垫4。这样的话,支座2的表面全部被橡胶减震垫2和橡胶垫4包围。由于其减震装置采用橡胶材料制作的,因橡胶材料自身的特性,故而可达大幅度提高减震性能。因其是安装在机座I与支座压板5之间,而橡 胶减震垫2和橡胶垫4受到良好的保护和约束,不至于变形、扭曲,并使得减震装置的耐久性有了保证。由于整个支座3的表面全部被橡胶减震垫2和橡胶垫4包围的形式,使整个减震形式变得更加柔和、安全、可靠,其减震效果不会因为列车、罐车等车辆的在行驶过程出现颠簸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鞍座减震装置,包括橡胶减震垫、支座、橡胶垫、支座压板,所述支座通过所述支座压板固定于机座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座与所述机座之间增加所述橡胶减震垫,所述支座与所述支座压板之间增加所述橡胶垫。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鞍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垫设计为与支座形状相适配的内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表面全部被所述橡胶减震垫和所述橡胶垫包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鞍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压板将所述橡胶减震垫和所述橡胶垫固定于所述机座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鞍座减震装置,包括橡胶减震垫、支座、橡胶垫、支座压板。所述支座通过所述支座压板固定于机座内,在所述支座与所述机座之间增加所述橡胶减震垫,所述支座与所述支座压板之间增加所述橡胶垫。本实用新型鞍座减震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使用可靠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列车、罐车上。
文档编号B61D33/00GK202641711SQ20122021587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吴志强, 左勇 申请人: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