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覆式座椅靠背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397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覆式座椅靠背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铁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覆式座椅靠背结构。



背景技术:

空铁,即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与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在上方,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交通。空铁是一种新型新能源公共交通,集城市快速公交(brt)与地铁的优点于一身,具有缓解交通拥堵、载客效率高、成本低、建设周期短、不占用停车场、节能环保等众多优点。空铁由于是悬挂在空中轨道的下方进行运行,其下部没有物体进行支撑,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地面运行的轨道交通而言,其稳定性会稍显不足。反应在乘客的乘坐体验上,则是坐在空铁内部的座椅上时,可能会在加减速或拐弯换道处产生晃动,导致乘客不好的乘坐体验。现有技术中空铁内部设置的座椅都为常规的座椅,无法克服空铁稳定性较为不足而带来的晃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覆式座椅靠背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乘客坐在空铁内会感到晃动的问题,实现提高空铁内部乘客的稳定性、利用靠背对乘客进行包覆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包覆式座椅靠背结构,包括龙骨,所述龙骨上并排设置若干靠背片,所述靠背片包括中部肋片、端部肋片,所述中部肋片固定在龙骨上,所述端部肋片连接在中部肋片的两端;所述中部肋片面向端部肋片的端面上设置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套设圆环,圆环上固定连接旋转片,所述旋转片垂直于连接轴的轴线,所述旋转片与相邻的端部肋片固定连接;还包括用于卡紧所述旋转片的卡止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卡止装置卡紧或松开旋转片的驱动装置;所述靠背片的背部还设置弹性条,所述弹性条与中部肋片、端部肋片均固定连接。

针对现有技术中乘客坐在空铁内会感到晃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包覆式座椅靠背结构,包括支撑整个靠背的龙骨,所述龙骨用于与座椅的椅面或椅身部分连接,从而将整个靠背支撑在座椅后部供乘客倚靠。本发明在龙骨上并排设置若干层靠背片,每层靠背片都包括中部肋片和端部肋片。其中中部肋片与龙骨固定连接,端部肋片连接在中部肋片的两端,因此每块中部肋片都连接有两块端部肋片。中部肋片和端部肋片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在中部肋片面向端部肋片的端面上设置连接轴,使得连接轴与中部肋片固定成整体,连接轴上套设圆环,因此圆环能够在连接轴上进行转动。圆环上固定连接旋转片,且旋转片垂直于连接轴的轴线,因此旋转片也会垂直于圆环的轴线,使得旋转片不会影响圆环的旋转,而是会随着圆环的旋转共同进行转动。旋转片与相邻的端部肋片固定连接,即是旋转片与所对应一侧的端部肋片进行固定连接,该连接点优选在端部肋片朝向中部肋片的端面上。随着旋转片的转动,会带动端部肋片进行转动,实现中部肋片与端部肋片之间的连接。还包括用于卡紧所述旋转片的卡止装置,当卡止装置将旋转片卡紧时,旋转片受到外力作用无法再进行自由转动,此时端部肋片也就无法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将端部肋片的固定。所述卡止装置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夹具、刹片、刹盘等均可,任何现有的能够限制旋转片进行转动的装置均可实现,如自行车的刹车片即可完全实现。同样的,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卡止装置卡紧或松开旋转片,因此现有技术中控制卡止装置的任何机械结构、电控结构均可用于本申请中,如对现有技术中夹具、刹车片的控制结构即可,因此在此不做限定。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卡止装置对旋转片的卡紧或松开,从而能够实现对端部肋片转动与否的控制。靠背片的背部还设置弹性条,所述弹性条与中部肋片、端部肋片均固定连接,即是中部肋片和端部肋片之间还通过弹性条进行连接,弹性条位于靠背片的背部,因此不会对乘客的正常倚靠造成影响。本发明使用过程中,在没有乘客倚靠上时,弹性条处于自由状态,同时中部肋片和端部肋片之间也处于自由状态,当乘客倚靠上靠背片时,乘客背部贴合各靠背片,对各中部肋片施加压力,后压中部肋片,使得两端的端部肋片相对而言向乘客身体方向进行转动,使得两侧的端部肋片逐渐向包覆在乘客身体的两侧。乘客向靠背片施加的压力越大,端部肋片对乘客的包覆越牢固,因此乘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对靠背片的施压,从而得到最为舒适的包覆效果。待调整好端部肋片的包覆后,仅需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控制卡止装置卡紧旋转片,即可实现对两侧端部肋片的固定,使得端部肋片无法再进行调整,该动作由乘务员代为完成或由乘客自己完成均可。此时,乘客即被两侧的端部肋片包覆在内,乘客的身体得到充分的稳定,空铁加减速、或转弯换向过程中的晃动均不会对乘客造成影响,乘客的身体得到极好的稳定。此外,通过端部肋片还可实现安全带的功能,提高乘客在乘坐过程中的安全性,解决现有技术中乘客不喜欢系扣安全带的问题。待乘客不需要端部肋片进行包覆时,只需要通过驱动装置松开卡止装置对旋转片的卡紧,在弹性条的弹性复位力作用下,端部肋片即会向两侧进行打开复位。本发明具体使用时,可在端部肋条的正面铺设一层质地柔软的如海绵、棉花等材料,从而提高包覆乘客身体时的舒适度,使得乘客在保持坐姿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安稳的休憩与睡眠。

进一步的,所述卡止装置包括两块卡止片,所述卡止片由相互之间构成钝角的控制部、卡止部组成,两块卡止片的控制部之间通过转轴相互铰接,两个控制部之间还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转轴远离卡止部的一侧方向;两个卡止部分别位于旋转片的两侧,当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两个卡止部均不与旋转片接触。本方案中的卡止装置包括了两块卡止片,卡止片为片状结构,其自身包括了控制部、卡止部,其中控制部、卡止部之间形成钝角夹角,使得控制部、卡止部在工作时相互远离而互不干扰。在自然状态下,两个卡止部均不与旋转片接触,以此实现旋转片带动端部肋片的自由转动。本方案中驱动装置对卡止装置的驱动方式即是控制两个控制部之间的距离,当两个控制部相互靠拢,压缩中间的弹性件时,此时由于两块卡止片的控制部之间通过转轴相互铰接,因此两个卡止部之间的距离也会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对位于两个卡止部之间的旋转片的卡紧,使得旋转片无法再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端部肋片无法进行转动,实现对端部肋片的固定。当驱动装置不再驱动控制部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本方案中的卡止装置自动复位,实现对端部肋片的松开。

优选的,所述旋转片表面设置通槽,两个卡止部的端部分别位于通槽的两侧。使得两个卡止部相互靠近时,两个卡止部均进入通槽中,利用通槽的侧壁对卡止部的端部进行限位,使得除非松开对控制部的驱动,否则卡止部完全无法从通槽中脱离,从而进一步提高卡止部对旋转片的卡紧能力,提高固定端部肋片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固定在卡止部外侧面的丝线,两股丝线分别从两个控制部上伸出后合为一股。两股丝线合为一股,便于减少线端,有利于使用者进行操作与控制。使用者仅需向着远离卡止装置的方向拉扯丝线,使得两股丝线受力后分别将作用力传递至两个控制部上,由于两股丝线是合为一股的,因此两个控制部的受力会使得两个控制部朝向相互之间靠拢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了通过拉扯丝线,对卡止部进行合拢的效果,从而简单快速高效的实现对旋转片的卡紧功能。

优选的,还包括绕线机构,所有丝线均连接至绕线机构。通过绕线机构对丝线进行快速的收放,从而便于乘客简单的控制端部肋片对身体包覆的贴合程度。所述绕线机构如现有技术中的绕线器就能实现,在此不做赘述。

优选的,所述丝线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确保丝线的韧性与强度,使得丝线能够充分的承受使用者施加的拉力,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中部肋片面向端部肋片的端面上设置两块上下分布的安装板,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安装板上。通过安装板的设置,可以对连接轴与中部肋片之间的间距较为自由的进行设置,解决间距过小不便安装圆环的问题;同时对连接轴的两端进行限位,提供连接轴的稳定性,防止圆环从连接轴上脱落的情况出现,从而提高本发明的整体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中部肋片、端部肋片的正面均为凹面向前的曲面。使得中部肋片、端部肋片的正面符合人体工学结构,乘客倚靠在上面时背部能够与中部肋片、端部肋片进行良好的贴合,为乘客提供更加良好的舒适度与乘坐体验。

优选的,所述弹性条为条形的弹簧,当卡止装置未卡紧旋转片时,所述弹性条处于自然状态。使用弹簧作用弹性条,能够使得弹性条具有优良的韧性和复位能力,能够满足对端部肋片极大的包覆角度,确保本发明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使用。

优选的,所述旋转片为扇形结构,扇形的顶角端与圆环固定连接,扇形的一侧边与端部肋片固定连接。通过扇形结构的旋转片,极大的降低旋转片与圆环连接处的接触面积,使得旋转片的端部更小、圆环能够进行更大幅度的旋转,从而使得对端部肋片提供更大的转动角度进行对乘客的包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包覆式座椅靠背结构,乘客倚靠上靠背片时,乘客背部贴合各靠背片,对各中部肋片施加压力,使得两端的端部肋片相对而言向乘客身体方向进行转动,使得两侧的端部肋片逐渐向包覆在乘客身体的两侧。待调整好端部肋片的包覆后,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卡止装置卡紧旋转片,即可实现对两侧端部肋片的固定,使得端部肋片无法再进行调整,此时乘客即被两侧的端部肋片包覆在内,乘客的身体得到充分的稳定,空铁加减速、或转弯换向过程中的晃动均不会对乘客造成影响,乘客的身体得到极好的稳定。

2、本发明一种包覆式座椅靠背结构,通过端部肋片还可实现安全带的功能,提高乘客在乘坐过程中的安全性,解决现有技术中乘客不喜欢系扣安全带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靠背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中部肋片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中部肋片和端部肋片之间的连接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圆环和旋转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卡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卡止装置与旋转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龙骨,2-中部肋片,3-端部肋片,4-连接轴,5-圆环,6-旋转片,7-卡止装置,71-卡止片,711-控制部,712-卡止部,72-转轴,73-弹性件,8-驱动装置,9-弹性条,10-通槽,11-丝线,12-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包覆式座椅靠背结构,包括龙骨1,所述龙骨1上并排设置若干靠背片,所述靠背片包括中部肋片2、端部肋片3,所述中部肋片2固定在龙骨1上,所述端部肋片3连接在中部肋片2的两端;所述中部肋片2面向端部肋片3的端面上设置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上套设圆环5,圆环5上固定连接旋转片6,所述旋转片6垂直于连接轴4的轴线,所述旋转片6与相邻的端部肋片3固定连接;还包括用于卡紧所述旋转片6的卡止装置7、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卡止装置7卡紧或松开旋转片6的驱动装置8;所述靠背片的背部还设置弹性条9,所述弹性条9与中部肋片2、端部肋片3均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使用过程中,在没有乘客倚靠上时,弹性条9处于自由状态,同时中部肋片2和端部肋片3之间也处于自由状态,当乘客倚靠上靠背片时,乘客背部贴合各靠背片,对各中部肋片2施加压力,后压中部肋片2,使得两端的端部肋片3相对而言向乘客身体方向进行转动,使得两侧的端部肋片3逐渐向包覆在乘客身体的两侧。乘客向靠背片施加的压力越大,端部肋片3对乘客的包覆越牢固,因此乘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对靠背片的施压,从而得到最为舒适的包覆效果。待调整好端部肋片3的包覆后,仅需通过所述驱动装置8控制卡止装置7卡紧旋转片6,即可实现对两侧端部肋片3的固定,使得端部肋片3无法再进行调整。待乘客不需要端部肋片3进行包覆时,只需要通过驱动装置8松开卡止装置7对旋转片6的卡紧,在弹性条9的弹性复位力作用下,端部肋片3即会向两侧进行打开复位。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包覆式座椅靠背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卡止装置7包括两块卡止片71,所述卡止片71由相互之间构成钝角的控制部711、卡止部712组成,两块卡止片71的控制部711之间通过转轴72相互铰接,两个控制部711之间还通过弹性件73连接,所述弹性件73位于转轴72远离卡止部712的一侧方向;两个卡止部712分别位于旋转片6的两侧,当弹性件73处于自然状态时,两个卡止部712均不与旋转片6接触。所述旋转片6表面设置通槽10,两个卡止部712的端部分别位于通槽10的两侧。所述驱动装置8为固定在卡止部712外侧面的丝线11,两股丝线11分别从两个控制部711上伸出后合为一股。所有丝线11均连接至绕线机构。所述丝线11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中部肋片2面向端部肋片3的端面上设置两块上下分布的安装板12,所述连接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安装板12上。所述中部肋片2、端部肋片3的正面均为凹面向前的曲面。所述弹性条9为条形的弹簧,当卡止装置7未卡紧旋转片6时,所述弹性条9处于自然状态。所述旋转片6为扇形结构,扇形的顶角端与圆环5固定连接,扇形的一侧边与端部肋片3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