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传送设备和车辆传送方法

文档序号:405944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传送设备和车辆传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传送设备,该车辆传送设备通过沿着向上或向下方向传送车体而在悬挂式输送线和支撑式输送线之间传送车体。这里,悬挂式输送线使用输送悬挂器来悬挂车体并且输送车体,而支撑式输送线保持着车体的底侧并且输送车体。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车辆装配线包括悬挂式输送线和支撑式输送线。悬挂式输送线使用输送悬挂器来悬挂车体以安装各种部件,例如发动机、变速箱、排气喷嘴和轮胎等,这些部件通常从车体的底侧安装。以下,这些部件也使用术语“底侧部件”来表示。
支撑式输送线使用平板输送机从车体底侧保持车体以安装外部部件等,这些外部部件通常从车体的上侧安装。
在这种装配线中,设有用于将车体从悬挂式输送线传送到支撑式输送线的车体传送设备。
作为这些类型的车体传送设备的一示例,已经发现在日本未审专利公报No.2002-60052中所公开的车体传送设备。
该日本未审专利公报中所公开的设备包括定位在待传送的车体的两侧的引导支柱、沿着该引导支柱在上下方向上运动的升降单元、沿着水平方向运动并且改变其总长度以支撑车体的支架、以及从该支架接收车体的车体保持设备。
在该车体传送设备中,从其底侧由输送悬挂器支撑并且从输送线输送来的车体被提起(pick up),以使车体与输送悬挂器脱开。然后,将该车体转送到车体传送设备。
接着,在该车体传送设备中,使车体沿着向下方向传送并且由适用于沿着上下方向运动且设在车体保持设备中的保持单元接收。然后,通过使保持单元下降而将车体放置在地面(支撑式输送线)上,并且将放置在地面上的车体运送到下一工序。
在该传统的车辆装配线中,在底侧部件的安装工序和车体传送工序(设备)之间设有沿着向上方向倾斜的倾斜导轨。这是因为需要将车体转送到位于预定高度处的车体传送设备的车体保持设备,或者使输送悬挂器返回到车辆装配线的输送线的起点。
但是,在该传统的车辆装配线中,为了设置倾斜导轨,输送线的总长度变长。
这里,在车体传送设备内进行将轮胎安装在车体中是其中一种使输送线变短的方法。但是,轮胎的安装由于设置在车体传送设备内的车体保持设备而变得困难。这是因为在车体传送设备内不能确保足够的工作空间。
另外,在该传统的车体传送设备中,由于车体保持设备或升降单元的结构变为复杂的结构,因此需要过高的制造成本。
因此,需要这样的车辆传送设备,其能够缩短车辆装配线的总线路长度并且能够使车辆装配线的总制造成本最少。另外,还需要满足这些要求的车辆传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传送设备,该车辆传送设备用于在悬挂式输送线和支撑式输送线之间传送车体。这里,悬挂式输送线在将车体悬挂在沿着输送导轨行进的输送悬挂器上的同时输送车体,而支撑式输送线在保持着车体的下侧的同时输送车体。
该车体传送设备包括一升降导轨和一升降单元。该升降导轨设置成靠近所述输送导轨,并且允许所述输送悬挂器沿着该升降导轨运动。该升降单元控制所述升降导轨沿着上下方向的运动。
根据该车辆传送设备,在其中保持着车体的输送悬挂器沿着支撑式输送线的输送导轨行进的同时,将底侧部件安装在车体中。然后,使输送悬挂器向设置成靠近输送导轨的升降导轨运动,并且停止在升降导轨的预定区域处。接着,通过升降单元使升降导轨沿着向下方向运动。由此,将车体从输送悬挂器直接放置在支撑式输送线上,并因此将其转送到支撑式输送线。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升降导轨沿着上下方向运动而将车体从输送悬挂器传送到支撑式输送线。这允许省去例如提升设备和车体保持设备的传统设备,它们用于将车体从输送悬挂器传送到支撑式输送线。由此,可以使车辆装配线所需的制造成本最少。
另外,根据本发明,并不需要通过车体保持设备的保持单元将车体支撑在预定高度处。可以省去用于连接底侧部件的安装工序与车体传送工序的倾斜导轨。因此,可以缩短车辆装配线的总长度。
在该车辆传送设备中,优选的是,所述升降单元使所述升降导轨的位置在以下位置之间改变,即,其中所述升降导轨定位在与所述悬挂式输送线的输送导轨等高(level)处的位置、其中将所述车体放置在所述支撑式输送线上的位置、以及其中所述升降导轨定位在与一返回导轨等高处的位置,该返回导轨用于将所述输送悬挂器引导至所述悬挂式输送线的起点。
由此,可以通过在将车体放置在支撑式输送线上之后使升降导轨向上运动直到升降导轨变得与返回导轨等高,而使输送悬挂器返回到悬挂式输送线的起点。
除了上述益处之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通过使升降导轨沿着向上方向运动而将输送悬挂器转送到通常设置在输送导轨上方的返回导轨,因此可以省去连接输送导轨与返回导轨的倾斜导轨。因此,可以缩短车辆装配线的总长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传送方法,用于在悬挂式输送线和支撑式输送线之间传送车体。这里,悬挂式输送线在将车体悬挂在沿着输送导轨行进的输送悬挂器上的同时输送车体,而支撑式输送线在保持着车体的下侧的同时输送车体。
该车辆传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即,(1)将在其中保持着车体的输送悬挂器传送到设置成靠近输送导轨的升降导轨,(2)在升降导轨的上游区域内将底侧部件安装到车体中,(3)在升降导轨的下游区域内在使输送悬挂器停止之后,通过使升降导轨下降而将车体放置在支撑式输送线上,(4)使输送悬挂器脱开对车体的保持,以及(5)在使升降导轨沿着向上方向运动直到升降导轨变得与一返回导轨等高之后,将输送悬挂器传送到该返回导轨,该返回导轨用于将所述输送悬挂器引导至所述悬挂式输送线的起点。
根据该车辆传送方法,在将沿着悬挂式输送线的输送导轨行进的输送悬挂器输送到升降导轨中之后,在升降导轨的上游区域处将底侧部件安装到由输送悬挂器支撑的车体中。
然后,在完成底侧部件的安装时,在升降导轨的下游区域中运送输送悬挂器并使其停止在预定位置处之后,使输送悬挂器与升降导轨一起沿着向下方向传送。
由此,将由输送悬挂器支撑的车体放置在支撑式输送线上。
然后,使车体与输送悬挂器脱开并且将其输送到车辆传送设备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使升降导轨向上运动直到升降导轨变得与返回导轨等高,然后使输送悬挂器在脱开车体之后沿着返回导轨行进,并且被引导至悬挂式输送线的起点。
根据本发明,可以简单地通过使升降导轨下降而将车体从输送悬挂器传送到支撑式输送线。这样可以省去例如提升设备和车体保持设备的传统设备,这些设备传统上用于将车体从输送悬挂器传送到支撑式输送线。由此,可以使车体装配线所需的制造成本最少。
另外,由于可以在车体传送设备内将底侧部件安装在车体中,因此可以省去用于连接底侧部件的安装工序和车体传送工序的倾斜导轨。因此,可以缩短车辆装配线的总长度。


图1为表示根据当前实施例的车辆传送设备的侧视图。
图2为详细地表示图1的门架式(gantry)升降设备的前视图。
图3为侧视图,示出了使在其中保持着车体的输送悬挂器从输送导轨转送到升降导轨的状态。
图4为侧视图,示出了通过使升降导轨下降而将车体放置在支撑式输送线上的状态。
图5为侧视图,示出了使升降导轨在脱开车体之后向上运动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这些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车辆传送设备1将车体M从设置在车辆输送(装配)线的上侧的悬挂式输送线HL,传送到设置在车辆输送(装配)线的下侧的支撑式输送线SL。
这里,悬挂式输送线HL是这样一种输送线,其中车体M由沿着输送导轨SR行进的自推进输送悬挂器H(以下将其称为“输送悬挂器H”)保持,并且其中在将车体M悬挂在输送悬挂器H上的情况下输送车体M。
支撑式输送线SL为这样一种输送线,其中在将车体M的轮胎T保持在平板输送机上的同时输送车体M。
用于将输送悬挂器H引导至悬挂式输送线HL的起点的返回导轨BR设置在车辆传送设备1的终点上方。
悬挂式输送线HL和支撑式输送线SL共轴布置,即,在从顶部看每条线时悬挂式输送线HL和支撑式输送线SL沿着输送方向设置成一直线。在每条输送线中,在将每个车体M的前侧指向输送方向的同时输送车体M。
在下面的说明中,术语“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分别指的是车体M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即,术语“右侧”、“左侧”、“前侧”和“后侧”根据车体M的传送方向而限定。
车辆传送设备1基本上包括升降导轨2和一对门架式升降设备3,输送悬挂器H沿着升降导轨2行进,每个升降设备用于使升降导轨2上升和下降。
升降导轨2具有与悬挂式输送线HL的输送导轨SR相同的结构,并且主要由设置在上侧的上侧导轨21、设置在下侧的下侧导轨22和均用于连接上侧导轨21和下侧导轨22的槽道23构成。
采用具有字母“I”形状截面的导轨作为上侧导轨21和下侧导轨22,并且上侧导轨21和下侧导轨22沿着车体M的输送方向布置。
采用具有字母“C”形状截面的连接梁作为槽道23,槽道23的顶部与上侧导轨21连接,并且槽道23的底部与下侧导轨22连接。
如图1所示,沿着车体M的输送方向设置有一对门架式升降设备3。
在下面的说明书中,由于每个门架式升降设备3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将针对其中一个门架式升降设备3进行详细说明,而将省略对另一门架式升降设备3的说明。
在图1中方便地,将设置在上游的门架式升降设备3显示为沿着图2的线A-A剖开的剖视图,而将设置在下游的门架式升降设备3显示为沿着图2的线B-B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门架式升降设备3主要由一对支柱31、连接梁32、滑动器基部33、滑动器34以及电动提升机35构成。在该门架式升降设备3中,滑动器基部33通过连接梁32固定到支柱31上,并在其中保持着滑动器34,同时允许滑动器34沿着上下方向运动。电动提升机35设有一伺服控制器,并且促使滑动器34沿着上下方向运动。
支柱31设置在从悬挂式输送线HL输送来的车体M的左右方向的两侧,从而使该车体M定位在它们之间。支柱31在沿着其纵向方向的顶部和中间部分处分别设有连接梁32,这些连接梁向内(朝着车体M)延伸。
滑动器基部33通过连接三个梁构件33a而形成,从而使其具有带角字母“U”形状的截面。从图2可以看出,滑动器基部33在将连接着左右梁构件33a的梁构件33a放置在上侧的情况下由连接梁32支撑。
向内延伸并且限制滑动器34向下运动的止动器33b设置在左右梁构件33a的底侧。
滑动器34通过连接三个框架34a而形成,从而使其具有带角字母“U”形状的截面。从图2可以看出,滑动器34在将连接左右框架34a的框架34a定位在下侧的情况下设置在滑动器基部33内。
从图2可以看出,滑动器34的每个左右框架34a都设有支撑杆34b,这些支撑杆沿着向外的方向延伸并且牢固地固定在梁构件33a上。
每个支撑杆34b的与框架34a相对的端部都设有导辊34c,该导辊从其前后侧保持着滑动器基部33,并且允许滑动器34沿着梁构件33a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参见图1)。
在滑动器34中,连接着左右框架34a的框架34a在其底部处固定到上侧导轨21上,并且在其顶部处固定到可转动地保持辊子34d的辊支架34e上。
这里,悬挂在电动提升机35上的链条35a围绕着辊子34d设置。
另外,连接着左右框架34a的框架34a的两端通过使用加强板34f而与左右框架34a牢固地连接,该加强板在前视图中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
电动提升机35(以下将其称为“提升机”)控制滑动器34沿上下方向的运动。更具体地,提升机35通过使缠绕在辊子34d上的链条35a卷绕而使滑动器34向上运动,并且通过使缠绕在辊子34d上的链条35a退绕(加长)而使滑动器34向下运动。
如图1所示,提升机35通过使用升降构件35c而悬挂在转动架(turret)35b的顶部框架上,该转动架具有带角字母“U”形状的截面并且固定到底部框架35d上,从而使其顶部框架定位在上侧。这里,底部框架35d固定到撑杆(未示出)上。
提升机35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使升降导轨2的位置改变至在位置P1、位置P2和位置P3之中的任意位置。这里,位置P1为其中升降导轨2定位在与悬挂式输送线HL的输送导轨SR等高处的位置(参见图3),位置P2为其中车体M放置在支撑式输送线SL上的位置(参见图4),而位置P3为其中升降导轨2定位在与设置在比输送导轨SR更高的位置处的返回导轨BR等高处的位置(参见图5)。
如图1所示,输送悬挂器H基本上包括四个引导单元h1、一悬挂器支架h2和悬挂器臂h3。在该输送悬挂器H中,每个引导单元h1都适于沿着下侧导轨22滑动,并且每个悬挂器臂h3都布置在设置于引导单元h1下方的悬挂器支架h2的下方。
如图2所示,引导单元h1基本上由四个导辊h11、支撑板h12和一固定件h13构成。支撑板h12设置在下侧导轨22的上下方向的两侧,并且每个支撑板h12都固定到在前视图中具有字母“L”形状的固定件h13上。共四个导辊h11可转动地布置在支撑板h12上,从而使下侧导轨22的左右方向的每一侧夹在这些导辊h11之间。更具体地,下侧导轨22的上部22a和下部22b分别夹在布置在每个支撑板h12上的导辊h11之间。
在当前实施例中,由于共布置四个导辊h11,因此每个引导单元h1可以在不会使宽度方向不对准的情况下沿着下侧导轨22运动。
如图1所示,四个引导单元h1中的两个,即定位在四个引导单元h1的中间部分的引导单元h1(下面,将这些引导单元称为“中央引导单元”),设有一凸缘部分h14和一辊子h15。向上延伸的凸缘部分h14设在支撑板h12上,并且在其中可转动地支撑辊子h15。这里,辊子h15的圆周适于与下侧导轨22的顶面接触。
在当前实施例中,在支撑板h12的合适区域上设置有供辊子h15的一部分从中穿过的通孔,以允许辊子h15与下侧导轨22的顶部接触。
在相邻的中央引导单元h1之中定位在车体M输送方向的上游的中央引导单元h1设置有用于驱动辊子h15的马达h16。
如图2所示,每个中央引导单元h1的固定件h13的端部固定到轴构件h17上,该轴构件h17与板构件h18可转动地连接。
如图1所示,在四个引导单元h1之中定位在输送方向的两端的每个引导单元h1的固定件h13与一连杆h19连接,该连杆在其另一个端处固定到轴构件h17上。
在当前实施例中,连杆h19与固定件h13连接,同时允许连杆h19围绕固定件h13转动。这是因为该布置允许输送悬挂器H沿着例如返回导轨BR的导轨的曲线行进。
如图2所示,悬挂器支架h2通过使用固定到悬挂器支架h2的顶部上的四个L形托架h21而悬挂在板构件h18上。这里,在图2中只显示出在该图2中设置在前侧的两个托架h21。
支撑着相应悬挂器臂h3的顶部的悬挂器基部h31通过四个连杆h22而固定到悬挂器支架h2的底部上。
共两个悬挂器臂h3布置在相对于车体M的左右方向的每一侧,从而使该车体M由悬挂器臂h3保持。这里,在图2中只显示出在该图2中设在前侧的两个悬挂器臂h3。如图1所示,每侧的相应悬挂器臂h3通过连接梁h32连接。
在当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允许设在车体M的两侧的每个悬挂器臂h3的下侧沿着左右方向摆动。即,每个悬挂器臂h3都能够围绕着其顶侧枢转。
保持着车体M的顶起点JP的支撑臂h33可枢转地设在每个悬挂器臂h3的底侧上,并且支撑臂h33与杆h34成一体,该杆朝着相对于车体M的相反方向延伸。
如图1所示,平板输送机SC设置成,使其原始点位于升降导轨2的终点下方。
具有待与输送悬挂器H的杆h34接触的曲柄臂41的臂释放单元4设置在平板输送机SC的两侧。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共使用了四个悬挂器臂h3来保持车体M,因此共设有四个臂释放单元4。即,该平板输送机SC的每一侧都设有两个臂释放单元4。
臂释放单元4通过用曲柄臂41使杆h34转动而在车辆保持位置和车辆释放位置之间改变支撑臂h33的位置。这里,如果支撑臂h33定位在车辆保持位置处,则支撑臂h33指向相对于车体M的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参见图2)。另一方面,如果支撑臂h33定位在车辆释放位置处,则支撑臂h33指向相对于车体M的输送方向的平行方向。
接下来,将对采用车辆传送设备1的车辆传送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3,当在悬挂式输送线HL中完成了通常从车体M底侧安装的各种部件,例如悬架、发动机和排气管等的安装时,使得其中保持着车体M的输送悬挂器H向设置成靠近输送导轨SR的升降导轨2运动。然后,使该输送悬挂器H向车辆传送设备1输送(步骤1)。
接下来,在该车辆传送设备1中,在输送悬挂器H定位在升降导轨2的上游区域内的同时,将每个轮胎T安装在车体M中(步骤2)。
如图4所示,在输送悬挂器H到达在升降导轨2的下游区域内的预定位置处时,使输送悬挂器H停止。然后,使升降导轨2向下运动直到升降导轨2到达预定的高度。由此,将车体M从输送悬挂器H直接放置在支撑式输送线SL上(步骤S3)。
接着,通过根据臂释放单元4的致动使每个支撑臂h33的位置从车辆保持位置改变至车辆释放位置,而使车体M从输送悬挂器H释放(步骤4)。
然后,如图5所示,在使升降导轨2沿着向上方向运动直到升降导轨2变得与返回导轨BR等高之后,将输送悬挂器H转送到返回导轨BR(步骤5)。
根据当前实施例,可以获得以下益处。
在当前实施例中,通过使升降导轨2沿着上下方向运动而使车体M从输送悬挂器H传送到支撑式输送线SL。这允许省去例如提升设备和车体保持设备的传统设备,它们用于将车体从输送悬挂器传送到支撑式输送线。由此,可以使车辆装配线(车辆输送线)所需的制造成本最少。
另外,在当前实施例中,由于车体M可以从输送悬挂器H直接传送到支撑式输送线SL,因此与传统的车辆装配(输送)线的情况不同,将车体M传送到下侧输送线并不需要用于传送车体M的多个步骤。由此,可以使得用于传送车体M的步骤的数量最少。
另外在当前实施例中,由于可以通过沿着向上方向提升升降导轨2而使输送悬挂器H转送到设置在比输送导轨SR更高的位置处的返回导轨BR,因此不需要用于将输送悬挂器运送到设置在更高位置处的返回导轨的倾斜导轨。由此,可以缩短车辆装配(输送)线的总长度。
还有,在当前实施例中,不需要用于接收车体M并且设置在车辆传送设备1的升降导轨2下方的特定设备。由此,可以在车辆传送设备1内进行待从车体M的底侧安装的底侧部件(例如,轮胎T)的安装。
由此,可以省去在用于将底侧部件安装到车体上的安装工序和使用车辆传送设备的车体传送工序分开布置在车辆输送线中时所需的倾斜导轨。
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可以省去连接底侧部件的安装工序与车体传送工序的倾斜导轨,因此可以缩短输送线的总长度。
尽管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表示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化和改进。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对用于将车体从设置在车辆装配(输送)线的上侧的悬挂式输送线传送到设置在车辆输送线的下侧的支撑式输送线的车辆传送设备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该车辆传送设备可以将车体从设置在车辆输送线的下侧的支撑式输送线SL传送到设置在车辆输送线的上侧的悬挂式输送线。
另外,升降导轨的总长度和门架式升降设备的数量可以适当地进行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传送设备,该车辆传送设备用于在悬挂式输送线和支撑式输送线之间传送车体,该悬挂式输送线在将车体悬挂在沿着输送导轨行进的输送悬挂器上的同时输送车体,而该支撑式输送线在保持着车体的下侧的同时输送车体,该车辆传送设备包括升降导轨,其设置成靠近所述输送导轨并且允许所述输送悬挂器沿着该升降导轨运动;和升降单元,其控制所述升降导轨沿上下方向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使所述升降导轨的位置在以下位置之间改变,即,其中所述升降导轨定位在与所述悬挂式输送线的输送导轨等高处的位置、其中将所述车体放置在所述支撑式输送线上的位置、以及其中所述升降导轨定位在与一返回导轨等高处的位置,该返回导轨用于将所述输送悬挂器引导至所述悬挂式输送线的起点。
3.一种车辆传送方法,用于在悬挂式输送线和支撑式输送线之间传送车体,该悬挂式输送线在将车体悬挂在沿着输送导轨行进的输送悬挂器上的同时输送车体,而该支撑式输送线在保持着车体的下侧的同时输送车体,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在其中保持着车体的输送悬挂器传送到设置成靠近输送导轨的升降导轨;在升降导轨的上游区域内将底侧部件安装到车体中;在升降导轨的下游区域内使输送悬挂器停止之后,通过使升降导轨下降而将车体放置在支撑式输送线上;使输送悬挂器脱开对车体的保持;以及在使升降导轨沿着向上方向运动直到升降导轨变得与一返回导轨等高之后,将输送悬挂器传送到该返回导轨,该返回导轨用于将所述输送悬挂器引导至所述悬挂式输送线的起点。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传送设备(1),该车辆传送设备用于在悬挂式输送线(HL)和支撑式输送线(SL)之间传送车体(M),该悬挂式输送线在将车体(M)悬挂在沿着输送导轨(SR)行进的输送悬挂器(H)上的同时输送车体(M),而该支撑式输送线在保持着车体(M)的下侧的同时输送车体(M),该车辆传送设备(1)包括升降导轨(2),其设置成靠近输送导轨(SR)并允许输送悬挂器(H)沿着升降导轨(2)运动;以及门架式传送设备(3),其控制升降导轨(2)沿着上下方向的运动。
文档编号B62D65/00GK1835864SQ20048002294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1日
发明者土肥启二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