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行车换档机构用控制线缆的致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113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自行车换档机构用控制线缆的致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换档机构用控制线缆的致动装置,尤其是所谓的杆端装置,所述装置适合于被安装在竞赛自行车手把的朝前端上。
背景技术
自行车通常设置有与牙盘相关联的后变速齿轮传动机构,后变速齿轮传动机构由一系列共轴齿轮(小齿轮)组成,具有不同的直径和齿数的所述共轴齿轮(小齿轮)被牢固地连接到后轮的轮毂。自行车通常还设置有与齿盘相关联的前变速齿轮传动机构,前变速齿轮传动机构由一系列具有不同的直径和齿数的齿轮(齿圈)组成,前变速齿轮传动机构与被一对踏板在旋转中设定的底托架组件的销相关联。在两种情形中,变速齿轮传动机构均接合在牙盘和齿盘之间以闭环延伸的传动链,以移位在具有不同的直径和齿数的齿轮上的链条,从而获得不同的传动比。特别地,当链条从具有较大直径的齿轮移动到具有较小直径的齿轮时使用表达向下换档,并且当链条从具有较小直径的齿轮移动到具有较大直径的齿轮时使用表达向上换档。关于此,应该指出,参考前变速齿轮传动机构,向下换档对应于转到较低传动比,并且向上换档对应于转到较高传动比,反之,参考后变速齿轮传动机构,向下换档对应于转到较高传动比并且向上换档对应于转到较低传动比。通过致动装置实现变速齿轮传动机构沿着两个方向的运动,变速齿轮传动机构从而被安装成易于被骑车者操作;在所谓的杆端装置的情形中,致动装置被安装在手把上的端部处。传统上,用于前变速齿轮传动机构的致动装置位于手把的左手柄上,并且反之用于后变速齿轮传动机构的致动装置位于右手柄上。更加具体地,在机械换档机构中,利用由通常覆套的不可延伸线缆(通常称为波顿线缆)施加的拉拽作用每一个变速齿轮传动机构沿着第一方向在齿轮之间移动,并且通过释放在线缆上的牵引和/或利用被设置在变速齿轮传动机构自身中的弹簧的弹性恢复作用每一个变速齿轮传动机构沿着第二相反方向在齿轮之间移动。通常,通过释放线缆的牵引和/或利用回位弹簧引起运动的方向是向下换档的方向;反之,控制线缆的拉拽作用沿着向上换档的方向发生,在向上换档中,链条从具有较小直径的齿轮移动到具有较大直径的齿轮。在致动装置中,通过在通常称为线缆卷绕绕线筒的转子元件上卷绕和展开而在牵引中或者在释放中致动控制线缆,线缆卷绕绕线筒的旋转由骑车者用适当的控制杆控制。 在手把的端部处使用两个控制杆将是复杂的并且是非常不实际的,因为在另一方面两个控制杆对于位于手把的不同部分中的不同类型的装置发生,因此通过在手把的端部处定位单杆控制是有必要的。在任何情形中,致动装置均应该确保绕线筒在多个预定角位置中的旋转中保持静止,即在换档机构的不同齿轮上保持静止,多个预定角位置对应于由不同的传动比所要求的、变速齿轮传动机构的不同位置。这个功能由在绕线筒和装置的固定外壳之间多方面作用的、被称为分度器获得,在本领域中很多类型的分度器是已知的。在更加传统的、所谓的杆端装置中,单杆控制基本上直接地作用在线缆卷绕绕线筒上,使得如由分度装置限定的、线缆卷绕绕线筒的每一个角位置均对应于控制杆精确的角位置。在旨在用于所述竞赛的产品中,对于甚至在小的细节中的更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已经导致提供如下控制装置,其中一旦换档已经完成,操纵杆便返回它的中央中立位置。EP-1837275-A2实际上描述了如下装置,其中用非常复杂的回位组实现返回中立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问题在于,使得以简单的方式获得一种允许控制杆返回它的中立位置中的装置。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换档机构用控制线缆的致动装置。更加具体地,用于自行车换档机构用控制线缆的致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成连接在自行车手把的端部上,-绕线筒,所述绕线筒能够围绕装置的主轴线(A)在外壳中角运动,在绕线筒上卷绕线缆,-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作用在绕线筒上以围绕装置的主轴线(A)沿着第一和第二角度方向旋转绕线筒,-分度装置,所述分度装置在预定的角位置中以可移除方式保持绕线筒,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操纵杆,该操纵杆能够从中立位置沿着第一或者第二角度方向围绕装置的主轴线(A)相对于外壳角运动以实现向下或者向上换档,-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以不可旋转方式被安装到绕线筒并且所述内齿圈能够在外壳中随绕线筒角运动,-在操纵杆和齿圈之间的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在操纵杆和外壳之间作用的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趋向于使操纵杆返回中立位置中,并且所述棘轮机构包括-两个相对的摇臂,摇臂根据两根枢轴线被铰接在操纵杆上,所述两根枢轴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装置的主轴线(A),所述摇臂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弓形形状,所述弓形形状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且包络致动装置的主轴线(A),其中第一摇臂的第一端部靠近第二摇臂的第一端部并且第一摇臂的第二端部面向第二摇臂的第二端部,-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靠近第二端部形成在每一个摇臂上的外侧上,所述扇形齿轮具有适合于与齿圈的边齿啮合的齿廓,该齿圈在沿着装置的主轴线(A)对应于扇形齿轮轴向位置的轴向位置中,-凸轮轮廓,所述凸轮轮廓邻近于第一端部形成在每一个摇臂的内侧上,
-推进器,所述推进器沿着离开装置的主轴线(A)以推进摇臂的第二端部的方向围绕摇臂的枢轴线推进每一个摇臂,-指示器,所述指示器在摇臂的凸轮轮廓上被与摇臂中的至少一个接合,所述指示器相对于外壳静止并且相对于装置的主轴线(A)沿着径向面向外,其中所述凸轮轮廓被构造成,使得-当指示器与摇臂的凸轮轮廓接合时,同一摇臂的扇形齿轮被保持离开齿圈,-当指示器从凸轮轮廓脱离时,同一摇臂的扇形齿轮被推进器推进以与齿圈接合。该装置允许所期望的操作,其中在换档结束时操纵杆能够返回它的中立位置中。 实际上,操纵杆未以直接的方式牢固地连接到绕线筒(或者连接到以不可旋转方式安装到绕线筒的齿圈),而是在操纵杆和绕线筒之间布置棘轮机构,除当指令换档时的时刻以外, 棘轮机构保持操纵杆从齿圈被释放。此时,根据操纵杆是向下还是向上换档,操纵杆沿着一个方向或者沿着另一个方向的角运动引起在操纵杆自身上的摇臂的运动,从而两个摇臂中的一个或者另一个在操纵杆上移动,直至使得它的扇形齿轮与齿圈接合;以这种方式,操纵杆的角运动被传递到齿圈和线缆卷绕绕线筒。一旦骑车者在操纵杆上的动作已经结束,线缆卷绕绕线筒和齿圈便被分度装置保持在达到的位置中,然而在棘轮机构不对其制止的情况下,操纵杆趋向于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返回中立位置中。优选地,推进器是在两个摇臂的第二端部之间压缩的弹簧。实际上,因为该两个摇臂彼此相对地工作,所以在因此具有用于两个摇臂中的每一个的弹簧是不必要的情况下, 具有被适当地布置在两个摇臂之间以在两个摇臂中的每一个上产生所期望的推进的弹簧是足够的。优选地,在中立位置中,指示器与两个摇臂的凸轮轮廓的第一部分均接合。以这种方式,由于弹性装置的作用而达到的中立位置被安全地维持,因为指示器与两个凸轮轮廓的接合确保两个扇形齿轮中的任一个均不能够与齿圈形成接合。优选地,该弹性装置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在外壳和操纵杆之间作用以使得操纵杆进入它的中立角位置中。这种弹簧能够是简单的环形抗扭弹簧,所述弹簧以与装置的主轴线(A)共轴的方式被安装在外壳中并且所述弹簧在其一端处被牢固地连接到外壳,在其另一端处被连接到操纵杆。优选地,摇臂中的每一个均借助于各自的销被铰接到操纵杆,所述销形成在摇臂上、在操纵杆上或者在结构上独立。优选地,与摇臂的第二端部相比,每一个摇臂的枢轴线均更加靠近第一端部。最大化在枢轴线和靠近摇臂的第二端部的扇形齿轮之间的距离,允许当扇形齿轮与齿圈接合时在扇形齿轮上的摇臂的推进方向对于扇形齿轮的全部单齿而言都是几乎相同的;因此扇形齿轮的全部的齿以基本等同的方式参与推进。这允许有效率地确定扇形齿轮的尺寸,因为考虑装置在竞赛自行车上的使用,所述装置必须尽可能轻,所以有效率地确定扇形齿轮的尺寸是重要的。优选地,扇形齿轮的齿廓和齿圈的齿廓使得当扇形齿轮随着返回中立角位置中的所述操纵杆移动而齿圈保持静止时,一次一个齿地促进咬合脱离。更加具体地,扇形齿轮的齿廓包括齿,所述齿带有面向摇臂的第二端部的推进侧和面向相反方向的释放侧,其中参考相对于装置的主轴线(A)的截面,所述推进侧被取向为使得切向于推进侧并且朝向装置外侧取向的射线与从推进侧指向摇臂的枢轴线的射线形成等于或者大于90°的角度。


从参考附图给出的、其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说明中,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在这些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透视图;-图2和3是图1的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图1的装置的一个部分的透视图;-图5是图1的装置的另一个部分的透视图;-图6到18是示出在装置操作期间的连续位置的、根据垂直于装置主轴线的平面的简化视图;-图19是根据部分地被中断的、垂直于装置主轴线的平面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示出用于竞赛自行车(未示出)的前换档机构的控制线缆K的致动装置100。 特别地参考图1,装置100是所谓的杆端装置,所述杆端装置被安装在使用于竞赛自行车的自行车手把的左端MS处,所述竞赛自行车更加具体地是用于计时竞赛的专用自行车;在这种手把中,端部MS相对于自行车的向前运动的方向面向前。装置100包括外壳101,所述外壳101以传统方式被固定到手把M,从而外壳自身基本是手把的端部MS的向前延伸。外壳101包括本体110和盖体120,所述本体110和盖体120通过沿着轴线A延伸的两个螺纹元件102和103被牢固地相互连接。将下文中变得更加清楚的轴线A是形成装置100的一个部分的元件的主参考轴线;方向等的所有指示, 诸如“轴向”、“径向”、“周向”和“直径方向”都将是参考轴线A给出;类似地,参考径向方向的指示“向外”和“向内,,必须被视为离开轴线A或者朝向轴线A。围绕轴线A,还定义了用 104和105指示的两个相反的角度方向,如在图3和6-17中表示地观察装置100,第一角度方向104沿着顺时针方向,第二角度方向105沿着逆时针方向。在外壳101中,存在相对于外壳101的本体110固定并且沿着轴线A延伸的中央销 111。在销111上,以自由旋转方式安装线缆卷绕绕线筒112 ;待致动的线缆K被固定于线缆卷绕绕线筒112并且在其上卷绕。绕线筒112被分度组件113连接到外壳101,以根据换档机构的选定传动比相对于外壳101将绕线筒112保持在预定角位置中。这种组件本质上是传统的而非本发明的一个部分;因此,此后将不对此详细描述。在绕线筒112的轴向相反侧上的、被安装在销111上的反销114,在外壳101中实现绕线筒112的旋转组装。在外壳101中,还存在相对于外壳101的盖体120固定并且沿着轴线A延伸的中央柄脚121。环形元件122被安装在柄脚121上,被以不可旋转方式固定于柄脚121。装置100还包括总体上用130指示的驱动机构来实现向下或者向上换档,所述驱动机构作用在绕线筒112上以围绕轴线A沿着角度方向104和105旋转绕线筒112。
驱动机构130包括被以不可旋转方式安装到绕线筒112的内齿圈114 ;和操纵杆 131,所述操纵杆131能够由骑车者致动并且能够从中立位置(在图1、4、5、6、12、18所示) 沿着角度方向104和105围绕轴线A相对于外壳101角运动。操纵杆131在环形元件122 一侧处借助于被安装在柄脚121上的衬套132和作用在外壳101和操纵杆131之间的弹性装置(特别地弹簧13 以可旋转方式被支撑,以将操纵杆131带入它的中立角位置中。驱动机构还包括在操纵杆131和齿圈114之间的棘轮机构140。棘轮机构140包括两个相对且对称地、相同的摇臂141和142,摇臂通过根据枢轴线B和C布置的两个销134、135被铰接在操纵杆131 —侧上,所述枢轴线B和C相互平行且平行于装置100的主轴线A。摇臂141和142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弓形形状,所述弓形形状从第一端部143、144延伸到第二端部145、146且包络轴线A ;第一摇臂141的第一端部143 靠近第二摇臂142的第一端部144,而第一摇臂141的第二端部145面向第二摇臂142的第二端部146,第一摇臂141的第二端部145与第二摇臂142的第二端部146在相对于轴线A 而言的基本切向方向上间隔开。在每一个摇臂141、142上,形成各自的扇形齿轮147、148,扇形齿轮靠近第二端部 145、146形成在摇臂141、142的外侧上。扇形齿轮147、148具有适合于与齿圈114的边齿啮合的齿廓。齿圈114和摇臂141、142沿着轴线A在基本相同的轴向位置中,因此齿圈114 处于在扇形齿轮147、148前面的位置中。同样在每一个摇臂141、142上,形成各自的凸轮轮廓151、152,凸轮轮廓邻近于第一端部143、144形成在摇臂141、142的内侧上。凸轮轮廓151、152包括基本沿着围绕轴线 A的周向方向延伸的主要部分153、154,主要部分前面是邻近于摇臂141、142的第一端部 143、144的高度倾斜的、短的第一部分155、156。凸轮轮廓151、152根据将在以后讨论的操作步骤与指示器160形成接触接合,指示器160由在环形元件122上的外部凸起形成,且平行于轴线A延伸;指示器160相对于外壳101是静止的并且相对于轴线A沿着径向面向外。棘轮机构140还包括推进器161,以沿着离开轴线A地推动摇臂141、142的第二端部145、146的方向围绕摇臂的枢轴线B、C推进每一个摇臂141、142。优选地,推进器161 是在摇臂141、142的第二端部145、146之间被压缩的弹簧。每一个凸轮轮廓151、152均被构造成,使得-当指示器160与摇臂141、142的凸轮轮廓151、152接合时,同一摇臂的扇形齿轮 147、148被保持离开齿圈114 ;-当指示器160从摇臂141、142的凸轮轮廓151、152脱离时,同一摇臂的扇形齿轮 147,148被推进器161推进以与齿圈114接合。考虑到摇臂141、142的第一端部143、144的邻近性,指示器160总是在摇臂141、 142的凸轮轮廓151、152上与摇臂141、142中的至少一个接合;在操纵杆131的中立位置中,指示器160与两个摇臂141、142的凸轮轮廓151、152的第一部分155、156都接合。摇臂141、142的形状和尺寸被如此确定,使得与摇臂自身的第二端部145、146相比,每一个摇臂141、142的枢轴线B、C均更加靠近第一端部143、144。扇形齿轮147、148的齿廓和齿圈114的齿廓使得当扇形齿轮147、148随着返回中立位置中的操纵杆131移动而齿圈114保持静止时,一次一个齿地促进咬合脱离。
更加具体地,扇形齿轮147、148的齿廓包括齿157、158,所述齿157、158带有面向摇臂141、142的第二端部145、146的推进侧157a、158a和背离摇臂141、142的第二端部 145、146的释放侧157b、158b。参考相对于轴线A而言的截面,推进侧157a、158a被取向为使得切向于推进侧157a、158a并且朝向装置100的外侧取向的射线Dl与从推进侧157a、 158a指向摇臂141、142的枢轴线B、C的射线D2形成等于或者大于90°的角度a。现在将特别地参考图6-18描述装置100的操作;应该指出,齿圈114的每一个角运动均对应于线缆卷绕绕线筒112的相同角运动并且因此对应于换档。图6示出操纵杆131的中立位置,所述中立位置对应于非换档情形,其中换档机构具有一定的传动比并且保持该传动比。在这个位置中,如已经述及地,指示器160与两个摇臂141、142的凸轮轮廓151、152的第一部分155、156均接合。无任何扇形齿轮147、148与齿圈114接合。从这个位置,操纵杆131被骑车者沿着方向105移动。如在图7中所示,一旦操纵杆131已经实现最小角运动,指示器160便从摇臂142的凸轮轮廓152脱离,因此摇臂142 被带有扇形齿轮148的推进器161朝向齿圈114推进。随着操纵杆131的运动进行,如在图8和9中所示,扇形齿轮148与齿圈114的接合确保齿圈与操纵杆131 —起角运动。骑车者将因此继续这个运动直至达到对应于所希望的换档的角位置;实际上,将操纵杆131移动小角度以获得单一换档(立即转换到较高或者较低的传动比)以及将操纵杆131移动对应于多个换档(双倍、三倍或者甚至更大)的较大角度是可能的。—旦已经因此达到所期角位置,骑车者便中断在操纵杆131上推进并且离开操纵杆131。虽然齿圈114在由分度组件113达到的角位置中被保持静止,但是已经保持自由的操纵杆131由于弹簧133的作用趋向于朝向它的中立位置被带回(图10);因此操纵杆131 开始沿着角度方向104移动。考虑到齿158的和摇臂142的几何形状,并且还考虑到指示器160未在凸轮轮廓152中接合,摇臂142能够围绕枢轴线C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只是克服推进器161的弹性作用力),因此使得摇臂142的扇形齿轮148从齿圈114脱离(图 11)。实际上,扇形齿轮148—个接一个地在齿圈的齿之上骑行,直至操纵杆131返回中立位置中(图12)。最终,已经执行单一换档或者多个换挡,并且最后,操纵杆131返回它的中立开始位置中,准备沿着相同的或者其它的方向进行另外的换档。类似于图7-12,图13到18,示出沿着相反方向的换档;考虑到操作的总体对称性,这些步骤将不予描述。当然,在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于已经描述的进行修改和改变。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自行车换档机构用控制线缆(K)的致动装置(100),包括 外壳(101),所述外壳(101)被构造成连接在自行车的手把的端部(MQ上; 绕线筒(112),所述绕线筒(112)能够围绕所述致动装置(100)的主轴线㈧在所述外壳(101)中角运动,在所述绕线筒(112)上卷绕所述线缆(K);驱动机构(130),所述驱动机构(130)作用于所述绕线筒(112)上,以使所述绕线筒 (112)围绕所述致动装置(100)的所述主轴线(A)在第一角度方向(104)上和在第二角度方向(105)上旋转;分度装置(113),所述分度装置(11 在预定的角位置中以可移除方式保持所述绕线筒(11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130)包括操纵杆(131),所述操纵杆能够从中立位置在所述第一角度方向(104)上或在所述第二角度方向(10 上围绕所述致动装置(100)的所述主轴线(A)相对于所述外壳(101)角运动,以实现向下或向上换档;内齿圈(114),所述内齿圈(114)以不可旋转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绕线筒(112),并且所述内齿圈(114)能够和所述绕线筒(112) —起在所述外壳(101)中角运动; 在所述操纵杆(112)和所述齿圈(114)之间的棘轮机构(140);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0)包括作用在所述操纵杆(112)和所述外壳(101)之间的弹性装置(133),所述弹性装置趋向于使得所述操纵杆(11 返回到所述中立位置中, 并且所述棘轮机构(140)包括两个相对的摇臂(141、142),所述摇臂根据两根枢轴线(B、C)被铰接在所述操纵杆(131)上,所述两根枢轴线(B、C)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述致动装置(100)的所述主轴线(A),所述摇臂(141、142)中的每一个摇臂均具有弓形形状,所述弓形形状从第一端部 (143,145)延伸到第二端部(144、146)且包络所述致动装置(100)的所述主轴线(A),其中所述第一摇臂(141)的第一端部(143)靠近所述第二摇臂(142)的第一端部(144),并且所述第一摇臂(141)的第二端部(145)面向所述第二摇臂(142)的第二端部(146);扇形齿轮(147、148),所述扇形齿轮(147、148)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45、146)地形成在每一个摇臂(141、14幻上的外侧上,所述扇形齿轮具有适合于与所述齿圈(114)的边齿啮合的齿廓,所述齿圈在沿着所述致动装置(100)的所述主轴线(A)与所述扇形齿轮(147、 148)的轴向位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中;凸轮轮廓(151、152),所述凸轮轮廓(151、15幻邻近于所述第一端部(143、144)地形成在每一个摇臂(141、142)的内侧上;推进器(161),所述推进器(161)在推进每一个摇臂(141,142)的第二端部(145,146) 离开所述致动装置(100)的所述主轴线(A)的方向上围绕所述每一个摇臂(141、142)的枢轴线(B、C)推进所述每一个摇臂(141、142);指示器(160),所述指示器(160)在所述摇臂(141、142)中的至少一个摇臂的凸轮轮廓 (151,152)上与所述摇臂(141、142)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摇臂接合,所述指示器(160)相对于所述外壳(101)静止且相对于所述致动装置(100)的所述主轴线(A)沿着径向面向外, 其中所述凸轮轮廓(151、15幻被构造成使得当所述指示器(160)与摇臂(141,142)的凸轮轮廓(151,152)接合时,所述摇臂(141、142)的扇形齿轮(147,148)被保持离开所述齿圈(114),当所述指示器(160)从所述凸轮轮廓(151、152)脱离时,所述摇臂(141、142)的扇形齿轮(147、148)被所述推进器(161)推进到与所述齿圈(114)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所述推进器(161)是在所述两个摇臂(141、 142)的第二端部(145、146)之间被压缩的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在所述中立位置中,所述指示器(160)与所述两个摇臂(141、142)的凸轮轮廓(151、152)的第一部分(155、156)均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133),所述弹簧 (133)作用在所述外壳(101)和所述操纵杆(131)之间,以使所述操纵杆(131)进入所述操纵杆(131)的中立角位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所述摇臂(141、142)中的每一个摇臂均借助于相应的销(134、135)被铰接到所述操纵杆(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每一个摇臂(141、142)的所述枢轴线(B,C) 离所述每一个摇臂(141、142)的所述第一端部(143、144)比所述每一个摇臂(141、142)的所述枢轴线(B,C)离所述每一个摇臂(141、142)的第二端部(145、146)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所述扇形齿轮(147、148)的齿廓和所述齿圈 (114)的齿廓使得当所述扇形齿轮(147、148)随着返回中立角位置中的所述操纵杆(131) 移动而所述齿圈(114)保持静止时,一次一个齿地促进咬合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所述扇形齿轮(147、148)的齿廓包括齿 (157、158),所述齿(157,158)带有面向所述摇臂(141,142)的第二端部(145,146)的推进侧(157aU58a)和背离所述摇臂(141,142)的第二端部(145,146)的释放侧(157b、158b), 其中参考相对于所述致动装置(100)的所述主轴线(A)而言的横截面,所述推进侧(157b、 158b)被取向为使得切向于所述推进侧(157a、158a)且朝向所述致动装置(100)的外侧取向的射线(D 1)与从所述推进侧(157a、158a)指向所述摇臂(141、142)的所述枢轴线 (B、C)的射线(D2)形成大于或等于90°的角度(α)。
全文摘要
用于自行车换档机构用控制线缆的致动装置包括外壳、卷绕线缆的绕线筒、驱动机构和保持绕线筒的分度装置。驱动机构包括能相对于外壳角运动以实现换档的操纵杆、能在外壳中随绕线筒角运动的内齿圈、操纵杆和齿圈之间的棘轮机构和趋向于使操纵杆返回中立位置的作用在操纵杆和外壳之间的弹性装置。棘轮机构包括两个相对的摇臂、形成在每个摇臂上且具有适于与齿圈的边齿啮合的齿廓的扇形齿轮、凸轮轮廓、在朝向齿圈推进扇形齿轮的方向上推进摇臂的推进器、相对于外壳静止且在凸轮轮廓上与至少一个摇臂接合的指示器。凸轮轮廓构造成使得当指示器与其接合时扇形齿轮保持离开齿圈,当指示器从凸轮轮廓脱离时扇形齿轮被推进器推进以与齿圈接合。
文档编号B62M25/04GK102556279SQ2011103991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日
发明者朱塞佩·达尔普拉′, 马西姆·达尔普佐 申请人: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