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电动车车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配件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车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动车以其轻快小巧、清洁方便等诸多优势迅速成为人们户外短途出行的主要绿色交通工具。而天气环境一直是困扰人们驾驶电动车出行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在寒风、暴雨以及暴晒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舒适的驾驶电动车,人们设计出了如带头盔的雨披、遮阳伞以及车篷等各种各样的电动车配件。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动车车篷有两种:第一种是只设顶篷,这种车篷存在的缺陷是,内部空间狭小,使用效果不佳;第二种则是在第一种基础上做了改进:在顶篷两侧增设了副篷,副篷固定在顶篷上,无法进行收缩,其优点是内部空间大,其缺点是车篷整体体积较大,电动车行驶在如小巷等狭窄地方时会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车篷内部空间太小时使用效果差,太大时又无法从狭窄路段顺利通过的问题。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车篷,包括顶篷;所述顶篷包括顶篷支架和设在所述顶篷支架上的顶篷布;所述顶篷支架通过安装架与电动车相连固定;所述顶篷的两侧还设有可伸缩的副篷;各所述副篷包括副篷支架和设在副篷支架上的副篷布;所述副篷支架与所述顶篷支架连接,并且所述顶篷布与所述副篷布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篷支架与所述顶篷支架转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篷支架的前部设有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的两侧设有挡风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篷在展开状态,所述挡风板的顶端可通过夹子与所述副篷的外边沿夹持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玻璃外侧设有雨刮器,在所述挡风玻璃的内侧设有驱动雨刮器动作的驱动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是手动驱动装置或电动驱动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玻璃的下方设有可启闭的通风窗。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篷布的内侧设有隔热膜。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车篷,在所述顶篷的两侧还设有可伸缩的副篷;各所述副篷包括副篷支架和设在副篷支架上的副篷布;所述副篷支架与所述顶篷支架连接,并且所述顶篷布与所述副篷布相连。上述结构通过在顶篷两侧设置可伸缩的副篷,电动车在宽敞路段行驶时可将副篷展开以使车篷的内部空间较大,从而达到好的使用效果,即防风、防雨、防晒效果好;在行驶至狭窄路段时可将副篷收缩从而确保电动车顺利通过。(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篷支架的前部设有挡风玻璃,并在所述挡风玻璃的两侧设有挡风板,设置挡风玻璃和挡风板对于电动车在风雨天行驶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副篷在展开状态,所述挡风板的顶端可通过夹子与所述副篷的外边沿夹持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可保证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挡风板和副篷不会产生剧烈晃动。(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风玻璃外侧设有雨刮器,在所述挡风玻璃的内侧设有驱动雨刮器动作的驱动装置。通过设置雨刮器可保证电动车在雨天行驶时驾驶员的视线不受干扰,保证行车安全。(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风玻璃的下方设有可启闭的通风窗,通风窗在寒冷的冬季可关闭挡风,在炎热的夏季可打开通风,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篷布的内侧设有隔热膜,通过设置隔热膜可避免电动车在高温环境下行驶时车篷内部的温度过高,确保驾驶者在舒适的环境中驾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车车篷的一种正向视图;图2为图1的一种侧视图;图3为图1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电动车车篷去掉顶篷布和副篷布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_顶篷;11_顶篷支架;2-副篷;21_副篷支架;3_安装架;4-挡风玻璃;5_挡风板;6_雨刮器;7_通风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车车篷的一种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动车车篷,包括顶篷I ;所述顶篷I包括顶篷支架11和设在所述顶篷支架11上的顶篷布;所述顶篷支架11通过安装架3与电动车相连固定;所述顶篷I的两侧还设有可伸缩的副篷2 ;各所述副篷2包括副篷支架21和设在副篷支架21上的副篷布;所述副篷支架21与所述顶篷支架11连接,并且所述顶篷布与所述副篷布相连。上述结构通过在顶篷I两侧设置可伸缩的副篷2,电动车在宽敞路段行驶时可就将副篷2展开以增大车篷的内部空间,从而达到好的防风、防雨和防晒效果;在行驶至狭窄路段时可将副篷2收缩从而确保电动车顺利通过。为了实现副篷2的伸缩,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副篷支架21与所述顶篷支架11采用转动连接,具体是所述副篷支架21的两端与顶篷支架11通过销钉固定,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可采用其他手段来实现副篷2的伸缩。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电动车在大风天气下安全行驶,所述顶篷支架11的前部设有挡风玻璃4,并在所述挡风玻璃4的两侧设有挡风板5。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副篷2在展开状态,所述挡风板5的顶端可通过夹子与所述副篷2的外边沿夹持连接,这样就可确保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副篷2与挡风板5不会发生晃动,从而避免副篷2和挡风板4剧烈晃动时带来的安全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挡风玻璃4外侧设有雨刮器6,在所述挡风玻璃4的内侧设有驱动雨刮器6动作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以是手动驱动装置(如手柄驱动),也可以使电动驱动装置(如电机驱动)。通过设置雨刮器6可保证电动车在雨天行驶时驾驶员的视线不受干扰,保证行车安全。所述挡风玻璃4的下方设有可启闭的通风窗7,通过设置通风窗7,在寒冷的冬季可关闭挡风,在炎热的夏季可打开通风,使用效果好。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篷布的内侧设有隔热膜,通过设置隔热膜可避免电动车在高温环境下行驶时车篷内部的温度过高,确保驾驶者在舒适的环境中驾驶电动车。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车篷,包括顶篷(I);所述顶篷(I)包括顶篷支架(11)和设在所述顶篷支架(11)上的顶篷布;所述顶篷支架(11)通过安装架(3 )与电动车相连固定;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I)的两侧还设有可伸缩的副篷(2);各所述副篷(2)包括副篷支架(21)和设在副篷支架(21)上的副篷布;所述副篷支架(21)与所述顶篷支架(11)连接,并且所述顶篷布与所述副篷布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篷支架(21)与所述顶篷支架(1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支架(11)的前部设有挡风玻璃(4 ),所述挡风玻璃(4 )的两侧设有挡风板(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篷(2)在展开状态,所述挡风板(5)的顶端可通过夹子与所述副篷(2)的外边沿夹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玻璃(4)外侧设有雨刮器(6),在所述挡风玻璃(4)的内侧设有驱动雨刮器(6)动作的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手动驱动装置或电动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玻璃(4)的下方设有可启闭的通风窗(7)。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布的内侧设有隔热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车篷,包括顶篷;所述顶篷包括顶篷支架和设在所述顶篷支架上的顶篷布;所述顶篷支架通过安装架与电动车相连固定;所述顶篷的两侧还设有可伸缩的副篷;各所述副篷包括副篷支架和设在副篷支架上的副篷布;所述副篷支架与所述顶篷支架连接,并且所述顶篷布与所述副篷布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车篷通过在顶篷两侧设置可伸缩的副篷,电动车在宽敞路段行驶时可将副篷展开以使车篷的内部空间较大,从而达到好的使用效果;在行驶至狭窄路段时可将副篷收缩从而保证电动车顺利通过。
文档编号B62J17/08GK203005634SQ20132002181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5日
发明者赵崇夏, 赵浩丞 申请人:赵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