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8313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种类很多,折叠自行车属于自行车的一个分类。一般折叠车有车架折叠关节和立管折叠关节构成。通过车架折叠,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可减少45%左右的长度。整车在折叠后可放入登机箱和折叠包内,以及汽车的后备箱。在折叠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可手动将车折叠展开。在折叠后通过座杆做为支撑点以使折叠后能立稳。折叠自行车携带、使用方便舒适,生产工艺成熟。现有的折叠自行车的折叠结构较为复杂,导致操作复杂,并且机械结构复杂,也导致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折叠方便的折叠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折叠式车架、座椅以及用于驱动后轮转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车架包括车把、前车架、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连接,所述车把包括车把铰接座、左车把杆件、右车把杆件,所述车把铰接座铰接在前车架的前端,所述左车把杆件、右车把杆件均包括手把以及车轮连接段,所述手把和车轮连接段固定,所述车把铰接座上开设有左杆安装孔以及右杆安装孔,所述左车把杆件的车轮连接段、右车把杆件的车轮连接段分别从上而下插入左杆安装孔以及右杆安装孔,从而实现左车把杆件、右车把杆件可以相对车把铰接座直线滑动,前轮的轮轴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轮轴连接孔以及第二轮轴连接孔,左车把杆件的车轮连接段的下端、右车把杆件的车轮连接段的下端分别插入第一轮轴连接孔以及第二轮轴连接孔,从而实现左车把杆件、右车把杆件可以相对前轮的轮轴直线滑动,所述左车把杆件的车轮连接段上开设有用于调节左车把杆件相对车把铰接座位置的第一连接孔以及用于调节左车把杆件相对前轮位置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右车把杆件的车轮连接段上开设有用于调节右车把杆件相对车把铰接座位置的第三连接孔以及用于调节右车把杆件相对前轮位置的第四连接孔,所述车把铰接座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分别插入第一连接孔、第三连接孔的第一插销和第三插销,所述前轮的车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用于插入第二连接孔的第二插销以及一个用于插入第四连接孔的第四插销。从而通过拔动第一插销、第二插销、第三插销以及第四插销,向下按下左车把杆件、右车把杆件,可以使得左车把杆件、右车把杆件可以相对车把铰接座以及车轮的轮轴向下直线滑动,从而降低左车把杆件、右车把杆件的高度,从而实现缩小车把的占用空间,上述结构,带来的直接的有益效果是,竖直向下的折叠方式快速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容易出现故障;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第二插销插入不同高度的第二连接孔,调节第四插销插入不同高度的第四连接孔,从而调节手把相对地面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人的使用需求。

作为优选,前车架的后端和后车架的前端分别铰接在一车架连接块的两端,后车架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连接臂,连接臂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前车架的一侧固定有用于卡入卡槽的卡快。采用这种结构,转动连接臂,即可转动前车架、后车架,实现车架的折叠,操作简单方便,整体结构也简单,易于制造。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链轮、链条以及脚踏,所述链轮转动安装在后车架上,所述脚踏固定在链轮上,链轮和后轮通过链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固定在座椅调节杆上,所述后车架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座椅调节杆的安装管,座椅调节杆插设在安装管上,从而实现座椅调节杆可以相对安装管直线滑动,所述座椅调节杆上开设有用于调节座椅调节杆相对安装管位置的座椅调节孔,安装管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插入座椅调节孔的第五插销,座椅调节杆的下端固定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连接有用于供手机进行USB充电的USB充电电路。

作为优选,手把以及车轮连接段之间的角度为70°至110°,使得左车把杆件、右车把杆件呈L形。

作为优选,所述手把和车轮连接段为一体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降低左车把杆件、右车把杆件的高度,从而实现缩小车把的占用空间,上述结构,带来的直接的有益效果是,竖直向下的折叠方式快速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容易出现故障并且可以调节手把相对地面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人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自行车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自行车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架连接块的锁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架连接块的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车把杆件和车把铰接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右车把杆件和车把铰接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车把杆件和前轮的车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右车把杆件和前轮的车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座椅调节杆和安装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9,本实施例折叠自行车,包括前轮1、后轮2、折叠式车架、座椅31以及用于驱动后轮2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折叠式车架包括车把、前车架51、后车架52,前车架51和后车架52连接,所述车把包括车把铰接座53、左车把杆件41、右车把杆件42,所述车把铰接座53铰接在前车架51的前端,所述左车把杆件41、右车把杆件42均包括手把431以及车轮连接段432,所述手把431和车轮连接段432固定,所述车把铰接座53上开设有左杆安装孔531以及右杆安装孔532,所述左车把杆件41的车轮连接段432、右车把杆件42的车轮连接段432分别从上而下插入左杆安装孔531以及右杆安装孔532,从而实现左车把杆件41、右车把杆件42可以相对车把铰接座53直线滑动,前轮1的轮轴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轮轴连接孔11以及第二轮轴连接孔12,左车把杆件41的车轮连接段432的下端、右车把杆件42的车轮连接段432的下端分别插入第一轮轴连接孔11以及第二轮轴连接孔12,从而实现左车把杆件41、右车把杆件42可以相对前轮1的轮轴直线滑动,所述左车把杆件41的车轮连接段432上开设有用于调节左车把杆件41相对车把铰接座53位置的第一连接孔411以及用于调节左车把杆件41相对前轮1位置的第二连接孔412,所述右车把杆件42的车轮连接段432上开设有用于调节右车把杆件42相对车把铰接座53位置的第三连接孔421以及用于调节右车把杆件42相对前轮1位置的第四连接孔422,所述车把铰接座53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分别插入第一连接孔411、第三连接孔421的第一插销61和第三插销62,所述前轮的车轴10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用于插入第二连接孔412的第二插销63以及一个用于插入第四连接孔422的第四插销64。从而通过拔动第一插销61、第二插销63、第三插销62以及第四插销64,向下按下左车把杆件41、右车把杆件42,可以使得左车把杆件41、右车把杆件42可以相对车把铰接座53以及车轮的轮轴向下直线滑动,从而降低左车把杆件41、右车把杆件42的高度,从而实现缩小车把的占用空间,上述结构,带来的直接的有益效果是,竖直向下的折叠方式快速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容易出现故障;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第二插销63插入不同高度的第二连接孔412,调节第四插销64插入不同高度的第四连接孔422,从而调节手把431相对地面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人的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前车架51的后端和后车架52的前端分别铰接在一车架连接块54的两端,后车架5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连接臂71,连接臂7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72,所述前车架51的一侧固定有用于卡入卡槽72的卡快73。采用这种结构,转动连接臂71,即可转动前车架51、后车架52,实现车架的折叠,操作简单方便,整体结构也简单,易于制造。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链轮81、链条82以及脚踏83,所述链轮81转动安装在后车架52上,所述脚踏83固定在链轮81上,链轮81和后轮2通过链条8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31固定在座椅调节杆33上,所述后车架52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座椅调节杆33的安装管32,座椅调节杆33插设在安装管32上,从而实现座椅调节杆33可以相对安装管32直线滑动,所述座椅调节杆33上开设有用于调节座椅调节杆33相对安装管32位置的座椅调节孔331,安装管32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插入座椅调节孔331的第五插销65,座椅调节杆33的下端固定有锂电池9,所述锂电池9连接有用于供手机进行USB充电的USB充电电路。

本实施例中,手把431以及车轮连接段432之间的角度为70°至110°,使得左车把杆件41、右车把杆件42呈L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把431和车轮连接段432为一体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锂电池9还可以连接轮毂电机,轮毂电机集成在后轮2上,从而可以实现使得该自行车可以具备电动自行车的电力助力行驶的功能。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