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把立增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5282阅读:2848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把立增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把立增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加强,自行车又开始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在各大城市中,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成了城市交通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共享单车也成了出行的重要工具。现有技术的自行车的把立都是固定高度的,无法调节,骑行不舒适,且现有技术的把立的内径为圆形结构,且质量较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自行车把立增高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把立增高器,包括吊紧螺栓、碗组盖、第一把立垫圈、多个第二把立垫圈、把立增高器主体、两个把立增高器锁紧螺丝、自行车把立及自行车车架;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的中部设有增高轴;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设置在所述的自行车车架上方的前叉管上,并通过所述的两个把立增高器锁紧螺丝与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把立垫圈及多个第二把立垫圈分别为圆环形结构并套接在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的增高轴上,所述的多个第二把立垫圈分别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的顶部,所述的第一把立垫圈设置在所述的多个第二把立垫圈的顶部;所述的自行车把立套接在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的增高轴上,位于所述的第一把立垫圈的顶部,所述的碗组盖套接在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的增高轴上,所述的碗组盖罩盖在所述的自行车把立的顶部,并通过所述的吊紧螺栓锁紧固定。

上述的自行车把立增高器,其中,所述的第一把立垫圈的厚度为5mm。

上述的自行车把立增高器,其中,所述的第二把立垫圈的厚度为10mm。

上述的自行车把立增高器,其中,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条减重凹槽,所述的多条减重凹槽沿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的轴向竖直设置。

上述的自行车把立增高器,其中,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条凸筋,所述的多条凸筋沿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的轴向竖直设置。

上述的自行车把立增高器,其中,所述的多条凸筋分别与所述的多条减重凹槽间隔设置。

上述的自行车把立增高器,其中,所述的吊紧螺栓、碗组盖、第一把立垫圈、多个第二把立垫圈、把立增高器主体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内壁刻有凹槽,极大的降低了重量,同时也保证了强度,把立垫圈适当的减少了厚度,同时辅以纵向的结构加强体,使把立质量更轻,结构更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立增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立增高器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立增高器的把立增高器主体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立增高器的把立增高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自行车把立增高器,包括吊紧螺栓1、碗组盖2、第一把立垫圈3、多个第二把立垫圈4、把立增高器主体5、两个把立增高器锁紧螺丝6、自行车把立7及自行车车架8;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5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5的中部设有增高轴;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5设置在所述的自行车车架8上方的前叉管上,并通过所述的两个把立增高器锁紧螺丝6与所述的自行车车架8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把立垫圈3及多个第二把立垫圈4分别为圆环形结构并套接在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5的增高轴上,所述的多个第二把立垫圈4分别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5的顶部,所述的第一把立垫圈3设置在所述的多个第二把立垫圈4的顶部;所述的自行车把立7套接在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5的增高轴上,位于所述的第一把立垫圈3的顶部,所述的碗组盖2套接在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5的增高轴上,所述的碗组盖2罩盖在所述的自行车把立7的顶部,并通过所述的吊紧螺栓1锁紧固定。

所述的第一把立垫圈3的厚度为5mm。

所述的第二把立垫圈4的厚度为10mm。

请参见附图3及附图4所示,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5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条减重凹槽9,所述的多条减重凹槽9沿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5的轴向竖直设置。多条减重凹槽9使把立增高器主体5的内部竖槽形成梅花状结构,适当的减少了把立增高器主体5内壁的厚度。

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5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条凸筋10,所述的多条凸筋10沿所述的把立增高器主体5的轴向竖直设置,提高了把立增高器主体5的强度。

所述的多条凸筋10分别与所述的多条减重凹槽9间隔设置,结构更合理。

所述的吊紧螺栓1、碗组盖2、第一把立垫圈3、多个第二把立垫圈4、把立增高器主体5同轴设置。

自型车把立7与自行车车架8本来直接相连,通过把立增高器主体5使自型车把立7与自行车车架8的距离增加。自行车把立7与第一把立垫圈3、多个第二把立垫圈4之间可以自由上下调节,从而达到调节高度的效果,可调整骑行姿势,提升舒适度。梅花型管材内径不仅保持了自型车把立7的高强度功能,而且重量更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部”、“上方”、“顶部”、“前”、“内”、“厚度”、“上”、“竖直”、“轴向”、“同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固定”、“相连”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壁刻有凹槽,极大的降低了重量,同时也保证了强度,把立垫圈适当的减少了厚度,同时辅以纵向的结构加强体,使把立质量更轻,结构更合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