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调整车把位置的竖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528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具有调整车把位置的竖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提供自行车车手把与前叉组装结合固定的具有调整车把位置的竖管结构。



背景技术:

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76503号的「自行车把手立管之把手束紧结构」新型专利案,其结构如其摘要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立管的把手束紧结构,该把手立管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前叉容槽,及设于该本体另一端的一把手容槽,其包含有:一组设座,于该本体一体成形一具预定弯弧角度的弯弧凹槽,以及一缺槽,其中该缺槽相对该弯弧凹槽中心所形成的夹角角度小于90度;一前盖座,接设于该组设座上,并与该组设座共同形成一把手容槽;借此,该组设座的弯弧凹槽设计,配合定位件穿伸锁设连结各该前盖座与该组设座,其贴触面积大且包覆性较佳,同时束紧力强,可供组设于异形管状或具造型的把手管外径上,则提供组配时的便利与稳固结合功效。

然而,上述「自行车把手立管的把手束紧结构」如其说明书图2至图5所示结构,在一组设座所成形一弯弧凹槽的开口两侧分别设两组具有定位孔的耳部,并于两组具有定位孔的耳部分别配合定位件螺丝对应结合于两个前盖座的两端结合孔,其仅能提供将一把手结合固定于弯弧凹槽,并于松退定位件螺丝后单纯提供变化把手的组合角度而已,而并无法提供调整把手的组合位置与距离的变化,造成使用功能上的局限与实用性不足,为其缺点之一。

而且,上述的把手束紧结构在使用中遇到必须进行结合角度调整时,不但要松退数个定位件螺丝,还要在完成调整后将数个定位件螺丝一一重新上紧固定,才能再提供使用,则又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为其缺点之二。

另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96249号的「把手立管锁紧结构」新型专利案,其结构如其摘要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把手立管锁紧结构,该把手立管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前叉容槽,另端设有一把手容槽,其包含有:一组接座,于该本体的一端成形弯弧状的一第一凹槽,该组接座上分别于对角位置设有四穿孔,其中各该左、右穿孔之间相对该本体中心轴线形成一夹角θ,各该上、下穿孔之间相对该第一凹槽中心形成一夹角θ’;一盖体,设有一第二凹槽,该盖体上对应各该穿孔而设有四定位孔;借由上述构件,利用数个定位件穿伸锁紧该组接座与盖体,使各该定位件锁紧的力量平均分配至盖体,以提升迫紧把手及稳固定位的功效。

前段所述「把手立管锁紧结构」其组接座与盖体也仅能单纯提供将把手组合固定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并于松解定位件螺丝后可调节把手的角度而已,也无法提供调整把手的组合位置与距离的改变调整;而且,其组接座与盖体之间仍然对应设有四个组合定位件螺丝的穿孔与定位孔,使用上遇到必须进行结合角度调整时,也是要松退数个螺丝并在完成调整后将数个螺丝一一重新上紧固定,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所以,如何针对上述引证前案结构无法并无法提供把手的组合位置与距离的调整,以及在使用中进行固定角度的调整时必须松退数个螺丝再重新一一上紧造成的不方便性而进行改良创作,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调整车把位置的竖管结构,在一一固定座所设一调节长孔套组一车把管的组合结构中配合一衬块以及一迫紧组加以迫结固定的组合,借该衬块在该调节长孔的近侧弧状面、远侧弧状面与车把管之间,以及在该迫紧组与车把管之间变换组设位置,即可在既有组合角度调整以外,进一步形成车把管在调节长孔的位置改变调整;只要通过迫紧螺丝的一次性螺旋操作,就能对车把管形成迫紧固定或松退的不同状态,以方便安装、校正操作中的每一次调整操作,兼具方便使用的多重进步性达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调整车把位置的竖管结构,用以提供前叉竖管与车把管之间的结合,包括:一固定座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纵向组设孔以及一调节长孔,该纵向组设孔用以套组前叉竖管,该调节长孔具有位于两端的一近侧弧状面与一远侧弧状面且套组车把管;一衬块组设于该调节长孔内且靠抵该车把管;一迫紧组组设于该调节长孔内且包含有一中间块及位于两端的一第一端块、第二端块以及一迫紧螺丝,该中间块具有二斜端面且分别抵接该第一端块、第二端块,该迫紧螺丝穿组第一端块、中间块的二斜端面并螺组第二端块,且该迫紧螺丝螺锁驱动第一端块、第二端块夹迫中间块的二斜端面,该第一端块、第二端块夹迫中间块于调节长孔内相对径向错位移动以迫紧衬块及车把管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衬块具有一外弧接面与一内弧接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迫紧组的中间块具有贯穿二斜端面的一套孔,该套孔大于迫紧螺丝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中间块的二斜端面形成一短型面与相反方向的一长型面,该第一端块、第二端块分别具有贴抵二斜端面的一第一斜导面、一第二斜导面,该迫紧螺丝锁紧第二端块驱动第一端块、第二端块朝短型面的一侧方向移动,且中间块朝长型面的一侧方向移动。反之,该迫紧螺丝松退第二端块令第一端块、第二端块朝长型面的一侧方向移动,且中间块朝短型面的一侧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有调整车把位置的竖管结构,用以提供前叉竖管与车把管之间的结合,包括:一固定座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纵向组设孔以及一调节长孔,该纵向组设孔套组前叉竖管,该调节长孔具有位于两端的一近侧弧状面与一远侧弧状面且套组车把管;一衬块组设于该调节长孔的近侧弧状面或远侧弧状面与车把管之间且靠抵该车把管;一迫紧组组设于该调节长孔的近侧弧状面或远侧弧状面与车把管之间并位于相对该衬块的相反侧且靠抵该车把管,该迫紧组包含有一中间块及位于两端的一第一端块、第二端块以及一迫紧螺丝,该中间块具有二斜端面且分别抵接该第一端块、第二端块,该迫紧螺丝具穿组第一端块、中间块的二斜端面并螺组第二端块,且该迫紧螺丝螺锁驱动第一端块、第二端块夹迫中间块的二斜端面,该第一端块、第二端块夹迫中间块于调节长孔内相对径向错位移动以迫紧车把管及衬块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一一固定座所设一调节长孔套组一车把管的组合结构中配合一衬块以及一迫紧组加以迫结固定的组合,借该衬块在该调节长孔的近侧弧状面、远侧弧状面与车把管之间,以及在该迫紧组与车把管之间变换组设位置,即可在既有组合角度调整以外,进一步形成车把管在调节长孔的位置改变调整;只要通过迫紧螺丝的一次性螺旋操作,就能对车把管形成迫紧固定或松退的不同状态,以方便安装、校正操作中的每一次调整操作,兼具方便使用的多重进步性达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III--III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IV--Ⅳ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迫紧组迫紧操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迫紧组、衬块设于调节长孔的远侧弧状面的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组合的组合剖面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组合的组合剖面示意图(二)。

图中标号说明:

固定座10 前叉竖管101

车把管102 纵向组设孔11

调节长孔12 近侧弧状面121

远侧弧状面122 迫紧组20

中间块21 斜端面211

套孔212 第一端块22

第一斜导面221 迫紧螺丝23

第二端块24 第二斜导面241

衬块30 外弧接面31

内弧接面32 短型面S

长型面L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调整车把位置的竖管结构包含有两种实施例,且形成四种不同组合型态,用以提供前叉竖管101与车把管102之间的结合,其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一固定座10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纵向组设孔11以及一调节长孔12,该纵向组设孔11套组前叉竖管101,该调节长孔12具有位于两端的一近侧弧状面121,相对靠近前叉竖管101而言与一远侧弧状面122相对远离前叉竖管101而言且套组车把管102。一衬块30组设于调节长孔12内且靠抵该车把管102。一迫紧组20组设于调节长孔12内且包含有一中间块21及位于两端的一第一端块22、第二端块24以及一迫紧螺丝23,该中间块21具有二斜端面211且分别抵接该第一端块22、第二端块24,该迫紧螺丝23穿组第一端块22、中间块21的二斜端面211且螺组第二端块24,且该迫紧螺丝23螺锁驱动第一端块22、第二端块24夹迫中间块21的二斜端面211,该第一端块22、第二端块24夹迫中间块21于调节长孔12内相对径向错位移动以迫紧衬块30及车把管102固定。

于下进一步细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组件的特征,在上述图1至图8中,该衬块30具有一外弧接面31与一内弧接面32。其次,该迫紧组20的中间块21具有贯穿二斜端面211的一套孔212,该套孔212大于迫紧螺丝23的外径。

而且,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迫紧组20中间块21的二斜端面211形成一短型面S与相反方向的一长型面L,该第一端块22、第二端块24分别具有贴抵二斜端面211的一第一斜导面221、一第二斜导面241,该迫紧螺丝23沿箭头方向锁紧第二端块24时,借第一斜导面221、第二斜导面241相对二斜端面211的导引作用驱动第一端块22、第二端块24时朝短型面S的一侧方向移动,且中间块21朝长型面L的一侧方向移动(如图中空心箭头方向所示),用以形成迫紧作用。反之,当要进行松退时,则将迫紧螺丝23沿箭头相反方向松退第二端块24时,则会使第一端块22、第二端块24朝长型面L的一侧方向移动(图中未示),且中间块21朝短型面S的一侧方向移动(图中未示)。据此,本实用新型只要通过迫紧螺丝23的一次性螺旋操作,便能对调节长孔12内的车把管102快速完成迫紧固定的安装组合,而加速制造与组装;而且,在使用中的校正操作时遇到需要进行调整情形时,也能由迫紧螺丝23的一次性螺旋操作,而对车把管102形成迫紧固定或松退的不同状态变化,以方便使用中的每一次调整操作的进行,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

另外,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迫紧组20、衬块30从图3设于近侧弧状面121与车把管102之间的排列,变化成设于远侧弧状面122与车把管102之间时,则会使调节长孔12内的车把管102朝前叉竖管101靠近的变化调整的组合,而据此形成车把管102在调节长孔12的位置调整。

最后,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组合型态,是将衬块30组设于调节长孔12的近侧弧状面121或远侧弧状面122与车把管102之间且靠抵该车把管102,而将迫紧组20组设于调节长孔12的近侧弧状面121或远侧弧状面122与车把管102之间并位于相对该衬块30的相反侧且靠抵该车把管102。相较图3的第一种实施例,该迫紧组20、衬块30均组设于调节长孔12的近侧弧状面121,图7、图8所示的第二种实施例,组成车把管102位于调节长孔12中间位置的另一种位置调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确实突破目前自行车把手立管的把手束紧结构技术发展上面临的困境及缺点,而达到以下优点:

1、能借该衬块30在该调节长孔12的近侧弧状面121、远侧弧状面122与车把管102之间,以及在该迫紧组20与车把管102之间变换组设位置,即可在既有组合角度变化以外,进一步形成车把管102在调节长孔12的位置变化调整。

2、只要迫紧组20通过迫紧螺丝23的一次性螺旋操作,就能对调节长孔12内的车把管102形成迫紧固定或松退的不同状态,以方便安装、校正操作中的每一次调整操作,兼具方便使用的多重进步性达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