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墙板、顶板放置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995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侧墙板、顶板放置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墙板、顶板放置转运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公司在进行生产客车过程中的侧墙板、顶板安装工序时,并没有给操作工配备专门的侧墙板、顶板放置转运工装,客车侧墙板顶板的材质主要是高密度板、PVC板、ABS板、铝塑板等,由供货厂家送来到存放区,随意叠加存放。这种在存放区随意叠放的方式存在的缺陷在于:一是,容易引起板材变形。二是,操作工在安装时用手抬到车内安装,增加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并且变形的板材也影响整车内饰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墙板、顶板放置转运工装,以降低板材形变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体包括由横柱和至少一个立柱构成的L型支架以及多个置物板,每个置物板均沿与立柱垂直方向与立柱进行可拆卸式连接,每个置物板的四周设有限位角。

其中,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放置在每个置物板上,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立柱上,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还包括与控制器输出端连接的报警器,报警器安装在所述立柱上。

其中,所述L型支架底部设置万向轮。

其中,所述L型支架的立柱上安装扶手。

其中,还包括与万向轮连接的牵引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考虑客车在生产过程中,侧墙板、顶板的材质及安装尺寸的特殊性:板材材质一般偏轻但面积偏大,而且容易变形,因此通过带有限位角的置物板,该置物板用于容纳客车侧墙板以及顶板,侧墙板以及顶板可以平放在置物板,避免了随意叠放造成的板材变形的问题。通过增设限位角可避免在转运过程侧墙板、顶板滑出,保证了板材放置及转运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侧墙板、顶板放置转运工装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侧墙板、顶板放置转运工装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所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侧墙板、顶板放置转运工装,包括由横柱1和至少一个立柱2构成的L型支架以及多个置物板3,每个置物板3均沿与立柱2垂直方向与立柱2进行可拆卸式连接,每个置物板3的四周设有限位角。本实施例中设置2-4个立柱2,横柱1实际上也是一个置物板3,每个置物板3内可放置多个板材,这样设置可以在充分节省材料的同时提高板材放置量。在立柱2和横柱1之间设置有加强板4,以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转运工装框架尺寸700mm,基本满足我公司车型的侧墙板、顶板的宽度要求,长度为3250mm,基本满足我公司车型的侧墙板、顶板的长度要求。层高410mm,可满足多块板材的存放。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每层置物板3均倾斜放置,置物板3与立柱2之间的夹角大于9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角度为93°。如此设置,置物板3沿立柱2向上翻卷形成卷边即限位角,可进一步防止侧墙板、顶板滑出,保证了板材放置及转运过程的安全性。而且,通过设置限位角进行限位,与通过限位挡板进行限位相比,本实施例中在实现限位目的的同时可降低耗材量,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置物板3四周设置的限位角为一个弧形板,该弧形板凹面侧面向置物板3且与置物板3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0°,90°)。通过将限位角设置为弧形,可以避免侧墙板及顶板在置于置物板3内时,板材端点处受力折弯变形。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还可在限位角上套设有软套,以避免限位角与板材接触时,产生的作用力作用在板材上,导致板材变形。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压力传感器放置在每个置物板3上,控制器安装在立柱2上,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其中,压力传感器内置在置物板3板材中,置物板3板面还是一个平面。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侧墙板、顶板材质偏轻、面积偏大而容易发生变形,置物板3内同时放置多个板材时,当多个板材的重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该置物板3中最下面的板材发生变形,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置物板3内置有压力传感器,对置物板3上放置的板材产生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压力信息发送至控制器,在压力信息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即该置物板3再放置板材时,将会引起下面板材变形,操作工人即停止在该层置物板3内放置板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控制器输出端连接的报警器,报警器安装在立柱2上。其中,在控制器判断压力信息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以提醒作业人员停止在该置物板3内放置板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每个置物板3均沿与立柱2垂直方向与立柱2进行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可为:每个置物板3沿置物板3面垂直方向凸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和每个立柱2上均开设螺栓孔,通过螺钉与螺栓孔配合以将连接板固定在立柱2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可拆卸式连接,可以将置物板3取下放置板材,然后安装在立柱2上,方便工人进行板材放置。同时,在置物板3损坏时,方便将置物板3取下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L型支架底部设置万向轮5,万向轮5通过连接板与横柱1连接。本实施例中万向轮5与牵引装置连接。如此,在侧墙板、顶板进行转运的过程中,可方便配送,以与生产节拍相符。

进一步地,L型支架的立柱2上安装扶手,在转运过程中方便工人推动该转运工装。

本实施例在转运工装中增设万向轮5、牵引装置以及扶手,提高了转运工装使用的方便性及此工装的灵活机动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客车公司的生产节拍来设置转运工装置物板3的层数,比如每天单线8台时,刻设计四台套放置量的侧墙板、顶板放置转运工装,可方便配送,符合生产节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