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4965发布日期:2018-06-30 03:1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助力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大量的传统自行车,但电动车的发展导致自行车逐渐不被人们所追捧,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人们对自行车进行改装,试图使其成为电动自行车,但改装的方式多样;有的改装车的结构,工艺复杂,且致使车身不稳,造成安全隐患;有的在自行车上加装电瓶,加重了自行车的重量,而且对于车身来说极不协调;上述改装方法只能针对个别自行车,不具有通用性,使得自行车的改装及使用效果差。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款电动助力轮,用于对自行车的改装,以解决上述自行车改装中遇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轮,能够快速将自行车改装为电动自行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助力轮,包括车轮主体,所述车轮主体包括轮胎、车圈和侧板,所述轮胎内侧紧密贴合车圈,所述车圈横截面为“T”字形,车圈内圈布设有齿轮;车圈内两侧分别布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为内环呈三瓣花形、外环呈圆形的环形,两个侧板之间螺栓连接有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无刷电机,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无刷电机均为中心开有圆形通孔、外圈侧面开有凹槽的圆饼形,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无刷电机的凹槽中均布设有与车圈内圈上的齿轮相啮合的齿状结构;所述第二定滑轮与无刷电机之间的两侧板中间布设有带盖的电池储存室,所述电池储存室底部布设有锂电池组和控制器,所述锂电池组两侧分别布设有电板;所述侧板内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杆、减震杆外套和连接板,所述减震杆和减震杆外套均呈“T”形,所述减震杆外套的下端内部布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杆上端位于两个侧板之间且与两个侧板螺栓连接,减震杆下端穿过减震弹簧套合在减震杆外套内;减震杆外套的上端转轴连接连接板,所述转轴连接为减震杆外套的上端两侧布设有圆形凸起穿过连接板上布设的通孔,所述连接板呈边为弧线的正三角形,连接板的中心位置螺栓连接连接轴;连接板上垂直布设两个相互平行的挡板,所述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轴的横截面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轮胎为免充气式橡胶轮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无刷电机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组包括至少19节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之间为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杆与侧板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无刷电机两两之间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杆、减震杆外套和减震弹簧均为三个,所述连接板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轮胎外表面布设有胎纹,所述胎纹为块状花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轮的无刷电机做成与定滑轮相同的结构,体积小,车轮轻便快捷;通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无刷电机带动车轮转动,电动助力轮的电力供给使用锂电池组,至少包含19节锂电池,电池容量大,续航久;因锂电池之间并联的特点,即使内部个别电池损坏,其它电池也能够独立运行,正常供电,保证了车轮长时间和远距离的稳定工作。

2.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轮的轮胎内部减震装置为三角形稳定结构,以正三角形受力结构承载起自行车前半部的重量,能够保证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内置减震弹簧,作为减震器,减少了行车时的震动,在保护驾车者的同时也能起到对车轮零部件的保护作用。

3.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轮,助力轮替换掉原来自行车的前置车轮,通过连接板上的挡板、连接轴与紧固螺母,实现与自行车身的连接固定,安装快速,方便灵活,适配性广,实现了自行车到电动自行车的改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轮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轮的图2中A处去掉上盖的电池储存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轮的定滑轮、无刷电机与车圈接触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轮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为轮胎,2为车圈,3为侧板,4为第一定滑轮, 6为减震杆外套,7为减震杆,8为第二定滑轮, 9为连接板,10为无刷电机,11为减震弹簧,12为电池储存室,13为电板,14为控制器,15为锂电池组,16为挡板,17为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电动助力轮, 包括车轮主体,所述车轮主体包括轮胎1、车圈2和侧板3,所述轮胎1为免充气式橡胶轮胎;所述轮胎1内侧紧密贴合车圈2,所述车圈2横截面为“T”字形,车圈2内圈布设有齿轮;车圈2内两侧分别布设有侧板3,所述侧板3为内环呈三瓣花形、外环呈圆形的环形,两个侧板3之间螺栓连接有第一定滑轮4、第二定滑轮8和无刷电机10,所述第一定滑轮4、第二定滑轮8和无刷电机10均为中心开有圆形通孔、外圈侧面开有凹槽的圆饼形,第一定滑轮4、第二定滑轮8和无刷电机10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第一定滑轮4、第二定滑轮8和无刷电机10的凹槽中均布设有与车圈2内圈上的齿轮相啮合的齿状结构;所述第二定滑轮8与无刷电机10之间的两侧板3中间布设有带盖的电池储存室12,所述电池储存室12底部布设有锂电池组15和控制器14,所述锂电池组15包括至少19节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之间为并联;所述锂电池组15两侧分别布设有电板13;所述侧板3内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杆7、减震杆外套6和连接板9,所述减震杆7和减震杆外套6均呈“T”形,所述减震杆外套6的下端内部布设有减震弹簧11,所述减震杆7上端位于两个侧板3之间且与两个侧板3螺栓连接,所述减震杆7与侧板3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定滑轮4、第二定滑轮8和无刷电机10两两之间的中间位置;减震杆7下端穿过减震弹簧11套合在减震杆外套6内;减震杆外套6的上端转轴连接连接板9,所述转轴连接为减震杆外套6的上端两侧布设有圆形凸起穿过连接板9上布设的通孔,所述连接板9呈边为弧线的正三角形,连接板9的中心位置螺栓连接连接轴17;连接板9上垂直布设两个相互平行的挡板16,所述两个挡板16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轴17的横截面直径。所述减震杆7、减震杆外套6和减震弹簧11均为三个,所述连接板9为两个。

使用时,将传统自行车的前轮去掉,自行车前轮的架杆置于电动助力轮中心的连接板9位置,架杆位于两个挡板16中间,通过紧固螺母将架杆与电动助力轮连接固定,完成电动助力轮的安装。锂电池组15对无刷电机10供电,无刷电机10开始转动,通过无刷电机10表面的齿状结构带动车圈2上的齿轮转动,齿轮将动力传至第一定滑轮4和第二定滑轮8,第一定滑轮4、第二定滑轮8和无刷电机10同步转动,通过车圈2上的齿轮带动车圈2和轮胎1开始转动,电动助力轮便可运行;通过控制器14可以实现对无刷电机10的速度与开关的控制。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不同的是: 所述轮胎外表面布设有胎纹,所述胎纹为块状花纹;附图中没有画出;胎纹可以增大电动助力轮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使 电动助力轮接触面变粗糙,增大有益的摩擦。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