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底盘的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8291发布日期:2020-10-09 18:20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底盘的避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履带底盘的避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履带底盘主要应用履带式起重机、履带运输车、履带巡检车、履带装甲车等领域,其中偏向运输需求的履带底盘一般需设置避震悬挂结构,用于吸收履带底盘行驶时地面对车架及上装的冲击;目前履带底盘的悬挂避震结构由克里斯蒂独立避震和玛蒂尔达平衡轮避震两种形式。但是,玛蒂尔达结构一般对底盘大架空间布置有要求,悬挂行程相对较小,不适于较长的避震行程,而克里斯蒂结构在做长行程避震时,有对悬挂纵向空间要求大、履带周长要求长,越障能力低等缺点;并且克里斯蒂和玛蒂尔达结构形式通常需要设置额外的大行程张紧轮来实现履带的张紧更换,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易安装。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能拥有较长的避震行程、又具有较强的越障能力且结构简单的履带底盘的避震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拥有较长的避震行程、又具有较强的越障能力且结构简单的履带底盘的避震结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履带底盘的避震结构,包括:

x形摆臂组件,所述x形摆臂组件中部铰接连接有连接轴,所述x形摆臂组件上端铰接连接有第一避震器,其下端连接有平衡轮;

前过桥摆臂组件,所述前过桥摆臂组件一侧与所述连接轴铰接,另一侧下方位置连接有前连接轴;

前摆臂组件,所述前摆臂组件一侧与所述前连接轴铰接,另一侧连接有诱导轮,所述前过桥摆臂组件另一侧上方位置和所述前摆臂组件上方位置铰接连接有第二避震器;

后过桥摆臂组件,所述后过桥摆臂组件一侧与所述连接轴铰接,另一侧连接有后连接轴,所述后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

后摆臂组件,所述后摆臂组件中部与所述后连接轴铰接,所述后摆臂组件一侧连接有拖带轮,另一侧连接有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的驱动轮,所述后过桥摆臂组件与所述后摆臂组件之间铰接连接有第三避震器;

履带,所述履带套于所述平衡轮、所述诱导轮、所述拖带轮、所述驱动轮上。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履带底盘的避震结构,该避震结构具有较大的避震行程,并且将前摆臂组件向前设置,后摆臂组件向后设置可在不增加车身长度的情况下实现较大的接地比,提升了整机接地长度和翻越垂直障碍的能力,并且诱导轮、平衡轮、驱动轮可灵活运动,且轮组间运动相互关联,对于复杂路况具有良好的贴地性能,能保证底盘运动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x形摆臂组件包括: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x形摆臂,两个所述x形摆臂中部与所述连接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避震器铰接连接在两个所述x形摆臂上端,所述平衡轮连接在两个所述x形摆臂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前过桥摆臂组件包括: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前过桥摆臂,两个所述前过桥摆臂一侧均与所述连接轴铰接连接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x形摆臂外侧,所述前过桥摆臂另一侧下方位置与所述前连接轴铰接连接,另一侧上方位置与所述第二减震器一端铰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摆臂组件包括:

前摆臂支撑架,所述前摆臂支撑架一侧与所述前连接轴铰接连接且位于所述前过桥摆臂内侧,所述第二减震器另一端与所述前摆臂支撑架顶端铰接连接;

诱导轮保持架,所述诱导轮保持架与所述前摆臂支撑架滑动连接,且所述诱导轮保持架上设置有所述诱导轮。

当诱导轮受到垂直障碍冲击时,诱导轮保持架在前摆臂支撑架上滑动,可吸收正前方的冲击,从而提高避震结构的避震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前摆臂支撑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架间隔且平行设置;

第一连接套筒,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架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套设在所述前连接轴上;

水平板,所述水平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水平板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所述第二减震器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耳板铰接连接;

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平板底端,且所述诱导轮保持架与所述滑动套筒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诱导轮保持架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上连接有所述诱导轮;

滑动光轴,所述滑动光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上,且所述滑动光轴与所述滑动套筒滑动插接。

当诱导轮受到垂直障碍冲击时,诱导轮保持架上的滑动光轴在滑动套筒内滑动,可吸收正前方的冲击。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架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后支撑座,所述架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前支撑座,所述弹簧后支撑座与所述弹簧前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张紧弹簧组件。

当诱导轮受到垂直障碍冲击时,诱导轮保持架上的滑动光轴在滑动套筒内滑动,并且压缩张紧弹簧组件,可快速吸收正前方的冲击,提高避震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前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导套,所述张紧弹簧组件包括:

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螺杆穿设且螺接于所述后支撑座上;

连接筒座,所述连接筒座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杆的螺杆固定连接;

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套设于所述连接筒座上,另一端套接在所述导套上。

当底盘装置受到垂直障碍冲击时,诱导轮保持架上的滑动光轴在滑动套筒内滑动,并且弹簧压缩,可以快速吸收正前方的冲击,并且还可通过调节螺杆调节弹簧的弹力大小对履带的张紧度进行调节,无需另外设置张紧轮,使得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易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后过桥摆臂组件包括:

后过桥摆臂,所述后过桥摆臂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后过桥摆臂一侧均与所述连接轴铰接且位于所述所述x形摆臂和所述前过桥摆臂之间,另一侧均与所述后连接轴铰接;

避震器铰接座,所述避震器铰接座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后过桥摆臂之间,且所述避震器铰接座与所述第三避震器一端铰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摆臂组件包括:

后摆臂支架,所述后摆臂支架位于两个所述后过桥摆臂之间,所述后摆臂支架一侧连接有所述拖带轮,另一侧连接有所述驱动轮,所述后摆臂支架靠近所述拖带轮的位置与所述第三避震器另一端铰接连接;

第二连接套筒,所述第二连接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后摆臂支架中部,所述第二连接套筒套设于所述后连接轴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履带底盘的避震结构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图1附图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去掉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x形摆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附图为前摆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附图为前摆臂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附图为张紧弹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附图为后过桥摆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附图为后摆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x形摆臂组件,101-x形摆臂,2-连接轴,3-第一避震器,4-平衡轮,5-前过桥摆臂组件,501-前过桥摆臂,6-前连接轴,7-前摆臂组件,701-前摆臂支撑架,7011-支架,7012-第一连接套筒,7013-水平板,7014-连接耳板,7015-滑动套筒,7016-弹簧后支撑座,702-诱导轮保持架,7021-架体,7022-滑动光轴,7023-弹簧前支撑座,7024-导套,8-诱导轮,9-第二避震器,10-后过桥摆臂组件,1001-后过桥摆臂,1002-避震器铰接座,11-后连接轴,12-主动轮,13-后摆臂组件,131-后摆臂支架,132-第二连接套筒,14-拖带轮,15-驱动轮,16-第三避震器,17-履带,18-张紧弹簧组件,181-调节螺杆,182-连接筒座,18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履带底盘的避震结构,包括:

x形摆臂组件1,x形摆臂组件1中部铰接连接有连接轴2,x形摆臂组件1上端铰接连接有第一避震器3,其下端连接有平衡轮4;

前过桥摆臂组件5,前过桥摆臂组件5一侧与连接轴2铰接,另一侧下方位置连接有前连接轴6;

前摆臂组件7,前摆臂组件7一侧与前连接轴6铰接,另一侧连接有诱导轮8,前过桥摆臂组件5另一侧上方位置和前摆臂组件7上方位置铰接连接有第二避震器9;

后过桥摆臂组件10,后过桥摆臂组件10一侧与连接轴2铰接,另一侧连接有后连接轴11,后连接轴11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2;

后摆臂组件13,后摆臂组件13中部与后连接轴11铰接,后摆臂组件13一侧连接有拖带轮14,另一侧连接有与主动轮12传动链连接的驱动轮15,后过桥摆臂组件10与后摆臂组件13之间铰接连接有第三避震器16;

履带17,履带17套于平衡轮4、诱导轮8、拖带轮14、驱动轮15上。

x形摆臂组件1包括: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x形摆臂101,两个x形摆臂101中部与连接轴2铰接连接,第一避震器3铰接连接在两个x形摆臂101上端,平衡轮4连接在两个x形摆臂101下端。

前过桥摆臂组件5包括: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前过桥摆臂501,两个前过桥摆臂501一侧均与连接轴2铰接连接且分别位于两个x形摆臂101外侧,前过桥摆臂501另一侧下方位置与前连接轴6铰接连接,另一侧上方位置与第二减震器9一端铰接连接。

前摆臂组件7包括:

前摆臂支撑架701,前摆臂支撑架701一侧与前连接轴6铰接连接且位于前过桥摆臂501内侧,第二减震器9另一端与前摆臂支撑架701顶端铰接连接;

诱导轮保持架702,诱导轮保持架702与前摆臂支撑架701滑动连接,且诱导轮保持架702上设置有诱导轮8。

前摆臂支撑架701包括:

支架7011,支架7011为两个,且两个支架7011间隔且平行设置;

第一连接套筒7012,第一连接套筒7012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架7011之间,且第一连接套筒7012套设在前连接轴6上;

水平板7013,水平板7013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架7011之间,水平板7013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7014,第二减震器9另一端与连接耳板7014铰接连接;

滑动套筒7015,滑动套筒7015固定安装在水平板7013底端,且诱导轮保持架702与滑动套筒7015滑动连接。

诱导轮保持架702包括:

架体7021,架体7021上连接有诱导轮8;

滑动光轴7022,滑动光轴7022固定安装在架体7021上,且滑动光轴7022与滑动套筒7015滑动插接。

两个支架7011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后支撑座7016,架体7021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前支撑座7023,弹簧后支撑座7016与弹簧前支撑座7023之间设置有张紧弹簧组件18。

弹簧前支撑座7023上固定连接有导套7024,张紧弹簧组件18包括:

调节螺杆181,调节螺杆181的螺杆穿设且螺接于后支撑座7016上;

连接筒座182,连接筒座182一端与调节螺杆181的螺杆固定连接;

弹簧183,弹簧183一端套设于连接筒座182上,另一端套接在导套7024上。

后过桥摆臂组件10包括:

后过桥摆臂1001,后过桥摆臂1001为两个,且两个后过桥摆臂1001一侧均与连接轴2铰接且位于x形摆臂101和前过桥摆臂501之间,另一侧均与后连接轴11铰接;

避震器铰接座1002,避震器铰接座1002固定安装在两个后过桥摆臂1001之间,且避震器铰接座1002与第三避震器16一端铰接连接。

后摆臂组件13包括:

后摆臂支架131,后摆臂支架131位于两个后过桥摆臂1001之间,后摆臂支架131一侧连接有拖带轮14,另一侧连接有驱动轮15,后摆臂支架131靠近拖带轮14的位置与第三避震器16另一端铰接连接;

第二连接套筒132,第二连接套筒132固定安装在后摆臂支架131中部,第二连接套筒132套设于后连接轴11上。

本实用新型的前摆臂组件可绕前连接轴转动,x形摆臂组件同平衡轮课绕连接轴转动,后摆臂组件绕后连接轴转动,当前、后摆臂组件及x形摆臂组件同时运动时,该结构无死点位置且履带无松脱风险,因此,该结构也可规避高速机动下的掉带问题。

当底盘装置受到垂直障碍冲击时,诱导轮保持架上的滑动光轴在滑动套筒内滑动,并且弹簧压缩,以吸收正前方的冲击;当底盘装置受到来自前下方斜坡、沟坎等冲击时,前摆臂组件围绕前连接轴旋转,将冲击传到第二避震器吸收;当障碍到达平衡轮时,平衡轮前后联动先后通过障碍,并将冲击通过x形摆臂组件传至第一避震器吸收;当障碍到达驱动轮位置时,驱动轮可在后摆臂组件作用下,绕后连接轴旋转,将冲击通过后摆支架传递到第三避震器吸收;通过上述过程完成底盘装置的避震动作。

本避震结构具有较大的避震行程,并且将前摆臂组件向前设置,后摆臂组件向后设置可在不增加车身长度的情况下实现较大的接地比,提升了整机接地长度,提升了履带底盘装置翻越垂直障碍的能力,并且诱导轮、平衡轮、驱动轮可灵活运动,且轮组间运动相互关联,对于复杂路况具有良好的贴地性能,能保证底盘运动稳定性。拖带轮与驱动轮可通过后摆臂支架联动,使得驱动轮因障碍上行时拖带轮可以下行,可解决驱动轮上行时因履带周长的束缚,使摆臂行程缩短的问题;并且该结构提高了履带底盘装置对崎岖地面的适应性,并提升了其越障高度。

同时,该避震结构只需采用3个减震器即可实现高效避震,减少了避震结构构成的复杂程度,降低制造成本,为使用维护提供便利。并且克里斯蒂和玛蒂尔达结构形式通常需要设置额外的大行程张紧轮来实现履带的张紧更换,而该履带底盘装置的避震结构中通过前摆臂组件绕前连接轴旋转,即可快速对履带进行拆卸维护,极大提升了维护效率,并且还可通过调节螺杆调节弹簧的弹力大小对履带的张紧度进行调节,无需另外设置张紧轮,使得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易于安装。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