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95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它利用特殊的整体空间配置型态而成一简易式折叠自行车结构,藉此达到方便折叠与收藏的目的,而为一实用性的设计。
自行车在最初发展时,主要是供作一种简便式的交通工具,无须任何外加能源,而可由使用者以踩踏的方式行进,带给人们一份相当的方便性,但在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发达后,自行车则演变成为一项运动或休闲的用品,不再为人们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但是从今日的都市来看,由于人口集中而空间有限,使得各种空间均不敷运用,当然亦无法在家中置放占用空间较大的自行车,为了节省空间,因而有折叠式自行车问世,此种自行车不但解决了早期固定式自行车收藏放置不易的困扰,同时亦可为短距离交通带来相当方便性,而不必再为寻找停车位而烦恼,因而此类自行车相当受到许多使用者的喜好。
但以现有的折叠式自行车结构加以分析,设计者仅着重于其收藏后的体积,而未考虑到使用者的方便性,令其在收折动作上相当繁琐,其必须控制多根伸缩杆及螺栓,而将整体架构作多次的折叠,才能够将其适切的加以收折,若动作不够熟练,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方能够将其收折成一体积较小的程度,此实是设计者未能深思熟虑所造成的缺失。
又,现有的折叠式自行车的刹车结构仅是配合刹车鞋,以机械式控制来达到刹车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刹车鞋刹车效果并不甚佳,若是车速较快或是刹车鞋使用日久后,往往出现刹车鞋刹车失灵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其以特殊的结构配置,让使用者仅须控制单一的快速接头,即可将整体的支架加以收折,而可令收折的动作变得相当的单纯,达到方便与迅速的双重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自行车,主要是在折叠式自行车的前、后轮各设有传动刹车系统、轴承座、轴承、主轴迫紧螺丝、防尘盖、刹车鼓、刹车来令片、轮圈、轮胎、轮圈和花鼓固定螺丝、花鼓等组成,以便利用刹车来令片与刹车鼓以达确实刹车目的,堪称一进步、实用的新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其手把中段部份向两侧各形成半圆管,半圆管设有插孔及螺孔,对应于半圆管处另设具半圆管的握把,其上亦设有插孔及螺孔,可于插孔内插入插梢,并以螺丝锁固两半圆管的螺孔而使其结合,如此即可达到一方便结合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把外观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球状接头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L型座垫侧片与座杆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横支杆与竖杆间快速接头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快速接头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时的平面动作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向下弯折而贴近竖杆两侧的正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轮刹车的结合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轮刹车的结合剖视图。
请参阅
图1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自行车立体外观图,其整体支架是由竖杆10、座杆20及横支杆30所组合而成,在竖杆10顶端设置一球状接头40,又该竖杆10近上端设置有一手把11,下端组装有前轮12,在近前轮12的上方设有一快速接头50,用手把11可以控制竖杆10转动,从而带动竖杆10下端的前轮12作转向,球状接头40与座杆20相衔接,快速接头50则与横支杆30相衔接;在座杆20中段上以L型座垫侧片21组装有一座垫27,横支杆30中段则枢设组装有一驱动链轮31,在该驱动链轮31的两侧分别设有供踩踏的踏板32,同时驱动链轮31以链条33来带动枢设在座杆20及横支杆30末端的后轮34。
配合图2来看,于手把11中段部份向两侧各形成半圆管111,半圆管111由内至外设有插孔13及螺孔14,对应于半圆管111处设有具半圆管16端部的握把15,在该握把15的半圆管16上亦设有相配合的插孔17及螺孔18,可于插孔17内插入插梢171,并以螺丝191锁固两半圆管111、16的螺孔14、18,而使其结合,当螺丝191取下时,即可使握把15产生折叠动作;于图3中所示的是一球状接头40,配合
图1可知该球状接头40是设置在竖杆10顶端,而可用以衔接座杆20的前端,在座杆20前端底部设置一圆球201,该圆球201可定位于两夹座202内,而夹座202则是固设组装于竖杆10顶端的组装槽41中,而构成整体的球状接头40;配合图4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L型座垫侧片21与座杆20的立体分解图来看,于座杆20中段固设有两片式组装的L型座垫侧片21,座杆20对应于两片L型座垫侧片21内部适当位置设有卡笋22,又在L型座垫侧片21内部设有成排的卡槽23,该卡槽23可与座杆20上的卡笋22相配合,而在两侧L型座垫侧片21组装至座杆20上定位时,使卡槽23卡住卡笋以保持定位,L型座垫侧片21外侧适当处设有弧槽24,其可由一C型环25及螺丝26将两L型座垫侧片21锁固,另于L型座垫侧片21上方则可固设如
图1的座垫27,如此即可借助L型座垫侧片21内侧的卡槽23来调整与座杆20间的相对位置,而达到调整座垫27位置的功效。
于图5中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横支杆30与竖杆10间快速接头的分解图,其中可以看出在快速接头50一侧设有一结合钮51,又在横支杆30前端下方设有一可调整的结合套52,配合图6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快速接头50的组合剖面示意图来看,即可看出在该结合套52中设有结合钢珠53,可借助结合套52来控制结合钢珠53是否卡合入结合钮51侧,而可用以控制横支杆30与竖杆10间的拆装结合。
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经折叠时的平面动作侧视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自行车展开时的立体外观如
图1中所示,当于收折时仅需将快速接头50拆解,即可将横支杆30向座杆20处靠近收合,再将竖杆10向座杆20方向收合,使前、后轮12、34相靠拢,而成一简易折合式的折叠式自行车结构。
在图9中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握把15向下弯折而贴近竖杆10两侧的正面示意图,当本实用新型的横支杆30、座杆20及竖杆10相靠拢后,又可将固定握把15的螺丝191取下,即可使握把15产生折叠动作,让握把15贴合在竖杆10的两侧,而可让整体被折叠接近一平面,而可让使用者方便的加以收藏。
另如
图10、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轮12及后轮34刹车结合剖视图,其是在折叠式自行车的前、后轮各设有传动刹车系统6、7、轴承座60、70、轴承61、71、主轴迫紧螺丝62、72、防尘盖63、73、刹车鼓64、74、刹车来令片65、75、轮圈66、76、轮胎67、77、轮圈和花鼓固定螺丝68、78、花鼓69、79等组成,该前、后传动刹车系统主轴6、7是分别与竖杆10与座杆20枢设,主轴侧方设轴承座60、70及轴承61、71,主轴另侧则设主轴迫紧螺丝62、72及防尘盖63、73,轴承座60外侧设刹车鼓64、74,刹车鼓64、74内部设刹车来令片65、75,以便以刹车来令片65、75与刹车鼓64、74间摩擦,来提供良好的刹车效果。
另于轮胎67、77内侧设有轮圈66、76,另以轮圈和花鼓固定螺丝68、78将花鼓69、79固设于刹车鼓64、74外侧。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自行车,由支架配合前、后轮及握把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支架由竖杆、座杆及横支杆组成,于竖杆近顶端固定组装有握把,下端枢设有前轮,座杆中段以L型座垫侧片组装有座椅,横支杆中段设置有驱动链轮及踏板,座杆与横支杆的后端枢设于后轮轴处,竖杆的上端以一球状接头与座杆的前端相枢接,于竖杆的近下端以一快速接头与横支杆的前端相组装,藉此,当收合时仅须将横支杆前端的快速接头松开,即可将横支杆收合至座杆侧,并将竖杆收折至贴近横支杆下方,令前轮贴近后轮以缩减体积,而达到折叠收藏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竖杆上端与座杆前端间的球状接头,是由座杆前端下方固设的圆球、夹座及竖杆上端的组装槽所组合而成的,该圆球可夹设于夹座中,而夹座则固设于组装槽内,使竖杆可在座杆前端下方作各个方向的转动与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竖杆近下端与横支杆前端间的快速接头是在其上设置一凸出的结合钮,并于横支杆的前端下方设有一与结合钮相配合的结合套,并于结合套中设有与结合钮相卡合的钢珠,并由结合套的位置来控制快速接头接合或脱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手把中段部份向两侧各形成半圆管,半圆管上设有插孔及螺孔,对应于半圆管处另设具半圆管的握把,其上亦设有插孔及螺孔,可于插孔内插入插梢,并以螺丝锁固两半圆管的螺孔,而使其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座杆中段所设置的座垫是组装在两片式的L型座垫侧片上,座杆对应于两片L型座垫侧片内部适当位置设有卡笋,在L型座垫侧片内部设有成排并与座杆卡笋相配合的卡槽,以便使卡笋可于调整后的卡槽内卡住定位,L型座垫侧片外侧适当处设有弧槽,该弧槽可与一C型环及螺丝相配合,以将两L型座垫侧片锁固在座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折叠式自行车的前、后轮各设有传动刹车系统、轴承座、轴承、主轴迫紧螺丝、防尘盖、刹车鼓、刹车来令片、轮圈、轮胎、轮圈和花鼓固定螺丝、花鼓等组成,该前、后传动刹车系统主轴是分别与竖杆与座杆枢设,主轴侧方设轴承座及轴承,主轴另侧则设主轴迫紧螺丝及防尘盖,轴承座外侧设刹车鼓,刹车鼓内部设刹车来令片,以便以刹车来令片与刹车鼓间摩擦,来提供良好的刹车效果,另于轮胎内侧设有轮圈,另以轮圈和花鼓固定螺丝将花鼓固设于刹车鼓外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其主要是由竖杆、座杆及横支杆组成其支架,而于竖杆近顶端组装有握把,下端枢设有前轮,座杆中段固设有座椅,而横支杆中段设置有驱动链轮及踏板,座杆与横支杆的后端枢设于后轮轴处,其竖杆的顶端以一球状接头与座杆的前端相枢接,而于竖杆的近下端以一快速接头与横支杆的前端相组装,当收合时仅须将横支杆前端的快速接头松开,即可将横支杆收合至座杆侧,并将竖杆加以收折,而达到折叠收藏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K15/00GK2164394SQ93211990
公开日1994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7日
发明者吴耀裕 申请人:吴耀裕, 廖金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