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罩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21209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1)。换句话说,如图1至图3中所图示,臂侧盖60的盖主体62设置成使得覆盖开口部42的周缘(上端部42A、下端部42B以及侧部42C)与臂部52之间的间隙。
[0040]如图1至图3以及图4A中所图示,圆筒状的固定部64形成到盖主体62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央部,且下臂50的臂部52插入通过固定部64。下面描述的C状的夹具70设置在固定部64的外侧处。
[0041 ]更具体地,如图4A和图4B中所图示,在臂部5 2的位置处,本示范性实施例的臂侧盖60被沿着车辆竖直方向分成两个。臂部52从而被夹在上侧臂侧盖60A的上侧固定部64A与下侧臂侧盖60B的下侧固定部64B之间,且由C状的夹具70固定。
[0042]操作和有益效果
[0043]接下来,以下作出关于本示范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的说明。
[0044]如图1至图4中所图示,能够沿车辆竖直方向摆动的下臂50的臂部52从车轮罩侧盖40(翼子板衬套20的衬套侧壁部22与发动机挡泥板30的挡泥板侧壁部32)的开口部42(衬套侧切除部26和挡泥板侧切除部36)延伸至车轮罩12内。
[0045]臂侧盖60设置在臂部52处,以便当沿下臂50的支撑轴G的轴向方向观看时不会与开口部42干涉。
[0046]如图2中所图示,在车辆行驶期间,从车辆前部10的前端部穿过散热器(图中未图示出)而被带入到发动机室14中的行驶气流S具有从高压侧的发动机室14吹出至低压侧的车轮罩12的趋势。
[0047]如上所述,发动机室14通过车轮罩侧盖40而与车轮罩12隔开,且臂部52插入通过开口部42并延伸到车轮罩12内。此外,臂侧盖60设置在从开口部42延伸出的臂部52处。因此,行驶气流S通过车轮罩侧盖40的开口部42与臂侧盖60之间的间隙LI而被吹出至车轮罩
12ο
[0048]因此,与缺少臂侧盖60的结构相比较,从发动机室14吹出至车轮罩12的行驶气流S的排出量得以减少。从而抑制由行驶气流S被从发动机室14吹出至车轮罩12所引起的车辆空气阻力。即,与缺少臂侧盖60的结构相比较,车辆空气阻力得以减小。
[0049]在此,有必要对设置在车身侧处的车轮罩侧盖40的开口部42的竖直方向宽度L2的尺寸进行设定,使得即使下臂50的臂部52沿车辆竖直方向移动(移位),也不存在干涉。
[0050]然而,由于与臂部52作为一个单元移动的臂侧盖60设置在下臂50的臂部52上,因此行驶气流S被吹出的区域窄化成车轮罩侧盖40的开口部42与臂侧盖60之间的间隙LI。吹出至车轮罩12的行驶气流S的排出量从而得以减少。
[0051 ]当沿下臂50的支撑轴G的轴向方向观看时,臂侧盖60的盖主体62的形状形成为以支撑轴G为中心的圆弧。这样即使在下臂50沿车辆竖直方向摇动时,或臂侧盖60与臂部52作为一个单元沿车辆竖直方向移动时,也确保臂侧盖60的盖主体62与车轮罩侧盖40的开口部42之间的间隙LI恒定。因而,不管下臂50的臂部52的车辆竖直方向位置如何,都确保从发动机室14吹出至车轮罩12的行驶气流S的排出量的有效减少。
[0052 ]如图4Α和图4Β中所图示,本示范性实施例的臂侧盖60在臂部5 2的位置处沿车辆竖直方向被分开。臂部52被夹在上侧臂侧盖60Α的上侧固定部64Α与下侧臂侧盖60Β的下侧固定部64Β之间,且由C状的夹具70固定。因而,例如,当臂部52的前端侧比基部(臂侧盖60的固定位置)厚、臂部52的前端侧弯曲等时,即使臂部52难以穿入臂侧盖60的筒状的固定部64,臂侧盖60也能够通过将被分开的上侧臂侧盖60Α和下侧臂侧盖60Β对准而容易地被附接且固定至臂部52。
[0053]变形例
[0054]接下来,参考图5Α、图5Β,作出关于附接至下臂50的臂部52的臂侧盖60的变形例的说明。注意,与上面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构件相似的构件被配给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对其的冗余说明。
[0055]第一变形例
[0056]图5A中图示出的第一变形例的臂侧盖160包括盖主体62和臂部52所插入通过的固定部164。此外,朝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165形成至固定部164。臂侧盖160在臂部52的位置处沿车辆竖直方向被分开。臂部52从而被夹在上侧臂侧盖160A的上侧固定部164A与下侧臂侧盖160B的下侧固定部164B之间,且凸缘部165A和凸缘部165B由螺栓180和螺母182紧固在一起,从而将臂侧盖160固定至臂部52的外周部。
[0057]第二变形例
[0058]图5B中图示的第二变形例的臂侧盖260包括盖主体62和由臂部52穿入的大体圆筒状的固定部264。臂侧盖260在臂部52的位置处沿车辆竖直方向被分开。臂部52从而被夹在上侧臂侧盖260A的上侧固定部264A与下侧臂侧盖260B的下侧固定部264B之间,且相应的上下螺栓280从上下拧上,从而将臂侧盖260固定至臂部52的外周部。
[0059]注意,在第一变形例的臂侧盖160以及第二变形例的臂侧盖260中,臂侧盖160、260由螺栓180和螺母182、或由螺栓280来机械地、牢固地固定至臂部52。臂侧盖160、260与臂部52的附接状态从而比由图4中图示的由夹具70固定的臂侧盖60中的状态更稳定。
[0060]其它
[0061]注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的示范性实施例。
[0062]例如,尽管已经在上面的示范性实施例和变形例中给出了本发明应用到车辆前部10的车辆侧部11的车轮罩12的说明,但是不存在对其的限制。本发明也可应用到车辆后部的后车轮罩,只要布置发动机的发动机室设置在如下结构中的车辆后部处:在所述结构中,随着行驶气流被送进发动机室,行驶气流吹出至后车轮罩。
[0063]作为另一个实例,尽管臂侧盖60、160、260在上面的示范性实施例和变形例中具有沿车辆竖直方向被分开的结构,但是不存在对其的限制。例如,该结构可沿车辆前后方向被分开。
[0064]作为另一个实例,尽管臂侧盖60、160、260在上面的示范性实施例和变形例中设置在下臂50的臂部52处,但是不存在对其的限制。可依照悬架的形式和布置而设置到悬架臂的臂部。
[0065]此外,不言而喻,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样式。于2014年11月12日提交的JPA第2014-230013号公开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本说明书。
[0066]在本说明书中提到的全部公开文本、专利申请以及技术标准通过引用以与如下情况相同范围合并在本说明书中:如同单独的公开文本、专利申请、或技术标准特别地且单独地表明通过引用合并一样。
【主权项】
1.一种车轮罩结构,包括: 悬架臂的臂部,其由悬架构件支撑,使得能够围绕布置在发动机室内的支撑轴沿车辆竖直方向摆动,且从所述支撑轴朝向车轮罩侧延伸; 车轮罩侧盖,其将所述发动机室与所述车轮罩隔开,且具有形成开口部的下部,所述开口部具有允许所述悬架臂的所述臂部的摆动的尺寸;以及 臂侧盖,其一体地设置在所述臂部的所述支撑轴侧处,且当沿所述支撑轴的轴向方向观看时,所述臂侧盖覆盖所述开口部的周缘与所述臂部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罩结构,其中所述臂侧盖在所述臂部的位置处被分开,且在所述臂部的任一侧上固定至所述臂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罩结构,其中当沿所述悬架臂的所述支撑轴的所述轴向方向观看时,所述臂侧盖形成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的圆弧。
【专利摘要】一种车轮罩结构,包括:悬架臂的臂部,其由悬架构件支撑,使得能够围绕布置在发动机室内的支撑轴沿车辆竖直方向摆动,且从所述支撑轴朝向车轮罩侧延伸;车轮罩侧盖,其将所述发动机室与所述车轮罩隔开,且具有形成开口部的下部,所述开口部具有允许所述悬架臂的所述臂部的摆动的尺寸;以及臂侧盖,其一体地设置在所述臂部的所述支撑轴侧处,且当沿所述支撑轴的轴向方向观看时,所述臂侧盖覆盖所述开口部的周缘与所述臂部之间的间隙。
【IPC分类】B62D25/16
【公开号】CN105584534
【申请号】CN201510764785
【发明人】真下峻行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公告号】DE102015118904A1, US9327568, US2016012974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