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3338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段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建造中分段支撑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段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施工现场使用的分段支撑大多是钢筋水泥结构,此类支撑重量近0.7吨,现场的分段支撑布置及搬运需要借助于吊车或叉车,无法使用人力实现短距离内的位置调整。造成了吊车资源的浪费和大量的等工情况,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式分段支撑装置,在不借助其它工具的情况下,简单轻便移动,实现分段支撑布置的单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5]—种分段支撑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支撑柱、可移动支架和四根弹簧;
[0006]所述的可移动支架包括一环形顶板、一环形底座、以及连接该顶板和底座的四根加强筋,在每根加强筋的上部各设有一个加强筋挂钩;
[0007]所述的支撑柱为空心圆柱体,同轴放置在所述的可移动支架的开孔内,该支撑柱的下部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四个支撑柱挂钩;
[0008]所述的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的加强筋挂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支撑柱挂钩连接。
[0009]所述的支撑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板和底板,该顶板和底板的半径大于所述的支撑柱的半径、且小于所述的可移动支架的开孔内径。
[0010]所述的环形顶板和环形底座在垂直方向中心点重合,该环形底座的下部安装有万向轮。
[0011]所述的支撑柱为钢制圆柱形,其高度可根据现场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但高度尺寸不得小于可移动支架的高度值450mm ;挂钩设计围绕圆柱体等距加放,距支撑下端100mm。
[0012]所述带滚轮的可移动支架高度400mm,附板上安装四只挂钩,围绕圆柱等距加放,距支架上端50mm,位置与支撑柱上的挂钩--对应。
[0013]所述带滚轮的可移动支架的底座安装四只万向滚轮,万向轮高度值60_。
[001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通过弹簧与带滚轮的可移动支架进行弹性连接;在未承重受力阶段,利用弹簧的拉力将钢制支撑件拉离地面,利用支架滚轮便捷的移动分段支撑装置;受力承重阶段,弹簧受力变形,钢制支撑件接触地面起到支撑作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将分段支撑装置移动时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支架滚轮的滚动摩擦,方便现场移动,实现一人轻松完成分段支撑装置的移动和布置。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段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钢制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带滚轮的可移动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带万向轮的支架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弹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2]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式分段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自行式分段支撑装置,包括带挂钩的钢制圆柱形支撑,带滚轮的可移动支架及弹簧。利用结构设计和弹簧拉力实现分段支撑依靠底部万向轮进行便捷移动。【具体实施方式】包括:
[0023]如图2所示,一个钢制的支撑柱2。该支撑柱2为整体空心圆柱体,支撑柱2同轴放置与可移动支架5的开孔内,与可移动支架5滑动配合。支撑柱2的上下端各焊接一块顶板I和底板8,顶板I和底板8的半径略大于支撑柱2的半径,同时均小于可移动支架5的开孔内径,可实现支撑柱2与可移动支架5的滑动配合。支撑柱2的外表面偏下口位置焊有四只挂钩3,四只挂钩3围绕支撑柱2等分布置。
[0024]如图3所示,一只带滚轮的可移动支架5,该可移动支架5由一块环形顶板和一只带万向轮的环形底座7,通过四块加强筋连接固定,四块加强筋上可安装一只挂钩,与支撑柱2上的挂钩一一对应。环形顶板和环形底座7在垂直方向中心点重合,使得可移动支架5中心位置形成垂向的导向孔。环形底座7的底部安装4只万向轮6。
[0025]如图5所示,弹簧4有四根,其顶端与可移动支架5的加强筋挂钩9连接,末端与支撑柱挂钩3连接,在非工作状态,通过弹簧连接件4可将支撑柱2下端面抬离地面,且高度不高于环形底座7。
[0026]工作状态下,分段支撑置于船体结构下发,在船体结构的重力作用下,支撑柱2被下压并接触地面,利用支撑柱2实现结构受力;在非工作状态,将搁置的船体结构移除,受弹簧4的弹性复位影响,对支撑柱2造成向上的拉力,使得支撑柱2抬离地面。此状态下该装置的底部万向轮支撑整个装置,利用万向轮的滚动摩擦,单人即可进行分段支撑装置的移动,现场操作方便快捷。
【主权项】
1.一种分段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2)、可移动支架(5)和四根弹簧(4); 所述的可移动支架(5)包括一环形顶板、一环形底座、以及连接该顶板和底座的四根加强筋,在每根加强筋的上部各设有一个加强筋挂钩(9); 所述的支撑柱(2)为空心圆柱体,同轴放置在所述的可移动支架(5)的开孔内,该支撑柱(2)的下部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四个支撑柱挂钩(3); 所述的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的加强筋挂钩(9)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支撑柱挂钩(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顶板⑴和底板(8),该顶板⑴和底板⑶的半径大于所述的支撑柱(2)的半径、且小于所述的可移动支架(5)的开孔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顶板和环形底座(7)在垂直方向中心点重合,该环形底座(7)的下部安装有万向轮(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2)为钢制圆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可移动支架和四根弹簧;所述的可移动支架包括一环形顶板、一环形底座、以及连接该顶板和底座的四根加强筋,在每根加强筋的上部各设有一个加强筋挂钩;所述的支撑柱为空心圆柱体,同轴放置在所述的可移动支架的开孔内,该支撑柱的下部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四个支撑柱挂钩;所述的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的加强筋挂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支撑柱挂钩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不借助其它工装及起重设施的情况下,实现现场分段支撑的便捷移动。
【IPC分类】B63B9/00, B63C5/02
【公开号】CN204802017
【申请号】CN201520098756
【发明人】吉李祥, 邵志杰, 鲁德智, 肖聪, 张威
【申请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