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149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食品、制药等包装机械领域,特指一种适用于瓶类容器的 输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制药等机械设备领域中,各种针对瓶类容器的输瓶装置得到了普遍地运 用。以灌封机为例,传统的灌封机用输瓶装置,它将安瓿从一个连续驱动的绞龙输送机构输 送到节拍式驱动的传送齿板上。这种输瓶装置一般具有至少一个分段式旋转传送机构,该 旋转传送机构由凸轮传动机构控制其运动轨迹,以与绞龙输送机构及传送齿板的各种不同 运动相匹配。然而,上述凸轮传动机构结构复杂,加工难度高,且较难与节拍式传送的各种 节距相匹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易调节、可靠性好的输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瓶装置,包括依次相连并完成瓶体交接的连续式输送组件、旋转式传送组 件和节拍式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传送组件包括两个具有相同旋转中心并依 次进行瓶体传送以配合节拍式输送组件的旋转传送件,所述两个旋转传送件沿着圆周方向 依次排列,所述每个旋转传送件均与一个独立的伺服电机相连。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旋转传送件均固定于一根独立的转轴上,所有转轴均分别通过传动机构 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旋转传送件上进瓶端与出瓶端之间的外周侧设有导向件。所述连续式输送组件为输瓶绞龙。所述节拍式输送组件包括沿瓶体传送方向对应设置的输送齿板以及驱动组件,所 述输送齿板与驱动组件相连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做矩形轨迹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输瓶装置,结构简单紧 凑、成本低廉,通过伺服电机可实时、准确地变速以带动相应的旋转传送件与连续式输送 组件和节拍式输送组件完成瓶体交接,可靠性强且调节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处于T1时刻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处于T2时刻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处于T3时刻的状态示意图;[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处于T4时刻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处于T5时刻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处于T6时刻的状态示意图。图例说明1、容置部;2、连续输送组件;3、旋转传送组件;31、旋转传送件;33、伺服电机;35、 转轴;36、进瓶端;37、出瓶端;38、导向件;4、节拍式输送组件;41、输送齿板;43、栏栅;5、 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输瓶装置,包括依次相连并完成瓶体5交接的连续式输 送组件2、旋转式传送组件3和节拍式输送组件4,上述三个组件上均设有用来容置瓶体5 的容置部1。旋转式传送组件3包括两个具有相同旋转中心并依次进行瓶体5传送以配合 节拍式输送组件4的旋转传送件31,两个旋转传送件31沿着圆周方向依次排列,排列成一 个不完整的圆,每个旋转传送件31均呈扇形状。每个旋转传送件31均与一个独立的伺服 电机33相连,不同的旋转传送件31在相应的伺服电机33驱动下做独立的运动。其中,在 旋转传送件31由节拍式输送组件4朝向连续式输送组件2转动过程中,由分离转变为相连 接以与连续式输送组件2连续交接;在旋转传送件31由连续式输送组件2朝向节拍式输 送组件4转动过程中,由相连接转变为分离以与节拍式输送组件4分别交接。连续式输送 组件2的输瓶速度和与其交接的旋转传送件31的旋转速度相适应。通过伺服电机33可实 时、准确地变速以带动相应的旋转传送件31与连续式输送组件2和节拍式输瓶组件4完成 瓶体5交接,可靠性强且调节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旋转传送件31均固定于一根独立的转轴35上,所有转轴35 均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伺服电机33的输出端相连,该传动机构可以为齿轮传动机构、或皮 带传动机构、或其它类型的传动机构。旋转传送件31上进瓶端36与出瓶端37之间的外周 侧设有导向件38,保证瓶体5在传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连续式输送组件2为输瓶绞龙,节拍式输送组件4包括沿瓶体5传 送方向对应设置的输送齿板41、栏栅43以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可以为由动力件带着转动 的凸轮,输送齿板41连接于一根运动杆上,该运动杆的中部通过配合块连接于凸轮的轨迹 槽中。输送齿板41与驱动组件相连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做矩形轨迹运动。旋转传送件 31设为两个,该两个旋转传送件31分别固设于两个同心布置的转轴35上。工作原理参见图2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的状态示意图,T1 T6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送周期。如图2所示,在先旋转传送件31与在后旋转传送件31相 连接,瓶体5由连续式输送组件2的容置部1交接至在先的一个旋转传送件31的容置部1 中。在相应的伺服电机33带动下,位于该在先旋转传送件31上的瓶体5与节拍式输送组 件4的输送齿板41开始交接。如图3所示,在先旋转传送件31继续旋转以与输送齿板41 交接,当连续式输送组件2与在先的旋转传送件31完成一次交接后,连续式输送组件2与 在后旋转传送件31接着交接,此时,连续式输送组件2与在后旋转传送件31均相应减速。 因在先旋转传送件31速度保持一致与输送齿板41交接瓶体,如此一来,在先旋转传送件31与在后旋转传送件31开始分离。如图4所示,在先旋转传送件31与输送齿板41完成瓶体 5交接后,输送齿板41上的瓶体5在现有动力机构的驱动下运行至最右端并与下一工位继 续进行交接输瓶。如图5、图6和图7所示,输送齿板41在运行至最右端完成输瓶后,向外 侧抬升并折返至最左端后再向如图2所示靠近旋转传送机构3。当输送齿板41回至如图2 位置时,在后旋转传送件31刚好与输送齿板41开始交接,此时,在后旋转传送件31的传送 速度转换成与输送齿板41的交接速度相等。在后旋转传送件31与连续式输送组件2交接 结束前,在先旋转传送件31经相应伺服电机33带动旋转以与在后旋转传送件31相连接, 进而保证能与连续式输送组件2接继交接输瓶。在后旋转传送件31在与输送齿板41交接 瓶体的过程中,在先旋转传送件31与连续式输送组件2交接输瓶并相应降低速度,从而使 在后旋转传送件31与在先旋转传送件31分离,如此往复循环,以便于在先旋转传送件31 和在后旋转传送件31交替与输送齿板41交接瓶体。本实施例中,在一个循环动作过程中, 输送齿板41由现有的动力机构驱动沿逆时针方向绕矩形轨迹运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 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 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输瓶装置,包括依次相连并完成瓶体(5)交接的连续式输送组件(2)、旋转式传 送组件(3)和节拍式输送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传送组件(3)包括两个具有相 同旋转中心并依次进行瓶体(5)传送以配合节拍式输送组件(4)的旋转传送件(31),所述 两个旋转传送件(31)沿着圆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每个旋转传送件(31)均与一个独立的 伺服电机(3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旋转传送件(31)均固定于 一根独立的转轴(35)上,所有转轴(35)均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伺服电机(33)的输出端相 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送件(31)上进瓶端(36) 与出瓶端(37 )之间的外周侧设有导向件(38 )。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输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式输送组件(2)为 输瓶绞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输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拍式输送组件(4)包 括沿瓶体(5)传送方向对应设置的输送齿板(41)以及驱动组件,所述输送齿板(41)与驱动 组件相连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做矩形轨迹运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瓶装置,包括依次相连并完成瓶体交接的连续式输送组件、旋转式传送组件和节拍式输送组件,所述旋转式传送组件包括两个具有相同旋转中心并依次进行瓶体传送以配合节拍式输送组件的旋转传送件,所述两个旋转传送件沿着圆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每个旋转传送件均与一个独立的伺服电机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易调节、可靠性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B67C3/24GK201825714SQ20102057845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7日
发明者刘振, 唐岳, 姜晓明, 李鹏程, 王仕虎, 王杰峰 申请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