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收容装置和纸张收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43611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纸张收容装置和纸张收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纸张收容装置和纸张收容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自动柜员机(atm)的纸币处理装置包括临时收容装载的纸币的纸币收容装置。在这种类型的纸币收容装置中,通过使纸币与从供给卷轴供给的带材一起围绕卷绕鼓卷绕来收容纸币。

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376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h11-22436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第2010-052795号pct国际公开的重新出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图12a是描述卷绕鼓使纸币与根据本申请的现有技术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带材一起卷绕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2b是描述供给卷轴使根据本申请的现有技术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带材重新卷绕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然而,如图12a和图12b中示出的,为了减小纸币收容装置的整个大小,提出了将带材的输送路径布置成经过卷绕鼓的外径附近的构造。如图12a中示出的,纸币收容装置111包括供给卷轴112、卷绕鼓113和检测单元116。供给卷轴112沿着由多个导辊118形成的输送路径供给卷拢的带材114。卷绕鼓113沿图12a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以将纸币与从供给卷轴112供给的带材114一起卷绕。在这种情况下,纸币在被夹在形成带材114的输送路径的夹送辊122与具有引导构件123的导辊124之间的状态下从输送端口121进行装载。从输送端口121装载的纸币朝向位于围绕卷绕鼓113卷绕的带材114与卷绕鼓113的圆周表面之间的空间进行引导。检测单元116检测从供给卷轴112供给的带材114的供给量。检测单元116包括:发光单元116a,其向从供给卷轴112供给的带材114发射检测光;以及光接收单元116b,其接收检测光。发光单元116a和光接收单元116b被布置在两单元彼此面对的位置处,带材114的输送路径被夹在其间。

通过使纸币与带材114一起围绕卷绕鼓113卷绕然后使供给卷轴112沿图12b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围绕卷绕鼓113卷绕的带材114重新卷绕,而使纸币收容装置111收容纸币。纸币收容装置111排出通过使带材114围绕供给卷轴112重新卷绕而与来自输送端口121的带材114一起围绕卷绕鼓113卷绕的纸币。

图13a是描述检测根据本申请的现有技术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带材的起始端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3b是描述检测根据本申请的现有技术的纸币收容装置上的带材的终端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如图13a和图13b中示出的,纸币收容装置111中所使用的带材114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膜形成,并且遮光膜沿带材114的纵向方向(方向a)形成在起始端132和终端133中。检测单元116检测起始端132和终端133,使得当带材114的起始端132和终端133进入发光单元116a和光接收单元116b之间时遮挡由光接收单元116b接收的检测光。以这种方式,纸币收容装置111计算围绕卷绕鼓113卷绕的带材114的卷绕量。纸币收容装置111通过基于带材114的卷绕量来执行预定计算过程而对在围绕卷绕鼓113卷绕的状态下收容的纸币的数量进行计数。

图13c是描述外径等于或大于预定卷绕直径的卷绕鼓113干扰根据本申请的现有技术的纸币收容装置111中的带材114的输送路径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然而,当折叠的纸币或起皱的纸币(下文中被称为磨损的纸币)围绕卷绕鼓113卷绕时,卷绕鼓113的卷绕直径可等于或大于预期卷绕直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图13c中示出的,卷绕鼓113可能干扰带材114的输送路径或其它构成构件(诸如引导构件123)。也就是说,在检测单元116检测带材114的终端133之前,卷绕鼓113可能干扰带材114的输送路径、引导构件123,等。结果,带材114、卷绕鼓113和其它构成构件可能被损坏或破损,并且卷绕鼓113的卷绕操作的可靠性可能变差。

所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并且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卷绕鼓和其它构成构件破损并且增加卷绕鼓的卷绕操作的可靠性的纸张收容装置和纸张收容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一种纸张收容装置包括:供给卷轴,所述供给卷轴供给卷拢的带状构件;卷绕鼓,纸张与从所述供给卷轴供给的所述带状构件一起围绕所述卷绕鼓卷绕;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从所述供给卷轴供给的所述带状构件的供给量;以及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当所述纸张与所述带状构件一起围绕所述卷绕鼓卷绕时外径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所述卷绕鼓。

发明有利效果

根据本申请中公开的纸张收容装置的一个方面,可以防止卷绕鼓和其它构成构件破损并且可以增加卷绕鼓的卷绕操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的整个纸币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以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据图3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的第二检测单元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卷绕鼓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中具有预定卷绕直径以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卷绕鼓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中具有预定卷绕直径以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以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的第二检测单元的侧视图。

图8是描述控制单元基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来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杆的平面图。

图10是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杆的平面图。

图11是描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杆的平面图。

图12a是描述卷绕鼓使纸币与根据本申请的现有技术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带材一起卷绕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2b是描述供给卷轴使根据本申请的现有技术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带材重新卷绕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3a是描述检测根据本申请的现有技术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带材的起始端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3b是描述检测根据本申请的现有技术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带材的终端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3c是描述外径等于或大于预定卷绕直径的卷绕鼓干扰根据本申请的现有技术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带材的输送路径的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基于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和纸币收容方法,涉及本申请中公开的纸张收容装置和纸张收容方法。本申请中公开的纸张收容装置和纸张收容方法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纸币处理装置的构造]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的整个纸币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中示出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纸币处理装置1包括:装卸单元3,其装载和卸载纸币2;识别单元4,其识别装载到装卸单元3中的纸币2;以及临时收容单元11,其临时收容从识别单元4输送的纸币2。纸币处理装置1进一步包括:循环单元6,其使收容在临时收容单元11中的纸币2循环;卸载单元7,待卸载的纸币2被收容在其中;收容单元8,其将纸币2收容到收容库8a中。整合到纸币处理装置1中的临时收容单元11对应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纸币2用作纸张的示例,但是纸张不限于纸币。

[纸币收容装置的构造]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的平面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以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据图3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的第二检测单元的侧视图。

如图2和图3中示出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11包括供给卷轴12、卷绕鼓13、第一检测单元16和第二检测单元17。供给卷轴12供给带材14作为卷拢的带状构件。纸币2与从供给卷轴12供给的带材14一起围绕卷绕鼓13卷绕。第一检测单元16检测从供给卷轴12供给的带材14的供给量。如图3和图4中示出的,第二检测单元17检测当纸币2与带材14一起围绕卷绕鼓13卷绕时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下文中被称为卷绕直径)的卷绕鼓13。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窄的带材14用作带状构件的示例,但是带状构件不限于带材。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由树脂膜形成的带材14,但是带材14不限于此,而是可适当地使用由其它材料形成的带材。

纸币收容装置11包括布置在供给卷轴12与卷绕鼓13之间的多个导辊18。多个导辊18形成输送路径,从供给卷轴12供给的带材14沿着该输送路径输送到卷绕鼓13。导辊18以可旋转的方式被主轴18a支撑。

如图3中示出的,纸币收容装置11具有输送端口21,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纸币2经由该输送端口21输送。形成带材14的输送路径的夹送辊22和具有导辊24的引导构件23被布置在输送端口21中。夹送辊22以可旋转的方式被主轴22a支撑。输送到输送端口21的纸币2在被夹送辊22和导辊24夹住的状态下装载,并且由引导构件23朝向卷绕辊13的圆周表面引导。

供给卷轴12被旋转轴25支撑,并且如图3中示出地由包括在驱动机构28中的驱动马达(未示出)旋转。驱动机构28的驱动马达电连接到控制单元29并由控制单元29驱动。而且,带材14的一端被固定到供给卷轴12的旋转轴25。使一端固定到旋转轴25的带材14围绕旋转轴25卷拢。带材14的另一端被固定到卷绕鼓13。带材14的一端可固定到供给卷轴12的内侧。

带材14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膜形成,并且具有例如大约0.1mm的厚度和大约20mm的宽度。如图3中示出的,遮光膜沿带材14的纵向方向(方向a)形成在起始端32和终端33上。因此,中间部分在带材14的纵向方向(方向a)上具有透光性,并且起始端32和终端33具有遮光性。

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包括向带材14施加张力的扭簧的弹簧机构被整合到供给卷轴12中。而且,使向带材14施加的张力恒定的扭矩限制器设置在供给卷轴12的旋转轴25中。

如图3中示出的,从供给卷轴12供给的带材14被导辊18输送以经过卷绕鼓13的上侧附近。带材14围绕卷绕鼓13的圆周表面卷绕,输送方向被输送端口21的夹送辊22反转。

卷绕鼓13被旋转轴26支撑并由包括在驱动机构28中的驱动马达(未示出)旋转。而且,驱动机构28的驱动马达的旋转方向借助控制单元29在法线方向与反转方向之间切换,由此驱动机构28的驱动马达使用驱动机构28的传动机构使供给卷轴12的旋转轴25或卷绕鼓13的旋转轴26选择性地旋转。

[第一检测单元的构造及带材的端部的检测]

第一检测单元16被布置在从供给卷轴12抽出的带材14的输送路径附近,并且光学传感器用作第一检测单元16。作为第一检测单元16的光学传感器具有发射检测光的发光单元16a以及接收由发光单元16a发射的检测光的光接收单元16b。如图2中示出的,发光单元16a和光接收单元16b被布置成在带材14的厚度方向(描绘为图3中的方向b)上以使带材14从中穿过这样的间隔面对彼此。而且,发光单元16a和光接收单元16b被布置在与带材14的宽度方向(方向c)上的一端相邻的位置处。而且,如图3中示出的,发光单元16a和光接收单元16b被电连接到控制单元29,并且检测信号从光接收单元16b传递到控制单元29。

在第一检测单元16中,带材14的起始端32和终端33利用供给卷轴12或卷绕鼓13卷绕带材14的卷绕操作在发光单元16a与光接收单元16b之间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带材14的纵向方向(方向a)上的中间部分没有遮挡由发光单元16a发射的检测光,所以创建了光接收单元16b接收检测光的状态。另一方面,因为带材14的起始端32和终端33遮挡由发光单元16a发射的检测光,所以创建了光接收单元16b未接收检测光的状态。因此,光接收单元16b检测带材14的起始端32和终端33在检测光被接收的状态变为检测光未被接收的状态时的位置。

在检测带材14的起始端32时,第一检测单元16将检测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29。类似地,在检测带材14的终端33时,第一检测单元16将检测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29。基于来自第一检测单元16的终端33的检测信号,控制单元29使驱动马达停止并且停止卷绕鼓13的卷绕操作。

以这种方式,当第一检测单元16检测从供给卷轴12供给的带材14的两端时,控制单元29计算带材14的供给量(也就是说,由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的卷绕量)。控制单元29基于带材14的卷绕量来执行预定计算过程,以对在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状态下收容的纸币2的数量进行计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带材14的起始端32和终端33具有遮光性并且带材14的中间部分具有透光性,但是带材14不限于该构造。与该构造相反,带材14的起始端32和终端33可具有透光性,并且带材14的中间部分可具有遮光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与本实施方式类似地检测起始端和终端。而且,可使用反射片材来代替形成在带材14的起始端32和终端33上的遮光膜。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检测单元16使用光学传感器来构造,但是可使用检测供给卷轴12和卷绕鼓13的旋转轴25和26的旋转量的旋转编码器。

[第二检测单元的构造及卷绕鼓的卷绕直径的检测]

图5是示出卷绕鼓13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11中具有预定卷绕直径以上的状态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卷绕鼓13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11中具有预定卷绕直径以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以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据图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11的第二检测单元17的侧视图。

如图2和图5中示出的,第二检测单元17被布置在与第一检测单元16相邻的位置处。第二检测单元17包括检测杆36(作为检测构件)并且包括光学传感器37。当纸币2与带材14一起围绕其卷绕的卷绕鼓13的直径等于或大于预定卷绕直径时,检测杆36与卷绕鼓13接触地移动。光学传感器37检测检测杆36的移动。

如图5和图6中示出的,检测杆36具有:接触器36a,其与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接触;以及检测片36b,其由光学传感器37检测,并且检测杆36以可旋转的方式被主轴36c支撑。

检测杆36以预定姿态围绕主轴36c布置,使得接触器36a与其外径变得等于预定卷绕直径的卷绕鼓13接触。当检测杆36位于作为预定姿态的初始位置处时,接触器36a在卷绕鼓13的径向方向(方向d)上与卷绕鼓13分离。当卷绕鼓13的直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卷绕直径时,接触器36a与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接触。以这种方式,尽可能地抑制带材14与检测杆36之间的接触,以防止检测杆36和带材14磨损和损坏,从而增强耐久性。而且,检测杆36被扭簧(未示出)围绕主轴36c偏置,使得接触器36a返回至初始位置。

如图5和图6中示出的,光学传感器37具有发射检测光的发光单元37a以及接收由发光单元37a发射的检测光的光接收单元37b。如图7中示出的,发光单元37a和光接收单元37b被布置成在检测杆36的主轴36c的径向方向(方向e)上以检测杆36的检测片36b能进入这样的间隔面对彼此。如图5中示出的,发光单元37a和光接收单元37b被布置在带材14的宽度方向(方向c)上的一个端侧上。发光单元37a和光接收单元37b被电连接到控制单元29,并且检测信号从光接收单元37b传递到控制单元29。

卷绕鼓13的预定卷绕直径被设定为这样的直径(外径),即卷绕鼓13不干扰其它构成构件(诸如布置在纸币收容装置11内侧的引导构件23)。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定卷绕直径被设定为这样的直径,即纸币2围绕其卷绕的卷绕鼓13不干扰从供给卷轴12供给的带材14的输送路径。

当检测杆36的接触器36a与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接触时,第二检测单元17在检测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卷绕直径的卷绕鼓13时将检测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29。基于来自第二检测单元17的检测信号,控制单元29使驱动马达停止并且停止卷绕鼓13的卷绕操作。

在纸币收容装置11中,当如现有技术中描述的这种磨损的纸币围绕卷绕鼓13卷绕时,卷绕鼓13的卷绕直径可等于或大于预期卷绕直径。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第二检测单元17,可以在卷绕鼓13干扰带材14的输送路径或其它构成构件(诸如引导构件23)之前停止卷绕操作。以这种方式,可以防止卷绕鼓13或其它构成构件的损坏和破损,以提高卷绕操作的可靠性。

虽然第二检测单元17使用光学传感器来检测检测杆36的移动,但是第二检测单元17不限于使用光学传感器的构造。第二检测单元17可能仅需要具有检测检测杆36的移动的构造,并且可使用被移动的检测杆36按压的压力传感器或者按钮开关。而且,可采用这样的构造,即其中光学传感器的发光单元和光接收单元在卷绕鼓13的轴向方向(方向f)上间隔布置,使得检测光的光轴穿过处于初始位置的检测杆36的接触器36a的位置。根据该构造,可以光学地检测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

[纸币收容操作]

将描述纸币2与具有这样的构造的纸币收容装置11中的带材14一起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操作。

在图3中,当卷绕鼓13在逆时针方向上由驱动机构28旋转时,带材14从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供给卷轴12抽出。从供给卷轴12抽出的带材14沿着导辊18的输送路径输送并且围绕卷绕鼓13卷绕。在这种情况下,从输送端口21装载的纸币2在被夹在带材14与卷绕鼓13的圆周表面之间的状态下朝向卷绕鼓13的圆周表面输送并且围绕卷绕鼓13卷绕。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在通过扭簧和扭矩限制器施加恒定张力的状态下与纸币2一起稳定地卷绕。装载到输送端口21的纸币2通过与带材14一起沿着卷绕鼓13的圆周表面卷绕而被顺序地收容。

随后,当第一检测单元16检测带材14的终端33或者第二检测单元17检测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时,由控制单元29停止卷绕鼓13的旋转。以这种方式,卷绕鼓13终止收容纸币2的操作。

另一方面,在卷绕鼓13停止驱动之后,控制单元29切换驱动机构28的驱动马达的旋转方向,由此供给卷轴12被驱动马达旋转。在图6中,供给卷轴12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由此带材14围绕供给卷轴12重新卷绕。带材14围绕供给卷轴12重新卷绕并且带材14从卷绕鼓13抽出,由此与带材14一起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纸币2从输送端口21排出。

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11中的纸币收容方法包括收容步骤、第一检测步骤和第二检测步骤。在收容步骤中,使纸币2与从供给卷轴12供给的带材14一起围绕卷绕鼓13卷绕,带材14围绕供给卷轴12卷拢。在第一检测步骤中,检测从供给卷轴12供给的带材14的供给量。在第二检测步骤中,检测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

[基于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的控制]

图8是描述控制单元29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11中的第一检测单元16和第二检测单元17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如图8中示出的,卷绕鼓13开始带材14的卷绕操作,并且控制单元29确定第一检测单元16是否已检测带材14的起始端32(步骤s1)。在步骤s1中,当第一检测单元16尚未检测到带材14的起始端32时,卷绕鼓13继续带材14的卷绕操作,并且流程返回至步骤s1。另一方面,在步骤s1中,当第一检测单元16已检测到带材14的起始端32时,流程进行到步骤s2。

在纸币收容装置11中,在第一检测单元16检测带材14的起始端32之后,从输送端口21装载的纸币2与带材14一起围绕卷绕鼓13卷绕,由此开始收容纸币2。在带材14和纸币2的卷绕操作期间,卷绕鼓13的直径可能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卷绕直径。鉴于此,控制单元29确定第二检测单元17是否已检测到在卷绕操作期间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步骤s2)。在步骤s2中,当第二检测单元17已检测到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时,流程进行到稍后待描述的步骤s4,并且控制单元29使驱动机构28的驱动马达停止。另一方面,在步骤s2中,当第二检测单元17尚未检测到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时,继续卷绕鼓13的卷绕操作并且流程进行到步骤s3。

随后,控制单元29确定第一检测单元16是否尚未检测到带材14的终端33(步骤s3)。在步骤s3中,当第一检测单元16尚未检测到带材14的终端33时,卷绕鼓13继续带材14和纸币2的卷绕操作,并且流程返回到步骤s2。另一方面,在步骤s3中,当第一检测单元16已检测到带材14的终端33时,流程进行到步骤s4,并且控制单元29使驱动机构28的驱动马达停止。以这种方式,控制单元29停止卷绕鼓13的卷绕操作(步骤s4)。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11包括供给卷轴12、纸币2与带材14一起围绕其卷绕的卷绕鼓13、检测带材14的供给量的第一检测单元16以及检测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的第二检测单元17。以这种方式,例如,当磨损的纸币围绕卷绕鼓13卷绕时,纸币收容装置11能借助第二检测单元17检测卷绕鼓13的直径在卷绕操作期间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因此,根据纸币收容装置11,可以防止卷绕鼓13在卷绕操作期间干扰带材14的输送路径或其它构成构件,并且可以防止带材14、卷绕鼓13和其它构成构件的损坏和破损。结果,可以提高卷绕鼓13的卷绕操作可靠性。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检测单元17包括:检测杆36,其与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接触地移动;以及光学传感器37,其检测检测杆36的移动。以这种方式,可以利用简单的构造来检测卷绕鼓13的卷绕直径并且可以抑制纸币收容装置11的制造成本增加。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检测单元17的检测杆36被布置成在卷绕鼓13的径向方向(方向d)上与卷绕鼓13分离,以在卷绕鼓13的直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时与卷绕鼓13接触。以这种方式,可以尽可能地抑制检测杆36与卷绕鼓13之间的接触并且可以防止检测杆36和带材14的磨损和损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供给卷轴12输送到卷绕鼓13的带材14的输送路径经过卷绕鼓13的外径附近,从供给卷轴12供给的带材14围绕卷绕鼓13卷绕直到纵向方向(方向a)上的终端33。特别地,在带材14的输送路径大小减小的结构中,第二检测单元17的存在在防止卷绕鼓13与带材14的输送路径之间的干扰方面是高度有效的。然而,带材14的输送路径不限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这种构造。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其它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构件将由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不提供其描述。

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的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杆的平面图。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杆的形状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杆36的形状。

如图9中示出的,检测杆46包括:接触器46a,其与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接触;以及检测片46b,其由第一检测单元16的发光单元16a和光接收单元16b检测,并且检测杆46以可旋转的方式被主轴46c支撑。而且,检测杆46通过扭簧(未示出)围绕主轴46c被偏置,使得接触器46a返回至初始位置。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杆46中,由第一检测单元16检测移动的检测片46b延伸直到位于发光单元16a与光接收单元16b之间的位置附近。检测片46b被布置在检测片46b与带材14不接触这样的位置中。而且,检测片46b形成在发光单元16a与光接收单元16b之间,使得当接触器46a与卷绕鼓13接触并且检测杆46移动时,检测片46b进入发光单元16a与带材14的输送路径之间。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检测单元16使用光学地检测带材14的纵向方向(方向a)上的端部的光学传感器。第一检测单元16的光学传感器是与第二检测单元17的光学传感器37相同的构件。也就是说,使用第一检测单元16的发光单元16a和光接收单元16b来检测第二检测单元17的检测杆46的移动。以这种方式,因为第一检测单元16还用作第二检测单元17的光学传感器37,所以光学传感器被共享,并且能省略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检测单元17的光学传感器37。结果,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可以简化第二检测单元17的构造、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减小整个纸币收容装置11的大小。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地,可以防止带材14、卷绕鼓13等的损坏和破损并且可以提高卷绕鼓13的卷绕操作可靠性。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描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杆的平面图。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多个第二检测单元来检测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

如图10中示出的,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一组第二检测单元17相对于带材14的宽度方向(方向c)的中心线l线性对称地布置。每个检测杆36均在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的宽度方向(方向c)上间隔布置,并且每个接触器36a均沿着带材14的宽度方向(方向c)布置。鉴于此,一组第一检测单元16的每个检测杆36的至少一个接触器36a与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接触,由此检测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例如,当卷绕鼓13的圆周表面由于卷绕鼓13的旋转轴26的倾斜等而在轴向方向(方向f)上倾斜时,卷绕鼓13的卷绕直径在卷绕鼓13的轴向方向(方向f)上被偏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多个检测杆36的至少一个接触器36a与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接触,由此能检测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鉴于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可以提高卷绕鼓13的卷绕直径的检测精度。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类似地,可以防止带材14、卷绕鼓13等的损坏和破损并且可以提高卷绕鼓13的卷绕操作可靠性。

第四实施方式

图11是描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纸币收容装置中的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杆的平面图。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检测杆具有多个接触器。

如图11中示出的,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检测单元55包括检测杆56和光学传感器57。当与带材14一起围绕纸币2卷绕的卷绕鼓13的直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卷绕直径时,检测杆56与卷绕鼓13接触地移动。光学传感器57具有发射检测光的发光单元57a以及接收由发光单元57a发射的检测光的光接收单元57b,并且光学传感器57检测检测杆56的移动。

检测杆56具有与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接触的多个接触器56a以及由光学传感器57检测的检测片56b,并且检测杆56以可旋转的方式被主轴56c支撑。而且,检测杆56通过扭簧(未示出)围绕主轴56c被偏置,使得多个接触器56a返回至初始位置。

检测杆56的接触器56a沿着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的宽度方向(方向c)间隔布置。鉴于此,当多个接触器56a中的至少一个与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接触时,检测杆56检测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

[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检测单元55的检测杆56具有与卷绕鼓13接触的多个接触器56a,并且多个接触器56a沿着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的宽度方向(方向c)布置。鉴于此,可以处理卷绕鼓13的卷绕直径在卷绕鼓13的轴向方向(方向f)上被偏置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多个检测杆56的至少一个接触器56a与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接触时,可以检测外径变得等于或大于预定外径的卷绕鼓13。鉴于此,根据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类似地,可以提高卷绕鼓13的卷绕直径的检测精度。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类似地,可以防止带材14、卷绕鼓13等的损坏和破损,并且可以提高卷绕鼓13的卷绕操作可靠性。

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可适当地采用各具有多个接触器的多个检测杆在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的宽度方向(方向c)上布置的构造。而且,虽然本实施方式的检测杆被布置在与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带材14接触这样的位置处,但是检测杆可适当地布置成与围绕卷绕鼓13卷绕的纸币2接触。然而,检测杆与带材14接触的构造从防止纸币2损坏和破损的角度看是优选的。

本实施方式可应用于在纸币被夹在从两个供给卷轴供给的面对的带材之间的同时使纸币与两个带材一起围绕卷绕鼓卷绕的构造。而且,本实施方式可应用于使纸币与在卷绕鼓的轴向方向(方向f)上并行布置的多个带材一起围绕卷绕鼓卷绕的构造。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纸币处理装置

2纸币

11纸币收容装置(临时收容单元)

12供给卷轴

13卷绕鼓

14带材

16第一检测单元

17第二检测单元

36检测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