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接触基底输送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4360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边缘接触基底输送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以下步骤可以在过程流水线上制作功能膜:递送未涂覆的幅材材料,将涂料组合物施涂到幅材材料,并执行干燥或其他处理步骤以处理涂料组合物以在幅材材料上形成涂层。通常不在幅材材料的整个宽度上涂覆涂料组合物,并且在卷绕经涂覆的幅材产品之前,最终将未涂覆的边沿切掉。

可以利用辊在过程流水线上传送幅材材料。薄的幅材基底材料可能特别难于在过程流水线上的辊上或辊之间输送,而不引起褶皱、扭结、松弛等,并且这样的缺陷可能显著地降低经涂覆的幅材产品的价值。此外,使非常薄或微细的涂层在辊上通过和使非常薄或微细的涂层穿过辊可能损坏涂层,这也降低了经涂覆的幅材产品对潜在客户的价值。

减小辊的表面与幅材材料的表面之间的界面处的摩擦力可以有助于减少这些类型的缺陷。例如,已经采用了减小幅材基底材料上的张力,改变与幅材基底接触的辊的表面上的材料(例如,在辊的接触表面上使用o形环或套筒),以及减小幅材基底与辊接触处的包角。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些情况下,减小辊的表面和幅材基底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减少具有薄的基底和薄的或微细的涂层的经涂覆的幅材产品中的缺陷。然而,在辊-幅材界面处的减小的摩擦力可需要减小的幅材输送速度以保持幅材和辊彼此牵引。如果涂层或幅材基底是极其薄、微细或高度活性的,则在辊-幅材界面处的减小的摩擦力对防止对涂层的损坏也可以是无效的。在辊-幅材界面处的减小的摩擦也可能不期望地限制了处理涂层的选项,或者设计涂覆装置和涂覆流水线的选项。

通常,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至少两个辊的布置上输送幅材基底材料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辊仅在幅材基底材料的相对的边缘处接触幅材基底材料,并且其中辊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幅材行进的方向向外成角度。将辊定位在幅材基底材料的相对的边缘处留下幅材基底材料的相对的边缘之间的中心区域,该中心区域不与辊接触,并保持基本上不受辊支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幅材材料的基本上未接触区域使对敏感涂层的损坏或污染的可能性最小化,并且在将经涂覆的幅材产品运送到客户之前减少了幅材基底材料的削减量和废弃量。在各种实施方案中,与具有o形环和套筒的辊相比,成角度的辊可以更可靠地在幅材处理流水线上维持商业上可用的幅材张力,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以非常低的张力水平输送微细的幅材基底材料,而没有诸如褶皱、扭结、折痕等的损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辊在幅材基底的相对的边缘处仅接触幅材基底的单个侧面(经涂覆的正面或未涂覆的背面),这也可以降低对敏感涂层或薄的幅材基底材料的损坏的可能性。

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涉及用于一种传送幅材材料的幅材路径,包括:

与幅材材料的单个主表面接触的至少两个支撑辊,其中幅材材料具有不定的长度并且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该支撑辊包括:

与幅材材料的第一边缘区域接触的第一支撑辊,以及

与幅材材料的第二边缘区域接触的第二支撑辊,

其中幅材材料包括在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之间的未接触区域,该未接触区域占幅材材料的宽度的至少约50%;并且

其中在弯曲轴上支撑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使得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幅材材料的运动方向成角度。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用于输送幅材材料的装置。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辊,其中第一支撑辊接合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的第一边缘区域,该幅材材料具有显著大于其宽度的长度,并且第二支撑辊接合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的第二边缘区域,并且其中辊中的每个辊具有显著小于幅材材料的宽度的宽度。支撑辊中的每个支撑辊可以关于弯曲轴旋转,并且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在平面x-y中相对于与轴的纵向轴线y垂直的方向x成角度θ,并且其中角度θ大于约0°且小于约6°。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边缘区域与第一支撑辊接合,其中第一支撑辊能够关于轴的第一端部旋转,并且其中幅材材料具有显著大于其宽度的长度;

将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二边缘区域与第二支撑辊接合,其中第二支撑辊能够关于轴的与其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旋转,并且其中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并占幅材材料的宽度的至少约80%的中心区域不受辊支撑;

使幅材材料围绕第一辊和第二辊以约90°至约230°的角度进行缠绕;以及

在第一平面x-y中相对于与轴的纵向轴线y垂直的方向x以角度θ取向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角度θ大于约0°且小于约6°。

在又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涂覆幅材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边缘区域与第一支撑辊接合,其中第一支撑辊能够关于轴的第一端部旋转,并且其中幅材材料具有显著大于其宽度的长度;

将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二边缘区域与第二支撑辊接合,其中第二支撑辊能够关于轴的与其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旋转,并且其中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占幅材材料的宽度的至少约80%的中心区域不受辊支撑;

使轴弯曲一定的量,该量足以在第一平面x-y中相对于与轴的纵向轴线y垂直的方向x以角度θ取向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其中角度θ大于约0°且小于约6°;

在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上输送幅材材料;

将涂料组合物施涂到幅材材料的与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二侧面;以及

处理涂料组合物以在幅材材料的第二侧面上形成涂层。

在又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传送幅材材料的幅材路径,包括:

与幅材材料的单个主表面接触的至少两个支撑辊,其中幅材材料具有不定的长度并且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并且其中幅材材料围绕支撑辊以约90°至约230°的包角缠绕,支撑辊包括:

与幅材材料的第一边缘区域接触的第一支撑辊,以及

与幅材材料的和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区域接触的第二支撑辊,使得幅材材料包括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之间的基本上未接触区域,该未接触区域占幅材材料的宽度的至少约50%;并且

其中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幅材的运动方向成角度。

在以下附图和说明书中阐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细节。从说明书和附图以及从权利要求中将显而易见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幅材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a是幅材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b是幅材处理装置中的辊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2c是幅材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d是幅材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幅材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是幅材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a至图5c是包括惰辊的幅材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包括幅材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案的涂覆系统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7是包括幅材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案的喷涂系统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8是包括幅材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案的幅材材料处理系统。

图9是实施例的幅材处理装置的幅材张力对o形环间距和支撑辊间距的图示。

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表示类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幅材处理装置10的示意性俯视图包括至少两个辊12,14,该辊12,14围绕其相应的轴16,18旋转。在各种实施方案中,辊12,14可以在轴16,18上的辊轴承上转动,或者能够关于轴16,18被驱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辊可以围绕单个轴20旋转。幅材处理装置10中的辊12,14中的至少一个“外张”,并且以在平面x-y中的相对于与轴16,18的纵向轴线y垂直的方向x的角度θ进行定位。在图1的实施方案中,辊12以相对于方向x的角度θ1成角度,并且辊14以相对于方向x的角度θ2成角度。在各种实施方案中,θ1=θ2不是必要的,并且θ1和θ2可以独立地选自大于约0°至约6°,或大于约0°至约2°,或大于约0°至约1°,或约0.2°至约0.8°。

幅材材料22沿着其长度l以箭头a的方向移动并且横过辊12,14,其中幅材材料22的长度l显著长于其宽度w。辊12,14具有各自显著小于幅材材料22的宽度w的宽度w1、w2。在图1的实施方案中,辊12,14接触幅材基底材料22的第一下侧面23的表面,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接触幅材基底材料22的第二上侧面25的相对的表面。在以下示出的夹持辊布置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辊12,14可以接触幅材基底材料22的两个侧面23,25。与幅材材料22接触的辊12,14的表面11a,11b可以独立地选自宽范围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天然和合成橡胶、硅树脂、聚合物材料、金属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辊12,14的表面11a,11b可以包括o形环或套筒,以修改与幅材材料22的界面处的静摩擦系数。

辊12,14接触幅材基底材料22的第一侧面23的表面的相对的边缘13,15的至少一部分。幅材材料22的第一侧面23的中心区域27不接触辊12,14,并保持不受任何辊支撑。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幅材基底材料22的相对的边缘13,15可以独立地选择为与辊12,14基本上相同的宽度,并且根据预期应用可以显著更宽。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幅材材料22的第一侧面23的中心区域为幅材基底材料22的宽度w的约50%至约98%,或宽度w的约70%至约95%,或宽度w的约80%至约90%。虽然不希望受任何理论的束缚,但是目前可用的证据表明,辊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张取向以与幅材材料的长度l垂直的横向方向t轻轻地牵拉幅材材料22,这在幅材材料22中维持张力并且有助于维持辊12,14和相对的边缘13,15之间的足够的接合,以输送幅材材料2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所述的幅材处理装置中的辊和幅材材料表面之间的接触量减小可以减少或基本上防止对敏感或薄的幅材材料或涂层的损坏,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也可以减少或基本上防止施涂在幅材材料上的微细或高活性涂层的污染。与常规的幅材处理系统中的辊相比,本文所述的装置具有相对小的弯度或“外张”,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输送非常薄或敏感的幅材材料而不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所述的装置可以用于以比常规的幅材处理设备更低的张力水平使幅材材料重新穿过,并且还可以潜在地用于轻轻地去除损坏的幅材材料中的折痕或褶皱。

在图2a中描绘的幅材处理装置120的一部分的另一实施方案中,具有第一边缘122a和第二相对的边缘122b的透明幅材材料122沿方向d1移动。在该视图中,通过透明幅材材料122示出的幅材处理装置120的部件为了视觉清晰以更轻的线条描绘。轴124支撑第一辊130和第二辊132。幅材材料122在辊130,132的表面上移动,转向到方向d2上,并沿方向d2在辊130,132的下游移动。轴124充分地弯曲以引起辊130,132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方向a分别以角度θ1和θ2外张,以产生幅材材料122的最佳路径。如上所述,θ1=θ2不是必要的,并且θ1和θ2可以独立地选自大于约0°至约6°,或大于约0°至约2°,或大于约0°至约1°,或约0.2°至约0.8°。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机械机构使轴124弯曲,诸如例如推杆、四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在图2a的实施方案中,安装在支撑件136上并通过合适机构诸如螺栓138可调节的推杆134接合轴124并使轴124沿方向a移动。轴124的“弯曲”可以通过调节推杆134进行修改。

参照图2b,幅材材料122可以沿方向d1移动,在第一点a处接触图2a的辊130,围绕辊130的圆周以角度β缠绕,并且然后在点c处与辊130分离以转向到d2方向上并以d2方向移动。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已经发现约90°至约230°的包角是合适的,这取决于幅材材料122的性质和工艺条件。

在图2c所示的幅材处理系统140的一部分的另选实施方案中,支撑件156在其上安装有多个螺纹调节杆148a,148b,148c。螺纹调节杆148a至148c施加力以使其上安装有至少两个辊142,143的轴144弯曲。可以调节螺纹调节杆148a至148c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从而以箭头a的方向弯曲轴144,这继而引起辊142,143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方向a分别以角度θ1和θ2向外弯曲,以产生沿着方向a横过辊142,143的幅材材料(图2c中未示出)的最佳路径。可选的计量器155可以用于精密地监测轴144的位移。

在图2d所示的幅材处理系统160的一部分的另一实施方案中,辊162,163围绕相应的轴164,165旋转。当沿着方向a向基本上平行于轴164,165的三角形联杆机构布置170的中心杆172施加力时,附接到中心杆172的三角形臂174、臂176对相应的轴164,165施加力,并使相应的轴164,165弯曲。弯曲轴164,165继而引起安装在其上的辊162,163相对于方向a分别以角度θ1和θ2外张,以产生横过辊162,163的幅材材料(图2d中未示出)的最佳路径。

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幅材处理装置200的一部分包括安装在轴224上的辊230。轴224安装到辊支撑件250或是其一部分。可以通过辊支撑件250和结构安装元件254之间的枢转点252调节轴224的角度。如图3示意性所示,轴224可以在包括沿着方向y的轴224的纵向轴线和幅材材料222的行进方向x的平面中移动通过宽范围的角度α。在图3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案中,轴224还可以通过在包括轴224的纵向轴线y和幅材材料222的行进方向x的平面之上或之下的一定范围的角度来调节角度。当通过角度α调节轴224时,在其上安装的辊230和幅材材料222之间的接触角也改变,并且可以调节轴224以在辊230和幅材材料222之间产生期望的接触角。如图3所示,轴224可以经调节使得接近第一接触辊230并且在辊230上游沿方向d1移动的幅材材料222a的一部分围绕辊230转动,并在辊230的下游沿方向d2移动,而没有褶皱、折痕或聚束。

现在参照图4,幅材处理装置的一部分的另一实施方案包括围绕轴324a旋转的第一组辊330a,332a。第一可调节推杆334a安装在第一支撑件336a上。通过合适机构诸如螺栓(图4中未示出,参见图2a)可调节的第一可调节推杆334a接合第一轴324a,并沿方向a移动第一轴324a。第一推杆334a使第一轴324a弯曲并且引起第一组辊330a,332a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方向a分别以角度θ1和θ2外张,以产生幅材材料322的最佳路径。如上所述,θ1=θ2不是必要的,并且θ1和θ2可以独立地选自大于约0°至约6°,或大于约0°至约2°,或大于约0°至约1°,或约0.2°至约0.8°。第一组辊330a,332a的接触表面311a,311b接合在第一平面x1-y1中沿方向d1移动的幅材材料322的第一部分322a的第一表面323,其中方向y1与轴324a的纵向轴线对准。

幅材材料322穿过第一组辊330a,332a和对应的围绕轴324b旋转的第二组辊330b,332b之间的辊隙。第二可调节推杆334b安装在第二支撑件336b上。通过合适机构诸如螺栓(图4中未示出,参见图2a)可调节的第二可调节推杆334b接合第二轴324b,并沿方向a移动第二轴324b。第二推杆334b使第二轴324b弯曲并且引起第二组辊330b,332b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方向a分别以角度θ1和θ2外张,以产生夹持的幅材材料322的最佳路径。如上所述,θ1=θ2不是必要的,并且θ1和θ2可以独立地选自大于约0°至约6°,或大于约0°至约2°,或大于约0°至约1°,或约0.2°至约0.8°。第二组辊330b,332b的接触表面311c,311d接合幅材材料322的第二部分322b的与第一表面323相对的第二表面325。幅材材料322的第二部分322b转向到第二平面x2-y2中的方向d2上并沿方向d2移动,其中方向y2与第二轴324b的纵向轴线对准。

从图4清楚地看出,第二平面x2-y2位于第一平面x1-y1的下方。沿方向d1移动的幅材材料322在第一点b处与辊330b接触,围绕辊330b的圆周以角度β进行缠绕,并且然后在点c处与辊330c分离以转向到方向d2上并沿方向d2移动。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根据幅材材料322的性质和工艺条件,已经发现约90°至约230°的包角是合适的。

图5a至图5c示出包括可以用于改变幅材材料的方向的惰辊的另选布置的幅材处理系统400的实施方案。图5a是幅材处理系统400的一部分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该幅材处理系统400包括第一平面x1-y1中的第一组辊402和在第一平面下方的第二平面x2-y2中的第二组辊404,该第一组辊402包括关于公共轴旋转的辊412a和辊414a(图5a中未示出),该第二组辊404包括关于公共轴旋转的辊412b和辊414b(图5a中未示出),其中支撑第一组辊402的轴的纵向轴线沿着方向y1对准,并且支撑第二组辊的轴的纵向轴线沿着方向y2对准。第一组辊402和第二组辊404中的至少一个“外张”并如以上图4中所示的相对于方向x1或x2以角度θ定位。在图5a的实施方案中,不必要使第一组辊402中的辊412a,414a(图5a中未示出)和第二组辊404中的辊412b,414b(图5a中未示出)以相同的角度外张,并且辊组402,404中的每个辊的外张的角度可以独立地选自大于约0°至约6°,或大于约0至约2°或大于约0°至约1°,或约0.2°至约0.8°。

幅材材料422沿方向d1移动,横过第一组辊402,并转向到与方向d1相反的方向d2上。然后,幅材材料422横过惰辊480,并且在横过第二组辊404之前再次转向到方向d1上。在横过第二组辊404之后,然后,幅材材料422再次沿方向d2前进。

如图5b所示,幅材处理系统500包括如以上参照图5a所述的第一组辊502和第二组辊504。在幅材处理系统500中,第一组辊502和第二组辊504的中心线501与惰辊580的中心线503之间的距离r可以根据幅材处理系统500的预期应用而变化很大。例如,施涂到幅材材料的涂层在横过第一组辊502之后并且在横过第二组辊504之前需要延长的处理时间,可以对应地增加辊502,504与惰辊580之间的距离r。

图5c示出幅材处理系统600的实施方案,该幅材处理系统600包括如以上参照图5a所述的第一组辊602和第二组辊604。幅材处理系统600还包括如以上参照图5a所述的第三组辊690和第四组辊692。第三组辊690和第四组辊692位于由第一组辊602和第二组辊604占据的平面之间的平面中,并且例如,可以用于在幅材材料622横过惰辊680之前或之后进一步张紧幅材材料622,或者可以用于围绕惰辊680更有效地牵拉幅材材料622。

上述的幅材处理装置可以用于各种幅材材料处理操作。

例如,图6所描绘的辊到辊幅材材料处理系统750的一部分包括幅材材料处理装置700和涂覆模具752。在幅材处理装置700中,幅材材料722沿方向a移动并且横过辊712,714的布置。辊712,714围绕轴720旋转。辊712,714中的至少一个“外张”,并且以在平面x-y中的相对于与轴720的纵向轴线y垂直的方向x的角度θ进行定位。在图7的实施方案中,辊712以相对于方向x的角度θ1成角度,并且辊714以相对于方向x的角度θ2成角度。在各种实施方案中,θ1=θ2不是必要的,并且θ1和θ2可以独立地选自大于约0°至约6°,或大于约0°至约2°,或大于约0°至约1°,或约0.2°至约0.8°。当幅材材料722横过辊712,714时,涂覆模具752将涂料组合物753沉积在幅材材料722的表面725上以在其上形成涂层755。

在图7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辊到辊幅材材料处理系统850包括幅材材料处理装置800和喷涂机852。幅材处理系统850包括如以上参照图5a所述的一组辊802。当幅材材料822横过该组辊802时,喷涂机852将涂料组合物853沉积在幅材材料822的表面825上以在其上形成涂层855。图7中示意性示出的处理系统850特别适合于非常薄的涂层855沉积或涂料组合物沉积在非常微细的幅材材料822上或两者。虽然不希望受任何理论的束缚,但是目前可用的证据表明,减小幅材材料822下面的辊的数量和宽度可以减少或基本上防止对敏感涂层的损坏或在非常薄的幅材材料中的褶皱和折痕。

在图8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辊对辊幅材材料处理系统950包括多室沉积装置960中的幅材材料处理装置900。幅材材料处理装置900包括如以上参照图5a所述的第一组驱动辊902和第二组驱动辊904。第一组驱动辊902和第二组驱动辊904中的至少一个辊以选自大于约0°至约6°,或大于约0°至约2°,或大于约0°至约1°,或约0.2°至约0.8°的角度向外弯曲。幅材处理系统900还包括第一组惰辊980和第二组惰辊982,每组惰辊经布置使幅材材料922转动。

沉积室装置960包括第一沉积室961、第三沉积室963和在第一沉积室961与第三沉积室963之间的第二沉积室962。沉积室961,962,963基本上彼此隔离。第二沉积室容纳第一组驱动辊902和第二组驱动辊904。第一沉积室容纳惰辊980的第一布置,并且第三沉积室963容纳惰辊982的第二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涂料组合物在第一沉积室入口991a处进入第一沉积室961并离开第一沉积室出口991b。当幅材材料922进入第一沉积室961时,第一涂料组合物接触幅材材料922的表面925以在其上形成涂层(图8中未示出)。在第一涂料组合物沉积在表面925上之后,幅材材料922然后进入第二沉积室96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第二沉积室962包含经由第二沉积室入口992a输入的惰性气体。第二涂料组合物在第三沉积室入口993a进入第三沉积室963并离开第三沉积室出口993b。幅材材料进入第三沉积室963,并且将第二涂料组合物施涂在第一涂层上形成覆盖第一涂层的第二涂层。然后,在完成的经涂覆的制品卷绕在第二沉积室中的第二组辊904上之前,幅材材料横过第二沉积室962和第一沉积室961预定数量的附加次数。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涂料组合物和第二涂料组合物可以反应以在表面925上形成涂层。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上述的幅材处理装置在检测系统中可以是有用的。由于本文所述的使用的辊具有相对于幅材材料的宽度较窄的宽度,因此通过接触较宽的辊或辊系统不太可能使幅材材料变形,并且辊上的碎片不太可能污染正在检测的样品。

本文所述的幅材处理装置可以用于以约5英尺/分钟(约13cm/sec)至约3000英尺/分钟(约76m/sec)的各种幅材速度处理幅材材料,并且可以用于任何周围的介质,包括空气、惰性气体、水,真空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可选地使用控制系统以控制和/或维持辊的外张角度。

现在将参考以下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

实施例

在幅材处理装置中,在与幅材材料的界面处具有o形环的辊以6英寸、8英寸、10英寸、12英寸和14英寸(15cm、20cm、25cm、30cm和36cm)的间隔被隔开,并用于输送幅材材料。在每个间隔下测量幅材张力。图9的图示示出结果。

在相同的幅材处理装置中,在与幅材材料的界面处没有o形环的辊以相同的间隔被隔开,并用于以相同的速度输送幅材材料。如图1所示,辊以约大于约0°至约6°,或大于约0°至约2°,或大于约0°至约1°,或约0.2°至约0.8°的角度外张。在每个间隔下再次测量幅材张力。图9的图示示出结果。

图9中的图示示出在大的间距下,利用本文所述的幅材处理装置中的外张的辊的幅材张力低于利用常规o形环的幅材张力,并且辊和幅材材料之间的小的接触面积可以在防止对薄或敏感的基底造成损坏中具有实质价值。

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以及其他实施方案均在以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方案a涉及传送幅材材料的幅材路径,该幅材路径包括:

与幅材材料的单个主表面接触的至少两个支撑辊,其中幅材材料具有不定的长度并且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该支撑辊包括:

与幅材材料的第一边缘区域接触的第一支撑辊,以及

与幅材材料的第二边缘区域接触的第二支撑辊,

其中幅材材料包括在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之间的未接触区域,该未接触区域占幅材材料的宽度的至少约50%;并且

其中在弯曲轴上支撑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使得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幅材的运动方向成角度。

实施方案b涉及根据实施方案a的幅材路径,其中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两者相对于幅材的运动方向成角度。

实施方案c涉及根据实施方案a或实施方案b的幅材路径,其中支撑辊在平面x-y中相对于与轴的纵向轴线y垂直的方向x成角度θ,并且其中角度θ大于约0°且小于约6°。

实施方案d涉及根据实施方案a的幅材路径,其中至少一个辊还相对于与幅材的运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成角度。

实施方案e涉及根据前述实施方案a至实施方案d中任一项的幅材路径,其中围绕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的包角为约90°至约230°。

实施方案f涉及用于输送幅材材料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支撑辊,其中:

第一支撑辊接合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的第一边缘区域,该幅材材料具有显著大于其宽度的长度,并且

第二支撑辊接合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的第二边缘区域,并且其中辊中的每个辊具有比幅材材料的宽度显著更小的宽度;并且

其中支撑辊中的每个支撑辊可以关于弯曲轴旋转,并且其中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在平面x-y中相对于与轴的纵向轴线y垂直的方向x成角度θ,并且其中角度θ大于约0°且小于约6°。

实施方案g涉及实施方案f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三角形连杆,该三角形连杆包括基本上平行于轴的中心杆,和附接到中心杆和轴的三角形臂,以及邻接中心杆的推杆,以使轴沿着与轴的纵向轴线y垂直的方向x充分地弯曲,使得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在平面x-y中成大于约0°且小于约6°的角度θ。

实施方案h涉及实施方案f,其中角度θ大于约0°且小于约1°。

实施方案i涉及实施方案f,其中第一边缘区域和第二边缘区域占幅材材料的宽度的小于约50%。

实施方案j涉及实施方案f,其中第一边缘区域和第二边缘区域占幅材材料的宽度的小于约20%。

实施方案k涉及实施方案f,其中幅材材料围绕第一辊和第二辊以约90°至约230°的角度缠绕。

实施方案l涉及实施方案f,其中第一辊和第二辊成相同的角度θ。

实施方案m涉及方法,包括:

将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边缘区域与第一支撑辊接合,其中第一支撑辊能够关于轴的第一端部旋转,并且其中幅材材料具有显著大于其宽度的长度;

将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二边缘区域与第二支撑辊接合,其中第二支撑辊能够关于轴的与其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旋转,并且其中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占幅材材料的宽度的至少约80%的中心区域不受辊支撑;

使幅材材料围绕第一辊和第二辊以约90°至约230°的角度进行缠绕;以及

在第一平面x-y中相对于与轴的纵向轴线y垂直的方向x以角度θ取向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角度θ大于约0°且小于约6°。

实施方案n涉及实施方案m的方法,其中取向支撑辊包括使轴弯曲。

实施方案o涉及实施方案n的方法,其中取向支撑辊包括通过至少一个推杆沿着方向x将力施加到轴的在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之间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p涉及用于涂覆幅材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边缘区域与第一支撑辊接合,其中第一支撑辊能够关于轴的第一端部旋转,并且其中幅材材料具有显著大于其宽度的长度;

将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二边缘区域与第二支撑辊接合,其中第二支撑辊能够关于轴的与其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旋转,并且其中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占幅材材料的宽度的至少约80%的中心区域不受辊支撑;

使轴弯曲一定的量,该量足以在第一平面x-y中相对于与轴的纵向轴线y垂直的方向x以角度θ取向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其中角度θ大于约0°且小于约6°;

在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上输送幅材材料;

将涂料组合物施涂到幅材材料的与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二侧面;以及

处理涂料组合物以在幅材材料的第二侧面上形成涂层。

实施方案q涉及用于输送具有显著大于其宽度的长度的幅材材料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在第一轴的第一端部上的第一支撑辊,其中第一支撑辊接合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边缘区域,以及

在第一轴的第二端部上的第二支撑辊,其中第二支撑辊接合幅材材料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二边缘区域,其中占幅材材料的宽度的至少约80%的中心区域不受辊支撑;以及

其中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在轴上分开基本上等于被输送的幅材材料的宽度的距离,并且其中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一平面x-y中相对于与轴的纵向轴线y垂直的方向x成角度θ,并且其中角度θ大于约0°且小于约6°。

实施方案r涉及实施方案q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在与第一轴不同的第二轴的第一端部上的第三支撑辊,其中第三支撑辊接合在幅材材料的与其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二侧面上的幅材材料的第一边缘区域,以及包括在第二轴的第二端部上的第四支撑辊,其中第四支撑辊接合幅材材料的第二侧面上的第二边缘区域,其中占幅材材料的宽度的至少约80%的中心区域不受辊支撑。

实施方案s涉及实施方案q的装置,其中第三支撑辊和第四支撑辊在与第一平面不同的第二平面x-y上,并且其中第三支撑辊和第四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二平面中相对于与第二轴的纵向轴线y垂直的方向x成角度θ,并且其中角度θ大于约0°且小于约6°。

实施方案t涉及用于传送幅材材料的幅材路径,该幅材路径包括:

与幅材材料的单个主表面接触的至少两个支撑辊,其中幅材材料具有不定的长度并且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并且其中幅材材料围绕支撑辊以约90°至约230°的包角缠绕,支撑辊包括:

与幅材材料的第一边缘区域接触的第一支撑辊,以及

与幅材材料的和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区域接触的第二支撑辊,使得幅材材料包括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之间的未接触区域,该未接触区域包括幅材材料的宽度的至少约50%;并且

其中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幅材材料的运动方向成角度。

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以及其他实施方案均在以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