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布高速折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8095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纱布高速折叠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折叠带状材料的机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纱布高速折叠机。



背景技术:

纱布在投入使用前,包扎部位的不同以及具体用途不同,需要对成卷的纱布进行折叠出售,工业化生产中为满足快速生产的需求,必须依赖可以高速稳定折叠的机器进行。

现有的折叠机在使用时依赖两平行竖直放置的两折叠辊,两相对的折叠辊通过沿折叠辊的圆周方向相间设置的插刀和插槽,折叠辊进行转动时,两根折叠辊的插刀轮流插入对方的插槽内,使得通过两折叠辊之间的柔性带材如纱布等被插刀插入另一折叠辊的插槽内,实现纱布的弯折,折叠辊继续转动,以被插入插槽内的部分为牵扯点继续转动,则纱布在折叠辊一侧实现展开,随着上述折叠辊的动作,进而实现纱布的折叠动作;还有另一种折叠辊,折叠辊上设置轴向设置的真空通气孔,真空通气孔上设有位于折叠辊外圆周面上的吸气孔,吸气孔一般设置为多个,且与真空通气孔位于同一直线上,利用吸气孔的负压完成对纱布的抓取,其功能与插槽和插刀相同,两折叠辊上的吸气孔相错布置,以实现对纱布两侧的分别抓取;上述两种折叠辊在完成对纱布等柔性带状材料抓取后,经位于折叠机构一侧的放料台进行导向输送。

但是上述的折叠机在使用时都面临着一个问题:经两相对折叠辊抓住折叠后的纱布在放料台内时,其后部缺乏支撑其端部容易出现紊乱,特别是随着折叠辊高速折叠时,随着纱布折叠的进行,出现紊乱的一端极同一造成完成折叠的纱布中部隆起,进一步造成紊乱,这对于纱布后续的包装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另纱布隆起后容易卷入折叠辊造成机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纱布高速折叠机,目的在于解决经过折叠辊后的纱布在进入放料台时容易出现纱布紊乱,造成后续包装工序不利,以及容易卷入折叠辊造成机器损坏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对纱布进行输送的辊对,对纱布进行折叠的折叠机构,以及用于接收经过折叠辊的纱布的放料台,所述放料台包括一槽体,槽体两侧分别设有竖向的导向板,槽体内设有一竖向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轴孔滑动配合有两平行固定的导轴,各所述导轴与放料台的尾板进行固定,形成挡板沿导轴在槽体内滑动的结构,轴孔用于安装导轴,所述导轴与传动配合有一导轴沿轴线移驱动在水平面内转动的转轮,挡板上设有一容纳其转轮且允许转轮在其转动轴线上轴向移动的腔体,转轮下端面与腔体下端设有一弹性件,所述转轮上方设有一固定的盖体,盖体下端面与转轮上端面相对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转轮上端面、盖体下端面上设有突出表面的凸肋,所述凸肋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各所述凸肋为条状结构且沿转轮的径向设置,各所述凸肋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结构,形成凸肋相互配合的时的倾斜面,转轮经一凸肋转动至另一凸肋所转动的线距离与砂布折叠厚度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上端设有一内凹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有一调节块,各所述腔体为圆柱孔且平行设置在调节块上,所述腔体上端开放且下端设有底部,各所述的腔体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盖体,所述弹性件为套接在一调节杆上的圆柱弹簧,调节杆上端与转轮转动配合,所述圆柱弹簧与腔体底部之间设有一座体,所述座体与调节杆螺纹传递连接,形成调节杆转动座体压紧或放松转轮的结构,所述调节杆下端露出在挡板外侧且转动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轮为一直齿齿轮,所述导轴的一镶嵌固定有一与转轮配合的齿条,所述导轴的一侧为一平面,所述齿条嵌设在该平面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运行的过程中,起始时挡板位于折叠辊的出料侧,也即经折叠辊折叠后的纱布存放在挡板与折叠辊之间,当挡板与折叠辊之间纱布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即折叠辊与挡板之间塞满纱布时,挡板有沿导轴移动的趋势,并通过导轴对转轮施加驱动力,转轮在凸肋的作用下转动一个纱布折叠厚度,满足一次折叠,当挡板再次受到挤压,挤压力克服凸肋跃迁的阻力时再次转动一次纱布折叠的厚度,转轮转动的阻力可通过调节杆进行细微调节,实现挡板受压可轻松驱动转轮转动的结构,此时折叠辊在进行折叠时,挡板始终与这折叠辊之间保持合适距离,不会让折叠完毕后的纱布歪倒,同时也不会受到太大阻力,实现纱布折叠的有序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转轮与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辊对1,辊对1相对安装且形成纱布2通过的间隙,各辊对1保持相同线速度,以使得纱布2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输送纱布2,经辊对1输送的纱布2至两折叠辊3间,所述折叠辊3可以是间隔设有插槽和插刀的结构,此时,两相对的折叠辊3通过沿折叠辊3的圆周方向相间设置的插刀和插槽,转动时,两根折叠辊3的插刀轮流插入对方的插槽内,使得通过两折叠辊3之间的柔性带材如纱布2等被插刀插入另一折叠辊3的插槽内,实现纱布2的弯折,折叠辊3继续转动,以被插入插槽内的部分为牵扯点继续转动,则纱布2在折叠辊3一侧实现展开,随着上述折叠辊3的动作,进而实现纱布2的折叠动作;当然折叠辊3也可以是,在折叠辊3轴向设置的真空通气孔,真空通气孔上设有位于折叠辊3外圆周面上的吸气孔,吸气孔一般设置为多个,且与真空通气孔位于同一直线上,利用吸气孔的负压完成对纱布2的抓取,两折叠辊3上的吸气孔相错布置,以实现对纱布2两侧的分别抓取;折叠辊3及辊对1均需要连接动力输出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动力输出装置的使得辊对1和折叠辊3保持相同的线速度,满足纱布2稳定输出,所述控制系统用来控制各辊对1和折叠辊3的运行或关闭以及速度的调节,输出装置可宜选择具有相同线速度的带传动进行连接,而所述控制装置需要借助电机和控制电路进行完成,由于控制装置所完成功能并非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且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在此并不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叙述;经折叠辊3折叠后的纱布2进入放料台4进行暂时的存放,此时折叠后的纱布2需要受到放料台4的导向进行缓慢输送,所述放料台4位于两折叠辊3的出口方向,放料台4设有一与折叠后纱布2相适应的槽体401,槽体401的两侧设有用于限制纱布2的导向板402,两导向板402之间的距离等于折叠后纱布2的宽度,随着折叠辊3不断的出料,折叠后的纱布2受压缓慢向后移动,放料台4的另一端设有底板403,底板403上设有槽体401方向平行的两导轴404,导轴404与底板403固定连接,导轴404上滑动配合有一挡板405,所述挡板405至少部分进入槽体401内形成对折叠后纱布2阻挡的结构。

如图2所示,当然为了配合导轴404的安装,挡板405上设有轴孔4051,导轴404穿过轴孔4051,挡板405内设有与导轴404配合的转轮406,转轮406随挡板405进行移动,当挡板405沿轴线移动时,导轴404驱动转轮进行转动,转轮406在水平面内转动,为了使得转轮406在转动时能够实现沿其轴线方向进行移动,转轮406所在处设有一腔体5,腔体5最好是与转轮406外径相适应的圆柱孔,这样转轮406即可以进行转动又可以在腔体5内上下浮动,转轮406下端面与腔体5下端设有一弹性件6,转轮上方设有一相对腔体5固定的盖体7,盖体7下端面与转轮406上端面相对且平行间隔设置,转轮406上端面、盖体7下端面上设有突出表面的凸肋8,凸肋8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各所述凸肋8为条状结构且沿转轮406的径向设置,各所述凸肋8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结构,形成凸肋8相互配合的时的倾斜面801,转轮406受到弹性件6弹性力的作用向上挤压盖体7的下端面,实现转轮406上端面与盖体7下端面的贴合,当转轮406相对盖体7转动时,当转动一定角度后即受到凸肋8的作用,只有进一步提高转轮406的驱动力,凸肋8相互挤压并经倾斜面801作用使得转轮406向下移动使得凸肋8相互脱离,直至进入下个凸肋8形成的转动间隔,两凸肋8形成转动角度,使得导轴404移动的距离的等于一层纱布2折叠的厚度,当然这个厚度可以通过凸肋8的间隔角度进行调节设置。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示,为了方便导轴404与转轮406的配合,优选地在挡板405上端设有一内凹的安装槽9,安装槽9内可有一调节块10,调节块10通过螺栓与挡板405进行固定连接,各所述腔体5平行设置在调节块10上,腔体5向上延伸形成开口,所述盖体7通过螺纹连接在腔体5内,腔体5下端设有底部,弹性件6最好为套接在一调节杆11上的圆柱弹簧,调节杆11上端与转轮406转动配合,圆柱弹簧与腔体5底部之间设有一座体12,且调节杆11与座体12螺纹配合,转动调节杆11时座体12可以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挤压或放松圆柱弹簧,实现转轮406与盖体7间压力的调节,这样就可以实现转轮406突破凸肋8阻挡力调节的结构,调节杆11向下延伸且露出在挡板405外,调节杆11下端套装有一固定座13,固定座13外圆周与挡板405固定连接,调节杆11下端与固定座13转动配合,且调节杆11露出于固定座13外形成调节旋钮14。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转轮406最好是一直齿齿轮,所述导轴404部分位于挡板405上,轴孔4051部分位于调节块10上,导轴404插入轴孔4051内,导轴404靠近腔体5的一侧设有平面构成齿条的安装部位,且该平面与腔体5的圆柱面相切,形成不影响转轮406上下浮动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运行的过程中,起始时挡板位于折叠辊的出料侧,也即经折叠辊折叠后的纱布存放在挡板与折叠辊之间,当挡板与折叠辊之间纱布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即折叠辊与挡板之间塞满纱布时,挡板有沿导轴移动的趋势,并通过导轴对转轮施加驱动力,转轮在凸肋的作用下转动一个纱布折叠厚度,满足一次折叠,当挡板再次受到挤压,挤压力克服凸肋跃迁的阻力时再次转动一次纱布折叠的厚度,转轮转动的阻力可通过调节杆进行细微调节,实现挡板受压可轻松驱动转轮转动的结构,此时折叠辊在进行折叠时,挡板始终与这折叠辊之间保持合适距离,不会让折叠完毕后的纱布歪倒,同时也不会受到太大阻力,实现纱布折叠的有序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