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路板存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0505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存放设备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集成电路板存放箱。



背景技术:

许多企业发现自己不得不购买额外数量的电子元器件以防止部分元器件的老化对最终产品的影响,这就带来了电子元器件长期存放的问题。和以前相比,虽然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快,产品的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但是生产厂家、例如汽车企业等,还是必须保证能提供10年左右的零配件以满足客户的需要。所以企业必须预先储备各类元器件和材料并长期存放,然而问题是很多元器件在一般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存放10年。最大的难点就是湿度,它会引起两大问题:氧化和水蒸气扩散。

由于元器件的表面氧化使得印刷电路板无法焊接从而导致产品彻底报废,而元器件或印刷电路板内部的水蒸气以及有毒成分的扩散直接导致导体的解体以及分层。以电路板为例,电路板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是堆叠放置,这样一来就容易使板与板之间发生碰撞、摩擦从而影响电路板的质量。目前市场上的电路板放置架较为简单,使用时容易碰倒导致电路板折损,或因保护不当致使电路板被静电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板存放箱,存放箱内设置有电热、排气、循环三组组件,通过三组件相互配合可以保证存放箱内干燥恒温的环境,保证电路板存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板存放箱,包括了存放箱箱体、密封门、输出电机、循环风轮、电热组件、排气组件、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仪,存放箱箱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操作控制仓,下层为存放仓,存放仓外侧包围设置有空气循环室,密封门与存放箱箱体轴连,输出电机、电热组件和排气组件安装于操作控制仓内,输出电机下方轴连有循环风轮设置于空气循环室内,存放仓内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多层置物架,控制仪设置于操作控制仓的外侧,通过信号线路与输出电机、电热组件、排气组件和温湿度传感器相连。

其中,密封门上设置有观察窗,多层置物架为L型工件,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于存放仓内。

其中,存放仓仓壁设置有空气孔与空气循环室相连,空气循环室设置有可调节进风口,可调节进风口设置有防静电过滤网袋。

其中,排气组件包括了排湿风机、固定座和排气管道,排湿风机通过固定座安装于操作控制仓内,排湿风机内设置有排气管道,通过排气管道与空气循环室和外界相连。

其中,温湿度传感器采用DHT11感应器实现温度、湿度的检测,将温度湿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发送给控制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优化设计,采用双层结构将操作控制仓和存放仓隔离开,在存放仓外侧设置有空气循环室,通过循环风轮、电热组件和排气组件的配合使用可以保证存放仓内的空气干燥温度适宜。

2.经过合理设计的集成电路板存放箱,通过交换存放箱内与外侧的气体保证存放箱内的温度湿度适宜,为了保证存放仓不受外界灰尘静电干扰,在可调节进风口设置有防静电过滤网袋,可以保证电路板不受静电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存放箱箱体,2:密封门,3:观察窗,4:操作控制仓,5:存放仓,6:置物架,7:空气循环室,8:输出电机,9:循环风轮,10:电热组件,11:可调节进风口,12:排湿风机,13:固定座,14:排气管道,15:温湿度传感器,16:控制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板存放箱,包括了存放箱箱体1、密封门2、输出电机8、循环风轮9、电热组件10、排气组件、温湿度传感器15和控制仪16,其中,排气组件包括了排湿风机12、固定座13和排气管道14。

结构设计:

存放箱箱体1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操作控制仓4,下层为存放仓5,存放仓5仓壁设置有空气孔与空气循环室7相连,空气循环室7设置有可调节进风口11,可调节进风口11设置有防静电过滤网袋,密封门2与存放箱箱体1轴连,密封门2上设置有观察窗3,输出电机8、电热组件10和排气组件安装于操作控制仓4内,输出电机8下方轴连有循环风轮9设置于空气循环室7内,存放仓5内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5和多层置物架6,多层置物架6为L型工件,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于存放仓5内,控制仪16设置于操作控制仓4的外侧,通过信号线路与输出电机8、电热组件10、排气组件和温湿度传感器15相连。

在排气组件中,排湿风机12通过固定座13安装于操作控制仓4内,排湿风机12内设置有排气管道14,通过排气管道14与空气循环室7和外界相连。

温湿度传感器15采用DHT11感应器实现温度、湿度的检测,将温度湿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发送给控制仪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