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1863阅读:1496来源:国知局
旋转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纠偏精度高、效果好的旋转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薄膜在加工传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需要借助于纠偏装置进行调节。现有技术中的纠偏装置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操作不方便、纠偏精度不易控制、适用范围窄等问题,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纠偏装置,其结构新颖,精度控制效果好,速度快,有助于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横板、纠偏架、调节辊、若干个支撑柱、滑动轮、定位固定柱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横板固定于机架的上面,定位固定柱的两端与机架和纠偏架固定连接,各支撑柱的底部通过滑动轮设置于横板上,支撑柱的顶部连接纠偏架的底部,调节辊对称设置于纠偏架上,滑动轮带动支撑柱在以定位固定柱为中心的圆形轨迹上运动,支撑柱带动纠偏架旋转改变位置,进行纠偏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由设置于机架上的依次连接的伺服电机、伸缩杆和顶起件组成,顶起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伸缩杆的末端和纠偏架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辊的两端设置安装座,通过安装座将调节辊可拆卸地安装在纠偏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4个,调节辊的数量为2个。

作为优选,所述横板的数量为2个,以定位固定柱为中心轴对称地设置于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纠偏装置使用时,驱动装置驱动滑动轮运动,滑动轮带动支撑柱在以定位固定柱为中心的圆形轨迹上运动,支撑柱带动纠偏架旋转改变位置,进行纠偏工作,驱动装置可由设置于机架上的依次连接的伺服电机、伸缩杆和顶起件组成,顶起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伸缩杆的末端和纠偏架的底部,因此,纠偏精度更易控制,纠偏操作过程更简单,适用范围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新颖,精度控制效果好,速度快,有助于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即一种旋转纠偏装置,包括机架100、横板4、纠偏架1、调节辊2、若干个支撑柱3、滑动轮31、定位固定柱8和驱动装置,其中,横板4的数量为两个,以定位固定柱8为中心轴对称地设置于机架100上,定位固定柱8的两端与机架100和纠偏架1固定连接,各支撑柱3的底部通过滑动轮31设置于横板4上,支撑柱3的顶部连接纠偏架1的底部,调节辊2对称设置于纠偏架1上,滑动轮31带动支撑柱3在以定位固定柱8为中心的圆形轨迹上运动,支撑柱31带动纠偏架1旋转改变位置,进行纠偏工作。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由设置于机架100上的依次连接的伺服电机5、伸缩杆6和顶起件7组成,顶起件6的两端分别连接伸缩杆6的末端和纠偏架1的底部。调节辊2的两端设置安装座21,通过安装座21将调节辊2可拆卸地安装在纠偏架上。支撑柱3的数量为四个,调节辊2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纠偏装置使用时,驱动装置驱动滑动轮运动,滑动轮带动支撑柱在以定位固定柱为中心的圆形轨迹上运动,支撑柱带动纠偏架旋转改变位置,进行纠偏工作,驱动装置可由设置于机架上的依次连接的伺服电机、伸缩杆和顶起件组成,顶起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伸缩杆的末端和纠偏架的底部,因此,纠偏精度更易控制,纠偏操作过程更简单。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