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涨轴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220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涨轴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气涨轴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气涨轴,采用将纸芯筒穿在气涨轴上,然后对气涨轴充气,使气涨轴涨大对纸芯筒进行固定。然后采用收卷设备将塑料薄膜收卷在气涨轴上。收卷完成后,对卷料进行卸料,需要将气涨轴从收卷了薄膜的纸芯筒中抽出,在插入新的纸芯筒中进行循环使用。

现有的薄膜生产设备,采用人工将气涨轴从收卷了薄膜的纸芯筒中抽出,再通过人工将气涨轴插入新的纸芯筒中,由于采用人工作业,其劳动强度大,操作极为不便,工人安全系数低,并且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方便、使用安全的气涨轴输送装置,其自动对气涨轴进行放气、从纸芯筒中抽取并插入新的纸芯筒,代替人工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涨轴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活动设置于该输送支架的移动板、用于驱动该移动板移动的移动板驱动机构、设置于移动板的夹轴机构、用于对气涨轴进行放气的放气机构及设置于输送支架一端的支撑导向机构。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移动板的移动电机、与该移动电机驱动连接的齿轮及设置于输送支架的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另一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驱动机构包括同步带电机、与该同步带电机驱动连接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及分别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连接的同步带,所述移动板与同步带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轴机构包括设置于移动板的夹轴支架、设置于该夹轴支架的夹轴气缸及与该夹轴气缸驱动连接的U型夹块。

另一优选的,所述夹轴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移动板的夹料气缸,工作时,两个夹料气缸的活塞杆夹紧气涨轴。

其中,所述放气机构包括设置于移动板的放气气缸。

其中,所述支撑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支撑轮、用于驱动该导向支撑轮升降的导轮气缸。

其中,所述输送支架包括立柱及设置于立柱的横梁,所述横梁设有滑轨,所述移动板通过滑套安装于滑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实际应用中,将气涨轴从卷有塑料薄膜的纸芯筒中抽出时,移动板驱动机构驱动移动板移动到输送支架的右端处,夹轴机构夹紧气涨轴的一端,放气机构对气涨轴进行放气。放气完成后,移动板驱动机构驱动移动板向左移动,从而使夹轴机构将气涨轴从纸芯筒中拖出,并拉着气涨轴向左移动,当移动板通过支撑导向机构之后,该支撑导向机构动作对气涨轴进行支撑和导向,直到气涨轴完全从纸芯筒中拖出,并将气涨轴临时置于输送支架1上。将刚抽出的气涨轴插入新的纸芯筒时,移动板驱动机构驱动移动板向右移动,从而使夹轴机构拉着气涨轴向右移动,使气涨轴逐渐穿入新的纸芯筒中。当移动板移动至支撑导向机构处时,该支撑导向机构复位对移动板进行避让。气涨轴完全插入新的纸芯筒中后,夹轴机构松开气涨轴,并进行下一轮抽气涨轴的动作,以此循环工作。本实用新型控制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其自动地对气涨轴进行放气、从纸芯筒中抽取并插入新的纸芯筒,代替人工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气涨轴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1、活动设置于该输送支架1的移动板2、用于驱动该移动板2移动的移动板驱动机构3、设置于移动板2的夹轴机构4、用于对气涨轴进行放气的放气机构5及设置于输送支架1一端的支撑导向机构6。

实际应用中,将气涨轴01从卷有塑料薄膜的纸芯筒中抽出时,移动板驱动机构3驱动移动板2移动到输送支架1的右端处,如图1和图3所示,夹轴机构4夹紧气涨轴01的一端,放气机构5对气涨轴01进行放气。放气完成后,移动板驱动机构3驱动移动板2向左移动,从而使夹轴机构4将气涨轴01从纸芯筒中拖出,并拉着气涨轴01向左移动,当移动板2通过支撑导向机构6之后,该支撑导向机构6动作对气涨轴01进行支撑和导向,直到气涨轴01完全从纸芯筒中拖出,并将气涨轴01临时置于输送支架1上,如图4所示。

将刚抽出的气涨轴01插入新的纸芯筒时,移动板驱动机构3驱动移动板2向右移动,从而使夹轴机构4拉着气涨轴01向右移动,使气涨轴01逐渐穿入新的纸芯筒中。当移动板2移动至支撑导向机构6处时,该支撑导向机构6复位对移动板2进行避让。气涨轴01完全插入新的纸芯筒中后,夹轴机构4松开气涨轴01,并进行下一轮抽气涨轴01的动作,以此循环工作。

本实用新型控制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其自动地对气涨轴进行放气、从纸芯筒中抽取并插入新的纸芯筒,代替人工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动板驱动机构3主要用于驱动移动板2直线运动,其可以通过各种线性模组来实现。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驱动机构3包括设置于移动板2的移动电机31、与该移动电机31驱动连接的齿轮及设置于输送支架1的齿条33,所述齿轮与齿条33啮合。

工作时,由移动电机31驱动齿轮转动,该齿轮与齿条33啮合,从而实现移动板2的移动。采用移动电机31配合齿轮和齿条33的传动方式,其结构简单,传送可靠,其传送精度高。

另一优选的,附图中未画出,所述移动板驱动机构3包括同步带电机、与该同步带电机驱动连接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及分别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连接的同步带,所述移动板2与同步带固定连接。

工作时,同步带电机通过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带动同步带移动,该移动板2与同步带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移动板2的移动。采用同步带电机配合带轮和同步带的传动方式,其传送平稳,利于远距离的传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轴机构4主要用于夹住气涨轴01,便于将气涨轴01抽出或者插入纸芯筒。 其可以采用各种加持机构来实现。优选的,所述夹轴机构4包括设置于移动板2的夹轴支架41、设置于该夹轴支架41的夹轴气缸42及与该夹轴气缸42驱动连接的U型夹块43。

工作时,夹轴气缸42驱动U型夹块43卡在气涨轴01的一端的圆槽中,从而对气涨轴01进行夹持。采用夹轴气缸42驱动U型夹块43进行加持,其加持可靠,同步性好,移动过程中,U型夹块43还可以起到推动气涨轴01的作用。

另一优选的,附图中未画出,所述夹轴机构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移动板2的夹料气缸,工作时,两个夹料气缸的活塞杆夹紧气涨轴01。采用两个夹料气缸加持气涨轴01,其加持力大,固定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放气机构5包括设置于移动板2的放气气缸51。工作时,放气机构5动作,其活塞杆顶住气涨轴01端部的阀门,使阀门打开,从而对气涨轴01进行放气,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导向机构6包括导向支撑轮61、用于驱动该导向支撑轮61升降的导轮气缸62。工作时,导轮气缸62驱动导向支撑轮61上升抵接气涨轴01,对气涨轴01进行支撑,当气涨轴01移动时,该导向支撑轮61还对气涨轴01进行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支架1包括立柱11及设置于立柱11的横梁12,其结构简单,支撑稳定。所述横梁12设有滑轨13,所述移动板2通过滑套安装于滑轨13,使得移动板2移动顺畅和平稳。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