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检测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072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全自动检测包装机。



背景技术:

包装机就是把产品包装起来机器,起着保护,美观的作用。 包装机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流水线式整体生产包装;其二是产品外围包装设备。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3395505B”的中国专利文件中介绍了一种全自动检测包装机,其通过将物料放入传送带上的箱体内,然后通过设置在箱体下方的传送带对箱体进行传送,但是在传送的过程中,箱体会发生左右方向的偏移,从而导致后续对箱体进行封住箱的位置发生偏移,影响箱体的封箱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稳定的全自动检测包装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检测包装机,包括供物料移动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振动上料盘,所述第一传送带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隔板收纳槽,第一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沿第一传送带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两块滑移块,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分别驱动每一滑移块移动的驱动装置,一个所述滑移块上设置有将振动上料盘的出料口上的物料取放至第一传送带的箱体内的放料装置,另一所述滑移块上设置有将隔板收纳槽上的隔板放置入箱体内的隔板放料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第二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运输板,相邻所述运输板之间形成了供箱体移动的移动腔,每一所述运输板朝向移动腔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转动连接有与箱体侧壁抵接的第三传送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上料盘将待装箱的物料振动至振动上料盘的出料位置,放料装置通过第一导轨上移动至振动上料盘的出料位置,将振动上料盘上的物料移动至箱体内,每在箱体内堆满一层后,通过在第一导轨上移动的隔板放料装置将隔板收纳槽内的放入箱体内,然后通过放料装置堆放下一层物料,放料结束后,第一传送带动作,将箱体移入第二传送带内,此时通过设置在运输板对箱体进行预定位,纠正箱体发生的偏移,同时在传动过程中,设置在放置槽内的第三传送带对箱体起到辅助移动的作用,避免箱体左右两侧移动速率不一致,导致箱体在第二传送带上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斜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滑移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缸推动滑移块移动,使得放料装置和隔板放料装置在第一导轨上移动,实现物料和隔板放置入箱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放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滑移块上与第一传送带垂直的第一水平气动导轨、滑移连接在第一水平气缸导轨上的第一竖直气动导轨,所述第一竖直气动导轨上滑移连接有机械夹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械夹爪将物料从振动上料盘上夹取,通过第一水平气动导轨和第一竖直气动导轨实现水平和高度方向的移动,将物料移入箱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放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滑移块上与第一传送带垂直的第二水平气动导轨、滑移连接在第二水平气缸导轨上的第二竖直气动导轨,所述第二竖直气动导轨上滑移连接有吸盘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做将物料从隔板收纳槽内吸取,通过第二水平气动导轨和第二竖直气动导轨实现水平和高度方向的移动,将隔板移入箱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第一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上设置有推动第一推板向第一传送带移动的第二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推动第一推板与箱体的侧面接触,推动箱体在第一传送带的横向移动,将在第一传送带上发生偏斜的箱体进行纠正,方便箱体对准相邻运输板之间的移动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传送带包括转动连接在运输板长度方向两端的同步轮,相邻所述同步轮之间套设有同步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步轮驱动同步带转动,使得与箱体接触的同步带移动,通过同步带的移动驱动箱体向前移动,增加驱动箱体移动的推动面的摩擦面积,避免摩擦面积过小,导致箱体与推动面之间发生打滑,对箱体造成磨损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板在同步轮位置倾斜形成有朝向第一传送带倾斜的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将同步轮暴露出来,当箱体的端部与同步轮接触时,圆形的同步轮对箱体起到了导向的作用,避免箱体撞击至运输板上,对箱体造成损伤。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送带包括与地面接触的侧板、转动连接在侧板上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沿第二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箱体的底部通过滚动摩擦方便移动,即箱体的移动通过同步带实现,转动辊避免了箱体底部受损,方便对箱体的底部扎带和封装。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与侧板固定且向上开口的清理槽,所述清理槽内沿箱体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清理箱体底部的毛刷、橡胶辊,所述清理槽的底部连通有负压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箱体移动过清理槽后,毛刷将灰尘清理干净,橡胶辊将通过静电粘附在箱体底部的毛絮粘结,同时负压装置将清理掉的灰尘和毛絮吸除,同时也将橡胶辊朝下一面的毛絮清理干净,避免橡胶辊将毛絮粘附在后一个进入清理槽上方的箱体底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传动过程中,设置在放置槽内的第三传送带对箱体起到辅助移动的作用,避免箱体左右两侧移动速率不一致,导致箱体在第二传送带上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于体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连接关系;

图2是图1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滑移块的位置和结构;

图3是图1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机械夹爪的位置和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用于体现放料装置和隔板放料装置的位置关系;

图5是图4所示C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第一推板和第二气缸的连接关系;

图6是图4所示D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机械夹爪的结构;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E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清理槽的结构;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清理槽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传送带;11、振动上料盘;12、第一推板;13、第二气缸;14、清理槽;15、毛刷;16、橡胶辊;17、负压装置;18、吸尘孔;2、隔板收纳槽;31、第一导轨;32、滑移块;33、驱动装置;331、第一气缸;34、放料装置;341、第一水平气动导轨;342、第一竖直气动导轨;343、机械夹爪;35、隔板放料装置;351、第二水平气动导轨;352、第二竖直气动导轨;353、吸盘座;41、第二传送带;42、运输板;43、移动腔;44、放置槽;45、第三传送带;46、同步轮;47、同步带;48、导向面;491、侧板;492、转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检测包装机,包括供物料移动的第一传送带1,第一传送带1通过机架支撑在地面上,第一传送带1后连接有第二传送带41,第一传送带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隔板收纳槽2和振动上料盘11。

如图1所示,第一传送带1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导轨31,第一导轨31的两侧向下延伸与机架固定,第一导轨31上滑移连接有滑移块32,滑移块32的数量为两个,如图2所示,第一导轨31的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331,第一气缸331的外壳连接在第一导轨31上,第一气缸331的活塞杆与滑移块32连接,通过第一气缸331的作用,驱动滑移块32在第一导轨3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位于右边的滑移块32上连接有放料装置34,放料装置34包括设置在滑移块32上的第一水平气动导轨341,第一水平气动轨道与第一传送带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水平气动导轨341的滑动台上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竖直气动导轨342,第一竖直气动轨道的滑动台上设置有用于装夹物料的机械夹爪343,机械夹爪343采用手指气缸。

如图4和图6所示,位于第一导轨31右边的滑移块32上连接有隔板放料装置35,隔板放料装置35包括设置在滑移块32上的第二水平气动导轨351,第二水平气动轨道与第一传送带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水平气动导轨351的滑动台上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竖直气动导轨352,第二竖直气动轨道的滑动台上设置有用于吸取隔板的吸盘座353,吸盘座353包括朝向设置的吸盘,通过第二竖直气动轨道的动作,将吸盘压在隔板上,去除吸盘内的空气,然后拉起第二竖直气动轨道,实现了将隔板从隔板收纳槽2中取出。

如图4和图5所示,机架上设置有第二气缸13,第二气缸13沿第一传送带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一传送带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第一传送带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推板12,第一推板12背离第一传送带1的一侧与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连接,第二气缸13推动第一推板12向第一传送带1的中间位置移动。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传送带41包括与地面接触的两张相对设置的侧板491,侧板491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辊492,转动辊492沿第二传送带4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侧板491上连接有运输板42,运输板42位于转动辊492的上方且不与转动辊492的上表面接触,运输板42沿第二传送带4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第二传送带41的两端,相对的运输板42之间形成有移动腔43,每一运输板42朝向移动腔43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放置槽44,放置槽44与移动腔43连通,放置槽44内转动连接有第三传送带45,第三传送带45包括转动连接在放置槽44长度方向两端的同步轮46,两个同步轮46之间套设有同步带47,同步轮46上连接有驱动同步轮46转动的电机,通过电机的驱动使得同步带47转动,从而与移入移动腔43内的箱体侧壁抵接,驱动箱体移动;运输板42朝向第一传送带1开口的方向设置有导向面48,导向面48在水平方向上向第一传送带1倾斜,同时导向面48将同步轮46暴露出来,使箱体首先与同步轮46接触。

如图8和图9所示,侧板491之间设置有清理槽14,清理槽14包括金属制成的向上具有开口的槽体,槽体的两侧与通过转动辊492与侧面转动连接,槽体内由第一传送带1方向向外依次设置有竖直朝上的毛刷15,转动连接在槽体内侧壁上的橡胶辊16,橡胶辊16的转动方向与转动辊492的转动方向一致,同时槽体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孔18,吸尘孔18通过气管连通有负压装置17,负压装置17包括抽气泵。

使用原理:振动上料盘11将待装箱的物料振动至振动上料盘11的出料位置,第一气缸331推动滑移块32使第一水平气动导轨341移动,第一水平气动导轨341驱动第一竖直气动导轨342移动,第一竖直气动导轨342驱动机械夹爪343在高度方向上升降,从而将振动上料盘11出料位置的物料取出,然后移入箱体内,物料每在箱体内堆满一层后,通过在第一导轨31上移动的隔板放料装置35将隔板收纳槽2内的放入箱体内,然后通过放料装置34堆放下一层物料,放料结束后,第一传送带1动作,将箱体移入第二传送带41内,同步带47与箱体的侧壁接触,通过同步带47驱动箱体向前移动,最后通过清理槽14内的毛刷15和橡胶辊16对经过的箱体的底部进行清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