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专用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1876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专用起吊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专用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建筑业的起吊装置大多都是在动力设备上直接安装吊钩或者吊钳,但吊钩和吊钳无法满足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起吊工作。采用传统的钢丝进行起吊时,如果遇到起吊高度过高,会造成钢丝绳的受力不均,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专用起吊装置,能够大幅度避免因钢丝绳受力不均而导致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第一主梁腹板、第二主梁腹板、第一吊耳板、第二吊耳板、连接板、吊装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上垂直设置有第一主梁腹板,且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主梁腹板固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上垂直设置有第二主梁腹板,且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梁腹板固接,所述第一主梁腹板和第二主梁腹板平行,且以连接板为对称轴,第一主梁腹板的两端相对连接板对称,第二主梁腹板的两端相对连接板对称;所述连接板上分别垂直固接有第一吊耳板和第二吊耳板,且第一吊耳板和第二吊耳板分别与第一主梁腹板垂直,所述第一吊耳板和第二吊耳板的一端分别焊接在第一主梁腹板上,第一吊耳板和第二吊耳板的另一端分别焊接在第二主梁腹板上;所述第一吊耳板和第二吊耳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穿过动力设备上的绳索的小孔,且所述设置在第一吊耳板和第二吊耳板上的小孔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第一主梁腹板和第二主梁腹板的两端底部分别固接有一个吊装板,且每个吊装板与第一主梁腹板垂直;所述每个吊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绳索的吊装孔,且所述吊装孔设置在每个吊装板的相同位置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梁腹板和第二主梁腹板相对的面上分别固接有两个三角形支撑板,且设置在第一吊耳板一侧的三角形支撑板的一边与第一吊耳板固接,设置在第二吊耳板一侧的三角形支撑板的一边与第二吊耳板固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梁腹板的长度与第二主梁腹板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第一主梁腹板和第二主梁腹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行走轮。

进一步,第一主梁腹板和第二主梁腹板上设置有手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避免了受力不均的问题,使起吊混凝土预制构件时,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四个端点受力均匀;针对不同大小厚度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也能使用同一个起吊装置进行作业,避免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对应一种起吊装置的问题,大大的降低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主梁腹板;2.第二主梁腹板;3.第一吊耳板;4.第二吊耳板;5.连接板;6.吊装板;7.三角支撑板;8.吊装孔;9.小孔;10行走轮;1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下图1、图2、图3所示,混凝土预制构件专用起吊装置包括有第一主梁腹板1、第二主梁腹板2、第一吊耳板3、第二吊耳板4、连接板5、吊装板6;所述连接板5的一端上垂直设置有第一主梁1腹板,且连接板5的一端与第一主梁腹板1固接,连接板5的另一端上垂直设置有第二主梁腹板2,且连接板5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梁腹板2固接,所述第一主梁腹板1和第二主梁腹板2平行,且以连接板5为对称轴,第一主梁腹板1的两端相对连接板对称,第二主梁腹板2的两端相对连接板对称;所述连接板5上分别垂直固接有第一吊耳板3和第二吊耳板4,且第一吊耳板3和第二吊耳板4分别与第一主梁腹板1垂直,所述第一吊耳板3和第二吊耳板4的一端分别焊接在第一主梁腹板1上,第一吊耳板3和第二吊耳板4的另一端分别焊接在第二主梁腹板2上;所述第一吊耳板3和第二吊耳板4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穿过动力设备上的绳索的小孔9,且所述设置在第一吊耳板3和第二吊耳板4上的小孔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第一主梁腹板1和第二主梁腹板2的两端底部分别固接有一个吊装板6,且每个吊装板6与第一主梁腹板1垂直;所述每个吊装板6上设置有三个用于穿过绳索的吊装孔8,且所述吊装孔8设置在每个吊装板6的相同位置上。吊装孔8设置有三个,因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大小不同,改变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起吊绳索与三个吊装孔8中一个吊装孔8的位置,使混凝土预制构件在起吊过程中受力平衡。

第一主梁腹板1和第二主梁腹板2相对的面上分别固接有两个三角形支撑板7,且设置在第一吊耳板3一侧的三角形支撑板7的一边与第一吊耳板3固接,设置在第二吊耳板4一侧的三角形支撑板7的一边与第二吊耳板4固接。本装置中共有四个三角支撑板7,并分别设置在第一主梁腹板1和第二主梁腹板2上,利用三角形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这一特点,能够使第一主梁腹板1、第二主梁腹板2和连接板5固定。

第一主梁腹板1的长度与第二主梁腹板2的长度相等,有利于平衡第一主梁腹板1和第二主梁腹板2下用绳索连接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受力情况,使混凝土预制构件在起吊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受力不均而导致倾斜等情况的发生。

第一主梁腹板1和第二主梁腹板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可拆卸的行走轮10,有利于将起吊装置运送到需要起吊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地方,降低了劳动强度。

第一主梁腹板1和第二主梁腹板2上设置有手柄11,有利于在运送途中,方便工人抓取起吊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施的:通过手柄11推动行走轮10到达指定位置,将动力设备输出端的绳索穿过第一吊耳板3和第二吊耳板4上的小孔9,使绳索能够通过小孔9起吊该装置;通过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大小,选择起吊混凝土预制构件绳索与一个吊装孔8的位置,将四根钢丝绳的一端分部固定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四个角上,每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吊装孔8上,使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四个角受力均匀,动力设备将整个装置和混凝土预制构件全部起吊起来。该装置有利于避免传统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和动力设备直接连接时,钢丝绳受力不均的现象,减少了安全隐患,使用更便捷。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