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翻板的手动调节分料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9847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带翻板的手动调节分料漏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翻板的手动调节分料漏斗,属于煤矿用皮带机分料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选煤厂皮带机的头部漏斗为单点落煤,落到下一条皮带机上,从而进入下一道工序,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选煤厂的工艺也不断的改进,因此对煤块的落料位置也有了特殊的要求,例如从筛分机上面筛分下来的煤块要落到平行排列的两条皮带机上,并且分时段流入不同的皮带,这就要求发明出一种可靠实用的分料漏斗,来满足这种分时段使物料落入不同位置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分料漏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翻板的手动调节分料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所述漏斗本体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一分支漏斗和第二分支漏斗,所述漏斗本体的两相对侧壁上各固定设置有一个轴承座,转轴穿过并固定设置在位于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内,所述漏斗本体内设置有焊接在所述转轴上的翻板,手轮通过位于其中心的固定部与所述转轴的端部连接,并通过紧固圆螺母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手轮上设置有与转轴轴向平行、并可沿所述转轴轴向伸缩的限位杆,所述漏斗本体侧壁外部设置有与所述漏斗本体侧壁平行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多个限位孔分布在以所述转轴为圆心的圆上,所述限位杆用于通过与所述限位孔配合来固定所述手轮的角度。

所述转轴上靠近所述手轮的一端设置有键槽,所述手轮的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键槽配合的键。

所述第一分支漏斗和第二分支漏斗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所述漏斗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分料漏斗内部的观察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与翻板固定连接的转轴一端设置手轮,并在手轮上设置锁紧机构,使得手轮可以固定在任意需要的角度,以便分流两侧物料;因此,不仅可以实现左右分支漏斗的切换,满足物料规定时段内准确落入相应位置的要求,还可以实现左右分支漏斗的任意比例分料,而且,该分料漏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此外,通过轴承座和轴承安装转轴,使得翻板翻动的时候比较灵活、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带翻板的手动调节分料漏斗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带翻板的手动调节分料漏斗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带翻板的手动调节分料漏斗的限位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带翻板的手动调节分料漏斗,包括漏斗本体1,漏斗本体1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一分支漏斗2和第二分支漏斗3,漏斗本体1的两相对侧壁4上各固定设置有轴承座5,轴承座5内设置有轴承,转轴6两端分别设置在轴承座5内的轴承内,漏斗本体1内设置有焊接在转轴6上的翻板7;手轮8通过位于其中心的固定部9与转轴6的端部连接,并通过紧固圆螺母14固定在转轴6上;手轮8上设置有与转轴6轴向平行、并可沿转轴轴向伸缩的限位杆10,漏斗本体1的侧壁4外上设置有与漏斗本体1的侧壁4平行的限位板11,限位板11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12,这些限位孔12分布在以转轴6为圆心的圆上,限位杆10用于通过与限位孔11配合来固定手轮8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对分料漏斗的物料落入点从第一分支漏斗切换到第二分支漏斗时,需要将限位杆10收缩从限位孔12中收回,并转动手轮8,至翻板7转动到完全覆盖第一分支漏斗的进料口,然后再将限位杆10拉伸至插入对应位置的限位孔12中,对手轮角度进行固定,从而对翻板位置进行固定;此外,限位孔12的数量及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则若需要使物料能从两个分支漏斗中同时下落到皮带运输机时,还可以通过限位杆10将翻板7固定在中间位置;此外,将翻板7固定在中间偏左位置或偏右位置,还可以对从两个分支漏斗中的物料比例进行调节。

具体地,转轴6上靠近手轮8的一端设置有键槽,手轮8的固定部9上设置有用于与键槽配合的键。手轮8通过键与转轴6连接,可以防止手轮8与转轴6之间的径向滑动。

具体地,第一分支漏斗2和第二分支漏斗3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夹角可以为45°。

具体地,所述漏斗本体1的侧壁4上设置有用于观察翻板7位置的观察口13。观察口13可以通过在侧壁上开一口,并在口上用透明材料密封来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