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压式卸料锁风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868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压式卸料锁风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压式卸料锁风阀。



背景技术:

锁风阀主要是用于气力输送工况,其物料不属于自然下料,这样的工况其锁风效果必须好,否则物料很难达到卸下的效果。锁风阀一般安装在成品的煤粉料仓或者是收尘器等产品上,收尘器可用于筛选收集粉状产品,收尘器以收尘风机带动气体进入收尘器内部尘室,然后将气体中的物料和空气分离,物料进入集料斗,经过锁风阀下料。现有技术的锁风阀依靠叶片下料,其下料效率较低,且出料口和进料口需相对设置,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提升输送效率,侧面出料,锁风效果较好的正压式卸料锁风阀。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正压式卸料锁风阀,包括主体,转轴,驱动组件,叶片,进料口,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转轴设置在主体上,叶片设置在主体中且与转轴连接,所述进料口设置在主体上且位于叶片上方,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叶片下方且位于主体两侧,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主体侧面,转轴与驱动组件通过传动装置连接,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座,电机座与主体连接。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叶片与主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2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座上,主动链轮与电机连接,从动链轮设置在转轴上,链条设置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包括密封组件,转轴穿设于主体的配接孔中,密封组件设置在配接孔中,密封组件包括浸油盘根和压板,浸油盘根和压板套设在转轴上,浸油盘根设置在配接孔中,压板压紧浸油盘根。

作为优选方案,正压式卸料锁风阀包括支撑部,支撑部设置在主体两侧,转轴穿设在支撑部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设有两根连接管,连接管间隔设置,连接管与电机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压式卸料锁风阀能够有效提升锁风阀的输送效率,实现从主体侧面出料,扩大了使用范围;此外,能够提高锁风阀的密封性,防止物料输送的正压风反串进入导致下料困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正压式卸料锁风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正压式卸料锁风阀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正压式卸料锁风阀包括主体1,转轴2,驱动组件3,叶片4,进料口5,进风口6和出风口7,所述转轴设置在主体1上,叶片4设置在主体1中且与转轴2连接。所述进料口5设置在主体1上且位于叶片4上方,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5采用法兰盘,进料口与收尘器的出料管道连接。所述进风口6和出风口7设置在叶片4下方且位于主体两侧,进风口6和出风口7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组件3设置在主体1侧面,转轴2与驱动组件3通过传动装置连接,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座31,电机座31与主体1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叶片转动,粉料通过进料口进入主体内,经叶片向下移动,进入叶片下方的吹风管道12中,通过叶片可控制下料速度;通过主体的一侧进风,另一侧面出风的结构,有效得把主体内的粉料利用正压风输送完,粉料能够从侧门出风口排出,从而提升了锁风阀的输送效率,提升了其适用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叶片4与主体1的内壁11之间的间隙为0.2mm,从而可防止正压风反串,达到锁风效果,避免了正压风反串导致下料困难。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2,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链轮8,从动链轮9和链条,所述电机32设置在电机座上,主动链轮8与电机32连接,从动链轮设置在转轴2上,链条设置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通过电机转动,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从而使转轴转动。所述主体1包括密封组件12,转轴2穿设于主体的配接孔13中,密封组件12设置在配接孔13中,密封组件12包括浸油盘根121和压板122,浸油盘根121和压板122套设在转轴上,浸油盘根设置在配接孔13中,压板压紧浸油盘根。通过上述密封组件能够增强转轴与主体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正压风反串,提升锁风效果。正压式卸料锁风阀包括支撑部14,支撑部14设置在主体1两侧,转轴2穿设在支撑部14中,通过支撑部14能够对转轴进行支撑。所述主体1设有两根连接管12,连接管12间隔设置,连接管12与电机座31固定连接,从而增强主体与电机座的连接稳固性,增强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一种正压式卸料锁风阀能够有效提升锁风阀的输送效率,实现从主体侧面出料,扩大了使用范围;此外,能够提高锁风阀的密封性,防止物料输送的正压风反串进入导致下料困难。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