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制品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867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制品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装制品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包装制品的主要原料是塑料。塑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聚合物,塑料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是当今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包装制品所用的塑料并不是一种纯物质,它是由许多辅助材料配比而成,如为了增大包装制品的柔软性而加入增塑剂,增加包装制品的稳定性而加入稳定剂,防止包装制品老化,为了增加包装制品的耐燃性而加入阻燃剂等,此外还可以加入发泡剂、着色剂、润滑剂等,并且根据包装制品加工成型的方法和使用条件的不同,所需要的辅助材料的种类和用量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在加工之前需要对加工设备进行输送上料,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一般为颗粒状或粉末状固体,在实际输送过程中,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容易因振动或空气流动等因素而以粉尘的形式四处飞扬,不利于输送效率的提高,且容易引起物料浪费、环境污染和影响人体健康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制品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能够对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进行自动上料,上料效率高,装置密闭性好,安全环保,是一种方便实用的适用于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的输送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装制品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抽料机和向上输送物料的螺旋上料装置,所述抽料机包括抽料电机以及依次连接的抽料基座、抽料软管和抽料进料口,抽料电机安装在抽料基座上,抽料基座的右侧设有抽料出料口,抽料软管内设有抽料软螺旋,抽料软螺旋上端连接抽料电机,末端延伸至抽料进料口内并与抽料进料口的末端连接;螺旋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螺旋轴、上料电机和输送壳体,所述上料电机安装在上料螺旋轴的顶端,上料螺旋轴上连接有上料螺旋叶片,上料螺旋叶片外包设有输送壳体形成密闭的输送通道,上料螺旋叶片的四周与输送壳体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输送壳体的截面形状呈上端封口的“U“形,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弧形底部和平顶盖,弧形底部的两侧分别连接左侧壁和右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端设有连接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平顶盖,所述平顶盖包括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分别与左侧壁和右侧壁转动连接,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上表面的对接处沿长度方向均匀布设有多个把手,所述把手包括左把手和右把手,左把手和右把手分别对称设置在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上,左把手和右把手的对接处进行可拆卸连接;输送壳体的底部连接有升降驱动装置并且输送壳体斜向上设置在升降驱动装置上;输送壳体顶端的弧形底部上设有向下设置的上料出料口,输送壳体下侧设有向上设置的上料进料口,上料进料口与抽料机的抽料出料口对接。

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水平支腿、斜支腿、充气大轮和充气小轮,水平支腿的左端与输送壳体的下部铰接,支腿的右端连接充气大轮构成的支架,充气大轮构成的支架斜向上依次连接液压顶和斜支腿,斜支腿斜向上铰接到输送壳体的上部,输送壳体的下端设有充气小轮。

抽料基座的前后两侧对称焊接有抽料把手。

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分别与左侧壁和右侧壁铰接。

左把手和右把手的靠近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的对接处的一端分别向上延伸出左竖鼻和右竖鼻,左竖鼻和右竖鼻通过螺栓固定。

抽料出料口的末端延伸设有上法兰,上料进料口的上端延伸设有下法兰,上法兰和下法兰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弧形底部的弧形为半圆弧,弧形底部的两侧分别与左侧壁和右侧壁相切连接。

当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转动扣合在一起时,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的底面齐平,并且左平顶盖与右平顶盖的接缝处,均对应设有台阶面,保证此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抽料机的螺旋输送原理将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抽送至上料装置内,解放了劳动力,螺旋上料装置的上料进料口与抽料机的抽料出料口对接,防止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溢出,造成空气污染和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的浪费;螺旋上料装置利用螺旋的高速旋转将螺旋上料装置底部的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提升至顶部,并通过上料出料口排出至加工设备内,实现了完全自动上料,上料效率高;螺旋上料装置通过输送壳体形成了除上料进料口和上料出料口以外的密闭空间,防止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在输送过程中以粉尘的形式溢出,造成环境污染;输送壳体的平顶盖包括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分别与左侧壁和右侧壁转动连接,可以方便、高效地沿长度方向打开平顶盖并对螺旋上料装置的内部进行全方位的清扫和维护;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上表面的对接处均匀布设有多个把手,把手包括左把手和右把手,左把手和右把手分别对称设置在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上,左把手和右把手的靠近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的对接处固定在一起,把手除了充当把手使用外,左把手和右把手的上端对接处进行可拆卸连接,不仅可以对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进行对接固定,使螺旋上料装置的内部形成密闭空间,防止输送包装制品生产用时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打开,而且将左把手和右把手分开,可以打开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有效地提高人们对整条密闭壳体进行处理和维护的便捷程度,彻底避免处理不到的死角位置存在。

升降驱动装置可以通过液压缸来调节螺旋上料装置的上料出料口的高度,方便出料,同时可以通过充气大轮和充气小轮移动螺旋上料装置来调节螺旋上料装置的位置,使用更加方便;抽料出料口的末端延伸设有上法兰,上料进料口的上端延伸设有下法兰,上法兰和下法兰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方便固定和拆卸;当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转动扣合在一起时,左平顶盖和右平顶盖的底面齐平,并且左平顶盖与右平顶盖的接缝处,均对应设有台阶面,保证此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包装制品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抽料机和向上输送物料的螺旋上料装置,抽料机包括抽料电机1以及依次连接的抽料基座2、抽料软管3和抽料进料口4,抽料电机1安装在抽料基座2上,抽料基座2的前后两侧对称焊接有抽料把手6,抽料基座2的右侧设有抽料出料口7,抽料出料口7的末端延伸设有上法兰71,抽料软管3内设有抽料软螺旋5,抽料软螺旋5上端连接抽料电机1,抽料软螺旋5的末端延伸至抽料进料口4内并与抽料进料口4的末端连接。

螺旋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螺旋轴13、上料电机8和输送壳体9,上料电机8安装在上料螺旋轴13的顶端,上料螺旋轴13上焊接有上料螺旋叶片10,上料螺旋叶片10外包设有输送壳体9并形成密闭输送通道,上料螺旋叶片10的四周与输送壳体9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输送壳体9的截面形状呈上端封口的“U“形,包括左侧壁92、右侧壁93、弧形底部91和平顶盖,弧形底部91的弧形为半圆弧,弧形底部91的两侧分别与左侧壁92和右侧壁93相切连接,左侧壁92和右侧壁93的上端设有连接左侧壁92和右侧壁93的平顶盖,平顶盖包括左平顶盖94和右平顶盖95,左平顶盖94和右平顶盖95分别与左侧壁92和右侧壁93铰接,左平顶盖94和右平顶盖95上表面的对接处均匀布设有多个把手,把手包括左把手96和右把手97,左把手96和右把手97分别对称设置在左平顶盖94和右平顶盖95上,左把手96和右把手97的靠近左平顶盖94和右平顶盖95的对接处的一端分别向上延伸出左竖鼻98和右竖鼻99,左竖鼻98和右竖鼻99上分别设有圆孔,圆孔上穿设有螺栓,左把手96和右把手97通过螺栓固定,可以方便、高效地沿长度方向打开平顶盖并对螺旋上料装置的内部进行全方位的清扫和维护,把手除了充当把手使用外,左把手96和右把手97的对接处进行可拆卸连接,不仅可以对左平顶盖94和右平顶盖95进行对接固定,使螺旋上料装置的内部形成密闭空间,防止输送包装制品生产用时左平顶盖94和右平顶盖95打开,而且将左把手96和右把手97分开,可以打开左平顶盖94和右平顶盖95,有效地提高人们对整条密闭壳体进行处理和维护的便捷程度,彻底避免处理不到的死角位置存在,当左平顶盖94和右平顶盖95转动扣合在一起时,左平顶盖94和右平顶盖95的底面齐平,并且左平顶盖94与右平顶盖95的接缝处,均对应设有台阶面,保证此处密封效果;输送壳体9的底部连接有升降驱动装置并且输送壳体9斜向上设置在升降驱动装置上,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16、水平支腿13、斜支腿17、充气大轮18和充气小轮19,水平支腿13的左端与输送壳体9的下部铰接,水平支腿13的右端连接充气大轮18构成的支架,充气大轮18构成的支架斜向上依次连接液压顶16和斜支腿17,斜支腿17斜向上铰接到输送壳体9的上部,输送壳体9的下端设有充气小轮19;输送壳体9的顶端弧形底部91上设有向下设置的上料出料口12,输送壳体9下侧的平顶盖上设有向上设置的上料进料口11,上料进料口11的上端延伸设有下法兰111,上法兰71和下法兰111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防止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溢出,造成空气污染和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的浪费,并且拆卸分离非常方便。

此外,抽料机的结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使用时,抽料电机1和上料电机8通电开启,通过高速旋转的抽料软螺旋5将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抽送至螺旋上料装置内,解放了劳动力,螺旋上料装置通过螺旋输送将包装制品生产用原料向上输送至上料出料口12,并通过上料出料口12排出至加工设备内,完成自动上料,上料效率高,装置密闭性好,安全环保;需要对螺旋上料装置进行清理和维护时,可以打开左竖鼻98和右竖鼻99上的螺栓,旋转打开左平顶盖94和右平顶盖95,可以对螺旋上料装置内部进行全方位的清理和维护,有效地提高人们对整条密闭壳体进行处理和维护的便捷程度,彻底避免处理不到的死角位置存在;需要移动螺旋上料装置时,可以通过推动充气大轮18和充气小轮19实现;需要调节螺旋上料装置的上料出料口12的高度时,通过液压缸16调节斜支腿17的上升或下降来实现,使用方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