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晶托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1104发布日期:2018-07-07 18:0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硅片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两用晶托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行业普遍使用机型有MB机型与PV机型,而硅片切割完成后需要将硅片从晶托取下,此过程已实现机械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但绝大部分工厂均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晶托取出,工效低、浪费人工且劳动强度大。同时,后一工序又需将晶托上的玻璃板进行脱除。因此,大部分企业急需针对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目的进行改进,但晶托吊装转运是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用晶托起吊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能够保证晶托吊装转运作业的高效安全运行,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用晶托起吊装置,包括吊环和承重块,吊环和承重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连接杆与承重块之间设有加强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承重块设置在MB机型晶托上,MB机型晶托包括L形板和底座,两个L形板水平段朝向固定在底座上,两个L形板水平段留有间隙,间隙的宽度大于连接杆截面直径;

承重块设置在两个L形板和底座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承重块顶面上设有缓冲层。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承重块穿设在PV机型晶托上,PV机型晶托上设有竖向的通孔,通孔为条形孔,通孔的长度小于承重块长度,通孔的宽度小于承重块长度,承重块的长度方向和承重块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两用晶托起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2)吊装装置的安装以及拆除步骤非常方便,缩短了吊装作业耗时,提升了吊装效率;

(3)同一吊装装置能够对两种不同型号的晶托进行吊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MB机型晶托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吊装MB机型晶托时的正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PV机型晶托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吊装PV机型晶托时的正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吊环1,连接杆2,承重块3,加强板4,MB机型晶托5,PV机型晶托6,L形板7,缓冲层8,通孔9,底座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中,一种两用晶托起吊装置,包括吊环1和承重块3,吊环1和承重块3之间通过连接杆2连接固定,连接杆2与承重块3之间设有加强板4。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承重块3设置在MB机型晶托5上,MB机型晶托5包括L形板7和底座10,两个L形板7水平段朝向固定在底座10上,两个L形板7水平段留有间隙,间隙的宽度大于连接杆2截面直径;

承重块设置在两个L形板7和底座10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承重块3顶面上设有缓冲层8。

本实施例下,装置的使用操作步骤如下:

进行晶托吊装之前,先将承重块3由MB机型晶托5一端逐渐推入,使两个L形板7和底座10所组成的空间对承重块3进行固定限位,然后将吊装设备与吊环固定,固定之后进行起吊,起吊过程中,为避免加强板4与L形板7的磨损,在L形板7上设置了缓冲层,一方面避免摩擦,另一方面增大摩擦力,避免晶托的滑脱。

实施例2:

如图1、2、5、6中,一种两用晶托起吊装置,包括吊环1和承重块3,其特征是:吊环1和承重块3之间通过连接杆2连接固定,连接杆2与承重块3之间设有加强板4。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承重块3穿设在PV机型晶托6上,PV机型晶托6上设有竖向的通孔9,通孔9为条形孔,通孔9的长度小于承重块3长度,通孔9的宽度大于于承重块3宽度,承重块3的长度方向和承重块3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的方案中,承重块3的长度至少为60mm(标准PV机型晶托长度为55mm),承重块的宽度为20-25mm(标准PV机型晶托宽度为35mm,标准MB机型晶托L形板之间间隙为25mm),承重块的高度为6-10mm(标准MB机型晶托L形板与底座之间间距为12mm)。

本实施例下,装置的使用操作步骤如下:

将承重块3由上至下穿过通孔9(穿过通孔9过程中,由于承重块3的长度大于通孔9的长度,需要将承重块3倾斜才能实现承重块3穿过通孔9),穿过通孔9之后,即承重块3位于PV机型晶托6下方之后,沿连接杆2轴向转动承重块3,转动角度90°,转动之后先缓慢提升称重块3即可完成吊装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