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副臂工况的拉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920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定副臂工况的拉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副臂工况的拉板系统,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基本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吊装的物品的重量及起升高度越来越大,履带式起重机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履带式起重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履带式起重机为了提高其起升高度及工作幅度,通常设计安装副臂工况。

起重机臂架一般在地面组装好后,通过自身变幅能力将臂架起臂到工作角度。在水平起臂状态,臂架是一个长细压弯结构,由于臂架的自重,臂架整个臂架尤其是中间部分会产生向下的挠度,在变幅力产生的臂架轴向分离作用下将进一步加大初始变形,引起二次变形,从而增加臂架的结构应力。进一步的,臂架长度越长,臂架重量越重,臂架将有失稳的危险;为改善长臂工况臂架系统的起臂能力,提高臂架起臂安全性,通常需要增加腰绳装置,如图1所示。

现有技术仍存在以下缺点:

1.副臂后拉板与副臂支架间夹角较小,副臂支架轴向力较大,副臂支架要么选用高材质的材料,要么结构做的较复杂、重量较重,成本较大;

2.副臂后拉板与主臂铰接区域附近(如图2中A区域),具有应力集中现象,需要特殊加强处理,会增加主臂系统的臂架重量;

3.起臂时,主臂拉板与主臂系统之间夹角较小,臂架长度越长其间的夹角越小,夹角越小,所引起的臂架轴向力越大。起臂时臂架会产生一个向下的挠度,由于腰绳的作用会使主臂拉板与主臂之间的夹角变得更小(如图3所示,对比图2图3),臂架轴向力加大,起臂安全性降低;

4.副臂后拉板饺点与腰绳饺点不同位置,各饺点都需要单独焊接、加工,生产成本高;

5.臂架系统自身的重量越大所产生的倾覆力矩越大,起臂时所引起臂架的挠度也越大,所引起的腰绳力也越大,整机起臂难度越大,起臂安全性越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降低臂架重量,改善臂架受力情况,提高主臂启臂能力与安全性的拉板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固定副臂工况的拉板系统,包括主臂拉板、腰绳、副臂后拉板、副臂前拉板以及副臂支架,所述主臂拉板一端与主臂与副臂的连接处连接,所述副臂前拉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副臂支架以及副臂连接,所述腰绳两端分别与所述主臂以及所述主臂拉板连接,所述副臂后拉板一端与所述副臂支架自由端,另一端与所述主臂拉板连接,所述副臂后拉板在所述主臂拉板上连接点与所述腰绳在所述主臂拉板上的连接点重合。

所述腰绳设置在所述主臂臂架挠度最大处。

所述腰绳与所述主臂拉板铰接,所述腰绳与所述副臂后拉板共铰点与所述主臂拉板铰接。

所述腰绳、所述主臂拉板以及所述副臂后拉板包括2组,对称分布在所述主臂的两边主桅杆上。

2个所述副臂后拉板与所述副臂支架之间通过等腰三角形的连接件连接。

所述主臂拉板以及所述副臂后拉板采用钢板,所述腰绳采用钢绳。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 相对于现有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副臂后拉板与副臂支架间夹角增大,副臂支架轴向力相应减小,有助于副臂支架的轻量化设计,副臂支架重量减轻,成本减小,起臂安全性增加,起重能力得到提升;

2.副臂后拉板铰接于主臂拉板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方案,主臂系统中可以减少副臂后拉板饺点,可以减少相应的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不存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如图2中A区域)应力集中的现象,臂架系统结构相应简单,并可以降低主臂臂架的重量,起臂安全性增加,起重能力得到提升;

3.副臂后拉板铰接于主臂拉板上,副臂拉板相对于主臂拉板具有一个向上提升的分力,(如图5,图6所示,Fs1/Fs2 为主臂拉板力;Fh为副臂后拉板力,Fh1/Fh2为副臂后拉板力沿各个方向的分力;Fy 为腰绳力)可以避免现有技术方案中由于腰绳的作用使主臂拉板与主臂之间夹角变小的现象,并可以使主臂拉板与主臂之间夹角增大,减少臂架轴向力,起臂安全性增加;

4.副臂后拉板与副臂支架间夹角减小,同等副臂前拉板受力时副臂后拉板受力相应更小,(如图7,图8所示,Fb为副臂支架轴向力;Fh为副臂后拉板力,Fh3/Fs4为副臂后拉板力沿各个方向的分力;Fq为副臂前拉板力,Fq1/ Fq2副臂前拉板力沿各个方向的分力)有助于副臂后拉板的轻量化设计,降低成本;

5.臂架系统及拉板自身的重量得到大幅度的降低,所产生的倾覆力矩减小,起臂时所引起臂架的挠度也减小,整机起臂难度减小,起臂安全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带腰绳臂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带腰绳臂架应力区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带腰绳臂架下挠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拉板系统受力分析图;

图6是拉板系统受力分析分解图;

图7是副臂支架受力分析图;

图8是副臂支架受力分析分解图;

图9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4,图9,图10所示,一种用于固定副臂工况的拉板系统,包括主臂拉板c、腰绳b、副臂后拉板d、副臂前拉板f以及副臂支架e,腰绳b、主臂拉板c以及副臂后拉板d包括2组,对称分布在主臂a的两边主桅杆上,主臂拉板c一端与主臂a与副臂的连接处连接,副臂前拉板f两端分别与副臂支架e以及副臂连接,腰绳b两端分别与主臂a以及主臂拉板c铰接,腰绳b位置设在臂架挠度最大处,可以起到减少臂架的挠度作用,2个副臂后拉板d一端与副臂支架e自由端之间通过等腰三角形的连接件连接,2个副臂后拉板d另一端分别与2个腰绳b共铰点与主臂拉板c铰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