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分装机预充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3038发布日期:2018-08-21 19:5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设备领域,属于一种药用充氮装置。



背景技术:

粉针制剂药品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在生产和保存过程中易发生氧化变质,降低药品的药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在药用西林瓶中充入氮气,降低瓶中的氧气含量,以达到延长保存时间的目的。现有气流分装机的设计是在药粉装入西林瓶之后在盖上胶塞之前进行充氮,虽然可以有效的降低西林瓶中的氧气含量,但是实际检测发现药品会随着效期的临近产生较大的色级变化,影响药品的内在质量和药品药性。同时,由于所需充入西林瓶中的氮气流速较大,会将瓶内原粉吹出一部分,为了保证产品装量,需要增加原粉投料量,导致生产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流分装机预充氮装置,充分地排出瓶中的空气,有效降低药品的氧化速度,提高药品质量稳定性,减少氮气用量,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流分装机预充氮装置,包括护轨和在传动机构驱动下沿护轨滑动的用于固定西林瓶的轨道块,沿着轨道块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将西林瓶转移到轨道块上的进瓶机构、将轨道块翻转并恢复的翻转机构和将翻转后的西林瓶进行充氮的充氮机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轨道块包括轨道块主体、一端固定连接在轨道块主体后部并与轨道块主体的后表面垂直的传动杆、固定连接在传动杆末端用于带动轨道块翻转的固定齿轮以及套接在传动杆上的轴承,轨道块主体正面设有吸附西林瓶的吸盘;所述护轨位于轨道块后方,护轨包括中间为狭长缝隙的上下两部分,传动杆穿过缝隙与固定齿轮固定连接,护轨内部设有为轴承导向的轴承槽。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轨道块主体正面设有吸盘,轨道块主体内部设有将吸盘与轨道块主体后表面连通的真空孔,所述轨道块主体后表面中心与传动杆连接,轨道块主体上设有横向滑块,轨道块主体的正面下方设有支撑西林瓶的托板。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块位于轨道块主体的后表面上下边缘处,轨道块主体的正面设有与西林瓶配合的凹槽。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护轨的上下两部分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相等;护轨包括翻转阶段护轨和一般阶段护轨,翻转阶段护轨上下两部分均设有由护轨前表面贯穿至护轨后表面的长条形抽气孔,翻转阶段护轨的抽气孔与轨道块内的真空孔相对应,一般阶段护轨的前表面上下边缘横向设有与轨道块滑块配合的滑轨,所述翻转阶段护轨后部抽气孔端口设置有为吸盘提供吸附力的抽真空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护轨后方的同步带和与同步带相啮合的水平的齿轮盘,同步带上设有间距相等的圆孔,圆孔位置与轨道块对应,传动杆穿接在圆孔内。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与固定齿轮啮合的双面齿形带,双面齿型带下表面与固定齿轮啮合,双面齿形带内部两端设置有两个驱动双面齿形带传动的驱动齿轮,其中一个驱动齿轮连接有齿轮驱动机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齿轮驱动机构包括与齿轮盘同轴转动的竖直转轴,竖直转轴上设置有将垂直方向转动转变为水平方向转动的圆锥齿轮传动机构,圆锥齿轮传动机构的水平输出轴ⅰ上连接有圆柱齿轮传动机构,所述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的水平输出轴ⅱ带动驱动齿轮转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瓶机构包括西林瓶的进瓶轨道和设置在进瓶轨道和护轨之间的进瓶拨盘。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充氮机构包括与翻转后两个西林瓶瓶口相对的向西林瓶内充入氮气的u型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在粉针制剂药品装粉前将药用西林瓶倒置进行预充氮,充分地排出瓶中的空气,有效降低药品的氧化速度,减缓粉针剂色级变化,提高药品质量稳定性,保证药品药性,减少氮气用量,降低成本。

通过传动杆旋转轨道块,方便了轨道块的翻转过程,为轨道块提供了支撑。传动杆位于轨道块主体背面中心,有效支撑了轨道块,优化了轨道块的受力状态,方便将轨道块翻转。传动杆上套接有轴承,护轨内部设有轴承槽,二者配合使轨道块前进时实现滚动摩擦,减少了行进的摩擦阻力,便于带动轨道块移动。轴承槽方便了轴承的安装,保证了轴承滚动的灵活性,减少轴承的震动和在轴承槽内的偏移,使得轴承稳定滚动。

轨道块主体正面设有两个吸盘,当轨道块在翻转阶段护轨上时为西林瓶提供吸附力,不会掉落摔碎,保证了翻转的实现,给真空孔和托板创造位置,便于在轨道块正面布置其他部分。轨道块主体的后表面上下边缘设有两根滑块,当轨道块在以一般阶段护轨上时,为轨道块提供有效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保证西林瓶在轨道块在一般护轨阶段稳定的移动。轨道块主体正面上部设有方便放置西林瓶的凹槽,加强了对西林瓶的固定,防止西林瓶左右晃动。托板使轨道块位于一般阶段护轨上时为西林瓶提供支撑。

护轨上设有缝隙,保证传动杆可以通过,为轨道块提供支撑并保证轨道块可以翻转。护轨上下两部分尺寸相同,增加了可替换性,降低了制造成本。护轨上的真空孔为长条形,保证了在翻转过程中轨道块上的真空孔和护轨上的真空孔可以一直连通,确保吸真空的完成,有效在轨道块上固定了西林瓶。

同步带为带动轨道块移动提供动力源,同步带上的等距离圆孔可以稳定的移动轨道块,减少打滑。

翻转机构将竖直方向转动转为水平转动,以齿轮之间的啮合比例控制了翻转速度,有效带动轨道块的翻转,控制了翻转角度,保证翻转动作准确实现。

充氮机构包括u型管,可向两个西林瓶同时充氮,提高了充氮效率,细管的形状防止充氮过程中将西林瓶碰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轨道块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图3是翻转阶段护轨纵向剖切示意图;

图4是一般阶段护轨纵向剖切示意图;

其中,1、进瓶轨道,2、进瓶拨盘,3、轨道块,4、固定齿轮,5、双面齿型带,6、圆柱齿轮传动机构,7、圆锥齿轮传动机构,8、翻转阶段护轨,9、u型管,10、一般阶段护轨,11、齿轮盘,12、同步带,13、下粉机构,14、轴承,15、吸盘,16、真空孔,17、轴承槽,18、传动杆,19、滑轨,20、轨道块主体,21、滑块,22、竖直转轴,23、水平输出轴ⅰ,24、水平输出轴ⅱ,25、驱动齿轮,26、抽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气流分装机预充氮装置包括进瓶机构、带护轨的轨道块3、传动机构、翻转机构和充氮机构。

进瓶机构包括进瓶轨道1和进瓶拨盘2,进瓶轨道1包括两排并排的水平槽,进瓶拨盘2水平设置,其轴线竖直。进瓶轨道1与进瓶拨盘2的接触点在进瓶拨盘2左边端点处,进瓶拨盘2与轨道块3接触点在进瓶拨盘2后部端点,在进瓶拨盘2上两处相差90度。

轨道块3包括轨道块主体20、传动杆18、轴承14、吸盘15、真空孔16以及固定齿轮4。传动杆18安插在轨道块主体20的后表面上,与轨道块主体20的后表面垂直,固定位置在轨道块主体20后表面的正中间。轴承14套接在传动杆18的中间位置,二者是过盈配合。轨道块主体20的后表面上设有滑块21,滑块21左右横向设置,两条滑块21分别位于轨道块主体20后表面上边的棱线和下底边的棱线处。真空孔16贯穿了轨道块主体20,连通了前表面和后表面。真空孔16在轨道块3内部分叉,从上下两个通道连通到轨道块3的后表面。真空孔16在轨道块主体后表面与两个开口连通,两个开口都是水平的长条形,两个开口相互平行,一个在上部,一个在下部。轨道块主体20的正面设有两个凹槽,与西林瓶一一对应,每个凹槽都由上到下贯通了轨道块主体20的正面。吸盘15位于轨道块主体20前表面,吸盘开口面向前方,每一个吸盘15都与一个西林瓶对应,每一个吸盘15与真空孔16连通。在轨道块主体20的前表面上,吸盘15的上方设有左右两个凹槽,吸盘15的下方设有托板,托板和轨道块主体20的连接位置在轨道块主体前表面底边的棱线处,托板水平向前突出,托板的宽度超过了西林瓶的直径。

护轨位于轨道块3后方,为长条形,水平放置。护轨分为上下两部分,形成两个长条形部分,两部分尺寸相同,护轨中间为狭长缝隙。护轨上部的下表面设有轴承槽,护轨下部的上表面设有轴承槽,轴承14位于在轴承槽17中,轴承槽17的宽度比轴承14的宽度大2毫米,轴承槽17的高度比轴承14的高度大3毫米。护轨包括翻转阶段护轨8和一般阶段护轨10。翻转阶段护轨8设有抽气孔26,抽气孔26为长条形,由护轨前表面贯穿至护轨后表面,位于护轨前表面的抽气孔26与轨道块3的真空孔16相对应。轨道块后表面上的真空孔出口有一定的宽度,这一宽度大于护轨上下两个部分上的抽气孔16之间的竖直距离。当轨道块3翻转至90度时,轨道块后表面上抽气孔26开口由水平的变为竖直向上的,但依旧可以与护轨上两条抽气孔26相连接。护轨后设有真空装置,即真空泵和配套软管,与真空孔16连通后可完成真空抽气。一般阶段护轨10设有滑轨19,位于一般阶段护轨10前表面的上边缘棱线和下边缘棱线处。滑轨19与轨道块的滑块21配合,轨道块3可沿着滑轨19左右移动。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步带12和齿轮盘11。同步带12位于护轨后方,齿轮盘11位于左右两端,水平设置,轴线竖直向上。齿轮盘11与同步带12啮合,带动同步带12,形成传动回路。同步带12上设有圆孔,圆孔间距相等,传动杆18穿过圆孔,故同步带12可带动轨道块3运动。齿轮盘11由上下两个经中轴连接的平行齿轮盘11组成。

翻转机构包括与双面齿型带5、驱动机构和驱动齿轮25。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转轴22、圆锥齿轮传动机构7、水平输出轴ⅰ23、圆柱齿轮传动机构6、水平输出轴ⅱ24。齿轮盘11与竖直转轴22底部固定连接,竖直转轴22顶端设有圆锥齿轮,三者同轴转动,转动方向为逆时针,轴线方向竖直向上,与护轨延伸方向垂直。设有第二个圆锥齿轮与第一个圆锥齿轮啮合,二者组成圆锥齿轮传动机构7。第二个圆锥齿轮与水平输出轴ⅰ23同轴固定连接,水平输出轴ⅰ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了一个圆柱齿轮。第二个圆锥齿轮、水平输出轴ⅰ23和圆柱齿轮同轴设置,三者逆时针转动,轴线方向水平,与护轨延伸方向垂直。圆柱齿轮与第二个圆柱齿轮啮合,二者组成圆柱齿轮传动机构6,位于竖直转轴22和圆锥齿轮传动机构7的前方。第二个圆柱齿轮与水平输出轴ⅱ24同轴设置,水平输出轴ⅱ24的另一端设有驱动齿轮25,三者同轴设置并顺时针转动,转轴方向水平,与护轨延伸方向垂直。驱动齿轮25在双面齿型带5围成的区域内部,并与双面齿型带5啮合。双面齿型带5陈列在同步带12围成的区域内。双面齿型带5与固定齿轮4啮合,啮合位置位于双面齿型带5的下表面,固定齿轮4逆时针转动。

所述充氮机构包括u型管9,u型管9末端为分叉,可以同时插入两个西林瓶中,向其中充入氮气。

在进瓶轨道1相邻两个西林瓶之间的距离、进瓶拨盘2圆周上相邻两个西林瓶之间的距离与轨道块3上的相邻两个西林瓶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工作原理或者使用方法:

西林瓶分两排整齐排布在进瓶轨道1中,在进瓶轨道1中西林瓶被推动前进,最终西林瓶被移动至进瓶拨盘2上,嵌入进瓶拨盘2的凹槽内。进瓶拨盘2旋转90度时西林瓶被准确放入轨道块3上的凹槽内。在同步带12的带动下,西林瓶与轨道块3沿着翻转阶段护轨8向右移动。同时,双面齿型带5带动固定齿轮4逆时针转动,轨道块3随之翻转。由于吸盘15、真空孔16及抽气孔26的抽真空作用,西林瓶会吸附在轨道块3上,不会脱落。在翻转阶段护轨8中间处轨道块3已经翻转了180度,此时u型管9深入西林瓶内部迅速充进氮气。充氮气时整个系统其他部分暂停动作,只使用抽真空装置和充氮机构。完成充氮气后u型管9下移,轨道块3继续移动和翻转,到翻转阶段护轨8结尾处时,轨道块3上西林瓶的瓶口已经再次竖直向上。轨道块3开始在一般阶段护轨10上移动,滑轨19与滑块21相契合。轨道块3移动到下粉机构13下方后,下粉机构13下移至西林瓶的瓶口处,药粉被推出,进入西林瓶内。下粉之后,下粉机构13上移,轨道块3继续向右移动。再经二次充氮、压塞步骤后轨道块3传送至下道工序。

为验证本发明的有效性,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0g为例进行留样检测。本次留样共取10批(批号为rh5170501~rh5170510),每批取未加装预充氮装置样品10支,加装预充氮装置样品20支,共计300支,置于常温阴凉库(温度18~20℃,湿度45%~75%)。分别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共5个时间段各取2支未加装预充氮装置药品以及加装预充氮装置药品4支进行检测。以rh5170506批药品为例,检测结果如下:

结论:加装预充氮装置药品色级变化不大,而未加装预充氮装置药品色级变化较大,本发明可显著降低粉针剂药品色级变化,延长药品内在质量稳定性,保证药品药性。

加装预充氮装置前后成品率调查(以同品种同规格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0g为例)。

结论:通过对以上40个批次产品的成品率进行统计,测得未加装预充氮装置时平均成品率为96.8%;加装预充氮装置后平均成品率为99.3%。本发明可有效提高产品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