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干粉投料设备的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9908发布日期:2018-07-31 23:2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干粉投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粉投料设备的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干粉投料设备在进料过程中,往往是通过人工手动控制干粉的添加量,在添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下料机构被堵塞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影响进料效率,导致出现进料量不均匀的情况。若是应用于配料中,则容易导致原料配比不均匀,容易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干粉投料设备的下料机构,可有效解决现有设备在干粉添加过程中容易堵塞下料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干粉投料设备的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固定座;下料固定座上端开有下料口;下料口一侧壁呈垂直状,另一侧壁呈倾斜状,使其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下料固定座内开有位于下料口下方的通孔,并在通孔内活动嵌入有开有凹槽的下料轴;且所述通孔邻近下料口垂直状侧壁的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大于另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

进一步地,下料轴与通孔远离下料口垂直状侧壁的一侧弧形内壁滑动贴合。

进一步地,通孔两端呈台阶状,并分别设置有与其两端形状配合的轴承固定座;轴承固定座与下料轴之间设置有陶瓷轴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下料口一侧壁呈垂直状,另一侧壁呈倾斜状,其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再配合通孔内壁的结构,即其邻近下料口垂直状侧壁的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大于另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下料轴一侧与通孔内壁贴合,另一侧与通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可有效的防止干粉堵塞下料机构。

2、通过下料轴的转动,使凹槽与通孔内壁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间隙,以调节干粉的进料量,同时,下料口和通孔的结构相配合,达到控制干粉投加量的目的。

3、通过轴承固定座和陶瓷轴承可有效的对下料轴进行固定,防止其在转动的过程中脱离下料固定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下料固定座;2、下料口;3、通孔;4、下料轴;5、凹槽;6、轴承固定座;7、陶瓷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用于干粉投料设备的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固定座1,在下料固定座1的顶端开有下料口2,下料口2一侧壁呈垂直状,另一侧壁呈倾斜状,使其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以达到控制进料量的目的。

如图1所示,在下料固定座1内开有位于下料口2下方的通孔3,通孔3的两端均呈台阶状,并在通孔3内活动嵌入有下料轴4,即下料轴4在嵌入通孔3内以后,可在通孔3内自由转动。

如图1所示,通孔3邻近下料口2垂直状侧壁的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大于另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同时,在下料轴4上开有凹槽5,且下料轴4嵌入通孔3内时,其与通孔3半径更小的一侧弧形内壁相贴合,并能在通孔3内自由转动,由此,下料轴4与通孔3半径更大的一侧弧形内壁之间即具有一定的间隙,可有效的避免从下料口2内进入的干粉堵塞下料机构2,通过下料轴4转动,使凹槽5与通孔3内壁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间隙,以调节干粉的进料量,达到使干粉与水配比均匀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通孔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形状相配合的轴承固定座6,并在轴承固定座6和下料轴4之间还设置有陶瓷轴承7,可有效的防止下料轴4在转动时从通孔3内脱离。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粉投料设备的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固定座;下料固定座上端开有下料口;下料口一侧壁呈垂直状,另一侧壁呈倾斜状,使其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下料固定座内开有位于下料口下方的通孔,并在通孔内活动嵌入有开有凹槽的下料轴;且所述通孔邻近下料口垂直状侧壁的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大于另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本装置在用于干粉投加设备中时,不仅能控制干粉的投加量,还能防止干粉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余京儒;王然;熊礼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润兴消毒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23
技术公布日:2018.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